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汉中祖 > 第六十三章 昌虑

汉中祖 第六十三章 昌虑

作者:拾新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07 20:39:40 来源:转码展示1

二月十七。

刘祈告别亲眷,出了博县,于许案、黄三等人护卫下,往他首次为官之所,昌虑而去。

途径汶阳(属鲁国),倾听往来商贾论述,刘祈心情非常沉重。

正月末来,由济阴爆发之疾疫,不断蔓延往东郡、陈留等地,且往兖州、雒阳方向波及。但因当地官寺未有即使处置,忧心朝廷处罚,竟有瞒报之事发生。

待等到十多日前,陈留郡东昏等地,出现大量百姓来客,身体痛疾,死于道间,且不断蔓延,朝廷这才获晓,瘟疫已从济阴往周边郡县散发。

天子惊闻,已下令兵士,封锁陈留、济阴、东郡、山阳,四郡之地,来往之人,只进不出。雒阳城门更是紧闭,不使人入之。

另,天子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而众人之所以对瘟疫如此大反应,因于建宁元年以来,如建宁四年三月,熹平二年二年春正月,光和二年二年春,光和五年二月……

数次生起大疫,天下死伤者,不计其数。

从皇帝到百姓,莫不惧怕。

前些日子,于盖县这等偏远之所,消息传播缓慢,感受还不明显,但于博县内外,为他停留那两日内,已能感受到人心惶惶。

故得晓此间消息后,刘祈多停留一日,单独寻诸葛珪道明了他于瘟疫防治多方面看法,还赠予了几个方剂,以做汤药防范之策。也幸好刘祈上一辈子,学生时期,喜欢看一些乌七八糟之书,其中自含不少药典,比如孙思邈之《千金要方》,吴又可之《温疫论》,多为总结前数百上千年经验,而行治疫之良策,足经得起时间考验。

疾疫之爆发,切断源头、行以隔离是一方面,预防、治理,则是另一重点。

而自延熹四年之后,将近六十多年,大汉之地上,疾疫从未彻底消灭,每一次爆发,都有无数人死去。

他如此所为,以期在获得成效后,于诸葛珪身份,能向郡县推广,并向天子上奏。

如能以有效科学处之,救一个人,是一个人。

即生于此,中国之土地上,莫不为之同胞,百姓何辜?

刘祈有大志,但行事间,亦有大仁义。

大丈夫生于世,正当问心无愧!

然则,不论今春爆发之瘟疫,还是凉州、益州之地方大叛乱,以书所记,不远夏日,有大雨雹侵袭地方,秋时三辅又将有螟灾临时。整个大汉,于接下来一年内,天灾**不断。

举国困境之间,天子还大肆敛财,不忧民生之多艰,造万金堂于西园。

刘祈思及此,只能仰天长叹。

汉当兴,兴何时?

今汉之问题,困顿未来几十年,谁之过也?

待下鲁国县,经蕃县时,因疾疫之事,气氛更加严峻。

一些交通要道,有亭卒把守,检查往来文书。

从山阳、任城、东平之地赶来者,一律劝阻。一旦发现身体有病疾症状者,莫不赶往附近专门隔离之乡舍。

刘祈对此理解。

济阴同鲁国,只隔了一个山阳郡。

山阳等地,已有疾疫出现,正当向整个豫州,并往徐州方向传播,于州郡府寺要求下,官寺查验自是加大。

本地一旦出现疫情,那将陷入万劫不复。

这个时代,可没有疫苗,即如一般疾病,唯有通过身体去扛。

两日后,刘祈等人,带着行囊,踏入合乡,亦算是正式踏入东海郡。

距离合乡县城,直接距离,不过五十余里,正是昌虑县城。

回想途中所见,刘祈于时下各郡县情况,有了更深感慨,也对他接下来治理昌虑,除防止疾疫这等急迫之事外,亦有了其他想法。

算上途中耽搁,这日已是从博县离开第五日,在合乡县城南十五里的草庙乡,刘祈率众修整间,终于是遇到了前来接应的李展。

各地笼罩在瘟疫恐惧下,但黄巾残部,及多地盗匪,于地方掠夺并未停止,甚至有加剧之态。大疫之后,必有饥荒,便是连盗匪叛军也想赶着情形严重前,掠夺乡地,积攒粮食。而州郡兵士,忙于各处,更少能平定,最终还是落到地方官寺头上。

李展与方真,率领一百二十余名乡卒,走东莞,下东安,出阳都,过台亭,早数日已到达昌虑,并驻扎于昌虑城外。

一路看出东海郡、及紧邻沛国,地方并不安宁,正好与刘祈同行的乡人常兴先一步受刘祈之命,先一步来到昌虑汇报刘祈行程。

李展同方真等人商议后,领黄迅等二十多人,前来接应。

两部人马汇合,休息一夜,花费半日功夫,于次日午后,终于是赶到了昌虑境内。

昌虑,处于东海郡西南部。

县地之所,处于羊庄盆地之上,土地肥沃,若非匪患之因,加上这些年来,徐州大部干旱,导致人流流失严重,当为富足之县。

县城所在,于薛河北岸,与陶山隔河相望,南侧即是青龙山,西与寒山相接,三面环水,当得上是绝对的风水宝地!

而踏入昌虑境内,人最先望者,即为陶山。

陶山,又名为桃山,因山形如桃而得名。

春秋之时,越国大夫范蠡,字少伯号陶朱公,隐居于此,故后有“陶山”之名。

刘祈率众人,踏入昌虑后,仰望山峦,顿觉心旷神怡。

凭大道于两侧望去,此地山水良田有之,以河道宽阔,上可连接於菟城,下可至虺城等地,可训练步卒水师!

难怪汉末之时,刘备、吕布、袁术、曹操,争相要取徐州宝地。

以东海郡下辖多县地,如昌虑县之地形地貌,足可作为屯兵补给之所。

当刘祈沿寒山陆路,到达昌虑城外时,已早先到来的方真,昌虑县尉董巍,及一应县吏,已是于城外相候。

董巍乃是邻郡沛国人,年三十有三,身材瘦弱,留有三寸长须,不苟言笑。

当刘祈下马,前来相见时,董巍率众,先行下拜道:“见过县君!”

来时路上,李展已经将他同方真,到来昌虑城后,将探得的城中官寺具体消息告之。

这董巍作为县寺二号人物,威望颇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