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海蓝之夜 > 第13章 春暖花开

海蓝之夜 第13章 春暖花开

作者:伟德山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2-29 06:42:12 来源:转码展示1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阳光明媚,阳气上升,宜外出踏青。gsgjipo

春季,处处充满了躁动和不安分,这也是一个让人犯困,容易迷失自己的季节。

这几天林若然的私人电话明显多了起来,而且总是那个熟悉的号码。这个号码他已经能够背得滚瓜烂熟,“索菲亚2”就是个摆设。

他知道电话那头儿是谁在一直等待着自己的接听,他也知道相比自己的妻子张芳华,他更喜欢听到电话那头的声音。

他常常一个人躲起来轻轻地说着话,电话里传出来的声音依然那样的柔情似水,让他陶醉,不能自拔。

他已经沉沦,不,他情愿沉沦,因为她已经让他欲罢不能。

但他的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又让自己难以割舍,他爱着她们,她们两个已然成为他生命中最亲的人。

他知道自己注定给不了那个女人应有的名分和社会地位,他为此自责过,内疚过,矛盾过,也彷徨过。

可是他无法选择,只能维持现状。

还好,自己的努力所得到的社会财富,足以解决两方的温饱问题,而且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他庆幸自己遇到了她,她是一个内秀的女人。

她爱着他,爱得义无反顾!

他很矛盾啊!

二月二一过,裕达这艘轮船再次扬帆起航,蓝色港湾作为公司本年度重中之重的项目,自然落到了刘锦城身上。

动员会过后,各类人员各司其职。作为公司的舵手和船长,安排好每个人的工作后,刘裕后难得有了清闲的时间。

他带着林若然开着车在海蓝市里跑了两天,几乎每个角落都没有放过。他在下一盘大棋,因为即使今年的日子挺过去了,明年的日子也不会好过,既然雪球已经滚动起来了,要想越滚越大,就不能停下来,否则会被周围的空气融化掉。

停不下来了,这艘轮船速度很快,乘风破浪,已经停不下来了。

他在寻找地块,合适的地块,他要用蓝色港湾赚回来的钱换成佳名花园三期的楼,再用这些楼房进行抵押贷款拿地盖楼,最后完成裕达最重要的一桶黄金的积累!

如果进行得顺利,2008年前,裕达公司能够变成小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谁不想当甲方,难道谁天生就是乙方?!甲方乙方,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有着本质的不同!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他要带领着裕达这艘轮船随着房地产开发这浪大潮越走越远,直至到达财富的彼岸!

他瞄上了南区一个地块,虽说满是荒草,面积也就四五亩地的样子,但位置还算可以,也只能算可以吧,他在心里做了标记,因为暂时还没有实力购买它,何况他也需要进一步考察。

没办法,他现在必须瞧着兜里的大米下锅,这一步,他走得特别艰难而小心。

资金,他的资金链太脆弱了,不能有任何闪失。

他甚至做好了把自己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准备!

已在路上,无法回头,唯有坚持走下去,唯有破釜沉舟,才能有胜算的可能。

可能,也只有可能了。世事难料,鬼知道明年,后年,大后年的投资环境是什么样的,他只能祈祷近阶段社会经济处于“金叉区域”的爬升阶段,但愿没有到达这一行情的顶峰!

地块有了,剩下的就是运作了,这种事情他需要亲自进行,林若然的事情太多,不能给他太多的压力。

他再一次想到了老领导。老领导就是为他遮风挡雨的大树,自己什么时候能够独立飞起来,他不能回答自己。

他只得苦笑。

他知道他们之间虽然带着明显的权钱交易色彩,但他何曾不是把老领导看成了自己的恩师,因为每次交谈,他都能收获良多,胜读十年书。

他认为,有了这棵大树作避风港,他的路会走得越来越远。

他坚信这一点!

