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古生物收集指南 > 第20章 终于找到你!我的磷矿石!

缆绳脱落之后,乌拉拉终于重获自由。

他手脚并用,飞快划动着海水。

周围洞窟仍在不断崩塌,原来进来的道路已经被彻底封死。

唯一能和AI取得联系的救援缆绳也被死死压在大石头底下。

乌拉拉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折回去,回到那座埃迪卡拉纪大石窟。

那里比较宽敞,至少不会像这里这么狭窄,左支右绌,一不小心就被石头砸到。

其实已经被砸到好几次了。

每一次,石块咚咚砸到头盔上的声音,都让乌拉拉心脏抽紧。

他怕头盔被砸破,他怕防护服漏气。

他怕被高压海水一瞬间挤扁,连窒息的时间都没有直接被挤成肉饼。

说到肉饼——

这也是他决定回到埃迪卡拉纪大石窟的理由。

那片宽阔之地,很显然承受住了第一次的海底大震荡。

否则,大震荡之下,连磷矿产区都坠.落消失了,那个洞窟怎么还在?那些埃迪卡拉纪生物怎么还跟开宴会似的躺在菌毯上大快朵颐?

大石窟区域的岩石,或许比其他地方更为坚硬,能承受住更大的压力!

至少不会掉落岩石把乌拉拉活活砸死。

既然现在原路返回已经不可能了,那或许能从大石窟里找到出去的路?

小地图已经没有了。山崩地裂之下,整个洞窟内部的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乌拉拉凭着印象走,好几次都走进了死胡同。

好在大方向没有错。乌拉拉明显感觉到,越接近大石窟,周围的菌毯就越厚实,越浓密。

洞窟震荡的幅度也越小。印证了乌拉拉的猜测。

——构成大石窟的岩层,真的比其他地方坚硬!

那里是安全的!

不知过了多久,眼前终于再次变得豁然开朗。

乌拉拉回到埃迪卡拉纪石窟,惊讶地发现,那些从上个纪元起就早已存在的、比远古更为远古的古生物遗民……

居、然、还、在、嗦、菌、毯!

仿佛两手一摊,外界的一切与我无关。

乌拉拉不禁怀疑,这些埃迪卡拉纪动物是不是既没有听觉又没有触觉——甚至没有震动觉。

外面山都塌了海都裂了,这里面一大堆埃迪卡拉纪动物还跟咸鱼一样,懒洋洋地躺在菌毯上,大口大口嗦菌子。

……难怪能活那么久!

心态好啊!

乌拉拉在埃迪卡拉纪大石窟里静静呆了一会儿,确认了自己的猜测。

这里确实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是一个世外桃源。

首先是环境的稳定。外面山崩地裂,这里却几乎感觉不到震荡——或许海水会有波动,因为乌拉拉看到查恩盘虫的摇动幅度比之前稍微大了一些。

但这种程度的海水波动,对大石窟里的其他生物来说,几乎产生不了任何影响。

毕竟这里大部分生物,要么下面生了根,固着在菌毯里,像棵海草摇曳;要么直接摊成个大盘子,懒洋洋地趴在菌毯上,稳如老狗。

场面之安详,岁月之静好,以至于乌拉拉简直产生了“外面真的还在地震吗???”的错觉。

其次就是,这里的食物实在是太丰富了。

厚达七八米的微光菌毯,是埃迪卡拉纪动物最好的食物来源。

菌毯不知以何为生,生长得异常茂盛。对大石窟里的动物们来说,这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来源。

这里真就是一个巨型宴会厅。而且是特别奢华糜烂的那种……

所以大家都懒洋洋地躺平装死不思进取,整个小生态圈还停留在埃迪卡拉纪,也情有可原。

——只要张口就能吃饱,大家其乐融融,谁也不需要捕猎谁,只要一起躺平就可以一起吃饱。

根本不需要面临捕食/被捕食的生存难题嘛。

那当然也就没有进化压力了。

所以又绕回到原来那个问题上去了。

为什么,只有这里还保留着菌毯?

AI说过,“菌毯”是一种埃迪卡拉纪特有的生物形态。这在寒武纪应该是见不到的。

为什么整片海洋、整个星球都已经进入寒武纪了,唯独这里还保留着埃迪卡拉纪的自然环境?

