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韩四当官 > 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不待我

韩四当官 第六百八十九章 时不待我

作者:卓牧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7-24 08:40:02 来源:转码展示1

在查办曾在南苑为官的内务府官员这件事上,韩秀峰事先并没有跟肃顺通气。maixi9事实上连监察御史孟传金弹劾那个喊冤叫屈的庆丰司郎中,事先都没跟肃顺打过招呼。

在孟传金看来内务府各大小衙门没一个屁股干净的官,他早就想收拾一两个趾高气昂的内务府官员扬名立万,见韩秀峰居然敢捅马蜂窝,他自然不会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反正就算天塌下来有肃顺帮他顶着。

因为他这个半路上杀出的程咬金,让包括几位总管大臣在内的内务府官员,都认定韩秀峰“大开杀戒”是肃顺授意的,纵是有万般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

韩秀峰不想解释,一是解释不清,二是根本顾不上解释。

算算日子,英佛二夷的大军很快就到大沽口了,皇上和朝中的王公大臣却把事情想的很简单,觉得可以跟之前一样把西夷糊弄走。

比如让谭廷襄先派员见见夷酋,接下夷酋递的照会,借口做不了主,要先奏报朝廷,先拖上个十天半月,毕竟公文一来一回需要时间;西夷要是等的不耐烦,就说朝廷已命黄宗汉为办理夷务的钦差大臣,劝西夷回广东跟黄宗汉交涉……

总之,过去那么多年就是这么糊弄过去的,都觉得这次只要小心应对一样能糊弄过去。用郑亲王端华的话说,西夷就像一条疯狗,你越是搭理它,它越是跟你没完。“以不变应万变”,不用搭理它,它闹腾一阵发现闹腾不出个什么,自然会灰溜溜地退去。

韩秀峰不敢苟同,觉得再糊弄西夷十有**“狗急跳墙”,对大沽口的海防又没哪怕一丝信心,不知道西夷一旦开打,谭廷襄和国瑞等人究竟能守几天,所以觉得时间紧迫,得赶在西夷攻陷大沽口和天津之前,能做多少准备就做多少准备!

事实证明,查办官员是来钱最快的办法。

在短短十一天内,王千里、万仕轩和特木伦就筹到了三万四千多两,银子上缴广储司,广储司又奉旨拨给他这个奉宸苑卿用于整治修缮南苑河道海子。

结果一运回来就花去大半,到处采买铁锹、麻袋、麻绳、扁担、箩筐等治河用具,四处采办米面粮油,唯独没置办盔甲兵器,以至于在那些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看来,他是在榨取银子帮皇上修缮南苑的行宫寺观,而不是什么整治修缮河道,更不会往练兵上头想。

上驷院养在南苑的三百多匹马、十二头骆驼,五十多头骡子,连同近百名马夫和十几个蒙古医士,随着皇上的一道圣旨也统归他这个曾做过太仆寺少卿,“熟悉马政”的奉宸苑卿兼管。

而且理由非常之充分,因为按例上驷院马匹每年四月进南苑放青,十月归圈。现在他这个掌苑囿禁令的奉宸苑卿驻南苑,由他兼管再合适不过。

所有人都在忙碌,一切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但韩秀峰觉得还是不够快,今天一早又策马赶到前几天才划定的校场,亲眼盯着河营将士和新招募的驻守八旗及门军操练。

这些天紧张到极点,荣禄早看出他这是在为打仗做准备,忍不住扬鞭驱马赶过来问:“大人,马队不练骑射,甚至连盔甲兵器都没有,就这么跟河营一道练阵型,将来真要是上了阵,能打仗吗?”

韩秀峰看着正在王河东、古魁和章小宝等人呵斥下列队的兵勇们,一边抚摸着马脖子,一边反问道:“仲华,你觉得他们能在个把月内,练就一身骑射武艺?”

“个把月自然不够,不过练总比不练好。”荣禄绕着他转了一圈,勒紧缰绳,又苦着脸道:“您瞧瞧,照这么练下去,这还算马队吗,这跟绿营步兵有何两样?”

前几天太忙,韩秀峰一直没顾上跟他交代,见他对这么操练有看法,无奈地说:“老弟有所不知,我让你们这么操练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怎么个不得已?”

“一是时不待我,咱们没那么多时间按部就班地操练;二来照骁骑营、前锋营那么操练,就算个个能练就一身骑射本事,遇着洋人咱们也是有败无胜。”

荣禄大吃一惊:“志行兄,您是说咱们连的这几百兵,早晚要驰援天津,要去跟洋人较量?”

韩秀峰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凝重地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皇上如此信任你我,早晚会用得着你我。所以这兵得好好练,从今儿个开始,你我哪儿也不去,就呆在这儿一心一意练兵。”

“可照这么练下去,能练出个什么?”

