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汉武 > 第29章 第 29 章

汉武 第29章 第 29 章

作者:苏格拉提拉米苏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12-02 04:32:06 来源:文学城

第二十九章那竖子怕是逃出长安了

刘荣还未启程离开长安,得知刘武的事情,他心中大震,怀疑此事与景帝有关。

在大汉的京城,何人敢对窦太后宠爱的儿子下手?除了景帝,刘荣实在是想不到其他人了。

不管景帝是为了刘彻对付梁王,还是为了报复梁王先前对刘荣的算计,刘荣都觉得这件事特别解恨!

本来他打算安排一批人,在刘武返回封地的路上埋伏,狠狠教训刘武。没想到景帝下手这么快!

“殿下,长乐宫派人去了宣室殿那边请陛下!”

侍从一路奔跑回来,将最新动静告诉刘荣。

刘荣无心收拾东西,心中焦虑起来。看来窦太后也猜疑了景帝。

不管如何,景帝这么做也算是为他出了口气。作为儿子,刘荣觉得应该站出来帮一帮父亲!

既然景帝敢对梁王下手,肯定做足了准备,没有留下线索。

深吸一口气,然后吐出一口热气,刘荣吩咐侍从:“去长乐宫!”

侍从惊呆了,不敢置信地说:“殿下!不可啊!太后让陛下过去,必定是为了梁王的事情。你已经被废黜,再也不是皇太子,只是临江王!你若是跑去掺和此事,岂不是得罪了梁王!还会惹得太后厌恶!万万不可过去!”

连一个小小侍从都能猜出这件事不简单,刘荣又怎会看不明白?

刘荣镇定地言道:“我自有分寸。”

若是他出现在长乐宫,窦太后与梁王必定会怀疑他。但是对方却拿不出实际的证据,证明是他算计梁王!此事之后,虽然他会得罪窦太后跟梁王,但是他更得景帝的宠爱!

刘荣看得清楚,本来窦太后跟梁王就不喜欢他,尤其是梁王。被废黜之后,刘荣跟梁王的关系简直可以用水火不容来形容!刘荣又怎会在意得不得罪此人?为了保护景帝,刘荣不介意背上这个锅。

考虑清楚之后,刘荣前往长乐宫。

侍从忐忑不安,赶紧跑去找栗姬,希望栗姬能够阻拦刘荣。

刘荣年轻,腿脚快。很快就来到了长乐宫。

他并没有立马前往长信殿,而是拦住了一个在长信殿做事的宫女,跟对方聊了几句。哪怕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刘荣也不在意。他的目的是要通过此事引起窦太后与梁王的猜疑。

此时,景帝正面对寒着脸的窦太后,以及一脸怒容的梁王。

刘武目光阴鸷的盯着景帝,那怨毒的眼神,恨不得刀剐了面前此人。

景帝知道对方恨他,却没办法解释,只能装作关心的模样,关怀道:“你的事情,朕都听说了。你有没有事?需不需要让太医过来看看?”

刘武手里握着杯子,手加大了力道,攥得手指头都红了。他突然将杯子砸向门口那边,咬牙切齿地说:“多谢陛下的关心!臣弟颜面尽失,无颜活在这世上!”

闻言,窦太后面色担忧,朝他走去,抓住刘武的手,轻声哄道:“武儿!万万不可有此念头!你若是不在了,母后怎么办?”

刘武目光如刀,带着恨意锐利地直视着景帝,冷笑着言道:“母后自有陛下照顾,我无颜再活着!请陛下给臣弟赐一杯鸠酒,成全了臣弟!也如陛下所愿!”

窦太后怒瞪着景帝,虽然没有出声质问指责,可是景帝却从她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失望与愤怒。

他一脸无奈地回应刘武:“你这是何意?你是朕的阿弟,你若是不在了,朕定会心碎难过!”

刘武嗤笑着不说话。都敢算计他到这个地步了,还装无辜,真是恶心!

