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观复志异 > 第63章 薛家兄弟

观复志异 第63章 薛家兄弟

作者:史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6 19:55:24 来源:文学城

漆雕氏之儒

薛朗靠在彭兮象的床头喝中午留的一碗糨杆儿粥。彭兮象熬粥的水平实在是差劲,稠得和一碗饭也差不多少,要不是看在六必居芝麻苤蓝丝[1]和八宝酱菜的份上,他肯定得再让他给配个炒菜。

他在彻底清醒之前,半梦半醒间好似置身在一处灯火幽暗的地放,那周围有像有好些灵位,绵延群立,他吓得闭上眼,理智上对自己说,你怕是已经死了。可他一觉醒来竟没死!居然被那“长发精怪”救活了。于是他在心中揣摩一下处境,据说他昏了一整天,臭脚巡们又来过两次。虽然他被藏起来没让人发现,但这里显然不是养伤的长久之地,所以一清早,他便叫彭兮象去联系一个可靠的人,带自己离开。

彭“精怪”救了他,他也不能一再连累了救命恩人。

其实,要不是不得已,他还真不愿意麻烦他的堂哥。堂哥是个得过且过的人,在法国人办的“飞燕”汽车行里开出租车,仗着能拽三句洋文不仅伺候达官贵人,还伺候洋毛子!是个空有点儿见识,却没骨气的青年。要说小时候,他对堂哥的印象极好,他比自己聪明、好学,还特仁义。这回来北京,他曾经劝过他加入护**,可他堂哥张嘴就问他:“一个月多少月钱?”所以打心里,他是有点儿看不起他,又有点失望的。人一长大,不仅模样变了,连志气也变了。

而这次他们的行动失败,他又与队伍失去联系,这北京城里他能信任的,就只有他了。

那“飞燕”车行的号码自打留给他,他一次也没打过,不知能不能联系上?八大胡同的山西巷是不能回了,国民政府肯定已经把那地方搜过了,或者他到三不管的船板胡同去躲上些日子?他们这些留京的人之前曾约定,若是谁出了事或失散了,便逢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夜间,到城外西南的陶然亭去联络,这眼见快要到月中,他得快些好起来......

他正想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彭兮象打外头回来了。

今天他跑了四个地方才打成电话,前两个都不让他进,他一看人家那光亮的玻璃窗户里映着的自己的倒影,乱袍散发,心中大概知道了问题所在。于是他当照镜子,把长头发在脑瓜顶盘了一个髻,捡个树枝儿别住,倒成了个道士模样,仙风道骨的。

最后,终于在一个天津人开的假洋行里借着了电话机,说了也就半分钟,让人要了两块大洋,结果对方还没在,只落了个留话儿转告。他只好先回家来,想若是没联系上,明日便到罗布斯神父那教堂去借电话。

彭兮象进屋没顾上说话,先灌了两大碗茉莉花茶。喝完看床上的傻小子正直愣愣的瞅着他,他赶紧把情况言简意赅地说了。

说完,薛朗却还在愣神,他挥手叫他:“小薛?愣什么神呢?”

薛朗心里可是挺惊讶。他今早上才醒,当时屋里还不亮堂,隔着蚊帐,俩人说话是半摸黑儿。现在,他突见这人毫无遮掩的面容,心里不由地颤悠一下,神思难属。

这“精怪”的那脸比山西巷戏班子里的姑娘还白净,眉毛浓又长,眼毛儿黑压压的,黑眼仁儿大白眼仁儿少,是那种乌发浓眉,偏偏又面皮干净的长相。此刻他瞪着眼,专注地看着自己,像个山里的鹿子。

还,还怪好看的。

“嘿!”彭兮象伸出指头,戳了他一把:“我说你不是流血流傻了吧?”

“啊?”薛朗下意识握住那手,掌心柔软的触感立刻让他回过神来。垂头一看,一只肉乎乎的手攥在他深棕色的手中,白白净净,纹理细腻,关节处一个个小深坑儿......和他那刷刀弄枪的手掌简直不像同一种东西。他“哎呦!”一声,混像摸了什么不该摸的,一把撒开了。

“脸怎那么红?”彭兮象坐到床边,伸手探他的额头,心想这是又发热了?烧傻了是怎么地:“怎么了?说话啊。”

“没事,没发热。”薛朗叫他摸得一闭眼,道:“你怎么留的话?”

