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寒门典妻(种田) > 第15章 【分歧】

寒门典妻(种田) 第15章 【分歧】

作者:舴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7:39 来源:文学城

沈赵氏娘家有一个大哥两个姐,往五六年前数,她和娘家亲戚走动还算多,这几年因家贫,反而少有人登门,每每见面亲戚们大都透着嫌恶,慢慢也就淡了。

尤其是殷桃被定给别家后,大郎沈庚便耳提面命,不许沈赵氏再和娘家多走动,沈庭作为苦主,虽觉得没有必要,但也不想她娘陪着小心还要受人白眼,明里不说,心中也算是默许。

所以沈赵氏临进门前,特特嘱咐了襄桐两句:“回去莫提方才在菜市我碰见熟人的事。”

“娘子放心,我不会乱说的。”

沈赵氏点点头,这才叫门。

沈庆来开的门,先往襄桐挎着的篮子里瞅,没见有肉,很有些失望,但他随后看到他娘拎着的篮子里有两条活鱼和半捧河虾,眼睛又亮了起来。

“呀,有鱼!”转过头嘻嘻笑着问襄桐:“二嫂,这鱼咱们怎么吃?也要熬成汤吗?”

“今日的鱼又肥又鲜,我想不如就直接蒸了,再煮了澄豆饭来配,另拌些水芹、干笋、腌萝卜佐饭,娘子说好不好?”

沈赵氏平时做饭哪想过那多名目,还不是一锅饭一盆菜,炖熟了算,做生了也不耽误吃。

现在万事不用她操心是挺好,但顿顿这么个吃法,未免有些太铺排浪费,迟早坐吃山空……

她有心提点襄桐两句,但一想,大节下说人,谁面上也不好看,且二郎还在病中,多补补也是应当,就勉强说了句“好”。

出力的人自是襄桐,享口福的是沈家人,其中最高兴的莫过于沈庆,他每日晨起盼着晌午饭,吃完又惦记晚上那顿……就连沈庭这个重伤患都不由觉得,这两日醒来后吃的赶上过年一样。

襄桐这手艺其实还是她年幼在家练出来的,那时候她爹是做讼师的,经常吃请,即使不年不节的也讲究食不厌精,偏襄桐她娘身子骨不好,只得她这个做女儿的尽孝心。

襄桐耳濡目染,虽然不像她爹那么口刁,但每次上灶台也十分珍惜食材,力争让吃的人身心舒坦。

拎着菜篮子进了灶房,她先把沈庭的药在一头熬上。

小火慢煨着,总得个把时辰的工夫才好,只待饭后再端给沈庭。

这空档,襄桐并不大想进屋,索性避在厨下收拾鱼,顺便把墙头随意堆着的几个竹杆儿挑了根最粗壮的来。

沈赵氏也没闲着,回到主屋里,给沈庭擦过身喂了水,又督促着沈庆把最后一副药喝净。

忙完了这些,襄桐迟迟没有进屋,沈赵氏便使唤沈庆去寻。

沈庆这两天被填鸭似的养着,和襄桐亲近的很,出了屋就见她在院子里用砍柴的斧子断竹,驻足围观。

“二嫂,是家里柴不够使了吗?竹子不好烧哩。”

“这竹子可不是做柴禾的,我有大用处呢。”

沈庆看竹子被她断成一截一截的,不免好奇:“切这么短,是要把它做成竹雕吗?”

襄桐失笑:“我可没那手艺。”

“那是要做了竹碗筷?”沈庆继续猜测。

“也不是。别费神了,你准猜不着的。”

沈庆挠挠头:“二嫂你就别卖关子了。”

襄桐想了想:“要我告诉你也简单,你要叫我桐娘或桐姐儿。”

沈庆精得很,马上点头:“桐姐儿,你就告诉我吧。”

襄桐看他乖得,也不再作弄:“这竹筒,我打算拿它捉鱼用。”

沈庆登时瞪大了眼:“用竹筒,捉鱼?二嫂你不是诓我呢吧?”

“你怎地又叫我二嫂?”襄桐气得鼓鼓。

“我方才问了你一个问题,叫了你一声桐姐儿,我可守信的!”