林若然并没有去参加刘伟在蓝色港湾的开工会,这种会议的性质毕竟与自己的业务关联不大,专业性太强,不适合销售类型的人员参加。所以,他让刘锦城和张德仁去了一趟,自己只等着会议结果。

与其说是开工会,不如说是刘伟的见面会和新闻发布会,刘伟展示着自己权威的同时,更多说着一些行话,没有过多吊人胃口的内容。

中午,赵培军请客,王俊作陪,除了刘伟,李鹏也在刘伟的点名下参加了,新官上任,觥筹交错的场合,他可不想没有外援孤军奋战,带上一个人就是一份帮助自己的力量,有备无患。

一直以来,李鹏给刘伟的印象都不错,李闻时代已经翻篇了,与王治相比,刘伟还是比较喜欢李鹏,经过这几年的交际,小伙子虽然小不了自己几岁,但低调灵活,有要求就有反馈,行动利索,是当助理的好手。

换掉王治,需要从长计议啊!自己的羽翼暂未丰满,此时不是向王博谈要求的时候。

刘伟的酒量一般,也就半斤白酒的量,而且不能掺酒,啤的,红的,一掺就倒。所以,酒桌上他就把着一个三两三的酒杯,死活就是一杯酒,赵培军和王俊见状也没了办法,甲方嘛,得罪不起啊!再加上李鹏在边上一口一个“刘总”“刘总”地帮着说着话挡着酒,他们也就作罢了。

刘伟心里有着自己的打算,暂时先端着吧,况且下午还要回文韬大楼,刚上任就醉醺醺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是极不理智的行为,走廊里,角落里,到处是盯着自己的眼睛,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现在不能犯错,绝对不能。

端着是必须的,赵培军和王俊有意见在所难免,不过,他以后会给他们面子的,他知道端着就生分了,话说不到一块,酒喝不到一桌,尿尿不到一个壶,怎么开展工作啊。所以,他在等待合适的机会。

酒席终于散去,虽然喝了酒,他还是很清醒,白净的脸上有了微红,泛着光泽,不走近闻是绝对看不出他喝酒了,就这样他开着李闻留下来的那辆奥迪车回到了公司大楼。

下午两点,一时没事的刘伟在喝完王治泡好的热茶后竟趴在办公桌上迷糊了起来。

的确太累了,一段时间以来,他的神经总是绷得紧紧的,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放松过。借着余下的酒劲儿,这一觉他睡得挺沉,几乎是躺在床上的那种舒服感。

他是被手机的铃声吵醒了。他用右手拿起放在桌上的三星手机凑到眼前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下后就按了静音,任由手机屏幕在那里一闪一闪。

看着手机再次没了动静,他又趴了一会儿。待自己完全清醒后,他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几步,伸了几个懒腰。

这时候他的手机铃声又响了,他俯身一看,还是刚才的那个电话号码。

冥冥中,有个声音让他端起官架子,于是他这样做了。

他缓慢拿起电话接通了来电。

来电是林若然的,他盛情邀请刘伟晚上吃饭,说是蓝色港湾的事情。

刘伟捋了捋蓝色港湾现场的情况,哪有什么事情啊!于是就摆出了公事公办的语气婉言谢绝了林若然的邀请。

必要的姿态是要做出来的,否则,逢请必去,跌了份儿不说,还让对方轻视自己几分,那么在关键的时候自己说话的气势就不能硬气了。

这可是一门学问和技巧,他正在慢慢学习,且日渐熟练。他还专门到海蓝市最大的新华书店去买了各色各样的必修书籍来学习,例如战国时期的黄老学说,民国时期李宗吾的厚黑学,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戴尔·卡耐基的成功学,等等等等,晚上有时间了就仔细研读,仔细揣摩,“修仙”之路虽然辛苦,可是他受益良多。

还是单身的他,暂时住在公司安排的独立公寓里,一室一厨一卫,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晚上除了必要的推不掉的应酬,他都会静下心来读会儿书,已然成了习惯。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嘛,在书中他几乎忘掉了自己的**。

但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学以致用不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己职务的上位瞬间带来了收入的增加,大老板开出年薪10W加分红的筹码保守算下来也是20W的工资对他来说已是很高的了,可是学无止境也应该带来更多的利益所得,作为新进高管的刘伟,他能满足吗?

他自己不能回答自己。

他想三年内买房买车,房子多大,车子什么品牌,他的心里也是有了初步的规划的,人嘛,一生一世很短,不折腾一番怎么能对得起自己手里这大把的时光呢?!

