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观复志异 > 第29章 公开比试,当众筹款(四)

观复志异 第29章 公开比试,当众筹款(四)

作者:史泼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8-16 19:55:24 来源:文学城

缘情而制礼,礼全乎于诚,孝悌自在人心

“哎!你!”贺鸢遭如此抢白,顿时搞得脸红脖子粗,险破了君子貌:“我怎么不公不正了?!”

这可真是冤枉。原本只是走个过场,可未想钱梨白是真金不怕火炼,所以这评判是一点儿也不亏心!

他底气十足道:“本官就是觉得该当如此!你需谨言,休要败坏本官威名!”

“贺丞掾。”钱梨白不叫他发火,发火无用。他道:“贺丞掾,既然法师说在下之礼不当,那不若让在下请教法师一二?”

“这道门之仪,你?”贺鸢犹豫。

“以理服人。”钱梨白微微颔首,叫他放心,便转脸对孙法师:“法师,那在下就借方才周老先生未尽之言,由你这魂瓶[1]一事说起。”

周老先生:“后生,你懂这个?”

钱梨白:“略知一二。”

“嗯。那你讲。”

“是。魂瓶一物见于汉,兴于前朝。是用四个小罐粘在一个大罐之上烧制而成的一个整体,俗称‘五联’。五联罐最初是为放置五谷供墓主享用的名器,故也称‘谷仓罐’。此物最早还有个传说,说的是那伯夷、叔齐,二人因守节而饿死在首阳山,世人感念他二人节操,便在墓中置五谷囊,那便是如今这魂瓶了。”

“嗯,正是!”周老先生点头:“老夫也曾耳闻,可远不如后生你记得清楚,说得明白。”

钱梨白一拱手,继续对孙法师:“法师,而在下想问的是——”

他拉长语气,孙法师眼珠儿转两转:“你想问什么?”

“是想问你用个装粮食的罐子炼制殿下的亡魂,是要烧饭吗?”

哈哈哈!话音未落,台下俱是取笑之声。

贺鸢也噗嗤笑出了声,但他还得端着:“安静,安静。”

“这……”孙法师恼道:“小道这魂瓶,不是你那五谷罐!”

“不对啊,”正主还未再问,陈肆主却走出队中。

他大嘴一张,指着孙家伙计怀中魂瓶:“这物就是谷仓罐啊!小老儿如没看错,应是那句容县吴家造坊的,拿来我瞧瞧!”他伸手夺要,那伙计忙将罐子搂进怀中,不叫他看。

“收起来!”孙法师辩道:“小道今日只是做个式样儿,宝物怎能随便拿出?待招魂之时所用绝非此物,绝非此物!”

他一指钱梨白:“休再胡乱纠缠,到时小道自有法宝。”

“噢——如此,那便不说此物了吧。”钱梨白远退一步:“法师,在下记得道家有云:‘古者仓颉制字而天雨粟,鬼夜哭。故道法划地为狱,以米为界。后世凡铺设灯仪,皆用米。’何以法师别出心裁,要用金沙?”

“小道不记得何处有此一说!”孙法师额上热汗倍出,他已觉出钱梨白绝非‘外道’,说不得同是道门中人!撞到此种人手中只有一赖到底!

他硬撑道:“况且东王殿下绝非凡俗,他人用米,殿下用金,才可彰显威仪!”

“敢问法师礼出何典啊?”

“你又出自何典?!”

“前朝《七略·方技略》。”

“此杂书,非我道门堂奥。”

“那法师弃米用金,却又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总不会是为骗钱吧?”

“胡说!”孙法师咆哮:“米,米也用得!”

众人:“噢——”

孙法师以袖拭汗,遮掩脸面。钱梨白却不放过他,拉下他的袖口:“法师,方才听闻你要施法招东王殿下魂魄上身,让其自抒胸臆。可是当真?”

孙法师提起此节,傲然道,“定然当真。此乃我门秘技!”

“那如此说来,在下便有一事不明了。还需讨教。”

“你又有何事?”他实已不堪其扰。

“世人议老子教者,曰异端,而其初本于儒。异不异端,钱某不妄论。唯一点,需相问于法师。斋醮之仪初时乃本于儒,其后渐成末流而异,故今之道人服饰,皆类古之儒服。道门内斋养性之法,本乎《易》;而外斋醮祭鬼神之礼,则本乎周礼。法师可赞成此言?”[2]

“也不尽然。”孙法师一捋垂髯,“姑且算你此说有理吧。”

钱梨白点头,继而道:“那在下想知道,法师如何与殿下亡魂‘通传’,令其上身呢?”

孙法师两眼一翻:“小道自有妙法,和你儒礼不相干,不足与外人道。”

“呀!如此便又不对了。”

“怎又不对?!”孙法师浑身一颤,“小子休要妄言!”

“岂敢妄言!”

钱梨白与他对峙,字字落地有声:“既然今之道门斋醮之仪皆出于周礼,《礼》、《易》又为儒所承,法师何言不相干?《礼》曰:‘君子抱孙不抱子。’据在下所知,阁下道门经典《援神契》亦有云:‘附体者,古来祭必有尸,尸者以孙为之,服其祖之服,坐于神位之席,又谓之嘏。’依《礼》,法师要荐先亡而借体,作为‘通传者’必当尊《契》法而行。”[3]

他向前迫近一步,冷眼若雷霆:“今东王殿下尸身寂灭,无子亦无孙,我再问一次,法师何能以己身‘通传’啊?!”

