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和黑化女主成亲了 > 第13章 第 13 章

和黑化女主成亲了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三月上神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4-08 19:15:45 来源:文学城

吏科衙门。

萧折彦正在写行动计划书,都给事中蒋大人正在策划秘密行动。

他和吴慎负责起草行动计划,也是蒋大人对新人的器重,总之虽然是新人,但是已经参与到比较重大的事情当中。

有经验的左右给事中李大人和章大人带着给事中樊大人、钱大人出外勤打探,萧折彦和吴慎两个负责内务,做好行动计划和后勤工作,蒋大人则坐守衙门,掌控全局,审核消息真伪。

这次行动的内容是关于核实户部尚书和户部右侍郎二位大人的作风问题。根据可靠情报,线人多次目睹二位大人眠花宿柳,狼狈为奸,互为掩护,不知廉耻。

真是上梁下梁一起歪。

这两位大人每隔半月便去赴妓乐筵席,与姑娘行入兰房,鸳鸯戏水,奋战双双,共度**。妓乐筵席不是普通的筵席,客人是可以过夜的。不像海棠春那儿的花娘,虽陪着饮酒作乐,唱曲奏乐,但是服务仅此而已,属于比较“纯洁”的交流,还有更高级的花娘,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不输才子,品味很高,只以才会友,皆没有特殊服务。

但是户部侍郎和右侍郎大人显然不注重也不满足精神层面交流,他们喜欢更加深入的交流。但法律明令禁止:身以见任,不得至娼馆。一经查实,必遭弹劾,严重的要受刑罚或者被罢黜。

所以,这次秘密行动就是要去核实情况,踩点抓他们个现行,蒋大人将历次这类行动的计划书交给萧折彦和吴慎做参考,让他们历练一下,熟悉衙门业务。

萧折彦明白,这就是一次扫黄活动,呵呵,好激动呢,耶———。

吴慎是真的激动,他主要负责后勤工作准备。他给大家挑了不少衣服,因为要完美“混入其中”,必须要有风流的外表,才可以不被人怀疑,打入内部,开门捉奸,保证行动成功。

萧折彦斜着眼看他那副迫不及待的样子,真是怀疑他的到底是想去“消费”,还是想去做“卧底”。

不过,离两位大人的活动周期还有十多天,萧折彦继续写计划,还要交给蒋大人审核呢。

“萧给事中,蒋大人有请。”衙门小吏来请萧折彦,虽然是还在实习期间,但是小吏们还是愿意讨好,叫声给事中。

萧折彦点点头,来到厅堂,“拜见蒋大人。”

“你,你来了,有一件事需,需要你的协助。”蒋大人递过来一纸公文。

萧折彦满头雾水接过一看,是刑部发的一份临时调任书,要他现在就去报道。

“是齐,齐国公向,向刑部尚书举荐你,说你,你过目不忘,画人像很,很是擅长,大理寺现在正好急需优秀的画,画师协助,你要好,好好做。”蒋大人对萧折彦的印象很好,觉得这个后生很不错,你瞧,在齐国公面前都排,排得上号,如此受器重。

刑部?这是要我去协助破案还是画通缉犯?希望事情多一点,毕竟比去扫黄好多了,吴慎似乎给他挑了一件玫红衣裳,还有折扇,咦~,辣眼睛。

萧折彦向蒋大人作揖,“过目不忘绝对称不上,但我会尽力而为,请蒋大人放心。”

萧折彦和吴慎交接完工作刚走出衙门,就有人马上迎上来,“你就是萧给事中吧,在下刑部主事,李行,还请萧给事中上马车,我们直接回衙门作画。”

这也太急了,不过案件为大,萧折彦点了点了头跟着李行上了马车。

马车上,李行向萧折彦阐述案件。

城南旧庙在三个月前发现一具女尸,被发现时尸体已经腐烂,露出白骨。身上没有任何首饰,连一个发簪都没有,只有一个刻着谢字的篦子,找不到其他有效的身份证明,京城内也无谢姓女子失踪案件,所以这个案件一直被搁置。

三天前又在城北郊外发现第二具女尸,女尸无头,尸体比较新鲜,仵作估计死亡时间大概十二个时辰,死后被斩首,死亡原因是扼喉窒息。捕头根据衣物上独有的刺绣工艺线索找到了成衣铺子,马上就确定女尸的身份可能是一富商之女,后来经富商夫人确认尸体的胎记和自己的女儿一样,由此身份确认。

富商在女儿失踪后就已经报案,说有一书生拐她女儿私奔。

可这姑娘与那书生私会是瞒着爹娘的,那书生也很低调警觉,每次都约在外面人烟稀少的地方见面,只有姑娘的贴身丫鬟熟悉书生,知他相貌,还知道他姓谢。

这是两件案子看似无关,原本刑部也是当作两个案子处理,但是仵作尸检发现,第一具女尸的头发散发出一股桂花头油的味道,可以得知死者生前经常使用桂花头油,女子发髻厚重,加上日积月累的使用头油,即使死亡几个月,头发依然可以闻到并分辨出这股桂花香味。

