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和龙傲天一起建设祖国[快穿] > 第4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4)

持续三天的暴雨终于过去了。

雨水涨得快,退得也快,差不多到了下午五六点的功夫,齐人高的雨水就退到了脚腕。

和每一次暴雨来临时一样,泥浆在村里的墙上留下了一层黄色的印记,清理一番后,也看不出什么。

只是这次的雨太大,家家户户都遭了秧:

养得鸡鸭死得死、逃得逃,好不容易在村里看到一只活着的崽儿,纷纷争抢着说是自家养的。

床单被褥湿得能拧出五六斤的水,不晒个两三天估计是没法盖的。

钱和粮票、布票什么的倒是没丢,只是差点被水泡成了纸浆,不知道晒干后还能不能使。

地里的庄稼都被泡烂了根,那一片菜地里洒的菜籽八成也被雨水冲走了……

唉!希望这是今年最大的一场雨,老天爷别再嚯嚯他们的心血了。

“近半个月不会再下雨了。”

袁奕将那一株被水冲倒的秧苗扶正时,脑海里忽然亮起了十几颗明媚的小太阳。

驭水者是初级天赋,看起来应该就是简单的天气预报功能。

天气预报跟建设祖国好像有点不搭边,但能帮助村民提前知晓降雨,也算是有点用处。

杨龙龙坐在田垄上,把玩着旁边那一垛被泡烂的秧苗,看着叔伯婶娘在埋头在地里忙碌,懵懂无知的他还不晓得大人们心里的愁苦滋味。

杨丽淌着泥泞,又抱来一垛秧苗放在田垄上,“要是一直不下雨那才好呢。”

杨丽的眼神中少了一些对自己的敌意,不过这场天灾反而让她的心情又郁闷了几分。

这一场雨让她前几日的心血全白搭了,为了秋天不至于颗粒无收,她这几日必须得和爹娘一起重新播种插秧,恐怕是没有什么时间和知青们一起学习看书了。

她原想着好好学习,考学去城市里见见世面,如今又不知要拖几个年日。

想到自己的语气不太好,杨丽抿了下唇,小声地说道:“昨晚的事……谢谢。”

杨丽的性子倔得很,轻易不道谢,再加上她从小就厌恶原主那骄矜的性子,更是不会低头。

但这次,她还是放下了对原主的成见,说了声感谢。

“没关系,举手之劳而已。”袁奕浅淡地回道,并没有把昨晚的事放在心上。

弯下腰继续处理着田里的秧苗,袁奕麻利干练的动作如同一台莫得感情的机器。

她来这是要完成建设祖国的任务,并不是交朋友的,昨晚帮助杨家纯粹是不忍他们遇难,不是为了她的这一句感谢。

袁奕的反应让杨丽有些意外,换做之前,袁奕肯定得意的恨不得把尾巴翘到天上去。

如今,看她低头帮着把地里的秧苗扶正,倒让杨丽更加为自己的小人之心感到惭愧。

“回来了,村长回来了!”

不知是谁叫了一声,在田里埋头苦干的村民纷纷抬头朝那边看去。

袁建国的手臂下夹着一册本子,快步朝田里走来,脸色并不好看。

每次下雨受灾,各个村的村长都要去乡里汇报情况,乡里会按照村子的受灾程度不同给予一些补助。

袁奕看老爹愁眉不展的样子就知道,这次肯定是一分钱都批不下来。

“怎么样了?乡长怎么说啊?”

“咱们村差点都快被水淹没了,能多给咱们点种子钱或者补助点啥吗?”

“你们都先别急着问,先听村长说话!村长,有话您先说。”

扫视着村民脸上的希望,袁建国心有不忍,可还是不得不迎头泼一盆冷水。

“啥也没有。”袁建国失望地叹了口气,摇摇头道。

“除了咱们村,燕家庄、陈砦、枝阳十几个村都被雨淹了,咱们村算是轻的,尤其是枝阳的水,估计没个两三天是下不去了。”

袁建国顿了顿,眉头皱得更紧了,“所以这次的钱都给了枝阳、武西,咱们村……一分没有。”

“老天爷,那万一再下一场雨,俺们可咋活啊!”

不等袁建国把话说完,就听到有人“哇”地一下哭出了声。

对于靠田地吃饭的农民来说,庄稼就是他们的一切。

这次的暴雨对他们来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若是能有一些补助,那多少能缓一口气。

可现在什么都没有,下次的雨不大还好,要是像昨天一样甚至更大的话,那对他们来说无疑是灭顶之灾。

失望、绝望如同瘟|疫一样很快在村民之中蔓延开,接连不断地叹息让所有人都弯下了脊梁。

这不是让他们自生自灭吗?