一定有原因。

但这不是乌拉拉现在要思考的事。

乌拉拉现在首先要做的,就是想办法出去——回到大裂谷上方的飞船里。

氧气还够用。

乌拉拉抬起手,确认着右手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

“AI已断线”的红色警报已经变成一行小字,退缩在右上角,时时刻刻提醒他此时孤立无援的境地。

乌拉拉努力忽视那令人不安的警报,一项项地确认自己目前的状态。

氧气剩余含量:88%,足够使用5小时。

防护服气密性完好,抗压能力100%。即便再往下潜个几万米,也完全扛得住深海水压。

救生缆绳已经解除。目前身上携带的装备有:小型捕捞棍、合金动力镐。

……整体来说,是个肉装。

只要氧气还够用,防御方面就没问题。

至于攻击……

乌拉拉握着合金动力镐,抬头看看满石窟的菌毯,陷入沉思。

这大石窟石壁的硬度,连海底板块运动都能扛住,应该不会被他的合金动力镐击穿吧……

而且,就算镐子挖得动石头,要在这个洞窟最深处挖出一条通道通往外界……

要花多久他不知道,反正肯定远远不止五小时。

氧气只够用五小时啊……

乌拉拉四处游动着,再次确认周围环境。

把整个石窟游了四五遍,乌拉拉沮丧的发现——

大石窟的出入口,果然只有一个。

就是他最开始进来的那个洞口。

而那个入口,已经因为海底板块动荡而塌陷封闭。救生缆绳也被压在了大石头下面。

除此之外,大石窟就没有别的出口了。

……怎么办呢?

乌拉拉陷入沉思。

面前的埃迪卡拉纪生物对于这个外来入侵者视若无睹,仍旧懒洋洋地趴在这个天然餐桌上,对着菌毯大快朵颐。

真羡慕它们啊。

这里像个桃花源似的,与世隔绝。就算洞口被堵也无所谓,反正洞穴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菌毯。

毕竟菌毯足足有七八米厚……

等等。

七八米厚。

如果这个洞窟其实是有其他出口的……只是被七八米厚的菌毯给遮挡住了呢?

一念至此,乌拉拉立刻蹬动脚蹼,往洞窟上方游去。

他把手伸进厚实菌毯里,想摸摸看,菌毯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微光菌毯原来并没有乌拉拉想象的那么柔软。它是带着一点硬度和承重能力的。

实际体感,大概跟沙滩上柔软的细沙差不多。

区别在于,如果是细沙倒好了,受到重力影响会自然沉降下去。而古菌彼此簇拥在一起,紧密生长在石壁上。以至于无论从何处下手,菌毯都是厚度均匀的七八米。

乌拉拉摸了半天,隐藏出口没摸到,倒是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孔道?

“咦?”

乌拉拉定睛一看,发现那是无数条错综复杂,宛如现代下水管道一样的复杂通道。

每条通道都是圆形的,直径略有区别,但都在几厘米左右。

乌拉拉第一反应是——蚯蚓?

菌毯里面有蚯蚓?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这可是万米深海!怎么可能有蚯蚓?而且寒武纪蚯蚓根本还没演化出来吧!

所以这是……

乌拉拉下意识地抬起手,想扫描一下。

然而识别并未成功。乌拉拉这才想起,AI已经断线了。

原来AI断线之后,连生物扫描功能都不能用了吗?

果然只能靠自己了。

乌拉拉并不气馁,因为眼前这些复杂的管道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

钻出这些管道的,也是埃迪卡拉纪动物吗?他本来以为埃迪卡拉纪动物都是好吃懒做躺在菌毯上混吃等死的咸鱼呢!

没想到也有汲汲营营在下面打洞吃土……啊不,吃菌子的。

合理。

虽然菌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其他所有动物都生活在菌毯表面上,算是聚餐。有时候彼此碰到了,还要扭动身子费劲回避。毕竟大家都是来吃菌毯的,互相之间没有猎食关系,碰到一块儿除了影响干饭以外并不会摩擦出任何火花。

但菌毯下面可就不一样了。

厚达七八米的菌毯,如果可以在其中打洞,那就相当于吃独食啊!

想想都爽!

乌拉拉一时好奇,忍不住伸手又挖了几下。

果然,在更深的地方,菌毯也被凿出了无数个洞。

从侧面来看,真就跟现代复杂的下水管道一样,彼此交汇,错综复杂。构成了一张奇妙的画。

不过,果然没有隐藏出口啊。

乌拉拉心里小小地沮丧,但他清楚这时候不能放弃。

如果放弃了,就真的没有出路了。

正想换个地方继续挖,手电筒灯光一转,乌拉拉眼角余光忽然被一些细碎的闪亮所吸引。

……咦?

乌拉拉重新举起手电筒,对准之前挖开的地方。

凑近了仔细看,他很快就有了惊人的发现。

原来,古菌菌毯那些被钻出来的孔道中,散落着一些银灰色的闪光碎屑。

……这是什么?

乌拉拉疑惑地睁大眼睛,发现那些银灰色的碎屑混杂在菌毯之中,散发出和微光古菌截然不同的光辉。

那是只有手电筒照到的时候才会亮起来的东西。

……金属?

刹那间,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乌拉拉的脑海。

银灰色光泽……难道是磷矿石?

是大裂谷形成之时从软舌螺产区掉下来的磷矿石?!

软舌螺主要生活在浅海区域,磷矿石也都集中在浅海。

乌拉拉清楚记得,当他顺着大裂谷一路下沉,观察两侧石壁时,确认整个裂谷下方都是深黑色的岩层,并没有磷矿石的存在。

所以,这些孔洞之所以会沾上磷矿石碎屑,说不定就是因为这里原本是一条通往外界的出口。

而坠.落的磷矿石,恰好堵住了这个出口!

