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寒门崛起:科举让我富贵荣华 > 第12章 12:第一次上学堂

“那不是明天人多吗?念书的都出来了,生意不是好?”俞阅对这个可有经验了。

俞父一想也对,就听俞阅又道:“爹,你忘记我给你说的了?”

俞父一愣,马上想起儿子说的话,直起腰垂下手道:“没忘!腰要直也要弯,来客人要胆大,不能胆怯,像是求着人家买,要有底气,要会应对客人的问题……”后边说了一大串,全是俞阅根据自己做生意的要求对父亲说话。

这也是很多干农活的人找不到好营生的原因,底气不足,看着太缩手缩脚了,谁见了愿意用啊,去十个店人家十个店都不愿意要。

俞阅的话还是很管用,至少他父亲在他看来勉强合适了。

苗老爷来了后,看过了俞父,心下有些失望。俞阅给他的感觉太好,俞父却不是管事般的人物,看着就像是个一般的百姓,没什么优点,唯一好的就是不像一般贫穷人家那样畏手畏脚的,心里就有了底。

他带两人进去,交待事情,俞阅就跟在身边听,有人进店了,苗老爷让俞父去看,俞父有些迟疑,俞阅先自己上去招待了,后来卖出去了一个书箱,回来就对俞父说:“爹你看,就像我这样就行了,很简单的。”

俞父还真是有些胆怯,看到儿子都能行,也壮了底气,进来的下一个顾客他就迎了上去,虽没有卖出什么东西,却是自信了很多。

苗老爷在一旁看的好笑,对俞阅道:“你这么行,你到我店里来上工,一个月给你一串钱。”

俞父听了后更加激动,刚要说话,就听到俞阅已经开口了。

“我才不来,我的才能要用在读书上!”俞阅连忙拒绝,他就是看他爹平时多凶的一个人变的缩手缩脚的不习惯,才给他示意了一下。

上元节这天苗老爷店里的生意很好,俞阅一直待在了店里照顾他爹。

晚上苗老爷离开时,让俞阅明天早上来,带他去县里的公办学堂。

回了家的时候,家里的人都等了一天了,先问起了俞父能不能干的来,听他说可以后都放下了提起的心。

齐氏眉开眼笑道:“能就好,能就好,这下可安心了。”

俞父说起了俞阅第二天去学堂的事,大家满是惊奇的看着俞阅,真的觉得自己家里有人要上学堂了!

还有铁蛋穿着破旧的衣服兴奋的叫着:“哥哥哥,你上了学堂以后不是不就可以做官啦?咱们家以后就会有一个官老爷啦?”

“官老爷是那么好做的吗?”俞大哥在一旁酸酸的道,即是羡慕,也是不屑。

俞大哥倒不是想去读书,只是当一件对他们来说遥不可及的事发生在了俞阅身上后,对这件事产生了酸酸的感情而已。

“等念成了,就有可能成为官老爷了。”俞阅回答着,看着家里人都心疼新衣服收了起来,现在全家就他与他爹刚回来没多久还穿的好。两厢一对比,就更加显出家里的贫寒。

俞铁蛋可不管什么俞阅话里“念成”和“可能”的深层的意思,自个儿高兴的跳了起来,兴奋道:“哥,等你当了大官,成了官老爷,有钱了,一定要给我做两件、不,三件新衣服,还要天天吃凌家的包子!”

凌家包子是他们县里最好吃的一家包子店,以俞铁蛋一个孩子的想象,这是他能想到的最好的日子了。

俞阅笑着点头应了。

晚上,俞父嘱咐了俞阅很多事,眼看着再说下去会担搁人休息,才回去了。

第二天俞阅早早的就起来了,韩氏却已经醒来做饭给两人吃了。

因为俞父有了活儿,韩氏的压力能轻很多,脸上的笑都多了起来,俞阅和俞父吃完到了文具店外,苗老爷还没来,两人等了一会儿,天气冷到冻的耳朵发麻,两人跺着脚才暖和了一些。

时间不长苗老爷就坐着骡车来了,开了店门,拿了个书袋给俞阅:“这是学习要用到的,你是住在家里还是住在学堂?”

俞父在旁边听着,想插话又不敢。

俞阅哈着手问:“住学堂的人多吗?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住学堂?”

这就让俞父奇怪了,住学堂的人还能是什么人,当然是学生啊。

聪明人之间说话,一听就懂,苗老爷笑道:“有些人家忙一点,看顾不好孩子,或者孩子学的一般,就住在县学堂里,可以方便请教先生。”

俞阅惊喜了,停住了哈手的动作,眼睛睁大了问:“先生住在学堂吗?”

“有些是住着的。”苗老爷应着,带头向外走。他手上戴了一个大的毛皮通袖,看着十分的暖和。

俞阅想着以后他要买上等的白狐皮来做一套,应道:“我住学堂里!”

