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翱看见杨氏他们来面上到是高兴,杨氏微微有些诧异,面上却是压着笑望向云翱。不得不说这云翱长得是真的不错,面如冠玉、目若朗星,给人文雅而清新的感觉。母亲当年一眼便相中了父亲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入座后杨氏便道,老爷今天可是有什么喜事儿,也说来大家伙儿听听。云翱看着杨氏,等的便是这句话,便说道,今日上朝圣上可是夸奖了咱家四哥儿,说是个将才,可是给我涨了脸。咱们云家可是从没出过将才的,大多走的是文官路,如今我家也有了将才,算是一大喜事儿。
柳姨娘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杨氏也不知是什么命,府上这八个孩子,只她杨氏的孩子个个成器,自己的儿子眼瞧着是没什么指望的。前些年还和杨氏不和得厉害,自大哥儿中了举便不怎么与杨氏对着了,心里有心怕杨氏给自己算账,面上却是笑盈盈的,任谁也挑不出错。杨氏远远地忘了一眼柳姨娘便开口道,今儿四哥儿到是来了一封家书,再问老爷的好呢。云翱听着很是受用的样子,看着柳姨娘不由得有些担心,她这一双儿女资质并不高,二哥儿如今在自己手底下,瞧着不是个做官的料,又是个庶出的,云家向来有家规,庶出的孩子成了亲便要分府别住。看着二哥儿,大哥已成亲一年有余,二哥到如今也未相看到合适的人家。想到这便看着杨氏说道,这二哥儿年龄也到了,你且相看些人家吧,有合适的知会儿我一声,我瞧着合适便定下吧。杨氏点头答应。柳姨娘听着心里很不舒服,想着这便是做人妾室的命,连自己亲生的儿的婚事也是插不上嘴的,自己的女儿也是周家三公子看上提的亲,女儿是个有本事的,过去后又是正室。
柳姨娘吃过饭便告退了,走的时候面上也是笑盈盈的。云翱看见柳姨娘走了便也跟了出去,杨氏望着不做言语,只云烟两兄妹心里有些不喜,但也未说什么。杨氏吃完便拉着云烟走了,打小杨氏有什么事儿都会跟云烟商量,一来教云烟做事,二来听听云烟的看法。
到了院子后杨氏便屏退了侍女,只留下了从娘家带过来的嬷嬷。杨氏望着自家女儿,想听听女儿有什么想法。云烟倒也不瞒着母亲,便开口道,母亲可是在想二姨母家庶出的三女儿,那姑娘倒是个不好相处的,便是二姨母那样的整治下也不见其锋芒避让,那二哥儿那儿怕是要热闹了。不过这范玉双到是个能管得住家的,倒也识大体,虽说这性格泼辣,但也是不惹事儿的主儿。到是配我那庶出的二哥,只是柳姨娘怕是看不上,柳姨娘一心想为二哥寻一门嫡女的婚事儿,怕是要跟父亲商议商议的,毕竟父亲跟柳姨娘的想法差不到哪儿去。父亲看上的怕是二姨母家大表姐(范秀敏),但怕也是知道,那等清流世家断不会将嫡出的女儿嫁给一介庶子,只是想看看母亲这边姐妹之间能不能去商议一番。
杨氏看着自家女儿笑了笑,抬眼看了看嬷嬷,嬷嬷便道,小姐说的这番有理,但有一点需考虑。老爷如今是从三品的太史,虽算不得大官,但确是皇上跟前的,也是说得上话的,二公子如今在老爷手下做事,外人并不具知二公子才能。老爷看上的只怕是刘御史家的三姑娘,虽是庶出,但姨娘颇有手段,过的跟嫡出大小姐差不远,亲哥哥也有才能,今年刚中了秀才。
杨氏看了看云烟,云烟有些不赞同,但也没说什么。杨氏便道,老爷属意的怕是吴家嫡出的二小姐。吴家官阶虽小,但吴家大哥是个有才能的在晋王手下做事儿,又极为的疼爱妹妹,与晋王关系好,老爷怕是想借此攀上晋王,好给那个庶子搭个桥,瞧着是个没出息的,端是给晋王跑跑腿儿也是好的,日后若是有这从龙之功也不会差到哪儿去。
云烟到是颇为赞同,恼到自己怎的没想到,想来是灯下黑了,望着母亲笑盈盈的看着自己,顿时脸有些热了。说道,母亲打算几时与父亲商议呢,这门亲事怕也是不容易,吴家二姐儿岁数同我一般,再等个两年随着吴家大哥的关系进王府也不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不进王府也会寻一个有才能的嫡子。父亲虽说在皇上眼前说得上话,但晋王可不需得他人在皇上眼下的。只怕这吴家是不成的,父亲心里未免也太偏心二哥了,到是不见为四哥相看的,四哥也不小了呢。这二哥那儿这般作妖。怕是到最后二姨母家庶出的三姐儿也是瞧不上的他的,到时看他们如何。
杨氏便道,这事儿按着老爷的心意办,成不成的不要紧,要紧的便是拿捏好分寸,不叫人落了把柄,也不让人觉得这庶出与嫡出关系多好多差,中规中矩的走一趟罢了。明日便与你父亲商议,过两天便去拜访吴家,届时带着柳姨娘在旁,也算给老爷面子,也让柳姨娘消了这等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