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憨包子与小丫头 > 6、黄颜:小丫头

憨包子与小丫头 6、黄颜:小丫头

作者:艾米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0-05-20 03:22:46 来源:转码展示1

在老黄的家乡话里,“小丫头”就是“小女孩”“小姑娘”的意思,一般是指未婚的小女孩,比较口语化,因此比“小女孩”“小姑娘”叫得亲切,是一种昵称。xiashucom

艾米做妈妈几年了,但家里人仍然叫她“小丫头”,只有在按黄米口气说话的时候,才称艾米“妈妈”。

老黄家乡的昵称习俗,不论男女,都是用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再加一个“儿”字来称呼。但艾米的中文名字有点不中不西,如果用她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再加“儿”来称呼她,就不怎么顺口,所以始终没有叫开,最后大家都用了老黄的叫法,叫她“小丫头”。

老黄叫艾米“小丫头”,从第一次看见那满屋子的照片时就开始了,那时只是在心里叫叫,但这个称呼,从看到照片的那天起就在心里生了根,一旦能名正言顺地叫“小丫头”了,就在嘴里也生了根。当然,在夫妻恩爱闺房作乐的时候,也会天上地下各类名词“浑叫”一气,但在亲朋面前,最拿得出手的昵称就是“小丫头”。

小丫头最“小丫头”的地方,就是爱脚跟脚,腿跟腿,连晚上睡觉都跟人追。那个黏糊劲,像妹妹黏糊哥哥,像妻子黏糊丈夫,像孩子黏糊父亲,像妈妈黏糊儿子,总而言之,就是让老黄过足了一个男人想过愿过的各种各样的瘾。

自从床上多了个小黄米,小丫头睡觉就不再乱追人了。喂奶的时候,黄米是睡在父母之间的,喂完了,再搬到床的里边,让爸爸隔在中间。但有时一家三口都辛苦了,喂着喂着,三个人全都睡了过去。半夜醒来看看,儿子已经自动翻成仰卧,睡成上下两个“山”字,而小丫头则蜷缩在床的一边,把凡是能让出来的地盘都让给了儿子,自己也还睡得呼呼的。

有时黄米贪新奇,要跟奶奶睡那么一晚两晚,于是夫妻两人便可以睡得随意一些,小丫头便又恢复了追人的睡法,有时上床的时候睡在一边,起床的时候已经追到了床的另一边。

老黄很puzzled,问小丫头睡着了怎么知道儿子在不在身边,怎么知道能不能追人,她自己也很puzzled,不知道在睡梦里是怎么掌握分寸的。

后来黄米这个鬼机灵也学会了叫“小丫头”,不过他把这个“小”字叫得很敷衍,一带而过,听上去像是在叫“虾头”一样。有的老外听了,都很puzzled:怎么你们中国人把妈妈叫“shuttle”?

黄米跟妈妈小时候一样,特别爱拿大人打趣,看到爸爸妈妈很窘的样子,他就很开心。他经常跟妈妈开玩笑,调皮地叫她“虾头”“虾头妈妈”。

妈妈“威胁”说:“好啊,你叫我‘小丫头’,看我怎么胳肢你——”

黄米总是咯咯笑着到处乱躲,但躲来躲去,最终都是鸵鸟一般把头埋在沙发里,小屁屁撅得高高的,还以为自己躲得巧妙。

妈妈不费吹灰之力就逮住他,用头在他怀里拱,胳肢他的小肚肚,痒得他叽叽笑,浑身乱扭,有时笑得尿都快出来了,大喊“nomore!nomore!iwantpee!”

等他拉完尿,或者等妈妈放开他,他便又叫“虾头妈妈”,妈妈便又去逮他拱他。两个人玩这个游戏,可以玩好多遍,乐此不疲。

如今,床上又多了一个小人儿,四个人睡成一个“州”字,只缺一点一竖。

听人说,生第二个比生第一个容易,可我们家的老二却生得比第一个难,让妈妈吃了不少苦。

(具体的生产过程,这里就从略了,一是不想给人肉搜索者任何线索,二是老黄目前也还没进入调侃搞笑的状态,想起那一幕,还腿脚发软,就不打肿脸充胖子了。太奶奶嘲笑说:弟弟得了一个儿子,变成了爸爸;得了一个女儿,变成了爷爷)

小丫头生了个小丫头,称呼就有点乱了。这段时间家里人又多,全都是乱叫一气,主要是两个小丫头的称呼比较乱,其他几个人都有比较固定的称呼:黄米是“哥哥”,老黄是“爸爸”,奶奶太奶奶她们都不变。

新生的小丫头名目繁多,有叫“妹妹”的,有叫“毛毛”的,有叫“小咩咩”的(k市对新生儿的称呼),有叫“小丫头”的,也有叫“小某某”的(某某=艾米的真名)。

新生小丫头的正规名字,是跟妈妈一样的,只加了一个jr.,网名早就有了,叫“艾颜”。既然两个小丫头大名一样,那昵称就有同样的问题,用最后一个字再加“儿”就不怎么好叫。如果把小艾颜叫“小丫头”,又跟妈妈的昵称重复了。

太奶奶说:重复了怕什么?重复了正好,一呼两应,多热闹!

