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和龙傲天一起建设祖国[快穿] > 第16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16)

风一吹,挂在大槐树上的小木牌哗哗作响。

在村中屹立了上百年,这棵槐树不知历经过多少场风雨,听过村民多少的欢声笑语,树叶沙沙的声音像极了它独特的细语。

村里丢福牌许愿有两条规矩:

一:愿不许两次,若是挂在树上的福牌被风吹落,不能再丢上去。

二:一年只许一次愿,愿成了真的话,是要在树下供些水果还愿的。

因为有这两条规矩,村民们都想把自己的福牌丢得高高的,这样就不会在下雨时被吹下来。

“姐姐,你许好愿了吗?”

李小孙攥着那块福牌,手指一次次地摩挲着上面的那个“福”字,最后交到了袁奕手里。

那是袁姐姐方才教自己写的字,除了这个“福”,还有他的名字“李铁蛋”和自己老爹的名字“李铁柱”。

把字刻在福牌上,一定会更灵验吧。

李奶奶和村里的老人们坐在树下乘凉,一边纳着鞋底,一边瞧向袁奕她们这边。

“老槐树可灵了,你要许考大学的话,那指定考得上。”

“是啊,考个好大学,去个好城市,找个好工作,就不用在山沟沟里过一辈子了。”

从李小孙手里接过福牌,袁奕只是淡淡地笑着。

仰起头,她看着树上挂着的那些福牌,双手合十,毫不遮掩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靠水吃水的乡亲们都能过上好日子,以后不用再担心涝灾,年年有丰收、岁岁有余粮!”

李奶奶手里的针倏地顿了一下:这丫头,怎地不许考个好大学这样的愿呀!

袁奕刚要把福牌丢上去,旁边的李小孙赶紧抓住了福牌上的红布条。

“不行不行,你得重新许才行,”李小孙的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快,“一年就一个愿望,可不能浪费了。”

像这样的愿望,村民不知许过多少次了。可每一次下大雨,他们的福牌都会从树上掉下来,无一例外。

老人们常说槐树有灵,既然许愿也无用,那定是村民们做得错事太多,槐树不肯保佑。

也是,过去的几年里村民为了赚钱,周围山上的树被他们砍了□□成,槐树又岂会偏袒他们?

就算重新种上果树弥补,也来不及了。

袁奕坚持道:“放心,这愿望一定会实现的。”

“老槐树不会答应的。”李小孙嘟着嘴,怎么都不肯松手。

袁奕歪了下头,用温和的语气哄着他,说:“老槐树不肯帮忙,还有袁姐姐和杨姐姐啊,还有其他村的乡亲们啊,往大了说,咱们还有政|府和国|家。咱们不止要相信老槐树,也得相信咱们祖|国的力量呀。”

主|席说得好:封|建|迷|信要不得。

上百年的槐树固然有灵性,但祖国的力量更为强大。与其靠老槐树给予保护,不如接受祖国的帮助,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换取美好的未来。

李小孙没懂她话中的含义,只是忽闪着一双大眼,懵懂地望着她。

祖国?

这两个字,对于还未启蒙的孩子而言,距离太远。

趁着他们说话的功夫,杨丽也在自己和弟弟的福牌上刻好了“福”字。

轻轻地吹去上面的木屑,嗯,就算是刻出来的字,也是一如既往地丑……

杨丽扬起头寻找着枝桠间合适的悬挂点,学着刚才袁奕的样子双手合十,为显虔诚,她还特意闭上了眼,嘴里念念有词:“希望爹娘身体健康,龙龙平平安安长大……”

龙龙有样学样,奶声奶气地跟着说道:“我要爹爹和妈妈开心,姐姐开心,大家开心,天天都开心。”

这些愿望听起来没滋没味的,但却是他们心中最真实的诉求。

用力往上一抛,福牌上的红布条轻轻松松地就挂在了树枝上。

挂得位置还挺高,周围还有好几块褪了色的福牌作伴,看样子,这愿望多半是会实现了。

“袁姐姐,你真的不换个愿望吗?”

李小孙不想让袁奕浪费这个愿望,一年只有一次,很珍贵的。

袁奕捏了一把他的小脸,慢慢将他手里的红布条抽了出来:“放心,姐姐的愿望一定会实现的,姐姐相信,咱们以后一定能过上好日子。”

拿起那块福牌,袁奕踮起脚猛地向上一丢。

小木板径直地穿过了茂盛的树叶,冲上了树梢,“啪”地一下碰到了一处树杈。布条勾在了树杈的中央,因为力道很大,小木板下坠的时候绕着树杈打了个弯,顺势缠了好几下,最后牢牢地绑在了树杈上。

袁奕的福牌挂得很高,在那个愿望的周围甚至没有其他的愿望陪着。

她的愿望,老槐树接受了……

——

晚上,村长办公室里聚了不少的人。

在山上忙了一天,村民们累得精疲力尽,不过总算是把排水通道给挖好了,山路也铺设了两排砖头。

“多亏了袁姑娘啊,真厉害,能想到排水沟的点子,以后下雨咱就不怕了!”

