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门新贵(科举) > 第19章 欢聚团圆

寒门新贵(科举) 第19章 欢聚团圆

作者:月白作秋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07 19:50:40 来源:文学城

他们看完了谢容和赵正的织布事业,又回到中屋这边聊家常。

临近中午,谢容和赵正开始张罗午饭,谢熠主动帮忙去做,做饭和美食向来是他的爱好。

他给谢容和赵正准备的礼物当中,就有许多食材,比如难得的腊味,鱼干、火腿之类,正好谢熠可以一展身手。

于是他们让谢容陪陈氏和谢长福说话,谢熠掌勺,赵正、谢明和谢富给谢熠打下手,生火烧水,杀鸡宰鸭,一顿忙活,不亦乐乎。

这一顿饭,谢熠原本打算做一顿鸡肉火锅,外边冰天雪地,一家人围着火炉吃锅子,暖身又暖心,但很可惜条件有限,谢容和赵正家没有专用的锅子,他便豪横一回,做了三个肉菜,大土豆炖鸡块、香菇焖鸭和笋干炒腊肉,最后才是他们家饭桌上的必备项目:两碟炒青菜。

不过入了冬,青菜不是菜地里的新鲜蔬菜,而是从菜窖里搬出来的筒子菜。

也是极其丰盛的一顿了。

家里人都不扫兴,不说他铺张浪费。

谢容见了,说道:“小弟去了镇上半年,别的不敢说,这厨艺可是学到了不少。”

谢熠笑道:“在董掌柜家吃多了也就会了。”

谢容道:“小弟学什么都快。”

谢熠:“别站着了,大家一起来吃。”

一家人围了一桌,由于谢容和赵正吃饭的桌子实在太小,他们又另外把房间里的桌子搬出来,两张拼成一张才坐下这么多人。

赵正说道:“别的也不敢说,有了小弟,我们算是享口福了。”

一家人又笑起来。

赵正给谢长福倒好了酒,他自己也倒了半碗陪着喝。

谢熠道:“你们尝尝味道。”

谢容道:“动筷子吧,都动筷子。”

一家人开始吃喝起来,外边天寒地冻,屋内温暖怡人,欢声笑语不断,人生一世,欢聚团员,实属难得。

就着美味佳肴,谢熠便把要说的话挑开了。

他让全家人到谢容这边来,一是给谢容争一份脸面,二是跟家里人说清楚他的志向和明年开始的安排。

“趁这个机会,家里人都在,我有些话要跟大家说一说。”

见谢熠如此严肃,一家人便都认真听他讲。

谢熠道:“等明年开春,我想上书院读书。”

谢熠直入主题,家里人听了,一时间都愣住,不知说什么好,因为他们实在难以理解,就不谈束脩之类的事情了,光说人情世故:谢熠学徒当得好好的,为什么突然要去上学?学徒才做了半年,董掌柜那边肯放他走么?

谢熠也知道这些,因此专门挑这样一个日子来说。

他耐心解释道:“我在镇上这大半年,交的朋友不多,真正要好的是紫宁姐和墨言哥,墨言哥就在青川书院上学,我看他读书写字很是羡慕,后来跟着他学了半年,他也肯教我,书上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学着学着,就越发有上书院的心思。”

喜欢读书写字怎么说都是正途,家里人容易接受。

谢容便说道:“小弟,姐姐虽然不认字,但也知道读书是千好万好的事,你有这样的心,家里人都为你高兴,像那些大户人家,巴不得子子孙孙都爱读书,可是你才在商行当学徒半年多,董掌柜那边能放行么?”

据他所知,学徒一般都是有契约在身上,三年五年,五年十年都有,等闲不得毁约。

这点谢熠也考虑到了。

“放心,这个我跟董掌柜说过了,并且给商行和咱们家想了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先前我不是说过要是商行缺人,就把二哥推荐上去么?我走了,就由二哥顶我的缺。”

众人便都看看向谢富。

谢富有些惊慌失措,说道:“三弟,顶替你的位置我不行。”

谢熠道:“二哥不用担心,我会把炼盐的法子单独教你,不难,按照我说的做,几日就能学会。”

谢富:“这样的话……”

他看了看家里人,毕竟还要征得家里人同意。

陈氏道:“这样自然好,只是董掌柜那边怎么说的?”

