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寒门典妻(种田) > 第11章 【造餐饭】

寒门典妻(种田) 第11章 【造餐饭】

作者:舴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30 18:27:39 来源:文学城

01

沈赵氏从前在霍山村过活,吃的是自家的存粮和地里的菜蔬,若短了什么也多是用米粮去换,对杭州城内的物价没有半点谱儿。

这次拿了二十几个大钱出来,已觉得不少了,还当和在家时一般。

襄桐也不为难,出了门后把手里的铜子儿点清了数目,先奔了北边的菜市桥去。

从前梁家住的寿安坊就在桥北,是她为数不多熟悉的地方。

这个时辰是菜市将要下行的当口,运气好或能捡了漏儿。

菜市由东向西整占了一条巷,襄桐掠过东边整齐林立的铺户,只偶尔问个价儿,随后直奔西头临近水门的地方。

东头铺面里的时蔬虽全,但即使过了正点儿也不会贱卖,反倒是来城内贩菜的小摊主们急着回去,肯让价更实惠些,且桥头有贩水产的渔船,都是活卖的,七八月份把上三十文钱就能得上一篓子活鱼。

路边的摊主多着急归家,见有人走过,也不吝惜嗓子高声唱卖:“菠棱,菠棱嘞,今晨新摘的菠棱,八文钱一大篮筐。”

“小娘子停停脚,看看我的白菘,一颗只要三文钱,管你一家能吃上三顿。”

“白菘有什么好吃,不如尝尝我家的冬笋,天不亮新上山拔的,又鲜又脆,佐上风鸡、腊肉又是个年……”

左边卖蒲芦、芥菜、茭白的也不甘示弱,竞相叫卖。右边卖莼菜、藕条、水茄的更忙不迭唱喝。

都想着能倒卖空了再走,到了这个时辰,只能贱价抛售。

襄桐手里银钱有限,只能精打细算,她先拣了一大棵翠绿多汁的白菘装进篮,又买了三文钱的菠棱。

其他时蔬虽也不贵,但不如这两样实惠。花上六文钱,四口人两日的鲜菜就不用另买了。

想想又觉得吃的有些单一,遂花了三文钱买了一只鲜嫩冬笋,管是熬汤炖菜都使得,最主要是存得住,吃不完拿盐渍上就行。

顾虑到沈庭沈庆都在病中,且沈赵氏看着也一身疲态,襄桐打算用省下的钱买点荤食。

白肉贱,红肉贵,西子湖虽还没到二月开禁,但有私塘自养的渔户每日都来,收市时一条草鱼不过卖七八文,比起五十文一斤的猪肉和九十文一斤的羊肉,真是寒门小户的首选。

只是今日不巧,水门处一条贩鱼的乌篷船也无,竟是早就售空了。

襄桐无法,只得花两文钱买了块豆腐,摊主急着收摊,又饶了她半张豆腐衣。

旁边卖粮食的赶趁推销:“剩下这半袋子粟米只要五文钱,连袋子也送您了。”

襄桐拿眼看过,米不是新米,但总有四五斤,正好掺着粳米煮粥,也痛快应了。

这时再看手里的钱,只余下八文,割肉也得不了许多,掂量着实在不行就买上几个鸡子儿,结果满市面也没瞧见一家。

想来想去,襄桐拐进了北边的巷子去碰运气,把东头住着家姚姓的屠户,每日少说要宰杀三五头活猪,一两只肥羊。

肉吃不起,买上些猪骨熬汤也是好的。

“这不是梁家的桐丫头吗?有些日子没见你家来买肉了。”

襄桐倒没想到时隔两年姚娘子还记得她。

“姚大娘子日安,给您拜个晚年了。梁家早就搬走了,我今日是替新主家来买猪骨的。”

姚娘子一听,敢情这是襄桐换了东家,怕撞了晦气也不好细问。

“还没出正月,吃什么猪骨,我这还有新鲜的里脊才分割完……”

从前梁家没在吃食上节省过,买肉也是净挑好的拿,姚娘子哪知今时不同往日。

襄桐谢了她好意:“家里还有别的嚼头,今日只想熬些骨汤……”

姚娘子听了不是大生意,也没有摆脸子,反倒热情荐她:“熬骨汤啊,你赶了巧了,我铺子里今日得了头牛犊子,肉虽卖光了,骨头还余下不少,原本打算给我娘家送去的。”