好歹是亲兄弟,哪怕刘武有野心,可是从来没有想过谋害景帝!而景帝却不顾兄弟之情,不想立他为储君大可以直接拒绝,竟然用这种方法逼他离开长安!真是歹毒!

窦太后愤怒地开口跟景帝说道:“你真是太令我失望了!武儿毕竟是你的手足!是你的亲弟弟!”

景帝苦笑着摇头,只有一句话:“母后,不是朕。”

“够了!你不必再解释了!你若是不想立武儿为皇太弟,直说便是,何必用这种肮脏手段,让他颜面尽失!”

窦太后对这个长子真是失望至极。但凡他还有点良心,应该在她说完这话后,就马上答应立刘武为储君。现在就看他是什么态度了。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景帝知道现在只能用立储来证明他的清白。

立刘武为储君?根本不可能!那刘彻所做的一切岂不是白费了!受了那么多委屈的刘荣岂不是会心寒!

事到如今,景帝只能先拖着。

目光复杂地凝视着窦太后,景帝低声言道:“朕会好好考虑此事。”

说完,景帝转身离开。

窦太后气得双手发抖,指着他的背影喊道:“当初我就不该让你当这个皇帝!”

听到这话,准备跨出门槛的景帝,脚步一顿。扯了扯嘴角,露出苦涩的笑容。

窦太后对他这个儿子失望,他又何尝不对这个母亲失望?

从小她就将他当成一个争夺权力的工具培养,他承受了那么多压力,那么努力上进学习,讨好文帝的欢心。这个皇位本就是他应得的!凭什么要把皇位让给这个从小受宠,什么都不做,无忧无虑快乐长大的弟弟?

景帝敢肯定,若是立刘武为储君。这朝堂上,日后就轮不到他发号施令了!窦太后与刘武必定拧成一股绳,共同巩固权力!刘武以为自己得到了权力,实际上这权力却牢牢掌控在窦太后手中!这朝堂怕是会像吕后当政时期一样!

文帝将大汉江山交到景帝手里,景帝不能辜负了父亲的信赖。

刘荣躲在暗处,看到景帝从长信殿出来,明明还是威严的模样,可是刘荣却突然冒出一种感觉,景帝此时很难受!

景帝坐上步辇,闭上了眼睛。众人抬着他离开了长信殿。

在队伍走后,刘荣也离开了长信殿。

窦太后此时正在哄着刘武,告诉他:“武儿,要相信陛下。陛下是你的兄长,必定不会害你。此事也许有误会。我相信他会立你为储的。”

刘武却不相信,一旦猜疑与怨恨的种子种在心里后,想要重拾信任,比登天还难。

他昨天出宫,如此低调。特地乔装打扮成宦官的模样。可是出宫不到百米,就被人抓起来了!不是宫里的人一直在盯着他的动静,就是刘嫖出卖了他!

若是刘嫖所为,她肯定不会惊动兵卫,让夜间巡视的兵卫找人。就凭刘嫖昨夜帮忙找他,刘武就打消了对刘嫖的猜疑。刘嫖不会蠢到亲自邀请他,又算计他。

所以刘武认定是景帝一直让人在暗中监视他,知道他出宫后,才会立马对他下手!

在长安内,也只有景帝有这个能力敢如此算计他!

刘武恨极了景帝,恨不得立马夺了对方的皇位,然后狠狠的将景帝羞辱一番。奈何他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

见刘武不说话,窦太后长叹一声。问道:“武儿,你昨日出宫了?”

窦太后相信刘武不可能是在宫里被人抓走的,景帝没有那么大胆,敢做这样的事情。结合刘武的侍从早上撒谎称刘武昨夜宠幸宫女一事,只有一个解释——刘武昨日就出宫了。

十二铜人的秘密,刘武还没有了解。他不想将刘嫖扯进来,所以不能让窦太后知道他出宫与刘嫖有关。

见他不回答,窦太后继续追问:“为何出宫?是馆陶让你出宫的?”