而李闻事件好像就发生在昨天!所以处在这个让人眼红又敏感的位置,如何拿捏是不好把握的,这里“度”很重要!一边是至高无上有着生杀决断大权的大老板,一边是伺机而动诱惑自己进行权钱交易的“林若然”类型的生意人们,如何取舍,太不容易了。

“刘总,怎么样,我说的没错吧,请不出来吧!”林若然合上最新版的摩托罗拉翻盖手机,乐呵呵地对刘裕后说。

“刘伟刚上任,谨慎也是理所当然的,以后再找机会吧,正好蓝色港湾也没有太重要的事情,等等再说吧。”刘裕后斜靠在老板椅子里接了话。

“也行,等等再说吧,一回生二回熟,等我找机会把他约出来,我向您保证,一顿饭搞定他,这事包在我身上。”

“相信你林若然的实力,那就放一放吧。我们再说另外一件事,德仁,你们工程部的事,刘锦城反映的事情你可要盯紧了,千万别再在原材料质量上给我出事,否则我可拿你是问!”

“刘总放心,我会盯着点,小刘那边我已经打过招呼,只是到时需要李经理配合一下。”张德仁接了话。

刘锦城那边的工程进行得并不顺利。

对工程管理而言,刘锦城可算是轻车熟路,进了工地后走那条路,如何去走,他早已了如指掌。早在三天前,工人设备就入了场,吃穿住行一天就安顿妥当,相关的手续文件也报送了监理公司和甲方。

甲方所有的工地就一套班子,所以这边管理现场的也是李鹏,老熟人,关系早就处理好了,逢年过节的红包自然不能少,由于他是兼管两个工地,所以红包自然是双份。

刘锦城跟他的关系处的非常好,经济签证啊,洽商啊,工程变更啊,现场测量啊,基本一路绿灯,说白了还是刘锦城经手的工程施工质量过硬,李鹏放心。

监理就不一样了。监理是另外的一个监理班子,虽然和王俊一样都是海蓝市德天监理公司的人马,可是另外一个项目部的人。

新人,自然就有些生分,双方都在相互熟悉中。进场当天刘锦城就在德胜楼安排了总监方圆和安装监理师鲁明,张德仁作陪。双方喝得还算顺畅,不过隐隐约约中,刘锦城感到与王俊比较起来,方圆是个难对付的角色,一副笑面虎的模样,不知道笑容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心眼,或者其他不可告人的秘密。

既来之则安之,遇见了就是缘分,慢慢处吧,是青丘的狐狸精,早早晚晚都会露出尾巴来。

他能骚到哪里去?!

没办法,在工程这个行业中,施工单位本身就是弱势群体,是被宰割的对象,谁叫你是来挣钱而不是花钱的主儿呢,都知道这个行当里有钱的就是爷,在把爷爷们供起来的时候,参拜者自然也就成了孙子。

在点头哈腰和卑躬屈膝间,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挣着一成或者两成的利润,不容易,的确不容易。施工单位,本来是有尊严的,但是不能把尊严当饭吃的一个群体,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赚着辛苦钱,此中滋味只有身在其中的他们能够真正体会到!

总监方圆,五十出头,中等个子,白白净净,光头铮亮,操着一口纯正的本地方言,土生土长坐地户的他也是在工程口上摸爬滚打了一辈子,水泥匠做过,钢筋工做过,模板工也干过,甲方干过,乙方干过,监理也干过。

行家出身的他对施工单位的那些道道和伎俩太熟悉不过了,所以他有着无数调教乙方的手段,花样层出不穷,而且没有重复,真是做到了推陈出新!

举个例子,临近上午十点,方圆一看午饭没有着落,再一想想哪个饭店的海鲜新鲜又地道,来吧您呐,于是他便安排手下的几个监理工程师拿上响鼓锤、游标卡尺,千分尺,激光测距仪等测量工具来到工程现场。

他们测测这个,量量那个,敲敲这块瓷砖是否空鼓,比量比量那块保温板的厚度是否满足合同要求,查查堆放的那批钢管厚度能否满足规范要求,保证不到一个小时几份《监理通知单》就能下发到不同施工单位领队的手中。

通知单里,冠冕堂皇地说了一堆行话,总之抽查情况客观属实,质量不合格,后果很严重,必须马上停工整改!

看着通知单落款处红彤彤的监理注册章和方圆那优美的一笔艺术签,哪个领队不害怕啊,能做主的马上拿着通知单去找方圆,不能做主的马上请示上级领导后也会屁颠儿屁颠儿去敲他办公室的门。

来找他的人当然不止一个,那好,一个一个地来,不好意思,你来晚了,先整改吧,明天中午再说!

