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争接到传令兵回报时,脸色顿时铁青。zuowenbolan
“!”吴争怒骂道,“十足一个,跟本王玩将在外君命不受的游戏?老子玩时,你他x的还在仪真被鞑子压着打呢!”
吴争是真错愕,这不是自己经常玩得招术吗?
如今竟被蒋全义玩了。
马士英助言道:“蒋全义太不识上下尊卑了,竟如此狂妄,定要严惩,以儆效尤!王爷,派属下亲自前去传令,解了他的兵权,递解回来,任由王爷处置!”
听了这话,吴争反而冷静下来,翻翻白眼道:“解除他的兵权,谁来领泰州卫?你老马要是能代替蒋全义,本王这就下令,拿他回来。”
马士英苦笑道:“马某只是替王爷鸣不平罢了……。”
吴争深吸一口气,“帐先记下,日后连本带利清算……不过眼下,泰州卫势已尽,已难有作为,急需一支生力军有别的方向,打开僵持局面。否则,徐州敌军一旦沿运河南下,怕泰州卫要吃大亏!”
说到这吴争不由得又愤怒起来,“还有凤阳府的一万多敌军,那也不是摆设……蒋全义这厮,就专门给本王出难题!”
马士英点头道:“要真如王爷所料,凤阳、徐州敌军合围,那泰州卫可就危险了……方将军手中不过万人,既要守江都、高邮,恐怕能调之兵不多,要不,调陈将军或者池将军率部北上增援?”
吴争皱眉看着地图,思忖着摇摇头道:“这二部是预备队,轻易不可动用,至少也得在凤阳、徐州敌军有所动作之后……况且,蒋全义部只是体力不止,并非无力攻打淮安,泰州卫有三万人,应付淮安府敌军,已经足够,填上陈、池二部,没有必要。”
马士英认同道:“哎……要是朝廷能派兵攻滁州,牵制凤阳敌军,那就好了。”
吴争目光一闪,道:“我亲笔书信一封,你携之跑一趟应天府,亲手交给陛下。”
马士英急道:“送信之事,何不交给其它人去做,王爷身边离不开人。”
吴争一愣,随即笑骂道:“你老马又不是二八佳人……本王还用不着人服侍。”
马士英尴尬地笑笑,“马某意思是,如今左右布政使等诸公都不在王爷身边,王爷身边好歹要留个能说话之人……。”
吴争微笑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应天府不远,况且此信关系到朝廷能否出兵滁州,你速去速回就是了。”
马士英无奈应道:“请王爷多保重!”
……。
这说话间,又是一天的血战。
蒋全义是真想不通了,淮安府就算是满编,那也只昌二万人的编制。
在泰州卫主力赶到淮安府外围时,蒋全义手里实际上已经有可用之兵二万人。
加上大小口径火炮不下三百门,可数次强攻,都被守军硬顶了回来。
而这时,火枪兵的缺陷也随之暴露出来……防御能力极差!
因为没有装备铠甲,士兵们几乎以肉身面对敌人的火铳、弓弩、投石、滚木,而在没有连发火器的时代,这一点是极度致命的。
火枪的优势在于远距离火力输出,不与敌近身接触,相对于敌守军,人手一领的各种甲具而言,同样一刀、一刺,其伤害度是相差极大的。
蒋全义一直“迷信”于火器的威力,当然,这是事实,可问题是眼下是攻城,除非守军士气崩溃,大军一涌而入,否则,肉搏是必须的。
哪怕是后世,飞机、大炮轰炸之后,也必须步兵冲上去,才算是真正占领。
而对于火枪兵攻城,缺欠实际战例,也一直是军校所缺乏真正指导性战术的。
唯一的战术指导,就是大炮轰,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大炮轰完步兵冲。
淮安府城墙太坚固,十二磅重炮无法对其产生真正有效的破坏力,哪怕运气好,连续在同一位置,两发炮弹直接命中,也只是砸出一个大坑,滴落一些碎石而已。
而敌守军显然对火攻击有防患,一旦火炮朝城头以开花弹轰击时,都躲入木石工事,伤亡很小,而当泰州卫火枪兵攻城之时,才冲出来,弓弩、投石、擂木……无所不用之极。
连续三次攻城失利,让蒋全义不得不开始反思。
他随即下令停止攻城,只是以火炮间歇性地对城头进行轰击,以防止守军突然出城,进行反突击。
同时,他不得不向泰州派出救援信使,希望得到十六磅重炮的火力支持。
这样坚固的城墙,也只有十六磅以上的火炮,才能对城墙形成威胁,而北伐军降了第一军有一个成建制的十六磅火炮团之外,各卫最大口径也只是十二磅火炮,这不是造不出来,而是考虑到运输便利。
因为一门十六磅火炮的重量,在一千八百斤以上,而此时装备北伐军的制式十二磅直射火炮,才八百多斤,相差一倍还不止的重量,运输的难度可不是相差一星半点,对道路的要求是翻两倍都不止。
……。
而就在蒋全义陷入进不成、退不得的两难境地时。
吴争接到了宋安传来的密报,长林卫查到了淮安守军主将是谁。
这人名头很响,叫祖大弼,是降清明将,但就算在崇祯朝时,也是一员猛将。
祖大弼有个绰号,叫祖二疯子,源于作战时喜呼喝呐喊的原因。
这与池二憨喊一声“吃我一刀”不同,池二憨的喊,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挥刀前必喊。而祖大弼一上战场,那是大呼小叫不停歇。
崇祯七年,他在宣府击杀了满清(后金)图鲁什,崇祯十四年在锦州,斩杀了清军巴图鲁穆克谭。
但在松锦之战明军败没后,随同弟弟祖大寿降了清。
也正是他作战勇猛,被多尔衮看上了,隶属汉军镶黄旗。
顺治二年(1645)六月,多尔衮命祖大弼领八千人,进攻浙江湖州,当时湖州守将魏耕,率将士守城十余日,最终不敌祖大弼。
立下战功之后,多尔衮就加授了祖大弼为散秩内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