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古生物收集指南 > 第16章 海底大裂谷

古生物收集指南 第16章 海底大裂谷

作者:深海手术刀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8-22 12:32:35 来源:文学城

乌拉拉再一次深刻体会到了AI这个大猪蹄子是多么的不做人。但这也没什么好说的,AI毕竟真的不是人。

话又说回来,新解锁的这个触觉模拟系统,虽然严重影响了他RUA水母,但等到若干个纪元后,那些长有毛皮的动物诞生出来,他不就可以RUA毛茸茸了吗!

“管水母不是水母……”

AI强调。

“好好好,不是不是。”乌拉拉乖巧点头。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乌拉拉过上了平静而又充实的……海底矿工生活。

附近的海域他基本上都探索过了,也几度驾驶飞船,变更根据地。

自从那天收集到管水母以后,寒武纪图鉴的收集进度就一直停留在60%左右,很难找到新物种来填补博物馆的空缺。

不过这也不急。

一是飞船能量还不够。这段日子,乌拉拉一有雷暴就往天上冲,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合格的风暴追逐者了。

目前飞船已经充能到了71%。

#谢谢你,天打雷劈!#

第二,则是至关重要的寒武纪节点——昆明鱼。

据说昆明鱼是已知最早的脊椎动物。确认该物种的存在,是确保该星球演化路线能够复刻蓝星的第二步。

第一步已经走完了,就是寒武纪物种大爆发。那颗星星已经在博物馆里点亮。

现在只要找到昆明鱼,再耐心等耐飞船充能到80%,这样他就可以开启休眠模式,前往下一个纪元了。

问题来了。

昆明鱼在哪儿?

乌拉拉一开始完全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碰运气。毕竟寒武纪的海洋各类物种还是很丰富的,他想着昆明鱼体型虽小,但连体型更小的其他生物他都见识过了,只要有耐心应该还是能找到昆明鱼的吧。

事实证明他想得太简单了。

后来他又觉得,在捕食性动物活动的海域寻找这个一看就是被捕食者的物种,难度确实比较大。

说不定还没等他找到,鱼早就被奇虾三叶虫吃掉了。

昆明鱼为了躲避被捕食,应该也会寻找其他安全栖息地。

所以这个安全栖息地,是哪里呢?

哐、哐、哐。

乌拉拉一边挥舞镐子采磷矿,一边回想着昆明鱼的模样。

在海底采矿,金属撞击矿石的声音显得很闷沉。

海水能够传递一定的声音,更多的是将震动本身传递出去。这对于海洋生物来说,是一种危险信号。

因此乌拉拉周围一片空旷,在采矿期间几乎没什么小动物敢到他身边来。

除非是大全牙虫那种海中霸主……

一想起大全牙虫,乌拉拉心里又是一个哆嗦。

说实话,虽然大全牙虫并没有伤害他,但近距离跟大虫子面对面眼对眼的场景,还是过于恐怖了。

好在大全牙虫在那之后就没有来过了。

不知道是不是乌拉拉在这里开矿的原因,小动物们不来这里了,连大型捕食性动物们也都不来了。

合理。

要不是为了吃,谁会来这地方呢?

“说起来有点奇怪哎……”乌拉拉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他停下挥舞金属镐子的动作,疑惑地问AI,“最近好像连软舌螺都看不到了?”

绝对不是被他吃光了。

乌拉拉很有生态保护意识,知道捕捞不能影响物种繁殖的道理。因此他每次捕捞软舌螺,都会控制数量,并且有意识地把幼小软舌螺挑出来放生。

而且说真的,连续好几天,顿顿吃海螺,乌拉拉也着实有些吃厌了。

他现在只是偶尔抓几个螺回去当零食,大多数时候还是靠营养液为生。

按照他现在的捕捞量,绝对不可能对软舌螺的数量造成什么影响。

难道,软舌螺也是因为他在这里开矿,而放弃了这片栖息地吗……

乌拉拉正觉得有些愧疚,脚下海底却忽地一震。

“舰长!”AI立即反应,疾呼,“请立刻返回飞船!”

乌拉拉还没反应过来,只看到一连串气泡从自己脚底升起。

……等等,气泡?

这里不是海底吗?怎么会突然冒出来气泡?

乌拉拉下意识地挪开脚板,低头一看。

脚底下居然有条裂缝!

而且,裂缝正在扩大!

海水在震荡,无数气泡从裂缝中涌出!

