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韩四当官 >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会领兵

韩四当官 第四百五十七章 下官不会领兵

作者:卓牧闲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27 15:53:37 来源:转码展示1

大清那么多文武官员,要是个个都给皇上上折子,那皇上什么事也不用干了,通宵达旦看奏折都看不过来,所以只有部分四品以上的文官和从二品以上的武官才能上达天听。kanshushen

韩秀峰不但没有密折专奏权,而且只是个正五品的同知,请安折自然不用装进带锁的密折匣,就这么呈给了通政司的奏事官。结果可想而知,连守宫门的侍卫都笑了,觉得他像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白痴,甚至奇怪他正五品同知是怎么做上的!

在来的路上换上官服的韩秀峰,对奏事官和侍卫的冷嘲热讽视而不见,递上折子就掸掸马蹄袖恭恭敬敬地望阙磕拜,拜完之后便赶到吏部递上早准备好的门包,赶在吏部老爷们散班前缴销命他回京的公文和兵部勘合,留下在京城的住址,走出兵部时天已经黑了。

都说来得早不如来得巧,马不停蹄赶到在米市胡同口时协办大学士、工部尚书彭蕴章刚好回府,听家人说韩秀峰是带着署理江苏巡抚许乃钊的书信来的,便让家人把韩秀峰带到小花厅稍候。等换下官服,洗了把脸,看完许乃钊的信,才带着老仆来到花厅相见。

他既是工部尚书也是军机大臣,韩秀峰从未见过这么大官,不免有些紧张,一听见脚步声就赶紧站了起来。

老仆跟着彭蕴章走进花厅,待彭蕴章坐定,这才躬身道:“老爷,这位便是奉命回京领凭的韩秀峰韩同知。”

彭蕴章六十出头,可能一直身在中枢,不像外官要受来回奔波之苦,看上去也就五十来岁,不但没许乃钊那么苍老,而且比许乃钊精神。尽管没穿官服,但真能感觉到朝廷重臣的官威。

韩秀峰不敢失礼,急忙掸掸袖子跪拜:“下官韩秀峰拜见尚书大人!”

彭蕴章早知道韩秀峰年纪不大,却没想到竟如此年轻,放下履历道:“免礼,坐下说话。”

“谢大人。”

“哪天从上海动身的,走的海路还是陆路,这一路上还顺利?”

“禀尚书大人,下官腊月二十七从上海动身的,走得是海路,这一路上还算顺利。”

“哪天到的京城?”

“下官今儿下午刚到,去景运门递了请安折,又去了趟吏部,从吏部出来天已大黑,这么晚了本不应该来打扰大人歇息,可来前许大人让捎了一份书信,下官不敢耽误许大人的公务就斗胆来了。”

彭蕴章心想许乃钊真要是有公务,大可走兵部的六百里加急,哪用得着你帮着捎信,但又觉得眼前这位年轻的正五品同知一番话回得也算得体,为人也算稳住,至少知道一到京城就赶来拜见。

韩秀峰则紧张到极点,正寻思刚才那番话回得是不是不够得体,彭蕴章轻描淡写地说:“许大人跟本官乃同年,他的为人本官再清楚不过,他举荐的人自然不会差,不然本官也不会保举你调任永定河北岸同知。”

“谢尚书大人提携。”韩秀峰急忙站起来躬身致谢。

“坐下,听本官说完。”

“遵命。”

“只是这件事发生了一些变故,永定河北岸同知那个缺已经有人了,好在南岸同知也空出来了,所以这几天不要光顾着走亲访友,也不要总顾着应酬,往吏部跑勤点,先领官凭才是正事。”

“下官明儿一早就去吏部,下官谨遵大人教诲!”

“嗯,”彭蕴章满意的点点头,随即话锋一转:“本官跟许大人虽是同年,但无论本官以前在军机章京上行走,还是现而今在军机处行走,他从未求过本官帮过什么忙,打听过什么事。没曾想他竟为了你来求本官,甚至差家人千里迢迢送来一份书信。”

“下官差事没办好,许大人还如此待下官,下官惭愧……”

“过去的都过去了,何况江海关的差事没办好,不能全归罪你,本官只看今后。”

韩秀峰很想说请大人放心,但永定河道衙门官没那么好做,也就不敢打那个保票夸那个海口,正不晓得该如何回话,彭蕴章突然问:“你看过哪些兵书?”

韩秀峰又被问住了,暗想《孙子兵法》倒是翻过,只是不懂其精髓。最熟悉的当属《三国演义》,不但看过好几遍,而且听说书先生说过好多遍,不过那算兵书吗?魏源的大作倒是认真研读过,可刚因为跟洋人打交道的事被弹劾查办过,现在是提都不能提。

想到堂堂的工部尚书、军机大臣不是谁想见就能见着的,可不能支支吾吾说不出个一二三四事,只能硬着头皮道:“禀大人,下官没念过几本兵书,也不会练兵,更不会打仗。”

彭蕴章本以为他会滔滔不绝说得天花乱坠,怎么也没想到他竟会这么说,禁不住问:“既然不会练兵也不会打仗,那万福桥大捷怎么回事,难不成是谎报军功?”