刘武立马否认:“不是阿姊。是为了别的事情。”

“何事值得你冒险,在这个时候出宫?”窦太后面色严肃地看他。

刘武随便找了个理由:“是梁国那边出了一些事情。”

窦太后关心询问:“梁国那边发生了何事?”

刘武心中烦躁,不想解释。骤然起身,打算离开。

一个嬷嬷走进来,告诉窦太后:“回禀太后,临江王来过长乐宫。不过却没有来长信殿。他找了两个宫女询问了几句关于太后与梁王的事情。陛下从长信殿出去后,他也跟着离开了。”

听完之后,窦太后跟梁王脸色大变。

窦太后寒着脸,冷声命令道:“把他给我带过来!”

她就说景帝不可能会对亲弟弟下这种狠手!让梁王颜面尽失!

刘武也怀疑起了刘荣。刘荣被废黜,是他一手造成。要说这天下,肯定是刘荣最恨他!是他害了刘荣丢失储君之位!刘荣会用这种手段报复他,也在情理之中!

双手攥成拳头,刘武咬着牙根,没想到刘荣这小子敢如此算计他!让他颜面尽失!

栗姬那边得知刘荣前往长乐宫的事情,气得心口疼痛,忍着难受,她派人准备好马车,然后让自己的得力手下跑去长乐宫那边找刘荣。见到人就直接打晕带走!立马把刘荣带回临江!

刘荣刚离开长乐宫就被人打晕了,直接扛上马车。

守皇宫的兵卫见状,还特地跑上前要救刘荣。

“奉栗娘娘之命!带临江王前往封地!”宫人直接亮出栗姬的令牌,让这些兵卫了解情况。

兵卫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刘荣被带走。

“此事,要不要上报?”有人低声询问。

“上报什么?临江王本来就要启程前往封地。”

“也是……”

兵卫们没有管这件事。

窦太后派人前去太子宫,找不到刘荣。又派人前往未央宫跟北宫,找遍了这两个地方,也找不到刘荣。

这下子,窦太后大怒。原本只是怀疑刘荣算计了梁王,现在已经肯定,就是刘荣把刘武害成这样!

到处都找不到刘荣,刘武想到一个可能,怒骂道:“那竖子怕是逃出长安了!”

“他敢!”窦太后气狠了,立马下令,让人去追刘荣回来。

景帝那边得知窦太后要抓刘荣,也赶紧下令,派人前去保护刘荣。心里感动这个长子的挺身而出,背下了这口大锅。

刘彻虽然被关在昆德殿,但是这一日他却静不下心。一直派人出去了解外面的动静。

他还以为景帝会成为背锅侠,没想到刘荣会挺身而出,背下了这口黑锅!

得知窦太后震怒之下,派人前去抓刘荣。刘彻赶紧写了两封信。一封信是给刘嫖的,让陈家的人保护好刘荣,将刘荣平安送到封地。另一封信是写给刘荣的,让陈家人送到刘荣手上。

历史上,刘荣被废黜太子身份后,虽然被封为临江王,但是在修建王宫的时候,占用了宗庙土地。随后刘荣被官员弹劾,景帝让他回长安觐见。但是刘荣还没有见到景帝,就被人关押在牢狱里,在里边受大臣恐吓逼问,受不了折磨自尽了。

刘彻可不想让刘荣重复历史上的结局。他希望这个长兄能够活得好好的。至少要活得比梁王好!

写完信,刘彻放到火盆上烘干墨迹。快速封好,交给赵全,表情严肃地命令道:“这两份信,一份是交给我姑母的。另一份让她派人转交到长兄手上!你低调出宫,万不可让其他人发现!”

赵全知道刘彻是谋大事的人,现在梁王出事,无颜争夺储君之位,只有刘彻这个皇子生活在宫里。没准景帝会立刘彻为皇太子!刘彻吩咐的事情,必须要办妥!

