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观复志异 > 第57章 浑世道强买强卖 阴沉棺敛魂成双

观复志异 第57章 浑世道强买强卖 阴沉棺敛魂成双

作者:史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6 19:55:24 来源:文学城

彭老板,请打个凭证吧

乍著吴棉强自胜,古台荒槛一凭陵。

波飞太液心无住,云起魔崖梦欲腾。

偶向远林闻怨笛,独临灵室转明灯。

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1]

.

一九一六年,北京。

初夏晚间,西城大吉片[2]的米市胡同里来了一队兵,十来号围住一间寿材铺子。

这铺面极不起眼,店门外两行例字,“龙鳞茵陈,江西紫杉。建昌花板,寿衣俱全”。檐板上则是一行雕刻的魏碑:自置四川、建昌、荫陈金丝楠木椁套。福建香杉、江西饶州各省花板一概供应。

门板虚掩着,铺子前既不摞棺材也不见纸扎,只在高处的柱子上挂一块不大不小的木牌:

驻隙间

为首的像个老派文化官员,四五十岁,续着辫子,是时任河南都督兼民政长官张镇方。他招呼一声,没等回音,人已进屋了。屋内昏暗无人,仅一方堂桌两把椅子。南墙边儿条案上堆着几摞草纸本子,砚台、秃笔各一。一盏油灯忽闪,要灭不灭。

家徒四壁,一目了然。

张镇方见没人应,便叫人到后间去叫。不大会儿那当兵的白着脸来回话:“长官,后面有个醉鬼,在洗澡。”他听了皱皱眉,站起脚。

后头是个挺宽绰的院子,如果不看那墙根处三五成摞的棺材,大概会觉得这是个木材店后院。院当间有棵大槐树,月光穿过茂盛的树冠,满地树影。树下有大木桶,桶边有一人正抖落一件旧得辨不出色的大袍。他光身站着,犹如黑地里一条空白剪影,轮廓幽明。

这人趿着一双木鞋“嗒嗒”徐行,衣袍骀荡宽阔,从容阐缓,像鼓风而来的一只风筝。

张镇方身型不矮,人到近前他才觉出对方竟比他高出小半头,他的头发十分惊人,留的不是满人发式也不是洋派短发,整头黢黑筋道的湿发披散而下,潮湿厚重,等发齐身,许是饮酒泡澡的缘故,他面色酡红,像个要破皮儿的桃。

然而一双眼瞳却黑瞋瞋,清明得看不出半点醉态。

张镇方悚然,此人粗服乱头,却不复似世中人。

“这位先生,家里要办事?”

“迟早。需先备好。”张镇方敛神道:“我姓张。老弟可是姓彭?”

“正是。”

“彭老弟,你这儿可是有好棺材?”

“薄本营生,哪来好棺材。”他一指院墙:“外边旯随便挑吧。”

“可我听说,你这儿有一口棺材。一口,旁人买不得的棺材。”

彭老板上前一步,酒气突现,悬珠似的黑瞳凝向张镇方,让这个老练的官员险些却步:“生死不违于礼,常人不得用,也甭惦记。”他退步:“请回吧您。”

“不违于礼。好!”张镇方眯起眼:“彭老弟,看来今日,我还非要这口棺材不可了!”

“不是真命,一命不能足。”彭老板淡道:“我这话不中听,却是实话,您也甭不识好歹。”他话音未平,已被当兵的当胸掼了一枪柄。

彭老板“啊嗷”一声便地坐在了地上,捂着前胸额上冒汗。那大兵瞪眼,似嫌他忒是不济。

张镇方假意阻道:“你怎知不是?当今世上,恐怕再没有比这位更够得上了。”他说:“家兄姓袁。”

彭老板只管自个揉胸口,浑似没听见。

见状,张镇方心中颇感讶异,只好佯叹:“若老弟还是不能体谅我这当差的难处,那我也只好,让兄弟们自行找找?”

彭老板叹气:“屋里讲吧。”

两人回到外间,当兵的鱼贯而出。彭老板打被人强自落下的门板空当里,瞧见了横在街面上运棺的板儿车,心道天气不好世道更糟。

张镇方坐着等他回话儿,看他拿起条案上那盏油灯拨弄两下,不知怎么,那豆点的灯光竟忽地大盛,灯近,屋中大亮。是个青铜盏。

张镇方不由得端量起对面的青年,看得入了神,直觉魂轻二两。

“张先生带钱来的?”