合理!!!

这个位置也恰好是洞窟上方靠外的位置!如果大裂谷形成之时真的有磷矿石从上面掉下来,那确实大概率会掉在这里!

那这样,只要敲开磷矿石,不就可以出去了吗?!

乌拉拉心念一闪,当即行动,开始狗狗刨坑般疯狂挖洞。

厚达八米的古菌菌毯,散发出幽绿色的微光。

乌拉拉被微光包裹着,朝着那小小的希望,努力挖掘。

越往上,菌毯生长越密,挖掘起来就越费劲。

好在那位不知名的打洞小能手已经提前把菌毯给松过了,因此乌拉拉挖起来并不是很吃力,只要顺着孔洞往上挖就可以省不少力气。

当然,他也小心注意着,不要被打洞小能手给咬到了。

这应该也是一种“虫子”。

埃迪卡拉纪生物里有很多以“虫”命名,虽然在生物分类学上可能并不真的归类于“昆虫”。

根据菌毯下孔洞的形状大小,乌拉拉可以推断这是一种圆形的、直径大概几厘米的小虫子。

而且它——已经进化出了用以挖掘的附肢、或是用以啃咬的牙!

这是肯定的。因为菌毯越往深处就越密集,口感肯定也不如表层那么柔软。

其他的咸鱼埃迪卡拉纪生物是不想到下面来吃独食吗?不,它们是啃不动!

毕竟它们既没有牙,又没有手,要么是通过过滤来吸食飘浮在海水里的散落菌粒,要么是用身体包裹住表层的柔软菌毯,进行缓慢的消化吸收。

效率极其低下!

而唯有这一支,打洞小能手,演化出了破开菌毯的能力。

看看这错综复杂的地下管道吧!

谁能想到,厚达七八米的菌毯……其下方居然早已被蛀空了呢!

在咸鱼生物们躺平偷懒的时候,在它们只要张张嘴就能吃饱,没有天敌也没有生存压力的时候,有一支和它们同时期的埃迪卡拉纪生物,竟然已经悄悄演化出了附肢/牙齿,悄无声息地潜伏在菌毯之下,蚕食这看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食物来源!

……或许这正是纪元更替的缩影。

乌拉拉一边满怀希望地挖掘,一边在那不知名蠕虫所建造的地下王国中,想象着那远古的演化传奇:

或许,在更为宽广的海洋中,早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某种远古生物,在那吃穿不愁的纪元里,意外演化出了优先于时代的肢体。借此优势,它们大口蚕食了菌毯,疯狂掠夺着食物资源。整个物种一举成为了那个时代的霸主。

随后就是资源耗尽。躺在空荡荡海床上的埃迪卡拉纪生物们,纷纷从食物永不耗竭的美梦中苏醒。

菌毯耗竭,食物终于成为稀缺资源。

然而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那支领先于它们的物种,那支悄无声息蛰伏于菌毯之下、酿造了这场悲剧的罪魁祸首——

已经成为最初的捕食者。

无论是用以挖掘的附肢,还是擅长啃咬的牙,无论那器官有多么原始,在面对不思进取的埃迪卡拉纪生物们时,那支领先于时代的物种,都将拥有绝对的优势。

它们是捕食者。

它们是新时代的开创者。

乐园结束了。

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寒武纪——

终究来临了!

……当然,以上这一切,只是乌拉拉的脑补。其合理性还有待探讨。

毕竟挖掘是个重复性的机械劳动,有点无聊。乌拉拉一边挖,一边在脑子里连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BGM都给这支时代开创者配好了。

然而却始终没找到那想象中的深渊蠕虫。

……好吧,看不到也好。

虽然已经见识过不少名字里带“虫”的古生物了,但在菌毯里打洞的这位,应该真的是一种深渊蠕虫。

说不定就是蚯蚓的祖先。

乌拉拉可不想手一伸进去,挖出来一捧蠕虫。

想想就头皮发麻!

由于菌毯已经被蠕虫松动过,乌拉拉只花了半个多小时,就挖出一个七米深的大坑。

快了!

乌拉拉给自己打气。

如果上面真的是磷矿石……那只要把磷矿石挖开,就一定能重见天日!

一念至此,乌拉拉顾不上疲惫,开始更加努力地挖洞。

终于,孔洞里沉积的银灰碎屑越来越多,菌毯的密度也肉眼可见地逐渐稀薄。

终于快要来到菌毯顶部。

会是磷矿石吗?

乌拉拉心脏狂跳。

他深吸一口气,挖出七米深坑里最后一捧菌毯——

笃。

防护服手套,撞到了某个明显比菌毯坚硬的东西。

与此同时,银闪闪的亮光,BlingBling,直接闪进了乌拉拉的心里。

终于找到你!我的磷矿石!

乌拉拉欣喜若狂,换上合金动力镐,卯足力气,用力往上一敲——

哐!!!

镐子弹飞了。

乌拉拉:“???”

磷矿石你怎么回事?

几个小时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硬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