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汉室可兴 > 第6章 赵子龙以仁择主

汉室可兴 第6章 赵子龙以仁择主

作者:长歌入汉关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2-10-01 08:23:24 来源:转码展示1

黄巾军一路向南奔逃。

公孙瓒已经判明他们的意图是渡过马颊河和黄河、回转青州,于是亲自带领四千骑兵、一万步卒不远不近地咬在身后追赶。

损失相对较小的田楷三部自然也在其中。

午时战场位于东光之南,距离马颊河约有三十多里,黄巾军逃到马颊河时夕阳西坠,放射着金黄的光芒。

他们又累又饿,争先恐后地跳入浅浅的马颊河中,头也不回地向对岸逃去。

河水冰凉,寒冷刺骨,但挡不住黄巾军逃命的渴望。

公孙瓒脸上带着胜利的狂热和潮红,见黄巾军已经渡过一半,当下一挥铁槊,吼道:“冲锋!”步骑齐出,狠狠凿入黄巾军后阵。

此战一点悬念都没有,黄巾军生路在前,无人肯转身作战,就看谁跑得快,只要跑过同伴就能活命,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推攘、挤压、践踏、厮杀,乱成一团。

这一战结束得比午时那一战还快,但战果却更为惊人,黄巾军死者数万,马颊河水尽化为血红,尸首在河面上漂了黑压压一片。

公孙瓒俘获七万多人口,其中壮年男子近三万,其余为妇女老幼,车甲财物难以计数。

三十万黄巾被公孙瓒斩杀、俘获十来万,还有十来万在徐和、司马俱、管亥等人率领下逃过马颊河,渡河回转青州,其余近十万化为鸟兽散。

此战后,公孙瓒威震九州。

公孙瓒将所俘获的男子编入军中,军队扩充至四万多人,派兵将老弱人口以及财物辎重押运回幽州,自带步骑三万五千南下回屯东光。

论功行赏,严纲、单经、邹丹、田楷、张吉、师恭六人正式被公孙瓒表为骑都尉和校尉,骑都尉和校尉都是秩比两千石的高级武职,严纲带三千骑兵,田楷六将均带三千步卒,楼飞、公孙胄等十几个军司马战功不足,大都是赏赐些财物。

刘备军功大,公孙瓒也有意任命他为校尉,但严纲、单经、邹丹三人坚决反对,刘备投奔公孙瓒仅一年多就升的如此之快,他们表示难以接受,张吉、师恭不置可否,只有田楷一人支持,独力难支。

公孙瓒只得放下此议,多给刘备财物,并调拨二百精兵为他补全军队,又对刘备关于麾下军官的任命全盘同意。

刘备一部二曲,军侯陈禄、赵靖,下共十屯,屯将分别为关羽、张飞、张式、周衢、谢荣、陈恺等人。

屯将又名百人将,统领百人。刘备召集军议,都是到屯将,陈禄、赵靖虽为军侯,但被刘备有意无意地重视提拔为副手,并无对手下各屯的直接指挥权。

陈禄、赵靖虽然感觉有些不妥,但刘备对两人亲热无间,嘘寒问暖,宛如兄弟,不论大事小事全部请教他们意见后才实施,两人也不好说什么。

此外,刘备增设一个陷阵队,以耿庸为都伯,以轻侠为骨干,杂以黄巾降卒中勇悍少年,由刘备直接指挥;又增设一个武卫队,以耿奇为都伯,抽调忠勇之士进入,负责刘备护卫工作。

简雍则被任命为功曹,带着五个年龄较大、略识得几个字、头脑不糊涂的士兵负责战绩考核、钱粮杂事。

田豫被任命为军参议,负责情报收集、出谋划策、参与制定军事计划等,属员五名。

这样刘备部共计1257人,与曹操去年投奔袁绍时兵力差不多。当然比现在身为东郡太守的曹操就差远了,曹操目前兵力至少四五千人。

此后一段时间公孙瓒立足东光,派出使节、密探,四处出击,积极拉拢冀州各郡县。

原来只是冀州北部郡县慑于他的兵势而归服,现在南部郡县听了他大破黄巾的威名后,也纷纷暗通款曲,对他进入冀州表示欢迎,公孙瓒自从袁绍夺得冀州后被晾在那里的尴尬境地大为缓解。

此外,董卓探听到公孙瓒与袁绍有所不睦,又新得知他大破黄巾,遂派使者至公孙瓒军中,任命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蓟侯。

公孙瓒意得志满,雄心万丈。

寒风呼啸,天气渐冷。

这一日公孙瓒将刘备叫入帐中,询问他涿郡有何英雄人物推荐。

刘备心道最大的英雄人物自然是两人的恩师卢植了,可惜人家现在被袁绍请去做军师了,便道:“鄙郡李建贤素有贤名,明公可派人察访,量才使用。”

刘备之前拜访李立吃了个闭门羹,只得放弃。自己既然用不了,推荐给公孙瓒也不错。

如今公孙瓒、袁术、陶谦隐隐结为一派,袁绍、刘表、曹操是另一派,前者看着声势不小,根基是不如后者的,刘备有很大的积极性促使两者达成平衡,不然公孙一派兵败如山倒,哪有刘备的机会?

公孙瓒道:“哦,此人我也有所耳闻。”心中沉吟:此等士族皆重袁氏,未必会从自己吧。

这时亲兵前来报告:“禀蓟侯,常山国赵云求见!”

公孙瓒面露疑惑,这赵云是什么人?

刘备却吃了一大惊,《三国志》只说公孙瓒与袁绍对垒,赵云投公孙瓒,具体时间未写。就是现在这个时候么?