“哈?自然。”张镇方点点桌上皮箱,暗道灯下观仙人,仙人变脸快。

彭老板按住他的手:“不忙,我有两个条件。”

“请讲。”

“第一,银货两讫,货出此门,两不相欠。第二,棺材铺里不讲价,张先生明细吧?”

“东西对,”他笑笑:“钱好说。”

“箱子留下便可。”

“什么!”张镇方惊道:“你可知这里有多少?!”

“不知。”

“你不怕里头装的是石头?”

“你舍不得一箱石头?”彭老板端起茶:“正命从天。张先生量力而行。”

张镇方冷了脸,道:“那就请拿出来,见识一下!”

“屋外少顷。”

说罢将人都让出门外,铺面板子被利落地上了个严严实实。

天早已暗了,坊间灯火隐隐,很是静谧。有好事的百姓打着活计在自家门口,不时张望着这伙儿当兵的。张镇方心里闷气,他即希望这青年能拿出样好东西让他交差。又想倘不入流,就趁机要他好看!思忖着,门板就卸了。

“请。”

只见屋内凭空出现了一口通体漆黑的荫陈木棺,占了几乎全部空地。

张镇方震惊不已,直道纵有黄金万两,不如乌木一方。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摸上去,触手处润泽细腻,如一块散发着低迷香气的巨石,是那样沉重、巨大、不祥。压迫的人喘不过气。他审慎眼前的青年,想,一人之力是怎么不声不响地把这巨大的棺木弄到屋里的呢?然而更重要的,是他总算了了一桩难事。

“彭老板,请打个凭证吧。”

同年,也就是之后的农历五月廿七,全国举丧。

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去世,他的遗体,被安置在了一口连前朝帝王都不曾享有的珍品荫陈棺中。后来在大殡当日,有人见到在浩浩荡荡的送葬队伍后,还跟着一副小一些的棺木。据说,那是随着去了的大姨太太。

空了百年的乌棺,终究,还是没等到那匹敌之人。

******

前门东站,一辆崭新的别克汽车晃悠悠拐进西边的停车场,因开得不稳当,差点儿刮了路灯底下的马车。司机额头冒汗,才想起打个手号[3]。

火车站南角欧式风格的穹顶钟楼上,大表“铛铛”七下,这一带的人们便都得了钟点。这功能方面西洋钟楼对照鼓楼钟声不遑多让,报纸上最近老用的那个词儿叫什么?啊,世界大同。

北京城里如今满哪儿都是洋派建筑,远的不说,就说眼前这座前门楼子吧。

打明朝有的城郭箭楼,去年起愣是把瓮城圈[4]给拆没了,请的什么德国建筑师,在城墙前加起了三层“脖领子”似的之字形楼梯,闹得威武的门楼像个被领子捆住的“缩脖坛子”,楼上则镶了溜“花边”,是沿着扩增的一圈挑台,说是方便走路。那一个个小箭窗也没放过,都顶上了裱花一样的拱形西洋窗檐。总之,中不中洋不洋的,瞅着怪别扭。[5]

薛万琪瞎琢磨着,把目光由前门楼子上移回眼前,他由车上下来,望向旅客出入口。空场上乌压压一片人,候车的、接人的,拉家带口,满世界都是铺盖卷和等座儿的洋车。幸好火车在天津晚了点,他没有迟到。

他口中念念有词:“herr......嗬...尔...”也不知德国老爷都是什么脾气,这现学现卖,能不能给洋大人留个好印象。要知道,他这半吊子的开车技术能补上大使馆司机的差可不易,先要试俩月,这才十一天,往后难说,再不讨个好,兴许不几天就黄菜了。

眼瞅天黑,西边天上棉花套子云越飘越近,裹着浓浓雨意,八点来钟,正是雨时。薛万琪有点儿着急,北京城一下雨就不大好,满道黄泥,开慢了陷轮子,开快了甩泥点,溅谁一身谁不得跟你急一顿?再者说,他也不乐意擦车。

此时,东边一声刺耳的鸣笛就显得异常悦耳了。火车叫唤着,又咳又喘“隆隆”地进了站。车上的人全伸在外边,等不急亲人相见,车速稍平缓,一大堆的行礼就顺着车窗先下来了,顺下来的还有孩子。

薛万琪没往前凑,而是先打开车门找出一张纸板子,上头是德国使馆西文的花式抬头,下头大字是洋大人的名字。他举着这纸板往里走,没舍得花月台票钱,就矗在接站口处,双手高举,好像在投降。