“舰长!”AI的语气越来越紧急。

“知道了!”乌拉拉知道这时候不是傻乎乎地问“怎么了发生了什么”的时候。他当机立断,立刻顺着AI的指引,快速游向停泊在一旁的飞船。

逃命重要,以至于他连刚才辛辛苦苦开采的一大袋磷矿石都丢在原地没顾上。

进入飞船后,乌拉拉也来不及脱防护服。就这么带着满身的水,踩着长长的脚蹼,啪嗒啪嗒像个可达鸭一样跑到了驾驶舱。

“飞船启动!到海面上去!”乌拉拉握紧操纵杆。

AI立即响应。飞船只花了五秒钟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启动,在动力学推动下,以极快的速度驶离当前区域!

完成启动之后,飞船很快进入了自动驾驶模式。准确无误地朝乌拉拉提前设置好的安定点驶去。

乌拉拉得以回到后方的舷窗边上,透过透明幕墙,观察海底的情况。

“这是地震吗?”乌拉拉问,“还是海底火山活动?”

“尚不确认。需要进一步调查。”AI回答。

乌拉拉透过玻璃幕墙,眼睁睁看着那一道道裂缝越来越大,露出海底深处暗无天日的深渊。

无数气泡自裂缝中涌出,如同一串串珍珠项链,争先恐后地涌向上方。

乌拉拉看着那密密麻麻的气泡,仍然感觉奇怪。

“海底哪来的这么多气体?”

AI:“正在检测中……”

随着飞船驶远,海底那动荡的板块运动以及巨量的气泡也渐渐看不见了。

AI终于得出分析结论。

“该气体成分复杂,为多种物质混合物。初步测定,其中含有……”

AI报上了一大堆化学名词。

乌拉拉听不太懂,虔诚道:“说人话?”

“说人话。”AI复述了一遍他的话,表示接受指令,随即就换了个语气。

“说人话就是。成分太复杂,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乌拉拉带着充满慈爱的眼神,鼓励地拍拍机械臂:“虽然你成分弄不清楚,但是这句人话就说得很清楚了嘛!”

AI:“……”

飞船在海面上停留了许久。

此时海上风和日丽,飞船提示气温在20度左右,是非常舒爽适宜人居的温度。

晴空万里,寒武纪的天空蓝得像一大块宝石,一眼就能看透了,又像是一眼望不到底。

乌拉拉躺在甲板上,晒了会儿太阳,迷迷糊糊快睡着,有种整个人即将朝天空坠.落的错觉。

然而最后他并没有睡着。

因为他还是穿着防护服的。

是的,虽然是在海面上,但AI还是要求他穿上【陆用防护服】。

主要是空气——这个纪元的空气成分和现代相差甚远,氧气浓度太低,其他乱七八糟的复杂成分太多,如果长时间呼吸这种空气,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害。

因此乌拉拉躺在防护服里,头上还罩着个大大的透明头盔。这晒太阳晒得并不舒坦。

希望氧气浓度尽快提高。尽快让他能摘了头盔呼吸新鲜空气吧……

乌拉拉在心里祈祷着。

“检测到海底震荡已停止。”AI的声音近在咫尺地响起,“坐标:软舌螺、磷矿石产区已消失……”

“啊啊啊???”乌拉拉本来还在打哈欠,一听这个,立马坐起来了,“软舌螺没了?!磷矿石也没了?!”

我这么大一个蛋白质来源!这么大一个矿石产区呢?!

就这么没了?!

“怎么没的?!!!”乌拉拉追问。

“由于海底板桥运动,动物纷纷逃离,该地也不再是适宜动物生存的区域。”

“而大裂谷的出现导致了磷矿地层的塌陷……”

乌拉拉:“?”

大裂谷?

合着海底大地震——直接把他的矿区震碎成一个大裂谷啦?!

不行,得去看看!

“走走走,下海下海!”

乌拉拉蹭地一下从甲板上跳起来,皱着眉头快步走向驾驶舱。

好好的磷矿石,怎么能说没就没了!

就算是大裂谷,就算磷矿都沉下去了,他也得把它捞上来!

毕竟那可是——他未来的氮磷钾!他未来的满汉全席啊!

查资料途中上来补充一个注

关于【节点】任务,参考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资料。主要选取了演化史上意义重大/比较有意思的几个关键事件。毕竟咱们这是小说,不是正儿八经的科普,所以趣味性还是比较重要的~

就是说,不是因为有了这些【节点】,人类才会演化出来。而是【作者】为了写一个【有趣的故事】而从各种资料里抠了一些东西出来当做【节点】……

(求生欲反复拉满)

安利一下我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些参考资料:

1.芳斯塔芙/鬼谷藏龙系列视频

2.《走进中国科学院博物馆:听化石的故事》

3.《远古的辉煌:生物大辐射》

4.《征程:从鱼到人的生命之旅》

5.《古生物饲养指南》(这本超有趣!好多图!画风也很可爱!甚至我现在这个文名灵感来源也是它hhhh)

还有很多具体内容是现写现查的,感谢百度百科维基百科以及知乎……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海底大裂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