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三合一

云老将军的这点小小失常,并未在营地里造成太多影响。

察觉到云封疆身上发生了微妙改变的,只有日常伴在身边的几个亲兵、平日里最信任的心腹手下,还有以云四郎为首的云家子侄们罢了。

至于军营里的大部分士兵,别说察觉到自家上司的失常了。就连他们自己,都和往日的心情大相径庭。

操练的时候,自然没人敢马虎,以免挨了队令的鞭子。

就算侥幸没有挨抽,也少不了被巡视的长官当众点名,单独叫出来加练,同伍也要因此受到牵连,被罚最后一伙吃饭。

加练的辛苦暂且不提,饿着肚子的弟兄们齐刷刷射来的那一排眼刀,可不好消受啊。

但在操练之余,不管是早晨打水洗漱,还是训练后生火做饭,乃至于去指定位置上厕所的时候,都始终有人摆出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

若不是身边人反应及时,魏大准要在站起来的那一刻,一脚滑进茅坑里。

“哎呀,你得小心着点啊。”同伍的士兵眼疾手快,一把将魏大裤腰带拽住,同时不忘对战友发出惨无人道的嘲笑。

“还不快谢谢哥哥我。要不是我捞你一把,你今天就挂着这身回去给大伙儿加餐,看看谁敢让你靠近饭盆!”

“去去去,一时没站稳,被你说的这么恶心。”

顾不上跟同伍打岔,魏大连忙把自己的裤腰带夺回来系好,两三步远离了散发着气味的是非之地。

同伍凑过来,戳戳魏大的后背。

“你今天怎么回事?操练时队令瞪你,你也没反应过来,刚才排队吃饭的时候,拿个碗还磨磨蹭蹭的。难道是家里寄来的书信,说了什么要紧的事?”

“没有,我就是……”

魏大的舌头打了好几次磕绊,也没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到后来,他干脆直接闭嘴,抬头看向自己的头顶。

青天如洗,白云若积,日头不曾被云层遮蔽,金色的暖意浩浩荡荡地铺陈了上万里。

这样开阔晴朗的天空,本是边塞常见的景色。

然而那并不常见的一方天幕,如同一面被浓墨擦洗过的镜子,高高地悬在天际,仿佛能洞察到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幽微的影子。

同伍也仰起头来,顺着魏大的视线看去。渐渐地,他的眼神也和战友一样,变成同出一辙的复杂滋味。

“诶,你说,昨天那样的彩画儿,今天晚上还会有吗?”

“会有吧。昨天天人说过,今日要再来的。”

“嗯。”

过了一会儿,同伍又问:“你从前帮咱们将军卸过一次甲。怎么样,彩画儿里的盔甲和刀枪,和咱们将军身上穿戴的比起来,哪个更厉害?”

“当然是天上的厉害!那么神气的盔甲,那么锋利的刀枪,或许老将军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份世面呢!”

“那你说……”同伍又一次开口,只是这一次,他声音听起来竟然有点犹豫似的。

“你说那黎明军都能帮乡亲们下田。又快到收粮的时候了,偏我爹前些日子跌了一跤,折了胳膊,我家的田垄……”

“想什么呢。”魏大赶紧打断同伍的痴话,“你我入伍以后,家里不是已经免了三分的税?让你爹娘舍些钱粮,雇几个短工,把秋忙的时候支应过去就罢了。黎明军当然好,可那是天上的事。”

“……你说得对。”

同伍回过神来,咂吧咂吧嘴,又带着几分依依不舍似地,抬头往天上看了一眼。

“还要等多久,才能到晚上啊?”

不论地上的人们多么期待或焦灼,时间流逝的速度,既不会因此快上一步,也不会为此晚上半分。

直到缓缓沉没的夕阳将大半个天际都描摹成灼艳的颜色,黄昏如同一袭熟悉的巨大穹窿,披罩在天地四野之间。黑色的水镜上闪过一道霹雳般的白光,宛如神话中的巨人睁开了额头的独眼。

“开始了开始了!”

“水镜开场了!”

此刻,无论是在府中享用果子糕点的老爷,还是借着夕阳余晖描摹文字的书生,亦或是自家院子里编草鞋的、搓麻绳的、街巷里打水的、挑货的……

整座城市都被这光明惊动,不约而同地仰起头来,看向“彩画儿”放映的地方。

昨天的那个故事,是不是还没播完?