几米之外的隔墙后头就是火车头,滚滚蒸汽升腾,好几拨人过去了还是没见着一个洋模样的。他正打算跟站员说说好话,进去迎迎人,就见一男一女,两个比画报上还抢眼的人儿朝站口走过来。

男的身量极高,带着烟灰色的礼帽,金边□□镜,衬衫雪白,马甲裹着腰身上宽下窄。他提一只牛皮包,西装上衣搭在手上,脚上是赭石色的皮鞋,在青石水磨的站台上回音如同士兵踏步,铿锵有力,愣是走出了“践踏”的感觉。

再看那女的,薛万琪没出息的咽了口吐沫。虽然她带着头纱礼帽,但可见红唇粉腮,分瓣儿的下巴小巧柔腻,特招人爱。再往下,那身条儿玲珑,曲线饱满,一头黑发十分旖旎,烫了时兴的大波浪卷儿,白裙摆、白手套,丝袜也是白天鹅绒的,唯独脚上是一双将将挎住脚面的红色高跟鞋,脚弓高耸,鞋跟极细,像专门踩男人的心用。

薛万琪从没见过做洋派打扮还这么漂亮的中国女人,忍不住就多看几眼。没成想,看着看着,俩人走到了他跟前。

男人摘掉墨镜,露出一双瞳色极淡的眼,道:“德使馆的?”

他的声音很低,有点哑,薛万琪一愣怔,并没反应过来他说什么,心思反而全被这人的脸夺去。这眼睛的颜色......怎看着那么像动物?这人是个“串儿”?看旁的五官又不像,反正是真俊!

“Ludvig?”

“嗯?”薛万琪应承:“您说什么?”

男人手指点一点他还举着的纸板,伸出手道:“Noah Von Ludvig.”

“哎呦,没想到!”薛万琪跟外国人打交道日子也不少了,知道这是要握手,他赶紧把纸板子夹在腋下,伸手和对方相握:“he...her...”嗬了半天,忘了。

“哈哈哈。”那女人笑了,微微抬起帽檐,露出半只眼眸,道:“叫先生小姐就行。中国话。”

“哎!谢谢先生,小姐。”薛万琪松快了,心想,原来是假洋鬼子。

他殷勤地接过男人的皮包,领着两人朝汽车而去。路上一边嘱咐看路,一边问:“先生小姐如何称呼?往后我好当差。”

小姐道:“先生是挪亚。我叫茜茜。小先生怎么称呼?”

薛万琪赶紧道:“我就一开车的,是您二位司机,可不敢当‘先生’。叫小薛就成。”挪亚、茜茜,倒也好记。

“那行,小薛。”小姐笑眯眯的。

薛万琪脑仁儿都叫她笑得朦朦胧胧的,全然已忘了来时的紧张。

三人上车,薛万琪打火踩油门,车子还算稳当的开出了火车站。德使馆就在东交民巷四至界[6]的墙根边上,二华里的距离都没有,开着大汽车那就纯属是浪费。不过外国使馆是不管那些个的,人家要“派”。

车稍朝东行驶,走的是城墙下新改建的门洞,直奔使馆区而去。

天完全黑下来了,薛万琪打开车前大灯。

没赶上雨。很好。

[1]此一首是袁寒云公子给其父的”劝退诗“《感遇》。袁二不受父亲的喜欢,想必和他不赞成其称帝有关。

[2]大吉片:北京城老西城的一处胡同群,菜市口大街的东侧。此处自古会馆云集,鼎盛时期二百多家,至清末还有近八十家之多。是古往今来各外省市精英汇集之处。这片地方走出的名人很多,曾国藩、康有为、蔡元培、鲁迅等等,太多了。寺庙古迹不少,例如不远处法源寺就是个‘情结’。

[3]手号:20世纪初期的汽车没有转向灯,拐弯、停车、靠边等等,都得靠司机手伸出窗外打”手号“,那时候考驾照是在民国十七年往后的事。此前司机都是无照驾驶,汽车则有临时通行证。

[4][5]前门即正阳门。正阳门箭楼原是做城郭的攻势防御,没有装饰,两端连接城墙,城墙保卫着北京内城,墙内俗称”瓮城“。现在和当时的区别已经很大,城门前加了回形楼梯,楼体外墙加过道,箭窗装上了洋式拱形窗沿。现在的样子是那个时期改建后的留存。

[6]四至:土地工程的一个术语。指一个地区东南西北四方的界限。当时,东交民巷是外属地,四至界内不允许国人在内居住和政府设立机构。且此处四周皆设有军事防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浑世道强买强卖 阴沉棺敛魂成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