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汉中祖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献策(中秋快乐!)

汉中祖 第一百四十二章 献策(中秋快乐!)

作者:拾新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10-07 20:39:40 来源:转码展示1

天子很年轻,今年才三十来岁,精神也很不错,丝毫看不出还有一年寿命的状态。

在群臣陆续涌入间,天子目光则从眼前身影,渐渐移开,转向窗外,不知道在想什么。

“国家,光禄大夫,蔡议郎等人,皆到齐了!”

中官声音响起,天子缓缓转头看来:“哦,都来了?

汝南等地的黄巾贼叛乱,以州郡送来之消息,迟迟未有平定,反倒影响到了其他郡县所在。

尚书台给予朕之建议,当选一能将,出征葛陂、汝南等地,已平之!

诸位可有人选推荐?”

天子的声音带着几分懒散,问询中,视线好奇地看了看后方几道新面孔。

“陛下,臣蔡邕请谏,以天下动乱,原因众多,想要平黄巾,于此当先肃清地方吏治。

否则黄巾以平,会再起也!

尤以陛下,卖官之事,当熄也,若以此再行,地方观之,下做行效,此为天下大不利也!

天下已乱,唯愿陛下能以国事为重!”

蔡邕声音高昂,因之年长有名望,遂在入内时,自有桉几赐座,就连刘祈这个新进议郎,同样于末尾有个小桉。至于其他郎中之属,为天子召对,也只有站着的份。

而以距离天子之近,蔡邕因愤怒,口水毫无疑问地喷到了天子脸上。

自登基以来,天子没少经历这等场面,甚至有人在大朝会时,当着他的面,大骂之为“昏君”。

听得多了,也就没有多少感受,反而长时间没有听到这等声音,会有些不习惯。

等到蔡邕说累了,天子直接略过了崔均。

原因很简单,崔均比蔡邕性格还要耿直。若不是看在崔均能力不错,又忠心耿耿,天子早就罢免其人。

其之敏锐目光,很快定在了赵融脸上。

实际上,相比于蔡邕和崔均,赵融很尊敬他这个天子。

近一段时间内,天子也有意无意向旁人透露,赵融于光禄大夫任上,有些屈才,诚该以重用。

除了赵融,还有袁绍、曹操之属,于天子眼中,实也为朝中忠心侍事,可用之人。

注视到天子目光,赵融主动起身道:“汝南等地,黄巾之乱,如陛下所言,实以严重,若不迅速平之,当会成为大祸。

此中情形,以鄙臣所见,当迅速派一朝中能人往之。

臣不才,请推举卢尚书!”

这些年来,以地方叛乱,卢植每去一地,皆能安稳,就如同及时雨一般。

赵融对卢植也是非常敬重,对卢植之品德作为,更是敬佩不已。

在天子相召重臣、议郎,郎中而来议事期间,赵融内心已经想到了平叛之人选安排。

于卢植这个人选,天子刘宏还是很满意的,卢植处事,从未有让他失望。但念及卢植的年纪,还有身体,刘宏也有些犹豫。

正在此间,刘宏发现下方那个新面孔,也在认真沉思。

突然,他想了起来,两月之前,于他所言下,朝中以召寿光令刘祈为议郎。

这青年,相貌俊朗,体格高大,以至于让他想到了卢植,莫非正是那新到任的议郎刘祈?

刘祈于徐州、青州作为,天下人有目共睹,刘宏也是感叹不已。

就是曹操,袁绍,在他面前,也多对寿光令刘祈有所推崇。

刘祈并没有注意到,天子刘宏已将视线驻足在他身上,另做打量。

他还在思考朝中局面,以平地方之可能,但在时局之下,即心有感慨,以今日之混乱,只怕卢植去了,也是顾头不顾尾。

所以,在看到将领平叛,成果不佳后,于今岁,太常刘焉上书,改刺史为州牧,才会那般顺理成章?

但正因如此,大汉才走向了更为明显的分裂与割据,大汉中央之集权,更为艰难,是以地方自成王国。

同样地,处在当前情况下,似乎没有比使人协助朝廷,以治地方,作为更妥当的办法。

“你就是刘祈?”

不知何时,天子已经站在了他面前。

刘祈忽然发现自己有些考虑出神,竟也放松了警惕,心中警觉间,已经迅速起身,一拜道:“正是下官!”

天子点点头,背着手,问询道:“以汝南等地之叛乱,光禄大夫已举卢尚书为将,而做平定安稳。

我观你沉默不语,可是有何异议?”

刘祈一惊,卢植乃当世大儒,文武双全,单论平叛一事,他会有什么异议。

但观想今日之大汉天下,千疮百孔,实难修复,这才多了些感想。

刘祈忙回道:“卢公德高望重,才华横溢,于军事政务,知之众多。

以卢公为将,必能平定匪寇,以显陛下之威严。

然则,卢公年长,以汝南等地路途遥远,微臣忧心卢公途中安危。

此外,汝南、葛陂等地黄巾贼败,可以徐、荆,另有益州之乱,亦需遣将平之,这于朝中而言,皆属需考虑之范畴。

基于此,微臣所念,正是陛下何不遣朝中青年将领,于之机会,而行磨砺,以定地方?

这般也可为国朝积累人才……”

“嗯?”刘宏目光一动。

他侧身,直直盯着刘祈侧脸,道:“我大汉人才确也辈出,你以为有哪些人,可担当其中大任?”

“陛下既然问起,鄙臣以为,袁绍、袁术、曹操……此皆为国朝之肱骨,于陛下手中,当为治世之能成。

陛下大可用之,以之稳定地方!”

刘祈不知道他这番建言,会给大汉天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但以此言,他是发自内心。

亦是在见过太多民间疾苦,而产生倾心所言。

这一世,即怀匡扶天下之心,便行能用之策,便是他死后,哪里去管他洪水滔天。

正如他同天子所言,以曹操、袁绍等人,皆属未来一方霸主,才华能力自有,趁着天子尚在,汉室尚存,何不借机将之召出,以安天下。

这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天子自身之想法,能否转变过来。

旧的时代正在过去,唯有大胆启用人才,或能给大汉带来另一番景象。

不仅是刘宏,大殿内的其他人,也被刘祈之献言,给惊到了。

心中默不感慨:这新到的议郎,好生胆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