“我就说叫他来我这店里接你,没说名儿,就说是他堂弟。”

“噢,谢谢彭哥。”

彭兮象嘿嘿一笑:“不用谢我哈,”特实诚,道:“你能活,我也挺意外的。”小伙子体格不错,个子不矮长得结实,五官深刻,有点儿黑,像滇楚一带的相貌。反正不是北方人的样子。

薛朗听了不知该说什么好,看来自己是纯属走运。可他转念一想,自己那枪伤缝的特别好,比那西洋医院里的外科医生还利落,不由的有点儿疑心。普通人别说缝伤口了,能胆大到操针在皮肉里镇静自如地进出,都不容易。

在薛朗观察彭兮象的当儿,彭兮象也在看薛朗。心想自己这是救了个麻烦。人现在已经醒了,不能再放在驻隙里,可这刚是搜查的第三天,万一没人来接他,该怎么办呢?他不禁问他:“除了你堂哥,你还有旁的去处没有?”

薛朗摇摇头:“没了。”他又马上说道:“你要是害怕我可以走,你把我送到南边的陶然亭就行。”

“陶然亭?”彭兮象挺纳闷。那地方到离他不远,但除了个小土山和一大片野海子就没什么了,一个野公园子,既不是住家儿区域也不是什么安全地方,到是有不少流浪汉和氓流子。

“嗯。”薛朗犹豫片刻,还是以实相告:“我的,我的同乡们十五那天会到那儿去,你把我送到那儿,他们能找到我。”

“可那离着还一个礼拜呢。算了,”彭兮象一撸脑门儿:“我不害怕,你跟这儿养吧。有人问,我就说是我远房弟弟。”他一沉吟:“旁人问,你就说你,嗯,说你叫彭子伯,记着没?”

“哎。”薛朗乐了。不知怎么,他非常高兴。

彭兮象又嘱咐:“平时这院儿不大来人,就西院儿那白大妈,我在他们家搭伙,一天给送两顿饭。你见着她别意外,记着叫人。”

薛朗点头。心想,难怪米粥都熬成那样,敢情平常不做饭。

“还有一个事儿。”彭兮象犹豫道:“街上告示说已抓住了你们三个人。”

“什么?!”薛朗一下身子直起来:“你没骗我?!”他急了,眼珠突突瞪着,张着嘴,想撕了谁的样子,像只发疯的小野兽。

“真事儿,都贴出来了。”彭兮象把他扶一扶,他不肯躺下,他只好劝道:“你先别急,有可能是诓你们,可谁也说不准是不是?我是觉得,甭管真不真,十五那天你还是别去的好。万一被抓的把你们出卖了,你不就自投罗网了。”

“这不可能!!我们是宁死要抵抗到底的,怎么会因为被捕就出卖自己人!”他愤怒地朝他吼道:“别侮辱我们!我们和姓袁的、姓段的卖国贼不一样!”

“嘿,谁侮辱你了,”彭兮象无奈道:“人心难测,屈打成招的事多了去了,英雄不是谁都能当的。政.府的事有政.府管,你一个小孩儿,别学人胡闹。”

“我胡闹?”薛朗迎着他那不以为然的眼神,竟然反驳道:“你这才是息诉之论!最龌龊不过!”

“龌龊?何为龌龊?傻子似的冲上去,让人一枪打死就高尚啦?”

“今日当政之徒左摇右摆,远国亲洋,必有人要及时站出来拨乱反正,否则久了臭味相投,跳蚤臭虫蛇鼠一窝,还谈什么建立新世界,民主救国!”

“真是臭虫跳蚤怎么拨乱反正也没用,也甭指望这种人能救国,”彭兮象摇头:“跳蚤和臭虫没有国籍。”

薛朗觉得这话算对,于是急着叫兮象认可他们的‘主义’:“昔日,同盟会的章大先生讲:‘为侠者应效古时漆雕氏。’凡天下有不公、不平之事,侠者当以击刺,行儒侠之义,杀身成仁,除国害,灭国患!”[2]

彭兮象一听嚯!这还有点儿“意思”,以为是个莽夫,没成想还是个......神父那个词,“信仰”!还是个有文化理论的。不过,若信仰没有自知之明,往往还不如草莽。

“你想当荆轲?想学谭复生?”[3]

薛朗眼睛刷地亮了:“你知道谭先生?!”