第二具女尸无头,但是她的衣领处也有这股桂花头油的味道。这才让仵作将两具女尸联系起来,但是即使都有桂花头油的味道,也不能盖棺定论这两件案子有关联。让仵作最终确认的关键性证据是篦子,这是一种密齿梳,也可以当作发饰插于发髻上,第一具女尸的头发上便插着一个篦子,篦子乃竹制,有鸟语花香图案,刻有一个谢字,而拐带富商之女私奔的书生也姓谢。

捕头叫来贴身丫鬟,询问富商之女是否也有这样一个篦子,果然称有,还是一模一样的,都刻有谢字。丫鬟经常用篦子为小姐梳头,可以说熟悉极了,小姐还摔坏了一个,那书生又重新送了一个相同的,依然刻着谢字。

所以两件案子合并一案处理。

丫鬟对谢书生最为熟悉,可是画师通过她的描述画出来的画像,丫鬟却说和谢书生完全不像,这样的画像根本无法当作通缉犯画像,后来又找了几个画师,每个人画出来都不一样,画师们也恼了。

画师无能为力,毕竟除了丫鬟,其他人根本不熟悉谢书生的长相。

本来可以快速通缉犯人抓捕,这下耽误起来,犯人很可能会消失无踪或者继续犯案。

萧折彦沉思,几个画师画的都不一样,那么最大的问题可能出在丫鬟身上,她要不就是故意糊弄,要不就是长相描述不具体,但第一可以排出,毕竟她如果有所隐瞒肯定会被发现。画师的问题当然也不小,他们是否专业,是否有足够的经验,可以让目击者回忆起犯人的长相,毕竟即使天天见面的人,也不每个人都能做到描述得很详细,所以有人引导她去回忆是很必要的。

萧折彦在大学期间参加过刑侦画师的研究课程,同学们还模拟过,萧折彦很是着迷一阵子。

萧折彦来到衙门,李行将先前几位画师所画的几幅画像递给他,萧折彦连忙摆手拒绝,“李大人,我不看这些画像,会影响我的判断,让那丫鬟过来,我直接与她交流,我希望我作画过程中不要有人打扰我。

“有道理,我这就叫人过来,萧给事中请放心,你未完成画像前我不会让人进这间屋子。”李行吩咐小吏去将丫鬟带来。

“拜,拜见两位大人。”丫鬟很紧张,那么多位画师画得都不一样,但自己已经尽全力描述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别害怕,我只是个画师,请问姑娘叫什么名字?”萧折彦想先和她没有负担的聊一聊,这小丫鬟从进门开始就有些微微发抖。

“我叫荷香。”萧折彦温柔和善的态度似乎真的缓解了她的紧张,她不抖了。

“荷香,我希望你闭上双眼,仔细回想你们最近一次见面的地点,他向你走来,慢慢的想,他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特征,他的衣着怎么样,身材呢,还有他的发髻,他的脸型,他的五官·····慢慢回想,不要着急 ,不要急着描述,我们一个一个来······”萧折彦说的很缓慢。

良久之后。

萧折彦光是为了准确描绘出谢书生的鼻型长什么样就花了一个时辰,通过口述记忆画像其实就是一个比对的过程,脸型最为关键,如果把脸型搞错就会功亏一篑,目击者的表述也许一般,甚至匮乏,这跟文化程度有关。但是只要记忆好,慢慢引导,慢慢比对,唤起记忆,那画像的相似度就会提高。

而作画者必须要有耐心,也要有技巧,最重要是追求真实。

荷香中间还可以休息,但萧折彦完全没有,一连几个时辰伏案作画,不停丰富细节,一一比对:眼睛、嘴巴······真是疲惫不堪。

终于完成了画像,从荷香不可置信后又哭泣的样子就知道,这幅画像的相似度很高。

萧折彦感觉自己的腰都要断了,李行看到最终的画像,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嘴巴张得老大,萧折彦的画法很少见,却真的将一个人画得很真实,他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就是很真实。

那当然啦,素描技巧肯定会有立体感,真实感很强。宣纸很软,毕竟不是又厚又硬的素描纸,而且没有橡皮泥和铅笔,炭笔都没有,所以只能用毛笔作画,那就必须稀释墨水至浅淡的灰色,因为很淡但又能看得清,才可以根据荷香的描述反复在宣纸上修改,颜色慢慢的加深,明暗对比,虽然还是水墨风格,但因为绘画技巧的改变,更偏向于写实水彩,但萧折彦并不是搞创作,只是追求实事求是,荷香反应就可以证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