阿星和娜仁被村庄收留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吗?

这对小儿女有平平安安的长大吗,是否像众人猜测的那样,结成了一对恩爱夫妇呢?

像是为了呼应众人的期待,天幕上的颜色如一册书卷般缓缓展开,画面由远及近,最终定格到了阿星的侧脸。

时光飞逝,曾经荏弱、细瘦、灵巧的男孩,如今已经长出一副介乎于少年和青年间的筋骨。

此时天色才刚蒙蒙亮,却已经足够照清阿星的眉眼和嘴唇。

他的肩膀更宽阔,容貌更俊朗,唯有气质还如同当年那个逃难的孩子一样,勇敢而坚毅,是十里八乡的少女们看了,会忍不住怦然心动的模样。

落后阿星两三步,正弯着腰和小孩子说话的姑娘,便是娜仁。

那头特征明显的卷曲头发,被少女用一块巾帕挽起,包在头上,显得整个人清爽又利落。却仍有一丝秀发俏皮地落出来,垂在娜仁的额前。

当娜仁抬起头来,眨一眨那双碧绿得像是春天新生柳叶般的眼睛,就连鸟儿的鸣叫都变得多情。

“阿星哥……”

不少人都挑起眉毛,嘴角不自觉地扬起,露出一抹心领神会的笑容。

但这份美好和浪漫,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背景音乐由缓到急,倭人来袭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遍了村庄上下。

刚刚还肩膀挨着肩膀,目光切切艾艾,不敢直视彼此的阿星和娜仁猛然抬头。

随风而来的硝烟气味,把甜蜜暧昧的气氛一扫而空。

娜仁和阿星四目相对,交换了一个眼神,下一秒钟,阿星坚定地冲娜仁点了点头。

“我这就去村口看看。娜仁,你把周围的孩子们看住,别让他们乱跑!”

他一边说着,一边抄起靠在墙边的晾草叉子。

至于娜仁,窈窕俏丽的少女弯腰半蹲下去,从靴子里抽./出一把小巧的弯刀,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

倭人部队是绕过山头,取了一条偏僻无人的险峻道路,偷偷摸进村子里的。

而此时,黎明军的大部队尚未赶来。

幸好,村子里的大家平时接受过“演习训练”,村中又有一小支黎明军驻守,成为最后的定心丸。

在黎明军小队长的指挥下,村中青壮分为两股,一股护送着老弱妇孺撤离;另一股则依靠自己对地形的熟悉,采用地道战、麻雀战等方式,拖住倭人的脚步,为正在赶来的大部队争取时间。

“守到天亮就好了!天亮的时候,黎明军一定会赶到的!”

阿星因为年纪不大,正介乎少年与青年之前,本来被安排进撤离的那支队伍。

留恋地回头看了队伍里的娜仁一眼,阿星转过头来,目光由缱绻转为坚毅。

他斩钉截铁地说:“倭人一来,村子里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多一个人,就能多一份力量。小队长,程伯,你们就让我留下吧。”

程伯急得直跺脚:“小小年纪,就像地里庄稼刚出苗呢,保卫村子的事,不多你一个也不少你一个,你这孩子还不跟着他们一起撤?”

听了这话,阿星弯起眼睛笑了笑。

可任谁听见他的语气都会明白,不管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哪怕马革裹尸,客死他乡,他的意念也决计不会被撼动分毫。

“程伯,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庄稼到了该收割的时候了——背井离乡的滋味,我尝过,真是不好受。现在好不容易建起一个新家,我不愿意再逃走第二次了。”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即便程伯还想再劝,也找不出更能说服人的理由。

关键时刻,小队长拍拍程伯的肩膀。

“程伯,就让阿星留下吧。”

考虑到阿星的年龄和体力,小队长给他分配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后方工作。

谁知机缘巧合之下,阿星差点跟潜入村子的倭人迎面撞上。

双方距离近得快要鼻尖对鼻尖,两边人只隔着一张薄薄的草编门帘,只要倭人用刺刀朝前轻轻一挑……

天幕下,聚精会神的观众们,无不倒吸了一口冷气。

有人不忍再看,用掌心捂住了眼睛。

有人甚至忘记那是播放的彩画儿,入神地从胡床上跳起来,急得连连跺脚。

“阿星快跑,阿星快跑啊!”