“是啊,谁说非要迁村的?我今儿看了下咱挖的这水沟,糙是糙了点,但比燕家庄的蓄水池好多了,能排不少水呢!”

“你数都不会算一个,咋算出来的?难不成掐个指头,数儿就窜你耳朵里了?哈哈哈哈!”

为了庆祝挖好的排水道,家家户户都做了些硬菜端来,聚在一起吃吃喝喝,白天的疲累瞬间就消失得干净。

村长办公室的桌子上摆满了菜盘子,坐在村民中间,有说有笑的气氛比过年还要热闹。

“对了,有个事儿我听好奇的,”袁建国嘬了一口筷子上的油,装作风轻云淡地问道,“上面迁村的政策这么好,你们为啥不同意啊?”

一提到迁村,前一秒还欢声笑语的气氛忽然变得尴尬。

坐在旁边的袁奕感觉到了村民对这个话题的抵触,喝了口杯子里的鸡蛋花,往老爹的碗里又夹了一筷子土豆丝。

“其实……我们也挺想迁的。”男人压低了声音,小声道。

旁边那人撞了撞他的肩膀,又瞧了眼窗外的方向,示意他不要多话。

另一个男人耿直地往嘴里扒拉了两口米饭,接着道:“怕啥?可不就是嘛。要是俺娘同意,俺们全家指定第一个搬。”

说话时,袁奕注意了下其他村民的脸色,无一不是眉头紧锁。

早年木材值钱,村民们只想着砍树赚钱,后来树木越来越少涝灾愈发严重,耕地常年被泡着也没办法耕种,只能重新种点果树养家糊口。

他们心里很清楚,这片生养他们的土地已经不愿再容纳他们了,不肯离开,也不过是撑过一天算一天罢了。

但老一辈的人却不这么想。

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靠着大自然的恩赐繁衍至今,他们没什么文化,没见过外面广阔的天地,所以只愿相信这片土地,相信村里屹立百年的老槐树。

“老人们不愿走,我们总不能撇下他们啊。”男人叹了口气,顿时没了什么胃口。

爹娘们要留下,子孙们又怎么能离开?

所以,哪怕村子再危险,雨下得再大,也必须要陪着爹娘守着这方土地。

见气氛逐渐变得凝重,袁建国赶紧招呼着大家伙儿吃饭,“来来来,今天好不容易把水道挖好了,不提那些事了,吃饭,嗯,这地三鲜炒得是真香!我一个人都能吃干净了!”

“是啊,快吃饭吧,忙了一天,一会好回去休息。”杨远山也跟着帮腔道。

正说着,门口忽然又冒出了一个身影来。

是李村长的母亲,李奶奶。

“大伙儿吃着呢?”

李奶奶拎着一只篮子,里面是她刚炒的几盘菜。

本来想着给袁建国和袁奕开个小灶,没想到村长办公室里竟聚了这么些人。

袁建国赶紧将她请了进来,把自己的座椅让了出来,“李婶儿,坐坐坐,我们刚吃上,要不您也吃点?”

李奶奶摆摆手,回道:“你们吃吧,我就来给你们送个菜,家里还有饭呢。”

把篮子放下,李奶奶大眼扫了下桌子上的菜,心里不免有些酸涩。

临走时,他扯了下袁建国的袖子,小声道:“袁啊,你出来下,我跟你说点事儿。”

跟着李奶奶从屋里出来,袁建国抹净了嘴角的油,“啥事儿?您说?”

“这都好几天了,他啥时候回来啊?”李奶奶搓了搓手,苦笑道,“做错了事得罚,伤了人俺们赔钱也行,总关着……也不是事儿啊。”

儿行千里母担忧,更何况这还是被抓走。

也不知道他在里面吃得好不好。

“您放心,老杨说今儿下午人就放出来了!就是市里离得远,怕他晚上回来路上不安全,所以明天上午他就回来了。”

“是吗?”

一听说儿子要回来,李奶奶的脸上瞬间绽出了笑容,“那就好,那就好!”

抬手摸了一把脸,手心里是一片湿润。

李奶奶:“那你们先吃,我回去了。”

袁建国又送了好几步:“我送您回去吧。”

“不用不用!拐个弯就到了,我自己就能回去。”

李奶奶把他推了回去,又抬手将额头的湿润抹去,“要下雨了,赶紧进屋吧,晚上缺啥记得让袁丫头来跟我们说啊。”

下雨?

袁建国刚抬起头,一颗豆大的雨珠正巧砸在了他的眼睑上。

糟糕!下雨了!

下一章入V~绝对是粗长的爆更呀!

V后日万,希望小天使们继续支持我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1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