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海上升明帝 > 第262章 剑拔弩张王公会

海上升明帝 第262章 剑拔弩张王公会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30 17:12:16 来源:转码展示1

郧襄失陷,紧接着杭城再陷,消息传到北京,满朝震惊,紧急召开议政王大臣会议。

摄政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礼亲王代善、肃亲王豪格、豫亲王多铎,以及刚被贬为郡王的阿济格等一众王公贝勒,及诸旗的固山额真以及每旗的三名议政大臣也来了。

亲王、郡王、贝勒,八族固山额真、议政大臣、六部满汉尚书,汉军旗的大学士范文程、宁完我等也都被召来议政。

内廷,议政处。

王公贝勒大臣等济济一堂。

除了领兵在外的议政王公大臣贝勒,其余有资格参会的都来了。

议政王大臣会议,又称国议,最初源自女真人的诸贝勒议事制度,努尔哈赤创建八旗以后,又置议政大臣五人,理事大臣十人,与诸贝勒每五日朝集一次,协议国政。

到了皇太极时期,他有意的扩大议政王大臣会议的规模,会议的成员虽由上层贵族及八旗大臣所组成,但不是所有上层贵族、大臣都可以出席。“议政”是一种正式的职衔,代表着一定的权力和地位,必须经过皇太极的任命。同样,在必要时,皇太极也可以撤销某一贵族及大臣的“议政”资格。

到入关前皇太极崩,议政王大臣会议人数不断增加,许多较低级别的贝子甚至国公,以及许多大臣都参加议政,实际是不断的降低着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与地位,是从八旗亲贵协议国政,转向皇权垄断的这么一个中央集结过程。

以前各大贝勒说了算,代表的是部落奴隶制时代的权力分配,如今却变成了如中原王朝的一种御前廷议制度。

真正主持会议和决策的是皇帝,只不过如今皇帝年幼,所以由皇叔父摄政王代行这权力。

肃亲王豪格一开始就直接对多尔衮发难,认为他之前决策重大失误,导致了如今南方局势糜烂,并顺便攻击上次出征挂帅的阿济格和多铎。

意图把这三兄弟一起收拾。

“阿济格上次回来,吹的天花乱坠,说自己攻下大城六十余座,收降兵马四十余万,可实际呢?郧阳一直未拿下,荆江以南的长沙、岳阳也没拿下,襄阳、武昌、荆州、汉中、南昌、九江、安庆这些重镇要城,却统统委给新降之顺贼、明将继续统领镇守?这岂不是惹人发笑?”

“我八旗勇士们辛苦打下来的地盘,却又拱手让给他们,朝廷还给他们授官,给他们发饷,敢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豫亲王多铎在江南也是一样,在杭州呆了两个月,带着十几万人马在那里避暑,空耗粮饷,坐视明鲁王在杭州对面的绍兴即位监国,眼看着他收拾人马,整顿残明,最后就这样视而不见的班师回朝了。”

“可睿亲王居然还给他们大加赏赐,加封德豫亲王,还赏赐了几万两银子,从征诸将,人人有功,个个厚赏,可笑至极!”

豪格直指叔父多尔衮,“皇叔难道不该为此负责吗?”

摄政叔王郑亲王济尔哈朗站起来打圆场,说了几句后却话锋一转,提到如今东南局势,“杭州失守,苏松动荡,此时正需要洪承畴这样老成持重的能臣坐镇,需要勒克德浑这样的宗室贝勒的镇守,睿亲王此时将他们匆忙调往湖广,有欠考虑啊。”

“若不是洪承畴和勒克德浑的江宁八旗被调走,只怕杭州也未必会丢,苏松也不可能如此动荡,正是少了这压舱石,才让江浙如此糜烂啊。如今这是湖广没救上,反倒把江浙给搭上了。”

“严我公仅只是个举人,三月间从举人到大学士经略五省,提拔太过了。”

“他虽是经略,可直接就斩浙江总督、巡抚等上百官将,也是完全胡来,眼里还有没有王法制度?张存仁也是朝廷一品大臣,一省总督,说杀就杀?那不得上奏朝廷,由朝廷决议处置?”

“还有,他把一个四品盐道任命为二品巡抚?直接就把一个松江总兵授为提督,这些也严重逾越!”