“老弟是不是觉得我是在把马甲当步兵使?”

“难道不是吗?”

“是,不过这么练是有说道的。”韩秀峰深吸口气,耐心地解释道:“咱们有马队,西夷一样有马队,他们的马队有个响亮的旗号,叫作‘龙骑兵’!他们个个会骑马,不过也只会骑马,并不精通骑射,不到万不得已也不会在马上厮杀。”

“那他们这仗怎么打?”荣禄不解地问。

“说白了他们就是一帮会骑马的鸟枪手,一人一杆新式自来火鸟枪,有的甚至多配一把手铳,此外配一把近战防身所需的马刀。上阵打仗讲究的是快,能在最快的时间内赶到指定地方布置。”

“到了地方就下马放枪?”

“差不多。”韩秀峰顿了顿,接着道:“要是马术够好,他们会分几拨轮流去袭扰敌军,策马飞奔到敌军阵前放枪,打完就往后跑,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再装填火药铅子,然后再去袭扰,几拨马队如此反复,让敌军防不胜防。”

“这战法倒有点意思,有点像蒙古马队,只不过他们用鸟枪,而不是开弓放箭。”

“有见识,不愧为将门之后。”

“可咱们没那么多鸟枪!”

“这会儿没有,不等于过些日子没有,所以得让他们先练练阵法,先学学咋放枪,放完之后咋装填。”韩秀峰顿了顿,又补充道:“还得学学咋挖壕建垒。”

荣禄反应过来,急切地问:“志行兄,您是咱们有枪,只能没运到?”

“我早就差人去上海办枪了,置办的全是自来火洋枪。”

“买了多少杆,什么时候能运到?”

“三百杆应该有吧,至于啥时候能运到,这我也不晓得。”

“可我和王河东那边加起来六百多号人,三百杆也不够啊!”

“我一样想多买一些,可有多少银子只能办多少事,”韩秀峰回头看了一眼徐九,接着道:“何况打仗不能全靠鸟枪手,挖壕建寨需要人手,护卫鸟枪手需要长矛手、刀牌手,转运粮草辎重一样需要人,所以你这边有一百杆足够了,全发给马甲。剩下的三十六个门军,全部充任护卫马甲的刀牌手,马夫伙夫杂役负责辎重转运。”

韩秀峰这么一说,荣禄终于明白王河东等人这几天为何那么操练,举一反三地说:“河营那边两百鸟枪手,剩下的两百分别为长矛手和刀牌手?”

“差不多,不过也用不着分这么清,毕竟河营马夫杂役少,该挖壕的时候全得放下兵器去挖壕,该行军的时候全得帮着转运辎重。”

想到驻扎在北边的那些八旗马队和蒙古马队,上官不来就马放南山,只晓得打牌吃酒,甚至抽大烟,再想到根本打不了仗的京营,荣禄激动地说:“志行兄,要是洋枪能及时运到,要是粮饷能支应的上,假以时日,等咱们这六百兵练出来,恐怕真能顶两三千京营兵!”

“这是自然,不过咱们首先得有时间!”

……

二人正聊着,小山东骑马疾驰而来。

“禀四爷,天津急报!”

“知道了。”韩秀峰从他手中接过信封中写着知名不具的书信,当着荣禄面拆看起来。

荣禄见他神色凝重,忍不住问:“志行兄,是不是西夷的兵船来了?”

“来了,不过没全到。”韩秀峰又低头看了一眼信,遥望着东方紧锁着眉头道:“崇厚派驻在大沽口的斥候打探到,英佛二夷来了火轮八艘,舰船三艘,在炮台对面五六里处寄泊,日夜窥伺,倏忽即可闯入,无可阻拦,防范不易。”

“不是说来大小炮船来了五六十号吗,怎么只有十一艘?”

“西夷的兵船大小不等,航速也不一,应该还在后头。”

“谭廷襄就这么坐等?”

“他正忙着派人跟上岸的夷酋交涉,对了,俄使和咪使也上了岸,正在帮着说和。”韩秀峰放下信,冷冷地说:“这分明是缓兵之计,我敢打赌,等大队兵船炮艇一到,他们会立马翻脸。”

“要不要赶紧上折奏报皇上。”

“不用,如何交涉,如何防堵,跟咱们没关系,咱们的当务之急是练兵!”韩秀峰收好书信,又回头道:“小山东,庆贤老爷那边你就别管了,赶紧去圆明园礼部值房找张得玉、李伟长,请他们帮着打探下朝廷是如何应对的,要是有谕旨帮着誊抄一份。”

“明白,小的这就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