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门新贵(科举) > 第28章 大摆宴席

寒门新贵(科举) 第28章 大摆宴席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21 20:06:05 来源:文学城

第一件事是准备今年的年终考试。

这是他进入甲班的第一次年终考试,不单单是甲班的同窗,下面乙班、丙班、丁班的同窗都在盯着他。

另外,这也是许益山对他的一个考验,书院里其他先生也都把目光放在他的身上。

所以,这次年终考试对谢熠来说意义重大。

第二件事要在年终考试之后了。

因为他已经拜了许益山为师,有了师生传承,因此三节六礼就是不可少的了,惠正阳已经提前跟他说了,年末会有两位师兄从府城上回来,他们也曾经是许益山的学生,惠正阳约了他们上门拜访许益山,到时候谢熠这个“小师弟”也一并过去,这些师兄往后就会成为谢熠的人脉。

谢熠便和惠正阳如此约好了。

如此,谢熠便精心准备年终考试,争取考出一个好结果来,要是考砸了,他也不好意思去拜访许益山了。

到了十二月十五日,青川书院进行统一的年终考试。

当甲班的试题发放下来,谢熠明显感觉到题目比原先的难了许多。

根据董墨言的说法,甲班的年终试题,已经到达了院试的难度,有时候甚至会考乡试的题目。

谢熠拿到题目之后,发现是一道试贴诗,一道四书题,一道五经文。

也就是写一首贴诗,一篇从四书里面出题的八股文,一篇从五经里出题的八股文。

这是妥妥的院试标配了。

院试考的大抵也就是这些题目。

而经过这一年孜孜不倦的学习,加上许益山谆谆教诲,谢熠比第一年在惠正阳教导之下又有了进步,这些题目他自认不至于答不上来,只是分数如何,就要看先生们的评定了。

考完之后和董墨言交流才知,这次的题目果然是今年隔壁州府的院试题目!

如此,谢熠等人更是期待最终的成绩。

因为院试过关就成了秀才,就算是有身份的读书人了!

惠正阳也才是秀才而已。

成为秀才意味着可以参加乡试,而且见官不跪,免除个人赋税徭役,优秀的还可以领取县衙发放的粮米,另外也可以到县学府学读书。

两天后,甲班的考试成绩正式公布。

谢熠拿到自己的考卷,评分为“乙等”。

考卷评分也是甲乙丙丁四个等级。

谢熠没有拿到甲等。

不过,这次年终考试,整个甲班拿到甲等的学生,只有三人。

董墨言是一个,其他两个,已经在甲班读了三年。

而拿到乙等的学子,一共有七个。

也就是说,如果排名的话,谢熠至少在前十的。

但是,他进入甲班仅仅才一年,进入书院才仅仅两年!

并且,在他考卷的评语上,先生特意指出,他的问题更多在卷面而非文章,也就是说,他的字不行。

想来也是,毕竟谢熠学馆阁体才仅仅两年多时间,其他同窗至少都有七八年往上的功底了。

所以谢熠这个乙等的成绩,足以让各方都满意。

除了谢熠自己。

“明年要在字体上下功夫了。”

毕竟明年他就十五岁了,距离他十八岁参考还只剩三年。

三年时间,他必须把馆阁体练到登堂入室的程度。

他也把这个想法,带到了许益山家里。

成绩出来之后的第二天,他便和惠正阳以及另外两位从府城回青川镇的“师兄”相约拜访许益山。

许益山老家距离青川镇并不远,就在距离镇上两三里外的桃李村。

许益山的家一座青砖四合院,由于临近年关,他家中是相当热闹。

谢熠也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桃李满天下”。

前来拜访许益山的人,除了他和惠正阳等四个亲传弟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曾经受过许益山指点的学生,这些人有的都已经五六十岁了,有的甚至从隔壁县城上专门过来探望。

加上许益山家族里的人,许家偌大的一个四合院,整天宾客盈门,似都招待不下了。

当然,由于谢熠和惠正阳四人是亲传弟子,他们还是得到特别优待的。

许益山专门见了他们。

寒暄过后,许益山特别请了两个从府城上回来的师兄关照谢熠,谢熠也跟这两位师兄互相认识,通了姓名。

其中一人叫做马方远,同州府人士,秀才出身,如今在知府老爷手底下担任幕僚。

另一人叫做田景文,也是同州府上的人,举人出身,如今府学挂职,还在为会试奔走,准备进京再战!