襄桐十分佩服他的无赖,又不能拿这小鬼头怎样,不过拿眼夹了他一回:“等我捉得了鱼,回头看你来不来吃。”

“好二嫂,我往后当着外人的面,不叫就是了。你快点告诉我,用竹筒怎么捉鱼吧……”

襄桐没法真和个小童计较,开始教他怎么把竹筒用起来。

“你看好了,我今儿个,教你个捉鳝的法子,回头你学会了,也能拔了竹子自去弄。”

一听说有鳝可吃,沈庆顿时打起来十二分精神,那可是不好抓的稀罕物儿,遂收起了他插诨打科那一套,蹲在一旁卖乖。

“先寻了干竹筒来,切成五六寸长的小段。竹子不要太老,也不能太细,老竹易腐易断,细竹盛不得鱼身。”

襄桐说着,把手里已经分好的竹节端起来朝着日头相看:“再有就是,要确保竹筒都是两头通透、光滑无阻的,能让鳝从一头进出。”

“这都容易,我记下了,接下来呢?”

“然后,找个结实透水的网兜来。”

沈庆四处撒摸了一圈,很快有了目标:“二嫂,你看这块纱网布可还行?”

襄桐一看,原来是从前房子旧主人用来筛盐的网兜。

“很好,这个正得用。不过你须要记得,咱们捉鳝用这个也就罢了,要是寻常捞鱼,可不能用这么密实的网……”

“我明白,我明白,大哥念书给我讲过,不能竭泽而渔,要留着鱼苗儿明年再吃呢。”

“是这个理儿。”襄桐边说,边把块纱撕成两尺见方的大小,共得了四块,她把其中一块拎着边缘拢成个馒首状,直接严实包束在竹筒的一头,又用了细麻绳把口部捆结实。提起来,像个小挑担一样。

“这基本就得用了,再在竹筒里放了饵料,夜里投了近河滩的地界儿,等鳝来钻。”

“就这么简单?”沈庆不大相信,这也能捉了鱼来?

襄桐也不争辩,如是又造了三个竹筒兜儿,暂堆在了墙脚。

沈庆看得津津有味,直到襄桐停了手,才出言提醒:“二嫂,娘唤你进屋呢。”

“嗯?什么时候?”襄桐就在院子里,离主屋又不远,可没听见人喊她。

“就我刚才出来的时候,娘说让你进去有话说呢。”

襄桐哑然:“那你不早说。”说着,舀了些水净手,甩搭干净往屋里去。

沈庆吐吐舌头:“娘能有甚急事,哪比二嫂捉鱼重要……”

襄桐进屋时,沈庭正和沈赵氏研究春耕的事。

“桐娘你来的正好,我和二郎正商量,今年咱家的地,该如何处置。”

襄桐有些茫然,这事,和她说不上啊。

“娘子说的地是?”

“就是咱家那二十亩旱田,我正发愁。往年春打头上忙耕田,大郎好歹还能缓下几日搭把手,今年大郎去了京里赴考,二郎又暂下不得地,只咱们娘仨儿肯定是不行事儿了。”

襄桐虽没下过地,但也知道犁地是力气活,像沈家连头牛都没有,指着沈赵氏带着自己和庆哥儿,就是到了下个月也弄不完。

“娘子是想雇了人来种还是怎的?”

“二郎说想把地佃出去,但我合计,按了规矩,佃出去的地咱只能得了一半收成,之后还要缴了赋、留够粮种,太亏了。”

沈庭在一旁插口:“也只耽误这一年,等我下个月好了,可以继续在城里给人帮闲,不比锄地赚的少呢。”

沈赵氏以前耳根软得像面捏的,这次却十分坚决。

“你还想拿命去替人堵刀子?只要我有一口气在,决不答应。再说,咱们沈家从上上辈子起就是在地里刨食的命,只有仓房里堆上稻谷,我这心里才得踏实。你就听娘一句,城里的差事,往后别在做了。”

襄桐在一旁听分明了,问题的症结,是沈庭觉得误了农时要把地佃出去,且以后想留在杭州城里打短工。

她一个身份尴尬的人,又该向着谁说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