赵全正准备离开,碰到了一脸喜色从外面回来的宋虎。

宋虎背着两口铁锅还有好些铁具进入昆德殿。见到赵全,出声说道:“快搭把手!”

“我有要事要做!耽误了殿下的正事,你就是罪人!”赵全一副急躁的模样,哪里肯耽搁。

刘彻走出屋里,见到宋虎背着这么多东西回来,吩咐赵全:“你帮帮他。”

刘彻笃定,景帝一定会派人去保护刘荣。景帝的人跟窦太后的人脚步肯定比陈家的人要快。刘彻只要确保信交到刘荣手里就行。所以并不急在这一时。哪怕刘荣被窦太后的人抓回长安,刘彻也会有办法保住他。

刘彻发话,赵全只好搭把手,帮着宋虎将东西拿到屋里。

宋虎一脸欣喜地告诉刘彻:“殿下,这些铁具都是严格按照殿下所说打造而成!比普通的铁器更加坚固耐用!尤其是这把菜刀,李铁匠经过锻打上千次,才打造成这样!看看这颜色,多么亮白!若不是殿下不允许打造兵器,李铁匠定能打造出绝世兵器!”

说着,宋虎拿起一把菜刀,又拿起屋里其他的铜器交给赵全。让赵全拿着铜器。他握着菜刀,朝赵全手里的铁器砍去。

赵全吓了一跳,觉得双手一震,两只手腕都颤抖起来。

再一看铜器,直接被砍出了凹口!

赵全目瞪口呆,吃惊地说道:“竟有如此利器!”

刘彻面色淡定,蹲下身子正在检查这两口铁锅。一个炒锅,一个平底锅,打造得都不错。看样子,都开锅了!他问道:“李铁匠用过这两口锅了?”

宋虎颔首,高兴地说道:“是也!炒出来的菜味道特别香!”

刘彻朝他伸手,宋虎将菜刀递过去。

接过菜刀,刘彻认真打量。光是这菜刀的颜色,就已经可以看出,这是一把钢铁菜刀了。将铜器砍出了凹口,可是这把菜刀却没有卷刃,刀刃依旧如此锋利。锻打了上千次,起码也算个高碳钢了。看得出来李铁匠锻造得很卖力。

干得这么好可不行!必须得降低要求!

刘彻告诉赵全:“告诉陈家那边,连同这把菜刀一起交到长兄手上。”

宋虎震惊了:“殿下,这可是绝世的好刀!虽然是一把菜刀,可是坚不可摧!”这种好东西就直接送给别人,也太可惜了!

“话可真多。”刘彻把菜刀递给赵全。

赵全将手里的铜器丢到一旁,赶紧双手接过菜刀。

“找个箱子装起来。”刘彻吩咐他。

“诺!”赵全立马跑去找箱子装菜刀。

宋虎忍不住问道:“殿下当真不让李铁匠锻造兵器?他说能打造出不输于越王剑的宝剑!”

越王勾践剑,在春秋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虽然已经隐匿不见。但是在那个争霸时代,越王勾践与他的宝剑共创了传奇。

刘彻摇头,缓缓言道:“若是李铁匠打造出这样一把兵器,必定会轰动天下,他的性命将会受到威胁。像菜刀这种能够伤人的利刃,日后不许锻造得精细。随便锻造个几十下就行了。”

改造好炼铁容器与鼓风机后,李铁匠并非是用铁矿石开始炼铁,而是按照刘彻说的方法,直接用生铁器进行炼铁,在煤饼的燃烧下,铁器熔化成铁水后,不停的搅拌。然后加入石灰粉,降低铁水中的含硫量,减少杂质。

这时候先用模具铸造出铁器的形状,倒入铁水,让铁器大致定型之后,才能开始锻造。熟铁经过反复的锻打,减少铁器的含碳量,就会得到纯铁。纯铁一直锻打,就会变成钢。根据含碳量不同,可分为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