“没人不知道。”他手朝门外一指,有些惆怅:“那边儿就是浏阳会馆,一里地外就菜市口。”怎么会不知道,当年,六君子那惨烈的尸身还经过他的手。

薛朗点头:“对!谭先生是我的榜样!”

“可现在已不是大清,没有慈禧太后让你去刺杀。”兮象摇头:”且你们这种鲁莽与他根本不是一回事。”

“都是舍身取义,怎么就不是一回事?!”

“他们六个是以死身警示天下变法之路不通,叫后人勿要再重蹈覆辙,救国应寻新路。你们这,”他苦笑:“你们这纯属死了白死,能一样吗?”

“但还有袁家人!杀了袁家人,才能彻底让他们的皇帝梦破产!”

彭兮象皱眉头:“所以你们去教堂,是去杀袁家人?”他挺无奈,道:“袁氏人都已没了,真再有谁做皇帝,也轮不到他家。要是为这个,我看您还是趁早回老家吧。”

“回什么老家,天下动荡,男儿志在四方,上马杀贼,下马草檄,大丈夫应该如此!”

“嘚,那甭说了,”彭兮象一摆手,弃道:“我啊,跟您掰扯不明白。”心想这孩子太轴。

“你别走!”薛朗却不过他:“什么叫掰扯,正因为你们都是这些逆来顺受、胆小怯懦的想法,我们的国家才是现在这个样子。”

“胆小怯懦那是应该的!不要要求小老百姓,吃着这顿想着下顿,没过完今天就得为明天发愁,想活下去就得顺命,眼前一切就是每天得面对的天命,不顺行吗?”彭兮象拨开他的手:“你没资格说谁,即便是说,也应当责备这国家世道,而不是先责备老百姓不敢流血。”

“百姓懦弱,则国家懦弱!‘欲建造军国民,必先陶铸国魂!’”[4]

彭兮象听了这一句,眯起眼:“你是护**?”

薛朗被猜出身份,惊讶一下,干脆承认:“对,怎地!我是跟着蔡将军从云南来的,护国第一军二梯团4支队......”

”哎哎哎,甭跟我说那么清楚,我不想听。”彭兮象堵他嘴:“我只是想告诉你,人得明确自己几斤几两。古往今来,想要填补历史的空白的人多了,可大都被历史的空白填上了。谁能下笔,谁只能留白,那是时也命也,需天、地、人,三才际会。现在你这德性,是那命吗?”他抬起头,仰天叹气:“出英雄的时候没到,到了自然出,挡也挡不住。您啊,别瞎折腾了啊。”

薛朗被他堵着不让说话,郁闷极了。这么多天,他好容易得到一个可倾诉的机会,可倾诉的人,对方还不愿意听他。他一气之下,脑袋扎进床褥,蒙头大睡起来。

彭兮象去了前头门脸儿,昨日他已帮那信洋教、又要认祖归宗的信徒家人做完了他的衣冠冢,又清点对方定的丧仪之物,整理在柜上。快六点了,等那家人一会儿必会来取。

做完这一切,他拆了发髻,取一壶酒,坐在圈椅中松泛松泛。一静下来,便又想起那张报纸上的照片。

那个人的轮廓太像梨白了。对陈记者的话,他其实半信半疑。他觉得若真是梨白,怎么也不能取一个外国名字。可是陈记者又笃定其他的中外人士他都认得,这可叫他犯难了。外国使馆,可不是一般人能进的地方。

他喝一口酒,剪了一下灯花,又把报纸掏出来端详。

此时,一个人轻轻踏入店来:“请问,这儿是‘驻隙间’吗?”

彭兮象闻声抬头,门口儿背光站着个人,看不清样貌,只大概见个轮廓。

“是这儿,请进。”把灯又点亮些,端到柜上:“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

此人梳一个油头,五官平和,身量中等。他面带微笑,一身洋派打扮带着白手套,挺精神的。看着不像要办丧事。

“您是彭先生?”来人问。

“是。您是?”

