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观复志异 > 第60章 假洋鬼子

观复志异 第60章 假洋鬼子

作者:史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6 19:55:24 来源:文学城

寻人启事

和圣母聊天被他人打断不是一两回了,彭兮象并不在意,只是觉着话还没说痛快就让人搅合了。不过他也不置气,转身他进了忏悔室的小隔间,撩开里面的小布帘,看见对过儿坐的是罗布斯神父手下的小牧师以利亚,他约二十岁,今天当值,不会说中国话。

彭兮象觉得这个洋教的这一习俗十分好。坐在隔板后面听他说话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活在当下的真人,他不会干预他的言辞也不会泄露他的秘密,因着语言不通,便可以随便胡扯,发泄他在长久时光里,积累的孤独苦闷。

他说了一溜够,就把小牧师以利亚拉出了小黑屋。以利亚拿他没有办法,在无人问津的小牧师心里,这个中国人是他最忠实的告解者了[1],但他总是打断他神圣的工作时间,不守规矩。

彭兮象想告诉小牧师自己要先出去一趟,叫他转告罗布斯神父。连比划带说,后尾儿还是不大放心,就给神父留了个小纸条。以利亚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他的意思,他也在努力学习中国话。于是彭兮象攥着早晨看的那张报纸,放心走了。

罗布斯神父慢吞吞走在几位绅士身后,木质楼梯发出吱吱的响声,比他走得还慢的是袁大公子。

说起来,袁大公子这也算命运多舛。他还在“龙潜”[2]的时候,在外骑马摔断了腿,袁大总统唯恐未来太子爷变成残疾,便专门将人送到德国去医治。然而饶是如此,还是成了个坡脚。这使神父对这位文质彬彬的前太子充满了怜悯和同情,于是,他更刻意地放慢脚步,陪伴他走到一楼。一行人终于走到大门口,大家拥抱,亲吻道别。

神父朝最后一位绅士张开神圣的双臂,对方却只朝他伸出右手。

“再会,神父。”

神父只好收拢手臂,也用中文回答:“再会,挪亚先生。”而后朝面前冷峻高大的青年伸出右手。

两人手掌相握,神父脂肪松软的手被有力地握了一下。他想起刚刚的会议过程,心中颇有感触,这位新派来的贸易代表真是位可怕的谈判家。他的出现又刷新了神父对华人青年的认知,他想,中国男青年的气质除了善良软弱,竟也可以如此邪恶危险。

青年手指礼貌性的碰一下帽檐致敬:“会的。很快,我们就会再见。”

“噢,当然,”神父小声说:“我衷心期待。”

几位男士各自上了自己的汽车,薛万琪见到青年走近,迅速打开车门:“挪亚先生。”

挪亚点一点头,没有坐进打开的后车门,他绕到了另一端的前座。

“送我到这个地方。”

薛万琪接过来一看是一张报纸,日期是上个礼拜的。他仔细看那地址栏,发现这个地方也在城北边,说偏不算偏,他大概能找到。

于是两人发动汽车,朝报社去了。

此时在大公报在京联络处里,王编辑由眼睛框的上缘瞥见了进门的彭兮象。

对他来说,彭兮象是个顶离奇的广告主顾。每次他来交钱登报,王编辑心里就嘀咕一回。他那则寻人启事跟旁人不一样,虽然刊登的是寻人,落款却是个棺材铺:驻隙间。

王编辑挺别扭,心说这启事见着就像阎王爷招人,心里头膈应。他当时稍稍提出这个小建议,叫他把落款改一改,彭兮象却说他要找的人见了自然知道,所以就一直这么登下来了。

彭兮象近二年来隔上半个月,就在报上登一遍寻人启事。《爱国白话报》、《群强报》,再有就是这份发行最广的《大公报》了。

时代变了也有好处,至少他不用再满大街贴画像。说实话,梨白的相貌他忘不了,可彭众妙,她那仅存于他儿时记忆里的面目,已经缥缈得等同于他自己画的画像了。近来他又听说国立大学里头有学生画光屁股女人和瓜果梨桃,叫什么“西洋画”,据说能画的跟真人儿一样。

他琢磨,这个手艺,他是不是,可以学学?

当然,他不是冲那光屁股女人去的。

“王编辑。”彭兮象打招呼,进来找了一圈,才找到人。

“哎,彭先生您好。又到日子啦?”王编辑看看月份牌,果然,半个月了。

彭兮象交了下半月的钱,拿出那张《東方日报》。

“王编辑,您能帮我瞅瞅这照片吗?”他指着那张各国人士合影:“我想知道这个人的谁。”

王编辑搞的是民生版块,说白了就是管吃喝拉撒,家长里短的。他抬了抬眼镜子,一看是一涉外新闻,不在他的业务范畴,便又帮他找了另一位仁兄。

此君叫陈广生,是该报社专门撰写涉外新闻的记者。据说由香港来,西文非常好。

对方熟识很多知名外国人士,便和他一一对照。一溜看过来,反而是那个彭兮象想了解的人,他不认识。这多少损伤了陈记者的面子。陈记者为着挽回印象,十分仔细地为彭兮象圈出来三个他对不上号儿的外国名字。