这一喝,引得台下众人问难。

其中一个女声冷冷问道:“要招魂上身,需亡者之孙以身代替,今无子孙,你如何招魂上身?!”是那车上下来的女子。

“啊!这……”孙法师没想到钱梨白对他道门典籍如此精熟,竟可“以人之道还治其人”。

他顿时六神无主,被吓得退后,支吾道:“我自有,有妙法……”

“法师若执意招殿下还魂上身,在下到有一‘妙法’助你一试。”钱梨白哂笑道。

“是何方法?”

“众所周知,东王世子罹难于洧仓,时无子嗣。法师若要附体还魂,只需先认个祖父,便可‘以孙为之’,至于这认的孙儿能不能成,” 他向众人一拱手,“那就说不准喽!”

此话一出台下哄然大笑,不知谁家伙计嚷道:“咱瞧法师这年纪,当个儿子勉强,要当孙子,谁答应谁折寿啊!”

“你!你!!”孙法师恼羞成怒,手指着钱梨白的鼻子,满有拔出腰间桃木剑斩妖除魔之势。

“哎法师!”众人哄他:“以理服人!”

“对!法师,君子动口不动手!”

孙法师遭人当面揭穿,黄鼠狼一般连滚带爬躲入队中。他的伙计一行也随他急惶惶闯出人海,连那些重金置办的排场都没拿全。

百姓高声起哄,围堵他们去路,场面着实乱套。

贺鸢忙在台上叫差役安抚人群,那东肆主持“铛铛铛”三敲大锣,才勉强制住混乱局面。

钱梨白面上平淡,彭兮象却知,他生气了。

只见他转身面向众人,忽而沉声道,“诸位,周道衰,礼乐废,而俗多诈!丧仪之事,陈陈相因而有今之繁冗。而古之时,礼全乎于诚,今尤已失之本末!”这一句掷地铿锵,不怒而威,骤然使闻者感之高古庄重,法度森严。

贺鸢听得此论,俩眼放光,他忙指挥那监生:“快快快,说的都记下,哎呀!”他夺过人家纸笔:“我自己记吧!”

那监生写字慢遭了嫌弃,只好又拿来笔墨,自录一份。

“钱某今日无礼之举,除为生计,更为行丧之人不忿。试想如是己身不幸遭遇孙法师此种败类,付诸全副身家治一荒唐丧事,将无限哀思与钱财托与诡计敛财之辈,被其敲髓吸骨,被其招摇撞骗!那将是何等的悲哀?”

“古人制丧礼发于情,为的是将悲戚安宁,使人接受痛失亲人的现实。而今,世人竟以此相竞,使靡财单币腐于地下,于情礼却无所嘉益。子曰:‘无违’是孝。便是教人于父母在世时尊之敬之,死后按礼法丧之,生死皆无违于礼,便是最恰当的‘孝’。”

他恳切道:“钱某虽以襄礼行丧为生,但并不乐见人困守孝道,因丧而贫。活着的人是死者仅存在世上的痕迹,死者长生于活人心中,活人则继承延续他们的意志,因此活着的人才更应自珍自爱。故此钱某见不得人以丧礼之仪诈人钱财,伤人情志,亦不赞成举全家之力治丧。”

他说道此处,台上台下已俱是无声。人们感知他推己及人的心,同时又感同身受,轻易地,便被中肯之言唤起了内心深处的共鸣。

“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是告诉人们应亲自祭祀亡者,勿假他人之手。所以,诸位不要因世人攀比之陋俗,而强求丧仪之丰俭,只要心存敬畏,身体力行,即使只是给亡故的家人放一盏灯,或上一炷香,便都足够了。祭能思敬,量力而为,孝悌便自在人心。”他目光如抚慰般略过面色或肃穆、或忧戚的人群,谓众人:

“古人缘情制礼,真诚,才是礼之本质。”

人群中有人悄悄地流了泪,有人则徐然叹息,无不因他一番话而生出自省之心。周老先生坐在台上,将干枯手掌覆于眼睑,那掌下一双浑浊的眼已见泪光。他放下手来,摇头,复又颔首,仿佛不胜唏嘘。

其他在场的肆主都不知该如何言语,他们做这行当已久,却从未思索过人情礼法之事,不由自惭形秽。

那监生慨叹:“钱先生真乃高屋建瓴!”

“是啊,钱先生真乃高屋建瓴!”贺鸢下意识便做鹦鹉学舌,他已呆了,说完才觉察照搬了旁人言语。他朝那监生愧怍一揖,红着脸倡道:

“此番一场,驻隙间胜!”

小剧场:大家好,我是“儒行报”记者周憧之(可能没人记得我了),今天我们来到司马越先生的丧礼辩论现场,为大家采访一下暂时领先的队伍,驻隙间。迷妹转身,话筒递上:“啊钱先生!我!是!你!的!迷!妹~请问,这一轮获胜有什么感想?”

钱梨白:“破除封建迷信,驻隙间在行动。”

古之时,人们恪守孝道,有很多人因丧而致贫,变卖家产、卖身、甚至家破人亡。孔子弟子有一次问他,如何办父母的丧事算是尽孝,孔子说:无违。这个“无违”指的不是不违背父母,而是不违背“礼”的标准,士人有士人的行丧规格,庶人有庶人的,不用勉强去追求厚葬,而导致活着的人,生活和命运因此受到影响。古人因丧致贫是不孝的。

这一章道教科仪大都出自《道藏·正一部》,儒家大都《礼记》不一一赘述注解了。标示有兴趣可百度一吓~

求分求评~嘤!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9章 公开比试,当众筹款(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