对方轻声道:“我是薛万琪。您给我来过电话儿。”他提示:“我那兄弟。”

“噢是!”彭兮象挺高兴:“您来的还真快!后院儿呢,跟我来。”

薛万琪默声儿跟在他身后,心中实已起了不小波澜。

他刚才一进屋就已认出了彭兮象,这就是那个挪亚之前没追上的人!他的外表也实在奇特,远看跟叫花子似的,不能不叫人印象深刻。

而一个开棺材铺的“叫花子”怎么能让德国人穷追不舍呢?而自己那傻弟弟,又是怎么和他混在一处的?

薛万琪心里嘀咕着就进了后院,院子里却更让人心里七上八下。到处都是纸活,大的小的,刚搭骨架的,糊得半截等着上色的,还有那已经做完等晾晒的,配上院儿里的棺材真是够吓人。薛万琪到没害怕,就是觉得这彭先生更奇怪了。

不大会儿,薛朗从屋里出来了。彭兮象搀扶着他,他还不大乐意,一个劲儿表示自己能行。

彭兮象看他逞能也不戳破,反正他把人囫囵个交给他的家人就算完,爱逞能就逞吧。

薛朗以为堂哥会骂他一顿,没想到薛万琪今天话很少,只是跟彭兮象道谢了好几遍。彭兮象还是那副举手之劳、那英雄当狗熊,顺手救个‘小动物儿’的样子,弄得刚和他吵完架的薛朗不想和他说话。最后真要分手了,才期期艾艾和他道谢。

彭兮象点点头,扬手送两人出去。还没出院,他停了脚:“哎,等等。”他朝薛朗道:“‘行李’。”

说罢朝院子里的大槐树走去,只见他三两步便已在树上,人还没看清,已经一个翻身,轻无声息地又落回了地上。

彭兮象把薛朗的那把大刀取了下来:“你忘了这刀。”

薛朗眼都直了,哪还顾得上刀:“你这什么‘妖法’?”这人会飞啊!他忙央求:“你,你再来一遍。”

薛万琪却很识时务,赶紧道:“怎么说话?!彭先生好功夫!”他看看那大片儿刀,对薛朗道:“你这也不是什么好的,带着惹眼,不然托彭先生权当废铁卖了吧。”

彭兮象一听乐了,掂了掂,确实不是好刀,刀刃上头都是大沙眼。他道:“那成,留我这儿砍砍树枝子吧。”一扬手,又给扔回树上去了。

薛朗这下是真舍不得了。他年纪轻,正是贪功夫的时候,没见过太多世面,彭兮象是他听闻的众多奇闻异事中,见过的第一个有功夫的真人。

“那我们告辞了,给您添大麻烦了!”薛万琪用带着白手套的手,打了一个汉人的拱手:“留步吧!”

彭兮象于是也拱了个手。

三人道别,院中复回一片静谧,只有苦蝉、蛐蛐在夏日的余晖中唏嘘。唏嘘。

[1]苤蓝:pie三声,一种蔬菜的根茎,口感清新爽脆,可制作咸菜。芝麻苤蓝丝和八宝酱菜是老字号六必居的出名产品。

[2]漆雕氏之儒:章炳麟语。这里指的漆雕氏是孔子七十二贤人的漆雕开。相传漆雕开以勇见长,继承儒家任侠思想。“《韩非子》中记载:”漆雕之议,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世主以为廉而礼之。“参见章炳麟文章《儒侠第六》,此篇收录于章氏《訄书》,上海古籍出版社。

[3]谭复生即谭嗣同,戊戌六君子之首。谭嗣同被斩首前住在半截胡同的浏阳会馆,斩首于百步之遥外的菜市口。谭嗣同信佛,表字”复生“有浓厚的佛家思想,据说是他自己取的。作家李敖有书《北京法源寺》是讲述此段历史的小说。我非常喜欢。

[4]此一思想主张,出自护国将军蔡锷,蔡松坡。当时蔡锷从云南来京,被袁围禁在京。他逗留在八大胡同山西巷,结识了戏班的小凤仙。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

说明:文中人物思想不代表笔者思想,情节均服务于小说创作之需要。请勿多想,请勿对号入座。本故事虚构、虚构、虚构。欢迎交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3章 薛家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