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汉明 > 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汉明 第八百三十三章 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8 08:43:23 来源:转码展示1

ps:感谢书友“缘醒”投的月票。xiashucom

蒋全义选择的策略确实有效,府兵一旦近墙,城墙上的清兵就只能放弃火炮,改用弓箭,可百步的距离,仓促之间的准度大打折扣,仅射翻三、四个人之后,府兵就已经到达城墙边,与那支之前被府兵追了半个秀水城的溃兵厮杀在一起。

不过这个时候,清军溃兵已经不是溃兵,它与主力已经会合,背靠城墙,有火力的支援,让他们心里有了底气。

这种肉搏是很残忍的,双方都没有退路。

府兵是不敢退,退就是火炮的靶子。

清兵是不能退,身后就是城墙。

城墙上的清兵在一阵踌躇之后,决定分出一支三十人的队伍下去增援。

这一生力军的增援,蒋全义部就陷入了凶险,危在旦夕了。

万幸的是,这个时候,鲁之域率二百八十九骑终于赶到了。

“敌袭——!”随着城墙上清兵凄厉地狂呼声,六门十二磅重炮开始轰鸣。

可也就是一轮的机会,前装炮的装膛确实太慢,对于象鲁之域这样一支小量的骑兵而言,更是太慢了。

鲁之域着实是吓了一跳,可在一轮之后,发现城墙上的火炮没有连续射击,鲁之域迅速下令已经减缓速度躲避炮火的骑兵,加速靠拢城墙。

鲁之域打算强突了,他这时的感受只能用惊骇来形容。

接到吴争调兵令,鲁之域还仅仅以为是普通的叛乱,可现在,他发现这绝不是普通叛乱,连金山卫都没有装备如此重炮,怎么可能是普通叛乱?

由此他所想到的是,在这样一支叛军的包围下,吴争的处境。

所以,鲁之域此时已经作出了,就算全军打残,也要冲入城中,与吴争会合的决定。

而秀水城墙的高度,只有两个人高,站在战马上,就可以伸手攀爬。

随着越来越多的士兵靠近城墙,城墙上的清兵,再无暇射箭,开始短兵相接。

战斗的胜败,往往就取决于一线将领在面对困局时的选择。

就算孙武再世,恐怕也无法准确地预料到战场中每一个变化,只有一线将领才是输赢真正的关键。

一个合格的将领和一个不称职的将领,在面对选择时,是完全不同的。

譬如象蒋全义部,其实掉头跑,至少也可以跑出一部分人,反而是向前冲,那一旦胶着,就是死路一条。

可蒋全义毅然选择向前冲,这就无形之中,导致城墙上的守军分兵,这一分兵,严重地影响了城墙的火力密度,间接给鲁之域二百多人,奠定地迅速接近城墙的机会。当然,清兵调小炮打击蒋全义,也是鲁之域部能顺利靠近城墙的主因之一。

再譬如鲁之域,首先他在接到吴争命令时,能分析吴争调兵的用意,随即调集战马,以小部前出,火速赶往秀水,已经奠定了此战必胜之局。

就算蒋全义部全军覆没,对此战的最后结果也没有任何影响了。

因为东城二百余清兵,已经处在鲁之域外围,吴争内围的包围之中。

而鲁之域在遭到城墙上六门重炮轰击之时,如果换了寻常将领,首先会思考是不是城墙上有重兵埋伏?是不是该退出射程之外,探明情况再作定夺?

加上二百多人都是骑兵,骑兵不适合攻城,就算鲁之域真的这么做了,战后一样挑不出错处来。

但鲁之域首先想到的却是吴争的安危,想到的是吴争万一有难,这个势力就会分崩离析。

于是,就有了蒋全义无意地帮助鲁之哉牵制了城墙上的守军,而鲁之域在无意之中,拯救了原本会全军覆没的蒋全义部。

错误的前提,加上错误的理解,可结果却朝着正确的方向去了。

这就是一个良将的本能反应。

仅用了一柱香的时间,在东西、内外的合击之下,清兵溃了,城墙上就算溃最多也就是跳下城墙,虽不致摔死,可往哪逃?

清兵降了,没死的都降了,一百三十余人。

……。

吴争在控制了码头之后,率部回援西城。

张煌言督战的西城,是此战打得耗时最多的战斗。

此时府兵已经攻上城墙,敌我双方短兵相接。

至少有一半守军已经溃逃,但余部却是在硬抗。

原本西城城防是由孙正强负责的,可孙正强不肯远离陈洪范,生怕陈洪范给他背黑锅,于是这四百人的指挥就交给了一个牛录章京马建忠(原牛录额真,后又改叫佐额,相当于明千总)。

这马建忠属满清汉军正红旗,原是恭顺王孔有德部下,孔有德被清廷从湖广召回京城后,正逢清廷想要调兵入秀水,乔装成护院,于是,马建忠就率部来了秀水。

这秀水城中八百多护院,其中有一半是他的麾下。

不得不说,这厮确实是是铁杆子汉奸。

眼看着县衙、码头、东城皆已战火燃起,明军已经登上城墙,守军也出现大量溃逃,他却愣是带着嫡系一百多人与府兵激战,死不投降。

直到吴争率兵回援时,马建忠还带着身边三、四十亲信,在负隅顽抗。

吴争带人上了城墙后,下令以从码头得到的火枪,对这三、四十人,来了个排队枪毙,才消灭了这几十个铁杆汉奸。

至此,这场出乎预料的叛乱,终于结束了。

此战,民众伤亡一百六十一人,其中县衙前大街五十七人,包括徐里正。码头搬运工伤亡一百零四人,包括老张头的两位兄弟。

衙役伤亡二十四人。

府兵伤亡三百十七人,金山卫鲁之域部伤亡二十九人。

共计军民伤亡五百三十一人。

歼灭清兵六百余人,俘虏一百八十九人,另擒获陈洪范、孙正强,抓捕其余通敌商人共十七人。

缴获火枪五千余杆,火炮七十八门。

在县衙府库搜出黄金三千两,白银九万多两。

抄没通敌十七家商人,共得黄金七千余两,白银高达八十七万两之巨。

商人家眷没入贱籍,解往新城为苦力、劳役。

吴争下令,在秀水码头一里处,建英魂冢、立七尺碑,碑上书八个鲜红大字——民族英雄,永垂不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