“大家别急!乡里没补助,但咱们可以自己想办法!”

袁建国试图用振奋的语气来扫除他们的颓靡,“主席说的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1]我们要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

号召唤醒了知青们的斗志。

“是啊,我们可以自己想办法解决!”程功附和着袁建国的话道。

听到程功洪亮又有磁性的声音,柔弱的贾玉秀也觉得双手充满了力量,“乡亲们,有条件我们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我们也要上![2]”

村民们没读过几本书,不明白他们这些话意义,只相信手里实实在在的粮食和钱票子。

“解决?没钱能咋解决?”

“就是啊,你还能叫老天爷不下雨不成?”

好不容易营造出了一些积极向上的气氛,瞬间就被质疑的声音打破。

袁奕放下手里的秧苗,接上了老爹的话茬,说:“我们可以试着自己修个大的水池子,下雨的时候,水流到池子里就不会淹了庄稼,不下雨的时候,咱们还能用池子里的水浇地,岂不是一举两得?”

方才在地里的时候,袁奕研究过远安村的地理情况。

之所以每一次下雨都容易形成涝灾,除了这里水资源过于丰富之外,另一个原因就是水利工程修建得过于落后。

村里、地里的排水系统不好,雨水无处可去,自然就会被淹。不过雅尔河附近的地势有起有伏,所以积水很快就会退去。

袁奕注意到,远安村这里的地势西高东低,西面的山是没办法利用的,只能靠东边田地外的那一块荒地想办法。

袁建国恍然大悟道:“对啊!要是咱们能挖个蓄水池,就不用每次都找乡里帮忙了。”

话音刚落,就又有质疑的声音冒了出来,“说得轻巧,你以为就是挖个水池子的事儿啊?”

“就是,再说了,谁家没有地要耕?谁有时间能来挖这玩意?”

在远安村生活了几十年,大家岂会不知道有个蓄水池的重要性?

之所以这么多年都没人修,一是因为大家都不懂该怎么修蓄水池,另外的原因则是忙着自家的农活儿,实在是腾不出时间。

有时间挖水池子,哪有多挣几个工分实在?

“都安静!”

袁建国最见不得他们这种还没开始就打退堂鼓的性子,说到底,挖蓄水池不也是为了自己吗?

袁建国:“不勉强大家,有谁自愿抽出时间建蓄水池的?”

“我,我干活快,能搭把手。”

几乎就是前后脚的功夫,一位男知青飞快举起了手。

众人的眼光纷纷移到了他的身上。

男知青眼神坚定地看着袁奕,诚恳地说道:“多亏袁村长昨晚救了我,我愿意为咱们村出一份力。”

“还有俺。”

住在村头的钱阿婆也举起了扶着拐杖的手,口齿不清道:“俺在家也没啥事儿,可以给你们背背土啥的,只要你们不嫌弃就成。”

“我,我也能帮忙!”

“我也行!”

很快,越来越多的人也加入其中。

袁建国那吊儿郎当的性子是做了不少荒唐事,但这次,他闺女提出建蓄水池的事确实对村民们都好,没理由不支持。

无非是多干一些活儿罢了,仔细想想,也不是什么大事。

质疑的声音很快消失无踪,只剩下众人为了解决眼前难题而付出的热情。

说话时,有不少人都看向了杨远山的方向。

虽说他是副村长,但平常村里有什么事都是他说的算。

袁村长的主意好是好,还是要等着杨副村长表态。

杨远山不解地看向那些疑惑的眼神,刻意把自己举起的手又提高了好几分,“都瞧着我干啥?一切都听村长的安排!咱们朝着一处努力就对了!”

杨远山对袁建国其他的决定或许会有不服气,但建水池这事儿,他是心服口服!

“可,这池子到底咋建啊?”

人力的问题解决了,接下来就是技术问题。

大家都是跟田地庄稼打交道的农民,没人干过挖池子的大工程,只知道这不是挖一个土坑这样简单的活计。

程功主动站了出来,说:“小时候看我爸干过工程,或许我知道该怎么建蓄水池。”

他是村里公认的才子,就算他不开口,大家也会把希望放在他身上。

“无非就是物理和地理知识,大家在一起研究一下总能研究出来的。”

贾玉秀接上了他的话。

想起昨夜他背着自己从村里游出来的画面,她的目光里带着些许温柔,

“我也来帮你们吧,”袁奕也提出要加入到设计蓄水池的行列,“我这几天也看了不少书,应该能帮上忙。”

同样是要为建造蓄水池出一份力,袁奕这一开口,倒又激起了村里男女青年八卦的心。

她不会又想借着建池子的借口,跟程功同志搞对象吧?

袁奕:我只是想贡献一份力量,不可以吗?

——

[1]源自语录

[2]王进喜名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