“下官不敢。”

“什么不敢?”

“借下官十个胆子也不敢谎报军功。”

“那万福桥一战你是怎么打赢的?”

“禀大人,下官虽不会练兵,也不会打仗,但下官明白既然想让勇壮们效命,就不能克扣勇壮粮饷的道理。再就是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身为营官就得身先士卒以身作则,要是连营官都贪生怕死,手下兵勇又怎会奋勇杀敌。”

彭蕴章愣住了,沉默良久才追问道:“还有吗?”

韩秀峰定定心神,接着道:“还有就是言出必行,赏罚分明。”

“听起来似乎与兵法无干,可能做到这些实属不易,要是我大清的文武官员个个都能做到,发匪捻匪何愁不平!”

“大人,下官……”

“能看得出你是个实诚人,据说你是段倬云的内侄,我跟你姑父一向交好,就托大喊你一声志行。”

“大人抬举,秀峰惭愧。”

“志行,你率一千乡勇坚守廖家沟,阵斩四百多发匪,保住了整个通泰,所以无需惭愧,应该惭愧的是那些深受皇恩却望风而逃的贪生怕死之辈!”彭蕴章深吸口气,紧盯着韩秀峰接着道:“想必你也猜到本官为何会保举你调任永定河南岸同知,你既然来了就跟你说个明白,让你做永定河南岸同知就是让你来领兵的。

到任之后别的事不用你管,也不用为粮饷发愁,给本官一心一意的练兵,真要是有战事,就给本官像坚守廖家沟一样守住永定河,绝不能让贼匪渡河北上进逼京城。要是让贼匪过了河,休怪本官不留情面让你提头来见!”

要是换做没见过大风大浪的官员,还真不一定敢接这差事。但韩秀峰不但跟太平军交过手,而且经历过会党作乱,暗想林凤祥和李开芳真要是突破重围杀到京城,谁还会顾得他这个正五品同知,立马起身道:“彭大人,真要是有战事,秀峰不敢打保票能不能守住永定河,但秀峰绝不会望风而逃,哪怕只剩下一兵一卒也会咬着牙坚守。”

“好,本官要的就是你这句话。”

“彭大人,秀峰还有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但说无妨。”

韩秀峰苦着脸道:“据秀峰所知,永定河道的几营兵其实就是一帮疏浚筑堤的苦力,到底满不满员都两说。指望那些苦力去打仗,秀峰就算使尽浑身解数也打不赢!”

“所以到任之后得赶紧招兵练兵,粮饷由直隶粮道支应,不够的新任永定河道吴廷栋会想办法筹措,我工部也会腾挪支应一些。至于原来的那些都司、守备、千总、把总等武官,能用则用,不堪大用的不用。”

“要是遇上刁奸耍滑的呢?”生怕彭蕴章不晓得绿营的德行,韩秀峰又愁眉苦脸地说:“彭大人,说了您或许不信,有些武官全靠吃兵血过日子,甚至把兵勇当家奴使,秀峰担心他们会……”

不等韩秀峰说完,彭蕴章便冷冷道:“这些无需你担心,他们敢不听你的,难不成还敢不听吴廷栋的。谁要是胆敢抗命,你尽管跟吴道台禀报。何况这次分发去永定河道衙门的不只是韩志行,也不只是几个文官,一样有武官。”

“原来彭大人早想到了,那秀峰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你只要一心一意练兵,”彭蕴章在军机处忙活了一天也乏了,正准备端茶送客,想想又问道:“志行,你刚到京城,有没有找到落脚地儿?”

“禀大人话,秀峰有落脚的地方,秀峰打算住重庆会馆。”

“差点忘了,你是巴县人。”

见彭蕴章端起茶杯,韩秀峰连忙站起身,但没急着告退,而是小心翼翼地说:“彭大人,还有件事秀峰刚才忘了禀报。”

“何事?”

“您刚才说秀峰应该猜到您为何保举秀峰调任永定河道衙门,其实秀峰没猜到,不过许大人说十有**是,于是在动身时凑了点银子,管上海租界的洋行买了四十几杆自来火鸟枪。”

彭蕴章心想这才是个会打仗能打仗的,不禁问道:“枪呢?”

“全在城外客栈,秀峰让随行的乡勇在客栈看着,他们全是随秀峰跟私枭拼过命、全是虽秀峰跟长毛打过仗的,也全是郭沛霖郭大人命秀峰复建盐捕营时校拔的武官,其中有一个千总、两个把总、四个外委千总、八个额外外委。”

彭蕴章没想到韩秀峰不但带来四十多杆洋枪还带来十几个悍将,对能不能把河营编练成精锐之师更有信心了,沉吟道:“你既然都把他们带来了就不用让他们再回去,反正河营接下来要空出好多缺,就让他们在河营当差。至于你垫银子购置的那些洋枪,回头找吴道台报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