幸好,阿星没让大家悬心太久。

他在村子里生活两三年了,很熟悉这里的地形,对各家各户的布局更是了然于胸。

在一串灵巧隐蔽的翻腾动作后,阿星不但脱离了危机,甚至还三两下绕到这群倭人士兵的背后,偷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从倭人的交谈中,阿星终于知晓,这群人是怎么摸进村子里来的。

原来,这群倭人此前截获了一位黎明军的信使,还从信使身上搜出了几张文件。这其中就包含着周边的地形图,以及一张“脚踏式收割机”的图纸。

再听下去,阿星得知,那张脚踏收割机的图纸,正好带在其中一个倭人的身上。

恰好,前方不远处就是一条岔路,几个倭人就此分开。

阿星紧紧地坠在带了图纸的倭人身后,一边跟着,一边用灰白色的小石头,在墙根底部留下暗号。

拐过某个墙角以后,阿星抬起手,正准备画下图案,却发现自己看好的地方,已经被一个新鲜的标记覆盖住了。

——这周围,正好有埋伏好的自己人!

阿星从草垛后面悄悄探头,来回张望。

他根据记号给出的信息和对地形的了解,很快得出一个结论:要把那个带图纸的倭人,引到程伯家附近!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阿星身子一沉,装作一个莽撞而胆小的愣头青,紧张之下压塌了藏身的草垛。

看着猎物跌跌撞撞逃跑的模样,那倭人不假思索,握紧了手里的长刀就追了上来。

这一追,恰好把他自己送进了包围圈。

当三个手持利刃的青壮从程伯家的柴房跳出来,和阿星一起把倭人团团围住之际,黎明军的马蹄声,终于传入村口。

领头的女将军骑着一匹高头大马。

在她的马背上,娜仁正抱着自己的医药箱坐在最前面,绿松石般的双瞳闪烁着急迫的光。

程伯的小院里,阿星一记沉重的烧火棍,敲在倭人的后脑勺上,把人砸晕过去。

世外桃源般的村口,黎明军进入村子,入侵的倭人们闻风丧胆,逃的逃,散的散,还有一小股被包围起来,在“投降不杀”的号角声里缩成了一个圈。

战场的最中心,还不等为首的女将军勒住马缰,娜仁就从马背跳下。

娜仁紧紧抱着她的医药箱,向伤员跑去,与迎风挥舞着图纸的阿星擦肩而过。

双肩交错的一刹那间,他们分给彼此一个短暂又悠长的眼神,娜仁绑住头发的头巾恰好在此时滑落。

火红的三角头巾,边缘处绣着一丛生机勃勃的雏菊,迎着猎猎作响的晨风,像鸟儿的翅膀一样高高地飘扬。

那颜色浓烈如火,又宛如一面旗帜,仿佛下一刻就会与喷薄而出的朝阳融为一体,就像一场明媚的生命与爱情那样。

一切危险都被消弭,所有的情绪都臻于圆满。

观者不免发出心满意足的声音,想要祝福,想要微笑,也回想起自己曾在春日里怦然心动的时刻。

但若让那点珍藏的记忆展现在大庭广众之下,却又不免羞涩。

于是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一声春风化雨般的感慨——

“瞧,多么红的一条头巾呐!”

***

故事进行到了此处,还尚未结束。

记得那张由阿星缴获的图纸吗?

黎明军的女将军一看见那张图纸,就眼睛一亮。

她原本想像对待一个聪明孩子那样揉揉阿星的脑袋,但在定睛看了阿星一眼后,便改为对待一个值得尊敬的战友那般,轻轻握拳敲了敲他的肩膀。

“做得好,你立了大功!”女将军扬起灿烂的笑容,冲阿星鼓励地点了点头,“马上就是收庄稼的时节了,这张图纸正好能用上!”

让阿星花费了这么多力气、又让女将军看见的第一眼就大加褒奖,这张图纸的内容是什么呢?