公孙瓒道:“带他进来。”亲兵自去。公孙瓒目注刘备。

刘备忙有眼色地告辞离开,公孙瓒摆摆手未送,叮嘱他好好练兵。常山国来人不知是否有机密之事,刘备是不便参与的。

刘备出帐后迎面就看到一个年轻人在公孙瓒亲兵的带领下向这边走来。

此人身材高大,相貌英武,姿颜雄伟,身上带有一股既沉着又锋利的气质,很是独特,必是赵云了。

刘备退到一边,向他微笑致意。

赵云不识刘备,见他满脸含笑、充满热忱,虽然有些奇怪,但也是颔首回应。

赵云进入大帐,拜见公孙瓒,道:“小人赵云,见过将军。”此时平民百姓面对官员一般自称小人。

公孙瓒请起,问道:“赵君是来自常山?所为何事?”

赵云道:“闻将军大破黄巾,解民倒悬,小人特率义从百人来投将军。”

百人?太少了吧?不过有人投奔总是好事。

公孙瓒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嘴里却试探道:“冀州人都投奔袁本初,尔等为何反道而行耶?”

赵云道:“天下汹汹,不知谁是谁非,百姓离乱,民有倒悬之危。本州本郡只是选择能够实行仁政、保护百姓之主罢了,无所谓忽视袁公私投将军。”

公孙瓒大喜,又与赵云谈论与袁绍对峙冀州之形势。

赵云认为袁绍讨董时私心自用,谋冀州奸心昭然,不图保护百姓、驱除暴乱,反而抢占地盘、扩张实力,乃是汉室奸臣,而公孙瓒讨伐张纯、北扫乌丸、南平黄巾、保境安民,乃是汉室忠贞,公孙瓒对抗袁绍是以明对暗,以忠对奸,定然能够取胜。

公孙瓒也向赵云表露自己再兴汉室的大志,请赵云相助。

赵云拜道:“云敢不从命!”

公孙瓒于是任命赵云为曲军侯,又给他补了四百步卒,凑成五百,归于自己直属的公孙胄所部之下

赵云原本是满怀期望地前来投奔公孙瓒的。

他出身于常山国真定县一个小家族,既非大姓,也非望族。他幼读诗书,文武双全,志向高远,一心想扫除暴乱、中兴汉室。

黄巾初起时,赵云才十五六岁,武艺未成,未能投军报国,之后的几年看着天下叛贼四起、胡人作乱、董卓暴横、汉室倾危,接着诸侯讨董,非但没能除掉董卓,地方上反而越来越乱,忧心如焚,夜不能寐。

不过由于他出身寒微,虽然因勇武在常山名气不小,但郡中并不太重用,二十三岁仍旧是个白身百姓,满腔壮志,报国无门。

今年冀州纷争,袁绍公孙瓒二雄并立,赵云敏锐地看到冀州势必发生战事,要想保全家族并且有所作为,必须投奔其中一方。

袁绍号为讨董盟主,开始时保存实力、逡巡不前,在全族被董卓所杀仍不出兵,反去谋夺冀州,赵云对他的品德相当看不起。

又加上袁绍多重用士族大姓,赵云出身寒微,与袁绍更是格格不入。

而公孙瓒北扫乌丸、南破黄巾,听说英雄杰出,所以赵云说服常山国相范忠,带着几十郡兵以及十来个自己亲族来投公孙瓒,终于迈出实现他志向的第一步。

但今日一见,一番倾谈后,赵云觉得公孙瓒失之过刚,虽然壮怀激烈,但在治政牧民方面似乎没什么想法,在任贤用能方面似乎也差了一些,帐下武夫居多,谋士极少。

冀州二雄争锋,不投公孙又能投谁呢?

赵云有些迷惘。

赵云跟随者公孙瓒派的亲兵持军令接受了四屯步卒,编入自己麾下,折腾许久搞定,刚刚入营帐准备歇息一下,卫兵入内报告有自称刘备的军官来访。

刘备?不认识啊。

刘备含笑的脸庞出现在面前,这不是公孙瓒大帐外遇到的那个人么?

刘备含笑见礼,自我介绍道:“赵君,在下涿郡刘备,表字玄德,现在蓟侯帐下为别部司马。备平生最敬英雄豪杰,素闻赵君之名,特来拜会。”

赵云忙还礼道:“刘司马客气了,在下表字子龙,刘君唤我子龙即可。”请刘备入座。

这位刘司马面上带笑,言语诚恳,让人如沐春风,赵云对他莫名就有种好感。

一番倾谈,赵云心中顿时升起知己之感,刘司马的话句句说在自己心坎上,仿佛是多少年未遇到的老朋友一般。

刘备的出身经历和颠沛遭遇让赵云唏嘘,他的远大志向让赵云共鸣,他对天下形势的看法又让赵云心生敬佩。

两人像是有说不完的话,尤其是刘备,总能勾起赵云的谈性。赵云自认不是个话多的人,却对这个初次见面的人却倾吐了许多。

用完晚饭后,刘备也不回帐了,就在赵云帐中与他抵足而眠。

两人一直聊到天色发白、东方破晓,才相视一笑,携手起身,都有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觉。

此后,刘备几乎天天来找赵云,有时自己单独来,有时带着关羽、张飞等人前来。

赵云见到关羽、张飞如此英雄人物都心甘情愿居于刘备之下,而刘备与二人的关系也是情谊深厚、如同手足,很是羡慕,有时候赵云也会忍不住想:如果刘君是蓟侯就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