谢熠也不客气,提出他馆阁体上的问题,许益山便当场准备纸笔让他书写,而后和惠正阳、马方远、田景文一起在旁观看,一笔一划,一撇一捺给他出谋划策,不消多说,谢熠便是获益良多。

这一趟拜访许益山,也使得谢熠了解到,科举并非一个人闭门造车就可以的,科举也不是只看考场上的功力,还要看过程中的人脉,当然,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因为一个人有了突出的科举能力才能被赏识,才能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才能进入向上的圈子。

正如谢熠先得惠正阳认可,再推荐给许益山,谢熠通过许益山的考核,这才结交马方远和田景文这些人。

这一点,对谢熠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办完这两件事之后,谢熠回到青川镇和谢富集合,买了许多东西,一起返回黄泥村。

这次就是为了谢明的婚宴做准备了。

今天已经是十九,谢明和王月拜堂的日子定在廿二,时间还是比较紧张。

而谢富提前约了董紫宁过来,董紫宁又带了她的一个小姐妹,董墨言得知也提前跟了过来,几人便帮着布置婚房,打点各种礼节,准备喜糖啊、糕点啊、婚庆用具啊等等的东西,董紫宁和她的小姐妹几乎是一手包办。

谢熠等人倒显得多余了,只帮着打打下手。

当然,像杀猪宰羊这种活,还是谢长福和谢长坤等老一辈来干。

谢富这一年又赚了不少钱,便一定要给谢明风光大办,预定的酒席是十八桌,另外多算了两桌预备着,每桌十菜一汤,做足排场。

至于接亲,谢富又另外从镇上租了一辆马车,五匹马,雇了车队到村里来。

另外敲锣打鼓的仪仗队伍,接送新娘子的花轿队伍,反正花钱的地方谢富都包圆了。

至于谢熠,他做起了“先生”,就是书写各种庚帖对联之类,这些读书人做的事,是他和董墨言的任务。

中间和王月家那边联络的,到时谢明一直在来回跑。

谢容和赵正是提前一天带着赵安如到的。

还好陈氏有先见之明,加盖了三间瓦房,因此家里足够住得下这许多人。

经过两三日准备,一切就绪,到了廿二日,谢明换上新郎服,胸挂大红花,骑上马,带着黄泥村有史以来最大的接亲队伍往王家庄过去。

王家那边也做好了准备,就等着他们来。

一时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极为热闹。

沿途许多村子的人都出来看,都说许多年没见过这样阔气的嫁娶了。

下午二时许,大红花轿抬到黄泥村,谢明在谢富等人的簇拥下踢了轿子,将王月迎进家门。

接着就是在傧相的引领下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

礼成,开宴。

十八桌酒席坐满了人,谢家院子里无比热闹。

谢熠在这样的场合之中,也忍不住多喝了几杯。

座中宾客皆欢庆,唯有谢熠感慨万千。

记得三两年前,家里还是如此窘迫,他和谢明、谢富三兄弟去镇上,点碗不同的面分着吃,谢富当初最大的愿望是赚了钱,每天吃一碗面,现在满桌美味佳肴,大哥取得贤妻进家门,虽然只有两三年的时间,谢熠却觉得无比漫长,好像过了很久很久。

他们这结亲有个规矩,新郎会带着新娘出来敬酒答谢宾客。

谢明带着王月走了一圈,最后来到谢熠身边坐下。

“三弟。”

谢明给谢熠倒了一杯酒,说道:“谢谢。”

他自己先喝了他那杯。

谢熠一笑,说道:“大哥不用多说,我都懂。”

他也一饮而尽,谢富喝得有些醉了,凑过来说道:“怎么不跟我喝?背着我偷偷喝酒?”

谢明也给他倒了一杯,“二弟,谢谢。”

谢富愣了愣,笑道:“大哥不说这个,老二跟你干了。”

谢明道:“我们一起喝一杯。”

谢富:“来来来!”

谢熠跟着他们一起举杯,旁人看他们三兄弟如此,无不钦羡。

宴席一直从下午三时闹到入夜,谢富提前考虑到这一点,准备了许多灯笼,又在院子里点了一个大火堆。

“晚上这一场才开始呢。”

他和他那几个朋友,竟然从厨房里抬出两只处理好的生羊来。

“烤起来烤起来。”

谢富吆喝着,叫众人都坐过来,围在火堆旁做成一圈。

这时,谢明和王月各自抱着一坛酒过来加入他们,王月说道:“吃这么好的烤羊,怎么能没有酒呢?”

众人顿了一下,谢富笑道:“哈哈,大嫂高见,多谢嫂子。”

王月将酒坛子放下,和他们坐成一圈。

从今往后,她便正式加入这个大家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