水镜之下,观众们难免被勾起了好奇心。

——好奇就对了。

云归单手支着下巴,另一只手在光屏上滑动,查看着评论区的实时反映。

她脸上表情不动,眼中却难免映出一丝悠然自得的小狡黠。

系统感慨道:“能想到这个主意,您真的很厉害。”

“哪里,都是前辈们珠玉在先。”云归谦虚道,“比起那部在广告里夹杂剧情的低分电影,我还差得远呢。”

——是的,在接下来的半个小时里,电影将从图纸、零件、比例、材质,以及种种需要注意的角度,全方位地展示出要如何从无到有地,制作出一台半自动的、脚踏式人力收割机。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只需在零件上做几分小小的改动,就能把这台脚踏收割机改为畜力拉动式。

对于云归的做法,系统给出的评价是:“但凡能换第二个台,他们也不会看得这么起劲儿。”

云归深以为然:“这就是垄断的狡猾之处了。”

如果说,前半场电影,是战争情节里添加了爱情元素和少许的保家卫国主旋律。

那么,后半场电影里,就是在教学记录片的间隙里,忙里偷闲地添加了那么一丢丢剧情……

从实时评论区的留言数目来看,只有很少的观众弃剧不看。

更多人对着天上收割机的制作过程,热火朝天地讨论了起来。

“这唰唰唰一片的收割方式,真是省力。要是我也能有这么一台……”

“到底不如人割的那么干净。”

“这个好说,机器割过的地方,后面咱们再收一次就是了。重活儿都让收割机干了,难道轻活儿咱们还干不得吗?”

“就是费铁。等闲人家怕是用不起。”

……

“大家可真捧场啊。”

云归回忆起自己这两天浏览国产影视区的心得,对比双方的评论,忍不住又重复了一遍:“太捧场了,让我甚至都有点惭愧了。”

恒朝的观众朋友们,他们既不会批评云归这个不合格的编剧,也不会抗议电影里附带的硬广,甚至还愿意为爱发电供能。

——真的是字面意义上的供能,就这么一小会儿时间,系统已经从众人的情绪里,收集30个点的生物能了。

倘若被现代制片方们知道,世上还有这样的绝世好观众,准会当场馋哭。

“不过,也正如同观众们讨论的那样。”系统从评论区里,把那些说到点子上的评论一条条挑出来标红,“这个设计需要很多铁、考验匠人的手艺、制作出来以后,也未必能发到真正需要它们的人手里。”

铁的问题还好说,大不了云归给边城悄悄偷渡一批。

尽管在恒朝,铁属于一种价值不菲的战略物资,但现代社会,就连成品钢材都唾手可得。

倘若云归愿意收废品的话,一斤废钢回收价还不到两块钱。

但匠人的水平,确实是个颇具考验,短时间内又难以突破的问题。

提起这个,云归不免自嘲地一笑:“确实如此。我总不能和部分后世同胞一样,对匠人的能力抱有过分的期望。”

某次的网上冲浪经历,让云归诧异地发现,许多现代人居然对他们的老祖宗抱有深厚滤镜。

比如什么“匠人精神”、“二十年时间,给你打造一件国宝”、“古代工匠的手艺,比现代设计师好太多了,而且还是古法打造……”

阅读着那些褒奖的文字,云归不由一阵汗颜。

上层特供的少数奢侈品,其中包含的技术含量,直到现代都令人感到惊奇,譬如勾践剑和素纱禅衣。

但那并不代表整个国家的平均工匠水平啊!

如果平均工匠水平有这么高的话,勾践剑和素纱禅衣怎么没能人手一件呢,莫非是几千年前的古代人民在搞饥饿营销吗?

当然是因为根本做不到啊。

这就好比外星人想要研究地球人类长相,在观看了《○嬛传》、《○步惊心》等影视剧后,该外星人得出一个结论:“地球女性普遍长得很漂亮”。

这谁听了不心虚!

上面这种对标,就好比用首富的年收入,去代表打工人的工资中位数。

起码在云归的认知里,大部分工匠的水平,只要能做到打剪刀、锤锄头、制作镰刀,就已经够附近十里八乡用了。

能一次性打出合适马蹄铁的工匠,已经算有见识的。

至于能打出雌雄双股剑、丈八蛇矛、青龙偃月刀的那种铁匠,平日里不是服务于官府或军队,就是世家养出来供给部曲的人才。

这种SSR级铁匠,民间等闲难得一见。

所以,即使视频里详细到零件,近乎手把手地教给大家如何制作这台脚踏式收割机,云归也没指望百姓能够自行完成这项任务。

或许有小部分村落,恰好拥有相应的人才,又不缺少动手的能力与材料。

但想要大范围地推广,还得是官方出手。

系统的声音听起来若有所思:“在你寄给云老将军的信中,曾经提到过‘流水线’的原理。你是想借用军中的工匠,来完成这项任务吗?”