最后还是黄米小哥哥天才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完全没人教他,哥哥就自动叫妈妈“虾头妈妈”,叫妹妹“虾头妹妹”。

“虾头妹妹”的相貌,现在看上去还不像那张“果体”照上的“虾头妈妈”。那上面的妈妈是一个圆圆脸上四个圆圆点,但妹妹现在还是一个圆圆脸上三条短横线:眼睛还有点肿,还不那么“炯炯有神”,闭着的时候就是两条线。嘴巴也还不是嘟嘟嘴,抿着的时候更像一条线。

不过素芳奶奶说艾米刚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长段时间就长成“果体”照上那样的了。

哥哥对“虾头妹妹”很感兴趣,玩具啊食物啊什么的,都会分一些给“虾头妹妹”,但他是典型的叶公好龙,真到了妹妹跟前,他就满脸敬畏,不敢靠近不敢碰,只在照相的时候勉强抱了一下妹妹,还是在千般劝说万般利诱之后,实际上是爸爸从后面抱着他们两个,怕哥哥一害羞,手一松,把妹妹掉地上去了。

妈妈给妹妹喂奶的时候,哥哥是想看又不敢看,把脸藏在爸爸腿空里,害羞得要命。妈妈的奶,妹妹吃不完,挤在杯子里问哥哥喝不喝,哥哥打死也不肯喝。妈妈告诉他,你小时候也是喝妈妈的奶奶的,而且是像妹妹这样叼着妈妈的奶头喝的,哥哥坚决反对,连声说“no,no”,大概觉得这太尴尬了,羞死个人。

但这个“小时候”给他很大触动,他现在总缠着大人讲他小时候的“故故”,而且总是听得津津有味,百听不厌,脸上是一种既怀旧又疑惑的神情,仿佛在说:真的有这事吗?是你们编的吧?想我堂堂一个大哥哥,怎么会干这么丢人的事?

哥哥现在很恋妈妈,总爱跑到妈妈身边磨蹭。刚开始,我们怕妈妈休息不好,总是把卧室门关着,哥哥推不开,便用手拍门。奶奶告诉他别拍门,让两个小丫头睡觉,他很乖,不拍了,但他仍然忍不住,就用小手在门上抠。

妈妈无论睡多沉,都能听见儿子抠门的声音,总要爬起来给儿子开门,于是我们干脆让门开着。

哥哥在外间玩一会儿,就悄悄跑到卧室去看妈妈。如果妈妈醒着,就跟妈妈玩一玩;如果妈妈睡着了,就在床边站一会儿,然后就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样,又跑到外面去玩。但过一会儿,他又会跑到卧室去看“虾头妈妈”。

太奶奶开玩笑说:哥哥像个上发条的小火车,走着走着,发条过劲了,走不动了,就得到妈妈那里去上发条,上满了再出来玩。

“发条”是个很老的概念了,家里几乎找不出需要上发条的机件,没法示范给哥哥看。最后太奶奶只好改成气球,说哥哥就像气球,气漏光了,就瘪下去了,蹦不起来了,就得重新打气。到妈妈身边去呆一会儿,就像打气一样。

哥哥听懂了,再跑到妈妈身边的时候,就蹲在床边,叫妈妈给打气。妈妈“区区”地用嘴打气,哥哥就学气球慢慢鼓(站)起来。母子俩嬉戏一会儿,打足了气,哥哥就又跑到外间去玩。

有一天,哥哥走进卧室,妈妈正睡着了,脸上有很多的汗,头发也有点蓬乱。哥哥吓坏了,冲出卧室,大声哭喊:“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呀——”

这好像是他第一次在“妈妈”前加个“我的”,而且哭得那么惨,把爸爸的眼泪都哭出来了,因为爸爸完全可以体会小哥哥心里的恐惧,俗话说生孩子是“儿奔生,娘奔死”,在那种时刻,一个“万一”的念头就能让人彻底崩溃。

妈妈抱着儿子,安慰说:“妈妈在这里呀,妈妈没事,妈妈睡着了——”

哥哥看着妈妈,脸上还有恐惧的神色。妈妈猜测说:“是不是妈妈睡得披头散发,把儿子吓坏了?”

爸爸猜测说:“可能是你睡得满脸的汗,他吓坏了吧。”

妈妈解释说流汗汗是好事,妈妈身体里有很多水水,流出来了,妈妈就舒服了。妈妈不会死的,妈妈还要活很多很多年,要活成一个太奶奶,天天跟在哥哥屁股后头,要跟哥哥share糖糖。

不知道哥哥是不是听懂了,但他没再为此哭过,有时还拿起妈妈枕头边的毛巾,给妈妈擦擦汗,不过经常是擦完之后就把毛巾忘在了妈妈脸上,吓得爸爸妈妈赶快交代哥哥:千万别给“虾头妹妹”擦汗!

现在两个小丫头的任务就是吃了睡,睡了吃。而两个男人最惬意的事,就是守候在床边,看两个小丫头吃了睡,睡了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