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寒露 > 第12章 第 12 章

寒露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尉洛子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19 01:24:38 来源:文学城

12

石榴才小心翼翼抱着水银镜进了来,还没站稳,珍贵的镜子就被自家姑娘毫不怜惜的夺走、比在身前照来照去。

苏寒露挺不满意这巴掌大的小镜子,但比起铜镜,看得清楚了许多,——她胸前的伤疤周边全是青黑之色,显然那江意行下手够狠。

想到此处,她嗓子又痒得不行,把镜子丢给石榴,道,“不用收起来,就放在这里罢。”

石榴忙双手接了镜子,仍旧用锦帕将它包好,妥善保管。

苏寒露穿上小衣,心道国公府怎么还不挂白,忍不住又咳了好几声,吩咐服侍自己穿衣的葡萄,“等会熄了灯,你外头去找杨大叔取药。这太医的药太绵软了,根本不顶事……咳咳咳……

再让胡杨在外头打听国公府的消息,及时送进来。还有,让白刺准备准备,明晚三更进府,来这里见我。”

人都炸成那个样子,还不死,活着该有多痛苦,不如自己发发善心,给他一个痛快罢了。

葡萄一一记下,应命而去。

苏寒露心里存着各种好的不好的事,上了床,胡思乱想到后半夜才渐渐睡着。

国公府里有世子与世子妃联手压制管束,苏寒露很难在自己旧疾复发的情况下腾出手打听消息。

府里人不够用,是她如今最大的短板。

但在外面,这件事却极好打听。

因有巡防营的人第一时间插足此事,国公府为歹人所趁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转眼传得京城遍地即知。

天子脚下竟然有如此歹人,竟连百年国公府都敢放火杀人,陛下震怒且恐惧,直接撤了羽林卫都统乌纱,责令金鹤卫都统亲自下查,将此案直接等同于谋逆来严查。

金鹤卫都统金集领旨后满腹疑虑,完全不懂陛下为何这般反常,亲自请羽林卫都统、永宁侯府世子爷在太白酒楼喝茶。

永宁侯府与安国公府乃世代姻亲,两人一坐下,永宁侯府世子爷崔宇怀不等对方开口,便直言不讳道,“苏自群唯一活着的孙女养在国公府。”

金鹤卫都统金集心中一跳,“崔兄——”

永宁侯府世子崔宇怀叹道,“我那舅舅昔年往玉门关游历时,曾受过苏自群大恩,奈何实在性子弱了些,苏家侄女上门求庇佑,舅舅左右为难,当夜便进宫去请旨。幸而那孩子虽然体弱多病,但太医院医正亲自为她诊疗,定能平安长大。”

大家原本坐在一起,议的是江六爷被刺一案,此刻两人却很有默契不提那事,只说国公爷扶贫济弱、抚养孤女,令人敬仰。

金集面上做恍然大悟状,心里大骂崔宇怀不要脸,京城里但凡年过四十有点身份的,谁不知道苏自群与安国公的那些事。

三十几年前,苏自群当年亲自率三千铁骑,把出使戎部出了岔子、即将被砍的国公爷毫发无损的救回来;

但天龙元年苏自群丢了玉门关、自刎谢罪后,安国公不但没有上书为苏家人说话,甚至还没有一点负担的接了查抄苏家的旨意,丝毫不含糊的把大部分钱财捞走私藏,十分的不要脸。

金集就特别想问一问,你藏起来的那些钱,是都要给苏家的孤女做嫁妆吗?

两人茶过三巡,金集再挖不出其他消息,再三谢了滑不溜秋的永宁侯府世子,出了酒楼便派人去把苏自群当年所有卷宗寻来查阅。

陛下不是担心苏家有人心存怨恨谋反,毕竟是个孤弱小女,翻不出什么浪来,但若是有人想趁机杀了陛下开恩留下一命的苏氏遗孤——

当年战功赫赫的镇国大将军苏自群在军三十余年,军中对苏案愤慨不满者甚众,那苏姓孤女当真为人所害丢了性命,说不定西北又要不稳。

康王领大将军虎符在西北经营了两年,堪堪将大月王旗下三部击溃,艰难夺回玉门关,——金集悚然一惊,康王若失利,贵妃所出的大皇子敬王说不定立刻就能挖出康王的八十个错处!