说完对着俞父道:“爹,住家里得来回跑,而且家里不安静,怎么都不方便。”

看苗老爷也是这个意思,俞父同意了。

俞阅跟苗老爷两人出了门,俞阅看到赶车的是个上了年纪的老汉,应该也是苗家的人,前两次他都没有见过。

上了门前的骡车,不吹风了,一下子感觉暖和起来。

县学堂坐落在安德县东南角,俞阅还没有下骡车时,就能听到外边想着杂吵的声音,一下去就看到学堂门口不远处停了很多车子,有骡车牛车驴车的,车有带车厢的,还有无顶的板车,甚至有人拉了一个干活用的单轮车子过来。

车很多,人也不少,搭眼望去就二十多个车,不过大家相对来说安静了一点。

俞阅才发现竟然念书的人有这么多,感叹原来有这么多活的明白的人。

苗老爷带着俞阅去了县学堂的堂长那里,两人见了礼,苗老爷对着李堂长笑说:“这就是我给你说的那个孩子,你多照顾一点。”

俞阅于是上前见了礼,苗老爷坐了一会儿,自己离开了。

李堂长是个留着短须的中年人,面色很是和蔼,打眼看了一眼,觉得俞阅人很老实啊,不像是苗老爷说的那个样子,温和的问他:“以前都念过什么书没有?”

俞阅摇了摇头:“没有读过,就看过几篇《小诗文选集》里的诗,《三字经》看过一点,再没有了。”

“那你就从蒙学开始学起吧,一会儿管食宿的张夫子那里分屋子。”李堂长做了决定。

他身边放了一个火盆,俞阅垂着手,手上的冻疮一遇到热气,就有些痒了起来,很是难受。

这让俞阅越发的坚定好好读书的心,以后再也不受没衣服穿被冻坏手脚耳的罪。

李堂长没有注意到俞阅的事,又介绍了一些东西给他,就让俞阅离开了。

俞阅把县学堂转了一圈,找到张夫子,张夫子对着他有些为难:安德县文风虽然不算鼎盛,想让孩子进县学读书的家长一般都是在他们五六岁时送过来考试,迟一点的也是在他们七八岁时就过送来考试。

当然,虽然有的孩子九岁十岁十一岁才开始破蒙,可他们县学的蒙学,十岁的孩子还真没有过。

看这孩子个子又高一点,把他跟别的小点的孩子放一起住,怕他欺负人,也怕他们合不来。

“要不,你先等一等,我看看今年还有没有年龄大一点的,这样好让你们住在一起。”

张夫人询问着,然后自己点着头,不等俞阅回答就做了决定:“好。”

俞阅也没说什么。

县学的环境可是比家里好多了,俞阅应了,谢过夫子,张夫子暂时带他到了南边的一个屋子里。

床板从这边延伸到那边,至少怕是有八个人一起住。屋子里有柜子凳子一些常用物品,却是只两张小一点的桌子,一看就不够用。

俞阅先待在里边,等中午饭时还是没有他这么大的孩子,张夫子就把他跟一群六七岁的孩子放在了一起。

虽然只大了三四岁,可是俞阅站在他们身边能高出一个多的头来,大家不敢欺负他,也不敢跟他说话,就这样被孤立了。

吃了饭,俞阅回屋子里的时候,被一个孩子叫住:“诶,你走错了,那边是丁班的住处。”

俞阅揉着天气变暖而发痒的手指转身一看,看到了一个瘦瘦的脸上带着笑意的人对着他喊话。

“谢了,我就是丁班的。”俞阅道谢,对方一听,脸上平淡的表情立刻变的骄傲起来:“我可是乙乙班的!”

俞阅已经了解了县学堂的事,知道学堂里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班,丁班是蒙学生,都是一些初入学堂的孩子,丙班是教授四书的,乙班和甲班都是教授五经的。

甲班和乙班肯定有区别,俞阅还没有弄懂哪里不同。

他一看对方那高仰着的下巴,那骄傲的姿态,就明白了对方的骄傲从哪里来了:你看着跟我差不多大的年龄,还要比我高,看着也是比我大的,现在才在上丁班,我已经上乙班了!

“哎呀,你上乙班?”俞阅惊喜的问,站在对方面前一脸意外的问:“你真的上乙班?”他又不是真的小孩子,会跟对方争这么一点点的意气。

对方看到俞阅的反应,果然更得意了,态度也好了一些:“我当然上乙班了!比你厉害!”

俞阅一脸羡慕的道:“那你这么厉害,一定学习很好了,我有不会的你肯定懂,到时候来问你可一定要教我呀!”俞阅理睬这个小毛头子,可不是想要友爱同窗什么的。既然对方念乙班,那四书肯定是学通了,他有不会的也好请教他。

那孩子更高兴了,故做矜持的点了点头,不过俞阅看到对方那装大人装不像而显得不伦不类的样子,心下好笑,觉得这孩子还是有点可爱的。

他说:“我姓俞名阅,不知道你姓名是?”

韦琢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了。

快快快,收藏作者,一起在小说里快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12:第一次上学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