刘彻的要求很低,只要改变铁器的质量。只要炼出纯铁即可。这已经是跨越性的大改变了。以大汉现在的能力,根本不适合大量打造钢铁。哪怕是日后要跟匈奴打仗,刘彻也不放心让将士们拿着大量的钢铁兵器上战场。若是这么好的钢铁兵器落入敌人手里,还不得亏死!钢铁兵器,只能作为宝物,赏赐给有功劳的将军。

所以刘彻不允许李铁匠用纯铁打造兵器,更不允许他在锻打纯铁的基础上继续打出钢铁。

宋虎神色惊讶,没想到刘彻考虑的是这一方面的问题。的确,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若是事情传出去,李铁匠必定会有危险。他犹豫了一下,询问道:“殿下,需不需要派人保护李铁匠?”

“派人保护倒是不必。告诉他,想要好好活命,就低调一些,嘴巴严实一些。若是敢背着我偷偷打造兵器,他就死定了。”刘彻这话不是恐吓对方,只是把最糟糕的情况先告诉李铁匠。

“诺。”宋虎面色凝重。

想到外面那些传言,他低声言道:“梁王的事情,殿下可有听说?”

“事情传得沸沸扬扬,我虽然被关在昆德殿,却也听说了。你若是无事,就将这些铁锅跟厨具送到林嬷嬷那里。随后,再出宫一趟,将我的意思转告给李铁匠,并且让他继续打造铁锅。记住,日后菜刀不可锻打过百,只能锻打几十下。否则,伤及他一家老小的性命!”刘彻再三强调这件事。

“诺!”宋虎离开了昆德殿。

赵全找好箱子后,也跑出去办事。

刘彻望着阴沉沉的天,心里头有些乱。

梁王此番遭到羞辱,若是不能成为储君,回到封地后必定会开始行动。刘武肯定不敢直接起兵谋反,一来梁国没有那个实力对抗朝廷,二来刘武不想背上谋权纂位的骂名。

刘武只能选择另一种方式。暗中刺杀朝中效忠景帝的大臣。一旦支持景帝的大臣都死了,这朝堂就是窦太后说了算。窦太后逼景帝立刘武为储君,哪怕景帝不愿意,也无可奈何。毕竟是大势所趋。还是得提醒提醒景帝,让他派人保护好那群大臣。亦或是让陈家那边派人暗中保护这群人。不能让这些官员出事。

栗姬今日做好安排后,就气晕了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天黑了。

“荣儿……我的荣儿离开长安了吗?”她叫来宫人,面色焦虑的询问情况。

宫女回答道:“殿下从长乐宫出来,就被打晕带离了长安。在殿下离开后一个时辰,太后那边派人出城追殿下。陛下那边也派人出城去追殿下,现在还不知殿下那边是什么情况……”

闻言,栗姬睁大眼睛,心口咯噔乱跳。不知道窦太后跟景帝为什么要派人抓刘荣。

她慌张地爬起来,赶紧让人伺候她穿衣服。要去求见景帝,问清楚情况。

景帝纳闷了一天,没想到刘荣会用这种方式背锅,这不是把窦太后的怒火引到自己身上吗!

担忧刘荣,心烦意乱,景帝既睡不着,也看不进这些奏疏。他倒是想去刘彻那里,跟这个儿子聊聊。但是外面下着大雪,刮着寒风。天气恶劣,景帝懒得出门。

“陛下,栗娘娘求见。”

听说栗姬来了,景帝怔了一下。上次见对方的时候,他夺走了她的后宫管理权。当时挺厌恶她的。可是就冲刘荣今日大义站出来背锅,景帝难免生出几分愧意。刘荣不在,这份愧意就转到了栗姬这里。

景帝轻叹一声,说道:“请她进来。”

外边大风大雪,栗姬冒雪而来,定是为了刘荣的事情。

哪怕栗姬进屋之前收拾了一下。可还是让景帝看到了她的狼狈。鞋子湿了,这下裳也湿了。

“过来暖暖手。”景帝难得温柔。

栗姬脱鞋之后,有些窘然,因为她的袜子是湿的。突然犹豫,不敢入席坐下。

景帝发现后,告诉她:“来暖暖脚。”

栗姬鼻头酸涩,突然冒出委屈的感觉。她也不知道自己在委屈什么,一开口说话,就哽咽起来。

“陛下……荣儿他是无辜的……马车撞死人,根本不关他的事……梁王闹出来的事情,更是与他无关……我的荣儿,好可怜!”

