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鳌拜很快发现自己想错了,他面前这支火枪兵一如既往地连射,不需要装填时间,几乎是从不间断地在输出火力。gsgjipo
当然,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只是鳌拜一种错觉罢了。
在圆形工事的沙石袋后,有着上、中、下三层火力,用替换、接替地方式延续着火力持续输出罢了。
这一场骑兵冲锋下来,三千清军骑兵,活着回去的还不到三成,就一柱香的功夫,全交待在那了。
如果不是清军分成多个方向进攻,恐怕连一成都不剩。
鳌拜这时才明白,双方战力不在一个级别上。
由此,他在先后折损了近五千人后,终于认清了形势,改变了方法。
这方法其实也简单,打不过,总躲得起吧?
一向强悍的鳌拜,也向现实低下了他“高傲”的头颅。
绕过宋安构筑的圆形工事,继续向南挺进。
这方法很“懦弱”,但非常管用。
鳌拜等于无意识之中,将皮球一脚踢向了宋安脚下。
宋安痛苦了,他的任务是阻止鳌拜大军南下,可才一天半时间啊,如果让鳌拜大军及时赶到滋阳,后果不堪设想。
在清军主力绕行之后,宋安不得不率部主动出击,分成左右两路,从侧面阻击清军。
这等于是被清军达着鼻子走了。
也就正合了鳌拜的心意,鳌拜迅速下令,两支各千人的骑兵迅速由两侧向中间穿插,然后与两侧被宋安阻击的清军,形成东南西北四面合围之势。
局势异常危急,危急到三千火枪兵命悬一线的地步。
清军火枪兵同样可以肆无忌惮地向锐士营射击,同样可以用密集来抵销精准的不足,等于将双方火枪兵拖到了技战术的同一水平线上。
而清骑以散兵线,四面八方向火枪兵发起冲锋,没有防御工事的火枪兵,心理承受力完全不一样,而且,枪支依托工事和端在手上射击更是完全不同。
随着骑兵冲近,开始与火枪兵外围接触,火枪兵纷纷被屠戮,根本无力自保。
眼见全军覆没就在眼前。
这时,救星终于到了。
……。
钱翘恭来得确实迟了,至少迟了一天。
虽然宋安动身早于钱翘恭,且从徐州传令给钱翘恭也要至少两天时间。
但钱翘恭所率的,全是骑兵。
速度快,且离小汶河要比宋安近得多。
按理,风雷骑应该早一天就到了,也就是宋安在小汶河河面上疯狂射杀清军,接敌的那个时间。
钱翘恭为何晚到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但凡身藏利器者,总想着拿出来“显摆显摆”。
与清骑野战,钱翘恭虽然不惧,但也知道双方之间的实力差距,不是靠短时间可以消弥的。
风雷骑组建才一年多,虽然其中有象黄驼子那样从原枪骑营来的老兵,可人数占比毕竟不多,而即将要面对的,那可是满骑精锐,真正的真金白银。
所以,钱翘恭绝不想“敝帚自珍”,得把小林骑带上,怎么着,那也是名副其实的战场之王啊。
当然,钱翘恭是不会承认,小林骑身上所着的铁甲,每一件都是从多尔衮倾尽心血的铁甲重骑身上扒下来的,连战士胯下的战马,也是多尔衮“送”的,不,准确地说,那场仗还真不是多尔衮指挥的,是蓝拜那蠢货指挥不力所致,如今这蠢货在海州也被岳乐当成了儆猴的鸡枭了首,想来在地下见到多尔衮,还得再被枭一次。
三千多风雷骑,加上八百小林骑,这阵容足够强大了。
一旦与锐士营东、西呼应,其势足以摧毁任何一支精锐。
可鳌拜确实有两把刷子,有道是盛名之下无虚士。
在风雷骑刚刚从龟山方向显露痕迹之时,鳌拜就已经迅速调整了战术。
按理说,在敌人有援军骑兵到来时,鳌拜应该调骑兵去阻击,然后尽快解决眼前战场,再合兵解决援军。
可鳌拜做出了截然不同的战术调整。
他令步军中的弓弩手、火枪兵东移,向风雷骑来的方向,组成一道约六千人的“人墙”,其密集度堪称这个时代之最。
弓弩手在前,火枪兵在后,二者之间几乎是后背贴前胸的,且参差交叉。
很难想象,一个满族将领,在几年下来,已经掌握了火枪致胜的战场秘诀,那就是以数量战胜质量。
初期的火枪战术,不可能讲究精准,哪怕是后世,除了狙击手之外,火力的输出一样讲究密集,战场上想以精准取胜,实在是强人所难,那得需要多大的成本去训练一个神枪手啊?
就是鳌拜这个命令,着实让钱翘恭吃了个小亏、宋安吃了个大亏。
钱翘恭心知自己来得晚了一天多,在风雷营斥侯禀报锐士营正在激战、且形势不妙时,他也急了。
这一急,既有的章法就乱了。
按理说,钱翘恭此时应该分兵两路,从战场的南、北两边,对战场进行分割包围,这事风雷骑完全能够做到,此时战场上双方正在激战,风雷骑的调动完全不受敌人阻止。
这样一来,既能断了清军继续南下增援滋阳的可能,同时,从锐士营背后向敌人的正面突击,效果要远比正面迎着正向自己而来的火枪、弓弩兵要好太多了。
可惜,钱翘恭当时下达的命令是,正面突击。
这就和鳌拜的战术正好相反,就象双方换了阵营位置一样,钱翘恭认为鳌拜必定是会派骑兵来迎战的,那么把骑兵吸引过来,宋安的压力就轻了,锐士营对战敌人火枪兵,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只要宋安解决了敌人步军,那么东西夹击一旦形成,那就得轮到鳌拜劳神己部会不会全灭了。
话说起来很慢,可那时就一瞬间时间,需要作出的反应,根本没有太多时间,让双方将领细细斟酌之后,再作妥善决断。
所以,一场战斗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指挥员临机决断。
而鳌拜此举,或许是一时巧合,亦或许他是真领悟了热兵器交战的秘诀,反正也没有人能从死人嘴里问出来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