“我看这个严我公,根本就不适合五省经略这样的要职,担不起这样的重任,应当换一个人。”

豪格和济尔哈朗这一老一少,今天也总算找到机会了,一上来就全力炮轰多尔衮,豪格上来指责上次南征的阿济和多铎谎报军功,剑指多尔衮,而济尔哈朗则借着指责严我公,来攻击多尔衮。

虽然多尔衮也刚处置了阿济格和随其南征者,但这件事情豪格和济尔哈朗等更视为是多尔衮借机打压异己,比如两黄旗的鳌拜、谭泰等大将,当初在皇太极崩后议立新皇时,他们就曾经带刀威胁过多尔衮,说不立皇太极之子,就要血洗大殿。

鳌拜随阿济格征讨,一直充当着追歼李自成的先锋,屡立大功,入湖广后,又分翼出师,一人连取邓州、武昌等十三城,连战三十余仗,皆捷。

可最后不仅不准叙功,还被罚银一百两,甚至连议政大臣的资格都差点被剥夺。

固山额真谭泰更惨。

而做为主帅的阿济格因谎报军功等贬为郡王,再追查他藐视皇帝呼皇帝为孺子,降罪罚银剥夺牛录等,可豪格认为这阿济格被夺的牛录,最后到了多尔衮的旗下。

这不左口袋倒右口袋吗?

至于所谓亲王降郡王,这算什么惩罚,满州王公贝勒们,谁不经常被贬降罚银,那都不叫事,就如豪格,不也曾三次贬降为郡王么,但很快还是会升回来的,至于说罚银这些,更不是事了。

他们唯一比较在乎的,是自己统领的牛录,这牛录剥走了,那才叫真没了。

谭泰本是正黄旗的固山额真,就是一旗之军政长官,这已经是八旗旗主之下各旗地位最高的了,却被多尔衮给坐罪夺职,连国公世职都贬降。

多尔衮对谭泰又敲又打,最后硬是把这位曾经皇太极心腹,成功拉拢到了自己这边,收服谭泰后,多尔衮立即复谭泰一等公爵,又复其正黄族固山额真之职,并复其议政大臣头衔,又指使他攻击曾经的盟友索尼、鳌拜,把索尼坐罪夺职,鳌拜也被罚。

是济尔哈朗硬保,又有太后从中出面,才保下来。

多尔衮坐在那里,看着他们争先发难,也只是心里暗笑。

济尔哈朗是个老狐狸,一心支持豪格,两人牵扯很广,可这老狐狸有些又有些优柔寡断,畏首畏尾,关键时候缺乏魄力。就如当初拥立新皇一事,这老家伙既想拥豪格,又怕自己拼个鱼死网破,在毫格愚蠢的先退出后,最终没能硬到底,只能妥协拥福临。

他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在对付这老家伙时,总能占于上风,靠的就是干脆果决,绝不犹豫。

老家伙本来与他共同摄政,名位还排在他之上,但如今大权旁落,心有不甘,却还让豪格这愣头青打前锋,可笑。

这时,宗室诸王里老好人代善出来说话了。

“南方局势糜烂,残明势力出乎意料,我以为得慎重对待,光靠洪承畴和严我公两位汉人文臣肯定不够,关键时候,还得咱们满州儿郎出马。我提议,应当派宗室亲王挂帅领兵,精选八旗精锐南下,一举灭掉残明,统一中原。”

代善是多尔衮的二哥,努尔哈赤嫡次子,四大贝勒之首,封和硕礼亲王。代善父子领两红旗,也是实力派。

还曾因作战勇猛,而被赐古英巴图鲁,现满州第一勇士巴图鲁鳌拜,都只能算他后辈。

虽然勇猛,但皇太极一朝,都因他曾是四贝勒之首而一直被打压,但在宗室威望一直很高,更何况还有娘家人佟氏外援,到皇太极死时,更有硕讬、瓦克达、阿达礼、罗洛浑、满达海、勒克德浑等一众封有王公爵位的子孙。

只不过在皇太极突然驾崩后,代善也下错了棋。

当时两黄旗拥立豪格,豪格本身又是正蓝旗旗主,两白旗则要拥多尔衮,四大亲王之一的镶蓝旗主济尔哈朗也支持豪格,代善认为豪格拥有众多支持者,占有优势,于是也支持拥豪格继位。

可这个时候,他的次子硕托勾结其侄儿阿达礼、勒克德浑却密谋拥立多尔衮,在两红旗里串连。代善知晓后,主动站出来揭发了自己儿子和孙子的阴谋,于是硕托和阿达礼都被处死,博洛贬至豪格手下为庶人。

这件事,对当时的多尔衮打击很大,本来如果有两红旗的支持,哪怕是部份两红族王公支持,多尔衮都有极大的机率压制住两黄和两蓝,成功做上皇位。

可代善良的大义灭亲,却使的两红旗没能支持他。

好在关键时候,豪格犯蠢,济尔哈朗又优柔寡断,使的本来占据上风的他们,却在多尔衮的强硬面前反没了对策。

最终,僵持不下,阿济格说豪格推让不当,那就立正白旗主多铎,多铎则说论长当立代善。

代善自然知道自己没资格没能力争皇位,于是提议折衷拥立皇太极幼子福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