基本的程序都是这样的。领队见到方圆后,恭敬地把香烟一点,坐下来聊聊吧,于是不知不觉中到中午了,方圆会邀请领队出去吃饭,领队自然明白他的意思。

哪里好意思让方总监请客呢!领队请示了一下方圆想吃什么,什么地方讲究,于是便鞍前马后地伺候着方圆一伙人来到他中意的酒楼,一顿好吃好喝后,哦,问题还是不大啊,幸亏及时发现,那就下午继续施工吧,下不为例啊!

当方圆他们重新回到工地时,领队的早已通知自己的队伍热火朝天地干着活儿呢。

作为新进施工单位的领队,刘锦城自然不能幸免。

按理说,客也请了,烟也敬了,说起话来自然客套很多。

可是,方圆不同。话客套了归客套了,但他的动作远没有结束。

地暖,空调,除尘,三个外包工种都是利润可观的项目,方圆心里一清二楚,此时不揩点油水补贴补贴饥肠辘辘的肚皮,更待何时?!

“喂,刘儿,你来一趟我办公室。”方圆给刘锦城挂了电话。

“好的,方总,我十来分钟就到。”刘锦城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面放着香烟和打火机,钱包也鼓鼓的,请客吃饭够了。

十分钟后,刘锦城敲开了方圆的办公室门。

“方总,什么事?”刘锦城抽出一支烟恭敬地给方圆点上。

“我有个朋友,他有个沙场,十来天后你这里就需要河沙了,到时让他供点?反正你们的河沙也是在市场上买的,他也说了,价格嘛,按照市价走就行了。”方圆吐了个烟圈直截了当地说了自己的意思。

“这个嘛,方总,我虽在这里带队,可是原材料采购可是不归我管辖的,我需要请示请示上面的领导。”刘锦城谨慎地应承着。

“行,那你就请示请示张总吧,他是你的顶头上司,请示请示也是有必要的,那你什么时候给个话?”

“我马上请示,尽快给您个话。”

刘锦城出了办公室门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措辞,把电话打给了张德仁。

一级一级反映情况,刘锦城知道这个理儿,虽然河沙采购不归自己的师父管,可是他还是要向他直接汇报的,这是程序。

很快,刘裕后知道了方圆的事情,有些过分了,也有些恬不知耻了吧,方圆这个老小儿!

可是,上了人家的门头儿不低头是不行的,还好,河沙不同管材,质量容易把控,加强现场的质量管理就可以了,况且是市价,所以还是可以接受的。

刘裕后拨通了李瑶的电话交代了一番后,又把自己的要求跟张德仁说了一番。

十来天后,当装载着二十多方沙子的斯太尔汽车开进工地现场时,刘锦城、李瑶、张德仁和方圆已经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看着货箱四周加了堵板已经冒了尖儿的沙子,凭借着多年的施工经验,张德仁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猫腻,车上的沙子不是河沙!

“张总,李经理,还有刘经理,沙子来了,你们看看,行的话就卸了。不巧的很,我临时有点事情,就先走一步了。”方圆指了指车子上的沙子说着话,准备转身开溜。

“方总,正好您在这里,我们双方一起验验吧!省得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就十来分钟的事儿。”张德仁马上意识到方圆的意图,及时接了话阻止了他的后续动作。

“这个……也好,也好,那就一起验收验收吧。”方圆见走不脱,就勉强答应了。

于是四人一起走近了汽车,刘锦城马上安排司机拿着铁锹上了沙堆顶端,从不同的地方随机弄了几锹抛了下来。

四人一起围观,张德仁蹲下身来用手抓了一把凑到面前仔细看了看,没错,这车沙子的确有问题,沙子不是河沙,而是海沙!

刘锦城也发现了其中的端倪,他俯身凑到师父的跟前,用眼睛看着师父。

“方总,这沙子有些不对劲儿吧,您过来看看。”张德仁示意方圆凑过来一起看看。

没有躲掉的方圆只得凑了过去看了看,其实他根本不用过去看,车上装载着什么样的沙子他心里跟明镜儿似的。

“海沙,方总,这是海沙,您看看,这么均匀,颗粒如此细小,您再看,这里面还有贝壳碎片呢,海沙无疑。”张德仁从沙子里捏出来一枚风化了的白色扇贝壳,虽然那么小,但还是被认出来了。