栗姬哭啼起来,觉得自己的儿子被人欺负成这样,真的很惨!

景帝起身,拉着她坐下来。让她靠近火盆暖身子。叹气道:“朕知道他无辜,但是他身为太子的时候,明知道有人在觊觎他的储君之位,却还要到处乱跑,给别人算计的机会。这就是他的不该了……”

若是刘荣真的犯下滔天大罪,景帝废黜之后,根本不会再封他为王。正是因为清楚刘荣是受人陷害,景帝心疼这个儿子,所以才会让他去封地过新的生活。

栗姬埋怨起刘彻:“都是胶东王!若不是他那日出宫,荣儿又怎会出宫寻他!”

这话景帝就不爱听了,不悦地言道:“荣儿与梁王后的事情,若不是彻儿帮忙,当时荣儿就被废黜了!荣儿与彻儿兄弟情深,若是荣儿知道你如此埋怨彻儿,他定会失望难过。”

见景帝如此维护刘彻,跟刘荣的态度一样,栗姬心里难受,哭着言道:“为何太后与陛下会派人去追荣儿?荣儿前往封地生活,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提起这件事,景帝就无奈了。告诉栗姬:“朕也没想到他会前往长乐宫。去了长乐宫之后,也不去长信殿,在那边转了一圈,然后他就出宫乘车离开了长安。母后与梁王那边自然猜疑起他……”

栗姬吓白了脸,连哭都忘了。僵着脸,低声说:“是妾身让人带他离开长安的……”

她哪里知道这样会害了儿子!

景帝:……

谁都没想到这件事栗姬也会掺合一脚!竟然是她让人将刘荣带离长安的!

本来刘荣去了长乐宫打探消息,只是会被窦太后与梁王猜疑。窦太后必定会询问刘荣。只要刘荣不承认自己与此事有关,窦太后与梁王没有证据证明是刘荣所为,肯定不能为难他。可是偏偏刘荣从长乐宫出来后,直接离开了长安!这就从嫌疑人变成了主谋!窦太后震怒之下,当然会派人去抓他回来审问!

捂着额头,景帝觉得心累,声音淡淡地言道:“荣儿离开长安,让母后认定是他算计梁王。所以派人去抓他了。朕派人过去,是为了护送他前往封地。”

栗姬:!!!

果真是她害了儿子!

一时之间,栗姬心口闷痛起来。张着嘴巴,想为自己辩解,可是却觉得很无力。毕竟事情已经发生,她的安排的确是害了刘荣……

栗姬继续哭起来,呜咽地问景帝:“那现在怎么办?梁王会不会暗中派人报复荣儿?”

如果刘荣不离开长安,在宫里待着还是安全的。可是现在已经跑出去了,在外面多么危险啊!几方势力都在追刘荣。窦太后要抓刘荣,梁王要杀刘荣,景帝要保护刘荣……也不知道哪一方势力先追上刘荣。

“母后那边,朕倒是不担忧。朕已经派人拦住了梁王的人,这些人暂时出不去。”自从梁王入京后,景帝派人暗中监视着梁王的人。所以知道梁王的人有所行动后,马上将这批人拦在了城内。刘荣暂时没有危险。

栗姬松了口气,可心里仍然很担忧,抽泣地询问景帝:“荣儿若是被抓回来,陛下打算如何保他?”

