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寒芜尽处锦归来[复仇] > 第22章 旧庙·闪亮登场

寒芜尽处锦归来[复仇] 第22章 旧庙·闪亮登场

作者:荷桃粥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5-01-31 23:10:20 来源:文学城

义诊堂不是说开就能开的,药王谷当初筹备义诊,药材备好了,医师动员会开了。

难就难在申报批文上,足足花了半年时间签章,先从乡至县,县至郡,郡往州递交,最后又州级的医署令奏折圣上,层层批报。

因实在是件利国为民的大好事,药王自割一刀肉准备给所有人免费看病,起初便没有哪个环节敢卡了他。

只是时间费在沟通上,每层的医署令签完,知州知府要来横插一腿,送钱出力送表扬信,显示一下自己出力了,好写进来年政绩。

本来不需要赞助的,多年来药王谷不缺重金求医者,自然手头宽裕。

且药王心意已决,准备赌上八成来整把大的。

他嫌弃批文实在罗里吧嗦,选址上面就不想再耽误了,自己买了鹤州的大院子,果然整修已经接近开堂日,官府送的那宅地批文才下来。

批得慢,收得倒快,见没用上,两日就将批文作废纸处理了,那宅址也不知将来会被哪位贵人挪去。

但药王谷的义诊越是宣扬得大,来送钱的就越多,江湖各大门派,有些威望的,自然要出力,有些是真心,有些便是象征心的。

他们出了两成,官府自然要拨三成,可笑是邺城这样尴尬的“异”在,竟能不费力拿出四成,也是稀奇。

辛夷回到房间,向杨药师细细解释这其中的周折。

“小辛夷,你再讲讲,送了礼的门派都有哪些?”

“第一个送来的便是那晋江商盟。”

“这不足为奇,它家立根晋国,门下十二道商号,涉及商业版图如此磅礴,想来肯定会送的。”

杨药师不觉眯眼,学起了那晋江商盟最著名的一道口号:“晋江首发,支持正版!”

“还有呢?京中有哪些。”

辛夷细细掰指道:“叫得出名字来的,有大觉寺……”

“不错不错,大觉寺是近京唯一座年头最久、门僧最多,来头最大的佛寺,受香火最旺,他该出。”杨药师道。

“京中还有明心书院出了。”

“这我知道。哪能少得了他们!咱们晋国最高权威学府,又是天下知识库,四处输送人才,背地也打听情报。”杨药师又道。

“朝中最不好合算,”辛夷挠头,“正头账面的拨款是国库走户部出的,户部说,新朝奠基,开销庞大,国库不充裕,但愿出力,今后各州府一定鼎力配合。送陪由五镜司随同知州来的,但镜司又单独给了一本账,说是宫里太后及诸位殿下单独的心意,乱七八糟的,也算一笔吧,我统一核在朝廷的账上,加起来也就三成。”

辛夷继续补充:“所以邺城那边是纯金运过来的,单算就有四成,显得尤其突出。不过昭天楼,给了两笔。一笔是随着邺城出的,以木火二位掌门的名义。另一笔则是西域那边剩下三位掌门出的,两边倒是给得很平均,加起来也不及一成。”

“昭天楼出得少了些,它家木匠起家,又涉建筑行、工造、机关遁甲搭架。尤其它家金华大妈这些年做生意发财,弄得这么富贵。”

杨药师撇嘴道,“不过他们确实,那么多产业要开支打点呢,意思意思得了。”

“没了?”

杨药师见辛夷不说了,追问道。

“还有一些小门派送各类药材,援支什么织棉布面的,多得很。”

杨药师跟着他捋下来,补问道:

“归墟府不出么?小气东西,他们观里那么肥的油水,整年跟邺城、南诏四处逢源。怎么,这么利民的好事,他们不出来显眼?难道还在记恨你祖师爷当年骂他们的话不成,哈哈哈哈哈。”

“也来了,只因他们说如果收银子,则要收三万张开光灵符,让咱们在堂中张贴,遇到不可治的病人便发放超度他们,还说是天师真人亲自开光的,包治百病……被师父给拒收了。”

辛夷笑得脸都红了,说话都不连贯了。

“师父……师父还……一本正经问那小道童,张天师亲自托梦跟你说的?我家……我家老药王去天上……住你家张天师那里传教了?”