“我们这个工地就在海边,东面那一片全是海沙,海沙是不能用在我们地暖的地面保护层施工,您知道的,方总。”刘锦城及时补充了一句。

“张总,海沙肯定不能用,用了出现问题怎么办?”李瑶说了一句。

“海沙当然不能用,方总,您说呢,我们可不能在您的眼皮子底下建造一批‘海沙楼’吧,那后果就严重喽!”作为“老工程人”的张德仁说的坚决。

“我看这批沙子跟东边海滩的那片沙子还是不大一样的,你看,这里面还有树根,是不是海蓝市西北方向那片黑松林里出来的,张总,你看看。”方圆提醒着张德仁。

张德仁又仔细看了看,的确,这批沙子与海边类似沙漠的那样的沙子还是不同的。海蓝市建筑口上的人都知道黑松林边的那个沙场。沙场距离海边能有两三公里的样子,面积约有七八个足球场那么大,那里盛产一种土黄色盐分相对较少的沙子。

时代变迁,沧海桑田,如今大概退去,那片沙场被人们栽满了黑松,表面已经覆盖了一米深的腐殖土。海沙被埋在其下,盐分少了,云母颗粒在地壳运动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形成了一种介于海沙和河沙之间的特殊沙子。这种沙子当地老百姓用来做些简单的门房建设也没有出什么倒塌事故,这不,一传十十传百,就被投机的沙场老板们盯上了,在这些人眼里,沙子就是金子,如今早已成了海蓝市有名的伪沙场,有些工地时不时就会发生进场的情况。

想不到在自己的工地遇到了,张德仁不免摇头苦笑。

“方总,黑松林的沙子我们也不能用啊!”张德仁拍了拍手里的沙土,站直了身子认真地说。

“少用一点也是可以的吧,你公司的地面也不涉及到楼房主体结构,再说了,这,这,这么大一车沙子已经进来了……要不,先收下吧,用到别的地方,司机师傅千里迢迢地来一趟可是不容易啊!又是人工,又是油儿钱,还要躲路上的交警,对吧?收了,收了。”方圆说得头头是道,看来提前也是备课了。

“方总,是,地面不是主体结构,可是我的地面里也有钢丝网啊,即使少量的盐分也是能够腐蚀到的,如果出现了裂缝超标怎么办?况且后期地面即使铺上了瓷砖遮丑,也会有反碱长白毛的现象发生的。”

“那就是后事了,后事了。”方圆显然不同意这车沙子退场,继续坚持着。

“我的方总,我们真不能用,上次你我一见如故,算是朋友了,听我的,您就退了吧!出了事,你我可担不起这个责任的,返工不说,一定会给文韬房地产和德天监理公司的声誉带来恶劣影响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到了那个时候,你我可就是罪人了,您说,我们还能在摊儿上混吗?”张德仁说得委婉,他不想惹怒了好不容易处的和谐关系。

“……这个,退的话……很麻烦的。你让司机开走,那拉到哪里去啊?”方圆还是不依不饶。

这边李瑶早已看不下去了,准备情绪大爆发的她被刘锦城及时地用眼神制止。

“您如果一定要用,行,听您的,不过您要让供货方给我弄份保证书,而且我们要标记使用此沙的别墅楼号,另外您还得出面跟李鹏打个招呼,您知道李鹏可是隔三差五到这里转悠的,让他碰上了就是让刘伟碰上了,上次开动工会时刘伟什么脾气您可是知道的,不提前打个招呼绝对是不行的!”张德仁抬出了刘伟,并加重了语气。

用了就用了,是绝对不能出现文字类的东西的,如果出了事情,那自己还真别想在海蓝摊上混了!罢了,罢了……方圆见此情形,心里不免嘀咕,看来退是必须要退了。

见方圆楞在那里,张德仁知道自己的话奏效了,方圆处于矛盾和犹豫中。

“方总,您老哥看看,这样行不行?从沙场到这里油钱不用1B块钱,这个您有数,来回费用算2B块钱,再加上装车铲车费2B,共4B块钱,我出了,您安排司机师傅把沙子退回去,换成河沙,来一趟不容易,中午我们就不走,您赶快联系您朋友趁着午休路上没有交警,再安排送一车,下午我们一起验验,好不好?”

“还是张总想得周到,好,就这样吧。”方圆那张笑面虎的脸上一上午难得又堆起了花儿。

张德仁见自己的方案被方圆接受,立即吩咐刘锦城给了司机4B块钱,方圆适时地对他低声交代了一番。

斯太尔汽车很快出了工地,见好就收,方圆准备离身去自己的办公室。

张德仁见状,马上用右手轻轻拦住了方圆。

“方总,别介,中午了,您去哪里啊,走走走,我们一起去吃顿便饭,两点来钟司机就回来了,到时候我们还要一起再验验呢,走走走,一起,一起吧。”

“那多不好意思啊,又让张总破费了。”方圆推让着。

“您能赏脸吃顿饭,那是我们乙方的荣幸,走吧,走吧,老哥您给我面子。东区海边那家新开的海底捞不错,我们去那里吧?”