襄桐听了喜出望外,牛骨比猪骨可滋补多了,且不常得,但又怕肉不是好来历,多问了一句:“眼看春耕了,官中怎会同意农户杀牛?”且还是牛犊。

“嗐,哪个丧天良的敢无故杀牛,又不短牢饭吃,还不是这牛犊子自己倒霉,被闯下山的野猪给拱了,叉到气道当场断了气,今早它主家拉它到城里请官中人佐证时,我那当家的去衙门口送肉恰好撞见了,不然可没有的卖。”

襄桐这才放心:“既有这好事,我也跟着沾了光,劳您给称量上两块。只是我方才买菜把钱花得差不离了,只剩下八文钱,您看着给就是。”

姚娘子是个爽利人,从前也常被梁家照顾生意,这会儿也不计较:“这骨头本就是做了搭头卖的,你今日给我拜了年,我也没有果子蜜饯招待你,就多饶你几块罢。”

襄桐又忙不迭地谢了,姚娘子用油纸包起来七八块脊骨,又挑了两截腿骨,也不过秤,一看足有五六斤重。

襄桐此时两手都占着,左头米右边菜,腾不开。

“实在拿不下了,先在娘子这儿存片刻,我送一趟再回来取。”

姚娘子索性好人做到底,朝着门内喊人:“良哥儿,良哥儿,出来帮客人跑个腿儿。”

02

姚良直把襄桐送到门口才走,沈赵氏听到门口动静,开门就见襄桐满载而归。

“娘子等急了吧,我买了白菘菠棱冬笋和豆腐,又买了些粟米,这几日口粮应是尽够了。”

沈赵氏忙接过她手里的篮子,看地上米袋上还有个油纸包,不禁好奇:“这里面是什么?”

“买粟、买菜剩了些钱,路过屠户家,顺手买了些牛骨熬汤。”

沈赵氏是乡户人,一听是牛骨,赶紧往左右看看:“这城里还有敢吃牛的?杀牛可犯法的。”

“您放心,我都问过了,这牛经了官路,不会有事的。”

“那就好,那就好。”

两个人拿了东西进门,沈赵氏有心问问那二十几个钱还有没有的剩,但看着这些东西,又觉得不赊账就不错了,毕竟光那些牛骨,在乡下地方也得花十几个钱。

……

灶间有两个灶眼,两口锅,沈赵氏要留下给襄桐打个下手,被她拦了回去:“二郎三郎要是渴了要人给端水呢。”

沈赵氏很识劝,果然乖乖回了屋。

襄桐一边淘米一边想,虽沈家比梁家活得艰辛,但她却觉得此刻比往日顺意些。

抛去杂念,襄桐开始专心生火造饭。

因家里多是病人,沈庭更是昏睡中,主食只能煮粥。她把粳米和粟米各取了一半,想想又抓了把红豆撒进去。

沈庭食不得冷硬,只能变了法儿给他生血、滋补。

另一口大锅用来造菜。

襄桐先拣了两块脊骨,又敲碎了腿骨露出脊髓,加了水焖在锅里熬煮,不大会儿就飘出肉香味。

趁这工夫洗净了菜蔬,撇除汤锅里的白沫,顺手从陶罐里取了些盐粒撒进去。

竹笋和豆腐衣这次先没放,白菘用了少半颗、豆腐切小块,最后入锅,菠棱则取了一小把捣碎了掺些在粥里。

碗碟已是洗净的,直接盛出锅就得。

沈赵氏一辈子净伺候人了,头回能踏踏实实在屋里等着吃饭,心里隐隐还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欢喜。

等一盆菜四碗粥外加一碟酱萝卜被端过来摆上桌,热乎的粥菜香气扑鼻,她就差拉着襄桐泪流满面了。

庆哥儿已经饿得不行,一边吸溜着粥、裹着菜,一边还大着舌头直夸好吃。

能不好吃吗?那脊骨上还带着肉,虽然不多,可沈家人上次吃肉还是年初五。

看着庆哥儿吃的高兴,沈赵氏把劝说襄桐省着吃食的话硬咽了下去,只独挑了白菘腌萝卜往碗里夹。

再看襄桐,已经单拿了一碗菠棱粥去喂躺着的二郎,沈赵氏顿了顿,把菜盆里另一块脊骨捞出来,放进了对面的粥碗里。

宋朝杀牛真的犯法!而且,为了防止有人因利杀牛,干脆给牛肉限价,有时候要求不高于二十文一斤。

作者菌之前看水浒里动不动就切二斤牛肉,还以为牛肉和猪羊一样是食用肉QAQ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造餐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