医门不避死后事,不惧阳间与阴间。

因此杨药师更是放声大笑,二人哈哈了好一阵。

“这样算下来,咱们药王谷就只出了一成钱?”

“师叔且瞧今晚邺城拨的三千两,后续必然有人要来追加了。真这么追下去,咱们倒赚一大笔也未可知。”

“那也该我们得的,我们出力了,他们出钱来换好名声。两不相欠。”

杨药师又蛐声道,“只是,这并非邺城自家之地,这般积极作为,也不知图个什么……”

方才散会后,邺城的精御卫立刻前往旧庙收整,此番行事极为迅速,邺城人上蹿下跳,在这晋国之地忙着救扶病弱,说来也是有些好笑,不知晋朝内廷知道了,又会作何感想。

邺城于已经亡国多年的前魏国而言,是忠城。但如今日月换新天,邺城不尴不尬的继续忠勇着,依着关卡重地之位依旧能与晋朝通商,且积攒的旧部之情,八面玲珑左右逢源,底子深厚。

若久久不能归根,未来这“忠”恐怕要成“叛”了,

杨药师到底率性,皮面上夸赞季临渊,背地跟辛夷这样的内人多多讽刺他,但辛夷却不接话。

于是,他说要修书将今日之事通禀药王谷,待辛夷走后,杨药师却寄了两封信。

还有一封不知道往哪里寄出去了。

*

长乐那边。

方才散会后,季临渊领着两个弟弟,八个精御卫,继续缠住她。

“反正长乐神医半夜也不睡觉,不如就与我们一同前去吧。”

长乐挑眉,回敬季临渊道:“走啊,将季二公子也推了一起去。”

说着便作势要去推季临安的轮椅。

不料,季临安直接自己站起来往旁边走了,长乐推了个空椅子。

他站定以后,咳嗽两声,“这两天,我觉得好多了,有了很多力气。”

“看来那些龙胆汤对你有用。”

夜色下,看不太清季临安的面容,只觉还是苍白,没什么血色。

长乐正好趁这最后的功夫将他的手扯过来,纤细修长的手指精准地找到他脉象的位置。

她神色沉稳而专注,微微闭起双眸,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射一片扇形的阴影,整个人沉浸在感知之中,周围的一切似乎都已与她无关,唯有那指尖传来的细微跳动,正源源不断地向她传递着潜藏的讯息。

时而眉头轻皱,时而又稍稍舒展,仿佛正随着那脉象的起伏在病患的身体状况里 “游走”。

她不知什么时候掏出了一枚银针,就地便往季临安无名指上一扎,再用白绢布将血挤出。

季临安“嘶”了一声,冷不丁被她那骨节分明的手捏住,指尖冰冷,力度极大,她以为只是刺破表皮,实际上十指连心,还是很疼。

她忙着观察那血的颜色,便让季临安自己到药房去,请一位黄衣医师帮他止血包扎——尽管她觉得那点小伤口可能还没等睡醒就要痊愈了。

正好,谁也不会将“带季临安一起去旧庙”的事当真。

那站在阴影中的季长公子拍拍胞弟的肩膀,叮嘱他今晚早些休息,按时服药,又派了一位随从送他回去。

长乐将那沾了血的白绢凑近鼻尖,凝神闭目细细嗅着。

这一行动在季临渊与贺兰澈眼中极为奇怪,等着她辨识了一会儿后,她丢了那枚方巾,什么也没说,神色恢复如往常一般,淡淡的,冷冷的。

“如何?”

