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汉明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应天府之变(七)

汉明 第三百六十四章 应天府之变(七)

作者:八无和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0-06-18 08:43:23 来源:转码展示1

鲁之域、陈守节面对朱以海派来的“钦使”,二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前来延揽的“钦使”逐出了军营。kanshushen

倒不是二人对吴争的忠诚到了舍生忘死的高度。

而是二人在吴争和朱以海之间,宁愿相信吴争。

这种选择,其实在军中很常见,知将帅而不知君嘛。

但这二人还是有些不同的,他们在与吴争这一路的北伐中,深知了一事,吴争这样的人,不会倒在这种见不得人的政治倾轧之下,他们对的最后获胜抱有信心。

也就是说,钱肃乐三条应对计策中的第一条,最先无疾而终,宣告失败了。

但第二条,显然没有让钱肃乐失望,当新军出现在正阳门的时候,钱肃乐沉寂似铁的脸上,终于显露出一丝舒心的笑容。

他转向朱以海躬身道:“鲁王殿下,舍弟和犬子率新军已至,有此大军,所谋之事便有了七成把握,如今只要兴国公能附从殿下,那么胜算可至九成。”

朱以海这时是心花怒放,他满口夸赞道:“钱大人赤胆忠心,孤一直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的,只要今日孤进城登基,孤绝不吝赏赐,今后朝堂之上,钱爱卿是当之无愧的首辅人选。”

钱肃乐却微微叹息道:“多谢殿下青睐,不过此事若成,臣会向殿下请辞。”

朱以海大惊,“钱爱卿这是为何,孤身边岂能少了钱爱卿?是否爱卿还有别的要求,无妨,尽数说来,孤莫不应允。”

钱肃乐摇摇头道:“臣别无他求。殿下放心,臣之为人,殿下想必清楚,谋事向来有始有终,必会拥戴殿下入城登上尊位。”

“那爱卿何以说出请辞之言?”

“臣短短两年之间,先于绍兴府黜落殿下监国之职,应天府黜落长平公主在后,前后两任监国,皆因臣而被黜落,臣已是不忠不义之人,有何颜面站在朝堂之上,只待拥戴殿下之后,便去官归乡、闭门谢客、反省己过。”

朱以海感到莫名其妙,可他看钱肃乐神色,便明白此言非虚。

再三挽留,钱肃乐不应,朱以海也就不劝了。

在朱以海心里,此时最重要的,莫过于洪武门中,那个至尊之位。

只要坐上那个位置,钱肃乐在与不在,对他来说,已经不再那么重要了。

以他的帝王心学,钱肃乐其实是不合他授以首辅重任的,钱肃乐太过刚正,行事非黑即白,这种人,是朱以海心中不喜的。

朱以海劝说无效之后,便转变话头,“钱大人以为,兴国公能接受孤的条件吗?”

钱肃乐见朱以海只劝说了三遍就转变了话头,心中骤然一凉。

心道,果然君王无情啊!

虽然钱肃乐请辞之说,确是真心实意,可做为文人,心中那份被君王赏识的虚荣心还是非常大的。

哪怕是要急流勇退,钱肃乐下意识中,也希望朱以海能多劝他几遍。

可朱以海显然没有再劝他的意思。

钱肃乐突然感到一阵心酸。

此时听朱以海询问,钱肃乐深吸一口气,将杂乱的情绪压了下去,回答道:“依臣猜想,兴国公会接受殿下的。兴国公是个老成世故之人,不可能为了与吴争区区交情而将自己置于险境之中,或许他两不相帮,保持中立,但绝不会与殿下为敌。”

朱以海大松了一口气,就算他不是钱肃乐这般对人心把握笃定,他也能猜想得到,只要兴国公接受自己的条件,哪怕保持中立,他的胜算也是极大的。

朱以海连连点头,将目光投向正阳门那支刚刚抵达的新军,脸上一片灿烂的神色。

钱肃乐看着朱以海的后脑勺,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惆怅。

他说因为先后黜落两任监国,无颜站在朝堂之上,这不假,但不是全部的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钱肃乐有愧,他觉得愧对了吴争,这个名义上自己乘龙快婿的少年,就因为自己的这一阴谋,生生断绝了未来的政治前途。

而这少年,还刚刚光复了应天府等九府之地,还刚刚在绍兴府拯救了朝廷一众官员及家眷,这其中就包括朱以海本人和他的妻妾。

就算钱肃乐铁石心肠,就算钱肃乐深信不疑自己的做为是正确的,也无法隐瞒自己的良心,他是在恩将仇报。

这一点,就象是一只虫子,不断地吞噬他的心血,让他无端地抽痛和战栗。

……。

王之仁真会象钱肃乐所言,就算不站在朱以海这边,也会保持中立、两不相帮吗?

不得不说,钱肃乐看人是很准的。

至少王之仁确实是这样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在他看来,这乱世之中,唯有手中的实力和军力是最可靠的。

什么情意啊、大义啊,都是扯蛋。

就算是必须扯,也要选得不痛点的地方去扯。

而眼下这个变局,绝对不是扯的好时机。

所以,王之仁选择了撤,两不相帮,也就是两不得罪。

虽然失去了一个邀功的良机,但这与选择一方投靠的风险相比,是值得的。

但世事往往有意外。

而且这意外往往来自于不起眼的人,所谓小人物改变历史,就是这个道理。

但在王一林看来,自己绝不是个小人物。

特别是接受了应天府大大小小富商显贵的集体“贿赂”,腰缠数十万贯,置了豪宅、田地,纳了两房小妾之后,他觉得自己已经是贵族了。

所以,他有自己的考量。

在朱以海和吴争之间选择,他选择吴争。

不是因为与吴争在梁湖有手足之情,也非是与吴争在杭州之战有同袍之义,而是他认为,吴争是个可以同富贵共患难的人。

简单点说,他更相信吴争。

吴争对钱财、军功的洒脱,明军之中谁人不知,被将士交口称赞。

王一林也是受过恩惠的,杭州城之战后,吴争除了给王之仁的,还塞了不少给王一林,而这次北伐光复应天府之后,吴争更是对王一林受贿视若不见。

二人私下里,还能勾肩搭背,你一声兄弟我一声老弟相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