梁王这次颜面尽失,一看就是被人算计了。栗姬也认为只有景帝有这个本事算计梁王。刘荣这次替景帝背锅,景帝必须得保护好刘荣。

“你放心,朕保证荣儿平安无事。母后那边不会为难他。”景帝向栗姬保证。

栗姬心里稍安,景帝让人送来热汤,让她喝点热汤暖暖身子。然后将她留在宣室殿。

“今夜风雪这么大,你就别回去了。”

栗姬也想留在景帝身边。如果刘荣有什么消息,景帝肯定先知道。

幸好刘荣被带出长安的时候,还没有下雪。所以一路走得顺畅。

而后面追出城的人,就遇到了风雪。一下雪,马车留下的痕迹就被遮盖住了。

窦太后派出去的人跟景帝派出去的人,都认为刘荣跑去封地了,只能朝着临江的方向追去。

夜里,刘荣醒来,得知自己已经离开了长安,他心情复杂,连续叹了好几口气。

知道此举会惹得窦太后震怒,梁王会仇恨上他。没准他们已经派人来抓他了。

于是,刘荣吩咐道:“明日让人赶车前往临江,另外给我准备好马,你几人随我骑马前往胶东国。”

闻言,伺候他的侍从诧异地问道:“殿下不去封地?”

刘荣面色沉重,低声说:“我现在前往封地,怕是没到临江,就会被人刺杀了。去胶东国,那里是彻儿的封地。到了那边,会有人保护我。”

侍从一听,事情这么严重。只能听从刘荣的命令。

刘嫖一收到刘彻的信,立马让陈家人做事。

陈家的部曲第二天就追上了窦太后派出去的人跟景帝派出去的人。暗暗跟在这两队人身后,打算等他们追上刘荣后,就出手保护刘荣。

三日过去了,无论是窦太后的人还是景帝的人,都没有追到刘荣。

憋在窦太后心里的怒火,越烧越旺。她直接气出问题,晕倒了。

而民间对于梁王与母猪共眠一夜的事情,传得沸沸扬扬。刚开始朝中官员还不敢议论此事,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授意,朝堂上,有人大胆地提起了梁王干的荒谬事。

偏偏窦太后病倒了,窦氏与部分官员顿时没有了主心骨,不知道该怎么维护梁王。毕竟这件事是百姓亲眼所见,这是事实。

刘武忍受不了这份屈辱,他的人都被景帝拦在了城内,根本出不去。窦太后派出去的人也没有追到刘荣。再继续耽搁,过段时日,刘荣就要逃到临江。必须在刘荣到达封地,在临江站脚跟之前,就出手除掉对方!否则,等刘荣在封地有了自己的势力后,日后想除掉对方就不容易了!

经过再三深思,刘武决定离开长安。出了长安,他才有机会报复刘荣!

在景帝来长信殿看窦太后的时候,刘武趁机提出回封地的事情。

谁知,却被景帝拒绝了。

“母后如今卧榻休养,若是你此时离开,她醒来之后见不到你,定会失望。反正你也在长安待了很久,不如再多待一段时日。”景帝的理由很足,不愿意放刘武离开。

刘武笃定景帝把他留在长安,是为了保护刘荣。心中连带着景帝也恨了起来,他知道景帝也派人去追刘荣了。定是为了保护刘荣!也许刘荣到现在都没有被抓回来,就是景帝的人从中阻挠!

“母后有陛下在身边照顾,臣弟相信陛下定能照顾好她。”刘武声音冷漠地回应景帝。

景帝微蹙眉头,摇头言道:“作为人子,现在母后抱恙,你我都有责任照顾她。尤其是你,母后如此疼爱你,你岂能在这种时候离开她?”

景帝这是在拿孝道来压刘武。逼刘武留下来。

刘武皮笑肉不笑地盯着景帝,声音冷漠地问他:“陛下让臣弟留下来,莫非是已经决定好了,要立我为储君?”

眼神泛冷的与刘武对视。景帝板着脸,沉声训斥道:“母后身子抱恙,你却不愿意留下。现在还在想着储君之位,如此没有孝心,不讲情义,怎配为大汉的储君!”