“甚好。这几日他照旧多喝那些龙胆汤。”

长乐眉尾微挑,环顾周身,也没有什么要带去旧庙的。

只祈祷这邺城的人最好能将旧庙如期收拾干净,越早越好,天亮之前将义诊堂这些类天花的传疫病人速速转移。

眼见季临安的衣袂已隐没入夜幕,那季长公子非要嘴欠,刺道:“可惜了辛夷堂主,近日失了‘好大一个’帮手,恐怕要忙坏了。”

“你倒也不必犯难,我未必会在旧庙折腾几天,还是要回来的。到时季二公子一样还需要归我诊治。怎么,嫌我下针太重,心疼他?”

她嘴上虽然回怼,却同他们示意,可以走了。

季临渊那剩下的七个精御卫皆身着统一制式,轻巧而不显眼的便衣刺甲却内含坚硬,在夜风中闪烁着冷冽的光泽。

每个人的站姿都标准得如同用尺子量过一般。

这一刻,他们不仅听季临渊的,还听长乐的,轻轻一个点头、垂眸、挥手,都有及时的响应。

恍惚间给了她一种错觉,她也说不明白……像是权力的滋味。

这滋味和她小时候尝过的还不一样,她算是无相陵、未央宫里个半大的小主人,家里的厨子账房书房先生们,婢子婆婆老管家们,称她一声“小姐”、“宫主”。

但到底是山岭里放养着,非正规的。

和邺城这样长期持权传令的规训,带来的反馈不一样。

啧,果然师父说过,权力是种会上瘾的毒药,容易腐蚀人的人格。

这“准”少城主,倒是言而有信,虽然和她言语中交锋,答应的事确实一个未落下,精确到任何一个细节。

想来能于管中窥见邺城真正的行事作风。

长乐回神时,微微抬手点了一下,也找他的茬。

“季长公子说八个人,任我调遣,眼下还缺了一个人。”

季临渊未回话,将站在他身旁的贺兰澈往前一推,一幅似笑非笑的模样。

“给你补上了。”

……

贺兰澈夹在他两中间,还怪不好办的,自从上次长乐把大哥推下水,他俩就彻底针尖对麦芒。

长乐收了他的木偶,收了他的琉璃灯,那层早就戳破的窗户纸一直在漏风,他们之间实际洋溢了一种浅浅的尴尬。

因此,最近他话也不太多,存在感也不强,做着自己的事情之余,还是不由自主被自己那股子热烈的喜欢,牵引着,去往有她的地方。

有些爱意,眼神是藏不住的。

感受到打量,长乐明知故问:“贺兰澈也要跟去?”

“那是你小瞧了我家阿澈,只知他刻那些与本人美貌‘相去甚远’的木雕厉害。却不知他于工造机偃之术更厉害,你想要在天明时分能如期修完旧庙,更要带他去。”

话音未落,季临渊肩领之上鹤羽微拂,甩开二人,领着精御卫大步往旧庙方向而去,只留长乐与贺兰澈在身后。

长乐摸了一下自己的脸,继而抬眸,望着贺兰澈,与他一瞬对视,眸光如流星划破夜空,又迅速隐没在黑雾里。

“你可以去,但是修完了庙,你明日要回来,照顾你哥哥也好,或老实呆着也好,别去那边感染了痘疫,给我添麻烦。”

“我……我不会给你添麻烦,如果旧庙那边繁忙呢,人手不够呢?或许我可以给你做一个帮手!”

长乐背着手,一身青衣,也走在他前面。

给他留下的背影如晓霜清骨,听见她留下的声音也傲傲的。

“这算是无证行医。”

“那……我算个修理工!”

“木匠也行!”

他疾步跟上她们,脑后那束马尾翩翩摇动。

铛铛铛!各大门派闪亮登场!

笔记:

脚踏两只船,邺城晋朝两不得罪的顶级大公司有:

昭天楼、归墟府、药王谷

晋朝的顶级大公司:大觉寺,明心书院、五镜司。

未来还有一些小公司,敬请期待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旧庙·闪亮登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