金集半点不敢耽搁,亲自去金鹤卫府库调取案卷。

然而查看卷宗的结果却他浑身冰凉、冷汗迭出:

金鹤卫库中所有镇国大将军府抄家之后的卷宗,早在苏氏满门抄斩之后的第二年,便因莫名一场大火,烧了个精光。

半张卷纸都未能留下!

他几乎颤着手起缰绳上马,亲自去刑部寻找卷宗。

刑部尚书亲自迎接,得知金集来因,心情复杂屏退左右,诚心奉茶解释,“十七年前刑部复批云州‘弑父案’出了大纰漏,当年那位刑部尚书进了你们金鹤卫大狱。陛下责令所有那位刑部尚书复批大案全都重新彻查,那时候才有人发现,存放‘苏案’卷宗的地方竟放着全都空空荡荡,所有相关卷宗都不见了。此事实在蹊跷,谁也不敢耽搁,立即上报,然当年首辅梁大人却按下这事,不叫咱们继续往下查。”

金鹤卫都统犹如被架在火上炙烤,不敢乱猜。

当年的梁首辅简在帝心,是陛下最信任的人之一,十年前因病上书乞退,安安稳稳在家中享福,便是现如今,也时不时还能被陛下召进宫喝茶谈心、谈天下事,这等殊荣在身,他万万不能轻易得罪。

金集最后前往应天府。

天黑之后,空手而回的已经完全明白了陛下的震怒与恐惧。

他提着无数珍贵补品,带着家中忠心仆妇前往安国公府登门拜见,——以少年时曾在苏自群军中做过十夫长为由,探望寄养在国公府的苏氏遗孤。

苏寒露刚刚用过晚膳,吃得有点多,糖分摄取充足,有点发困,正待休息,前院的七巧来见,说是国公夫人身边的孙嬷嬷与世子夫人身边的吕嬷嬷求见。

她十分疑惑,左思右想不明缘由,便是七巧也只是说那两位“瞧着面目和气”,只能穿戴整齐后去了江锦屋里见人。

然而要见她的出了孙嬷嬷和吕嬷嬷,还有两个脸生的,不晓得是哪里的婆子。

孙嬷嬷与她不熟,说是王夫人听说她旧疾复发,来探望她的身子,问了几句“用了药不曾”“脸色瞧着不错”“晚膳用了多少”之类。

吕嬷嬷只是笑不开口多言,明显是陪孙嬷嬷来的。

其余人更是谨言慎行,只看不说。

苏寒露从没这样被人围观似的,总低着头,问什么紧张地轻声答什么,且因体力仍不大好,说两句便会咳几声。

孙嬷嬷见她如此,不再多问,留下几样补品与吕嬷嬷等一道走了。

江锦让七巧等去相送,她扶着虚弱无力的寒露回了后院,无奈道,“大约是昨晚母亲请了太医院医正来替你诊脉,这才惊动了福禧堂那边。没什么要紧的事,你不必放在心上。”

苏寒露掩帕咳道,“咳咳咳……是,寒露晓得,咳咳咳……”

江锦见她这样难受,越发心里不痛快福禧堂没事找事,亲自服侍她回屋睡下,待她合上眼,坐在床畔轻轻打扇了许久,闻得她呼吸渐渐平稳,该是睡着了,才命石榴等好生守着夜,轻手轻脚离开。

三更时分,石榴按时挂起帘子叫醒姑娘。

苏寒露未睁开眼,先咳嗽了几声。

她起来后只用凉水擦了一把脸,喝了暖暖一壶蜜茶暂时止咳,穿上厚袍高鞋夜行衣,带上面纱被斩得只剩下一截的黑色帷帽。

外边传来开门关门的声音。

白刺背着一把大刀和几把小刀在肩,怀中揣着裹尸袋,跪在暖阁地毯,“大小姐!”

苏寒露穿戴整齐,绕过屏风出来,道,“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