“你看哈,”陈记者指着人名,普及一番:“这行字母,‘Hintze pau lvon’和另两个名字中带‘Von’的肯定是德国人。”他颇炫耀地说:“其实这位Hintze,pau lvon我早有耳闻,是几个月前新上任的德驻华大使,虽然我还没有见过,但其余入镜的洋人我可都认得,所以说,”他买个关子:“说不定这就是你要找的人。”

“那太好了。”彭兮象听了挺高兴:“谢谢陈先生,您真是帮了大忙了。”

陈记者得了彭兮象的夸奖及感谢,不免夸夸其谈一番,自觉像灯塔为迷途的小船指明方向,临别还塞给兮象一张自己的‘片子’,这才放急着赴神父之约的兮象离开。

彭兮象拿着报纸急匆匆出了报社小楼,许是跑的急,临面撞上一个人,报纸和对方的手里的帽子一块让他撞落在地,他嘴里道歉:“哥们儿对不住,对不住。”

对方没说话。彭兮象蹲身将那礼帽捡起,洋式考究,手感极佳,大概便宜不了。他就手儿把帽子上的尘土掸净,瞥见对方脚下的皮鞋、西装裤角,心想这是撞了个洋人?

“冲撞了。”站起来伸手把帽子一还,对方却没有接,反而直不楞登地盯着他。

彭兮象一端详,心里头让这眼神盯得犯毛骨。他的瞳仁颜色特别淡,波斯猫儿似的,却又好像往外冒光。他看着面前这人,实在拿不准这是个哪儿的人,要说是个中国人吧,这眼睛和身板儿都不对,太高壮了。身高得有一米九,也许是穿西装的缘故,肩膀挺阔,腿太长,不像汉人的体质。

“先生?”大概还听不懂中国话。他又把帽子往前递,心想这帽子很值钱吗?眼神至于这么......寻仇似的?

“谢谢。”

“嗐......”有点不得劲,装得挺是那么回事,原来是个假洋鬼子:“不谢。”

彭兮象把报纸揣到怀里,转身走人。可是他刚一动弹,就让人拽住了手腕子,劲头很大,铁钳子一般。

彭兮象好几十年没遇着能一把薅准他手腕的人了,心里一下子打个突儿:“哎?干什么你?!”

只听对方还算和气:“请问,《大公报》的办事处在哪儿?”这中国话标准极了,就是听不出哪儿人。不过那架势,仿佛不告诉他,他就不撒手一样。

兮象挣动一下:“先松开我。”这不是个洋人至少也是个蛮夷,没规矩!

男人迟疑地看了他一小会儿,松开了手掌:“抱歉。”

兮象甩了甩手,那手腕子已经一片狼藉,几条大缕唇[3]刺眼地泛着红。近年来他的皮越来越不禁折腾,脆薄,实在讨厌肢体抗衡,所以,架都打得少了。

男人也看见了,伸手又去抓他的手。

“别动手。”

他遭了拒绝,声音更低沉了,似有点不悦:“你受伤了。”他又说:“我没有恶意。”

“不知道!”

彭兮象回他刚才的问话,一句话也不想再多说。结果一转脸儿又撞上一个人,这回道歉的心思都没有,匆匆点下头致歉,朝大路去了。

“哎!这什么人啊?”薛万琪刚才在停车,打远处就看见俩人争执,他看看挪亚先生,心说这体格也吃不了亏,但还得尽职尽责:“挪亚先生,刚才那人没怎么着您吧?”

他接触挪亚时间不短了,知道他的中文非常好,土话也能听懂,甚至还很有文化。所以俩人沟通的言语上,也就越来越接地气。

挪亚摇摇头,目光还留在彭兮象离开的那条土马路上。他的双眼晶亮,迸射着灼热难测的光,仿佛一夕之间深邃如渊。叫人看了害怕。

薛万琪不禁道:“咱,咱到地方了吧?上去?”

“不用了。”挪亚带上礼帽,迅速朝汽车走去:“我来开车。”

“啊?!”薛万琪心中纳闷,但也没多问。他紧走两步,赶在前头去发动汽车。

彭兮象没叫人力车,他的脚程非常快。但是他又不能跑得太快,露了功夫。

在而今这个时代,他感觉人的能耐、人体之能力,越来越退化了。不单飞檐走壁的轻身功夫见不着了,就连硬功,也没有像样的。他最近些年见着像样的,唯剩下形意和太极两种拳法。

他径自跑着,穿过弘仁寺东大街,过了酒酪局,拐到羊房夹道的西面,超近,进了蚕池口胡同儿。

两刻钟的功夫,教堂的穹顶,已然在望。

今天终于赶在十点~(另外,本故事虚构、虚构、虚构。说三遍。)

·

[1]告解:是天主教的一种仪式。称为告解圣事。教徒如果自己有罪,可将自己的过错单独向神职人员诉说,表示忏悔。神职人员则代表天主,对其进行赦免,免去教徒心中的罪恶感,使其内心得到平静。

[2]龙潜:指皇帝未继位之前的时日。

[3]缕唇:北京土话,指瘀血红肿的伤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章 假洋鬼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