谢熠:“爹娘放心,我是在董掌柜那里得了话才回来跟你们商量的。”

听他这么说,一家人便都安静下来,思索谢熠的话。

谢熠说道:“不怕大家笑话,我想读书考功名,想到考到县城、府城甚至京城去,并不是我三心两意,这边才当学徒尝到甜头就心比天高,实在是我年纪大了,墨言哥他们都是五六岁就开始蒙学认字,我明年就十三了,再不快些就会跟不上,光阴不等人。”

这番话情真意切,句句肺腑,并非是为了说服家人的应付之语。

听他这么说,一家人疑惑的心便都松解下来,在他们看来,谢熠确实是读书的好苗子,不光是谢长坤,村里多少人都说谢熠灵光,只是家里太穷,耽误了谢熠的天分。

谢容能理解谢熠这个小弟,她作为大姐,这时出来说话。

“小弟有这样的志向,全家人都为你高兴,都应该支持你。”

她又说:“爹娘,这样也挺好的,他们三兄弟都有了出路,阿明在家跟你们料理田地,二弟到镇上学商,小弟读书,这是再好不过的事,要是你们担心小弟上学的钱不够用,我和阿正这边紧一紧也能帮他凑出来。”

陈氏道:“这是怎么说的?你们的钱是你们的钱。”

谢容笑道:“都是一家人。”

谢熠道:“娘,大姐,你们不用担心钱的事,有了我那个炼盐的法子,上书院的束脩和其他纸书笔墨的支出我跟墨言哥打听过了,我们付得起。”

谢容道:“这就好了,欢欢喜喜的事。”

陈氏和谢长福脸上却并不好看,谢长福不说话,陈氏能读懂他的心思,说道:“熠儿,这些年是爹娘耽误了你。”

谢熠赶紧道:“娘不用这样说,没什么耽误不耽误的,我虽然上书院晚了些,但奋起直追,后发制人也不是不可能。”

谢容也道:“是啊娘,小弟有这样的志向,我们都该替他高兴,过去的事情还说他做什么?”

陈氏担心他和谢长福扫孩子们的性质,便也说道:“好好,娘不说。”

谢长福道:“老三,你有读书的心思,家里万万不会拦你,若是钱不够使,尽管跟爹娘说,爹没什么本事,但就是卖田卖地也支持你。”

谢熠笑道:“不到买卖田地的地步,不过有爹这句话,我就放宽了心,明年开春就跟二哥去找董掌柜说这件事。”

谢容道:“好,我们为二弟和小弟贺一贺。”

谢长福和赵正举杯碰了一下,其他人喝的都是汤水。

那么,谢熠要读书这件事就算跟家里人交代清楚,后面就看开年之后他具体安排了。

他们正吃着,隔壁赵家也终于派了大嫂过来,大嫂照旧带了上次那两个叫做“才哥志哥”的孩子,这两孩子见了谢容家桌面的菜肴,照旧说:“娘,有肉,我要吃肉。”

大嫂照旧骂这两孩子饿死鬼托生,但她自己也想:“一顿饭就吃成这样,果真是发了财了。”

谢容照旧给两个毛孩子盛了半碗饭半碗肉,大嫂叫骂着让两孩子滚到外面去吃,自己留下来跟谢家人说话。

“我过来也不是吃饭的,亲家好不容易来一趟,又送了这么多东西,公婆那边让我过来看看,说若是得空了,请过去喝杯茶,聊聊家常。”

一家人便都看向陈氏,这种事向来是她决定的。

陈氏道:“都是亲家,都到这了,要是不去倒让别人闹笑话。”

大嫂如得大赦,“正是这个理!合该是这么说。”

陈氏道:“大嫂还是留下来吃一点,吃完我们过去?”

大嫂:“这怎么好意思?”

陈氏一点不惯着她,说道:“那好吧,我也不留大嫂了,你先去,我们吃完就过去。”

大嫂:“啊?”

这一大桌子菜,她确实也想尝尝,但陈氏这么说了,她也只好说道:“好,我过去跟公婆说一声。”

这么说了,她就不好意思再留,暗暗咽了一口唾沫,跟谢家人告辞,出了门听见她在外面骂。

“两个饿不死的,吃吃吃就知道吃。”

等她走后,谢容问陈氏:“娘,你果真要去?”

陈氏道:“去也是亲戚家的本分,不去村里人难免会说你们不孝顺,娘也不是说就忍着他们了,只是走个过场,陪他们演演戏罢了。”

她说完又问赵正:“阿正,娘这么做可让你为难了?”

赵正道:“不会,娘,我知道谁对我好。”

陈氏道:“娘也不是让你和家里人闹矛盾,只是想说你和阿容自己把日子过好比什么都强,你是精明勤干的人,这里边的道理你能懂。”

赵正道:“我懂,我也只尽儿子的本分,其他的他们休想占我和阿容半分便宜。”

陈氏:“你能明白就好。”

谢熠听他们这么说,只觉得两家人对比鲜明。

至于要去赵家大屋那边,谢熠是完全没有心情,吃完饭,他跟陈氏和谢容说不想去,留在这边学学如何使用织布机。

陈氏和谢容知道他的心思,便也由得他。

而陈氏到赵家大屋那边也只是走个过场,没待多久就回来了。

这时天空阴阴的,眼看着像要下雪,下了雪,道路泥泞不好走,牛车可能会陷住,谢容便不敢多留,赶忙张罗着回礼,和赵正将谢熠一家送到村口,双方依依惜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