方圆没有再做谦让,上了张德仁的车子。

半小时后,一行人来到了餐厅,忙活了一上午都累了。

这家海底捞正如外界传闻的,底料清纯,牛肉正宗,拌料讲究,青菜甜脆,一个半小时后,方圆已是拍着肚皮很享受地再次坐进了车子里。

到了工地后,张德仁、刘锦城和方圆一起去了总监办公室闲聊,李瑶受不了方圆那德行,就借故去了海边溜达。

下午两点半左右,司机师傅开着那辆装载车重新出现在了工地现场。

有了上午的遭遇,这次的沙子品质相当的不错,当满满一车沙子顷刻间倒在设备旁时,几大团淤泥球从白净的沙堆上滚落下来,河沙里才有淤泥球,一看就是来源规矩。

四人一起验收完毕后,刘锦城给司机师傅开出了一份《材料接收单》。

告别方圆和刘锦城,张德仁和李瑶一起上了车,他们要回去向刘裕后复命。

方圆是满意的,吃喝卡要,这是他的本性,这种本性在他的身上显然被包装,被艺术化,他就是导演,无需剧本,全靠本能和即时表演,关键还是直播!与冯小刚、陈凯歌、张艺谋等名导相比,毫不逊色,也丝毫没有违和感,堪称完美,perfect!

这是他的本领,混迹这片江湖,这是他的伪装,是他的手段,是他的生存技巧,也只有这样,他才能找到存在感,并以此实现自己的财富累积和小康之路。

刘锦城和方圆又闲扯了十来分钟后,就别了方圆忙自己的事情了,方圆正好也犯了困,就悠然自得地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沙子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刘锦城回顾一天来的经历,深刻领会到自己需要跟师父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通过这件事情,方圆对刘锦城再没有其他过分的要求,当然平时的人情往来就不算了。虽然偶尔也有缺斤少两方数不足的情况,但刘锦城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了过去,只要方圆能在施工方面别开红灯就行。

要知道,在原材料供应方面,方圆几乎控制着蓝色港湾工地里所有的沙子供应和土方开挖及外运,他和片区内的土方公司紧密联系并占有一定的股份,这是施工单位打破不了的地方垄断!

他的这种在建筑原材料供应链上的垄断,是一种介于正常公司和黑恶势力之间的操作方法,行走在法律的边缘,啃食着属于自己的利润,连做甲方的李闻、刘伟也拿他没辙,也就任由他折腾。反正基本都是行业市场价格,在此基础之上,优先选择方圆的合作公司,还好,作为老江湖,在材料质量和管理操控上,他还是有一定分寸的,至今没有在这方面栽过跟头。

刘锦城小心谨慎地伺候着这位爷,知道了他的背景之后,更是不与他发生冲突,因为每方沙子里面有方圆的既得利益,双方合作得还算融洽。

一个月一结算,每次刘锦城都会把材料款从林若兮那里提前申领出来,再把款子和供货明细一起仔细整理好,然后敲开方圆的办公室门双手奉上,至于款子如何分配,刘锦城从不过问,也不敢过问,那是方圆的私事,每每这个时候,方圆的脸上都会堆成一朵牡丹花,层层叠叠,密不透风,灿烂无比,一口一个“刘儿”“刘儿”地叫着,倒让刘锦城不自在了。

刘锦城慢慢地摸清了他的脾气,号着了他的经脉,工程自然进行得比预期要顺利。

清明一过,五一快到了,他想约林若兮出去玩两天,踏踏青,放松放松心情,没想到竟被林若兮打住了,因为她安排了另外一件事情。

刘锦城的心里有些犯怵,也有些胆怯,他知道这件事情早早晚晚是要办的,可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到来了。

他要做些准备了,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他需要赶快行动起来。

他上网去搜寻了一些攻略,又请教了身边同学朋友得到了一些经验,甚至他把电话打到了林若然那里,作为未来的大舅哥,林若然自然予以全力的支持和帮助,可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恨不得把能够想到的招数通过速成班的形式教给刘锦城。

五一,终于还是来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