对于景帝的指责,刘武冷笑一声,没有回应,直接离开。

“你个混账!”景帝被他的态度气到了,转头指着他的背影怒骂起来。

以前为了皇位,刘武尚且愿意听从景帝的话,尊敬这位长兄。现在兄弟两闹成这样,刘武丢了那么大脸。对刘荣恨之入骨,连带着对保护刘荣的景帝同样是怨恨的。对方将他害成这样,刘武已经破罐子破摔了,他们让他没脸,他又怎会给他们脸!

刘武离开长乐宫后,马上带人闯出长安。

守城的兵卫将此事上报,景帝得知刘武已经离开,心不在焉地摆手:“朕知道了……再多派两队人,往临江的方向追去,一定要保护好荣儿。”

刘彻得知刘武离开长安了,心中更是担忧刘荣。

“殿下!有消息!”

宋虎面色喜悦的从外面跑回来,直接跑进了主屋,不敢入席,便站在旁边。

刘彻起身凑过去,问道:“有长兄的消息了?”

宋虎连忙点头,告诉刘彻:“今日有人来找李铁匠,说临江王前往胶东国了!没有去临江那边!”

刘荣知道刘彻买铁铺做铁锅的事情,所以做好决定后,第二日就直接派人回到长安,到铁铺那边告知自己的行踪。

刘彻笑了起来,吩咐宋虎:“你去告诉姑母,让她安排陈家的人立刻前往胶东国。在路上可能会遇到长兄,要保护好他。还有,让喜儿去将母妃请过来!”

被封为胶东王的时候,原主只有三岁。王娡同年被封为胶东国的王太后。有权处理胶东国的事情,在削藩政策颁布之前,王娡已经安排了一批人前往胶东国那边做事。再加上当地赋税上交之后,一直都是王娡拿着。刘彻不相信她没有在当地培养一些自己的人手。

所以刘荣去胶东国避难,还是得让王娡下令,让胶东国那边的人保护好刘荣。

王儿姁前几日突然来了兴致,出去走了走,回来之后身子就高热不退。

王娡这几日一直守在她的身边,亲自照顾妹妹。

这会儿王娡刚喂王儿姁喝完药,看着妹妹憔悴的面容,王娡幽幽地叹了口气。

“夫人,喜儿过来了。”

王儿姁刚喝完药,苦得难受,还有些精神。听到这话,便对王娡说:“阿姊,怕是彻儿那边有事,你快去看看。”

王娡扶着她躺下:“你好好休息,彻儿若是知道你又抱恙,定会担忧。”

“莫要告诉彻儿……”王儿姁说着,还咳嗽起来了。

王娡心疼妹妹,叹气道:“我不告诉他。你安心休息,我出去看看。”

王儿姁放心了,闭上眼睛,开始休息。

从屋里走出来,王娡面色疲惫地询问喜儿:“何事?”

喜儿行礼,回答道:“殿下请夫人过去一趟……”

王娡觉得刘彻找她,肯定是有要事商量。交代了一些事情后,她立马前往未央宫。

从得知刘彻被景帝禁足,她就欣喜若狂,知道景帝这是想立刘彻为皇太子。

刚高兴了几天,梁王就出事了。事情传开之后,王娡一直忐忑不安。生怕梁王会查到刘彻头上。幸好刘荣跑出来背了这个锅,吸引了窦太后跟梁王的怒火。王娡当然也安排了人出城去追刘荣,关注这件事的后续发展。

其实她觉得,趁乱杀了刘荣才是最好的选择。如此,刘荣这个锅就背实了。再也没有人会怀疑到刘彻头上。

可是现在几方势力都在追刘荣,王娡哪敢在窦太后跟景帝的眼皮下对刘荣下手。

王娡只能寄希望于梁王,希望刘武派人刺杀刘荣成功。

刘荣:这个锅背得心甘情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第 2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