云归当即板起脸:“公私有别,军中工匠自有其任务,如无特殊情况,怎么能随意调遣呢?”

这话说得煞有其事,正气凛然。

如果不是系统对云归有充足的了解,恐怕就要相信了。

系统闷笑一声,并不接话,笑声里明显含着一丝“我就静静看着你演”的调侃。

果然,在这个小小的玩笑被戳破以后,云归自己也忍不住弯起了眼睛。

她轻松道:“长期为此事调用工匠,当然于理不合。但短暂借用一下,倒也无妨。反正,最后负责制造收割机的人,不会是军中的工匠。”

系统果然一点就通。

“宿主的意思是,先让军中工匠把不同零件分解出来,打好样子,再从民间招聘工匠,让每个工匠各自负责一部分,以流水线的方式完成任务?”

“嗯,细节上差不多就像你说的那样,只有一点,你还是设想得过于客气。”

系统略微一怔:“什么?”

云归单手托着下巴,轻轻地叹了口气:“在我那个年代,这种召集工匠的行为,不能称之为‘招聘’。”

倘若不是云归写家书回去时,特意为此事多提了一笔,这种召集就会如同过去千百年一样,变成那些匠人们需要自带干粮和寒衣,为官府所服的徭役啊。

恰在此时,光屏上高频闪烁的白光,将云归的思绪重新扯回评论区。她定睛一看,原来是观众们的评论刷新太快,导致整个屏幕都一闪一闪的。

“这是播到哪儿了?”

系统实时反馈:“大结局那段,就是我总结了3277部类似的经典镜头,设计出的浪漫结尾。”

巨大的水镜之中,只见阿星和娜仁一左一右站在屏幕两端。

阿星赤着小麦色的强健双臂,穿着一件羊皮坎肩,十根指头在背后纠结地缠成一团。

娜仁则把那条红色的头巾系在脖子上,巧妙地让它变成介乎披肩与围巾的样子。柔软的红色织物,映照着少女同样红扑扑的脸颊,她笑容明媚得好像能盛下一整片油菜花田。

他们直起身来,隔着一片金黄的麦田两两相望。

在阿星和娜仁背后,是十来个踩着脚踏收割机,轻松穿梭在原野间的身影。

这些身影有男有女。其中,小于将军和那天回援村子的女首领,正比着赛踩在最前面。

镜头回转,阿星终于从背后拿出那张盖了印的信笺。

“娜仁,小于将军说,愿意荐我进入黎明军。他还说,军中吃住都不用操心,等发下粮饷以后,同袍们一般都要寄回家里。我是想说……我想说,等我拿到第一个月的粮饷后,可以寄给你吗?”

信笺曾被揉起又展开,边缘早被手心的汗意染得湿乎乎的,足以看出主人此前的紧张心情。

薄薄的一张素纸,却担着千钧之重的一颗真心。

娜仁眨了眨眼,身为胡女,毛发的颜色本来就比汉人要淡。此时,她长长的睫毛在阳光的映照下,看起来近乎是灿金色的。

娜仁笑着对阿星摇了摇头。

“不要寄。”

“……不可以吗?”

“嗯,不用寄呀。”

不等阿星失落地垂下脑袋,娜仁就轻快地从怀里取出一张纸。

除了折痕更平整、看起来更干燥之外,无论是上面的材质、字迹、还是那枚红红的印章,都和阿星手里的毫无差别。

“我考上黎明军的护士队了。”娜仁快乐地说道,“我愿意替你管钱。粮饷不用你特意寄给我,平时随军的时候,你当面转交就好啦!”

……

“多么感人心脾的爱情喜剧!”系统大声地宣布。

根据它同时制作出的窸窣响动,云归很容易就能联想到,倘若系统拥有实体,此时准在一边抽纸一边假装擦眼泪。

……但这点转移注意力的小动作,并不足以让云归忘记,系统原本是如何设计结尾画面的。

云归匪夷所思道:“在初版结局里,竟然让男女主隔着水稻田两两相望……对于这个设计,我直到今天都没法理解啊。”

水稻田,顾名思义,望文生义,是个非常拖泥带水的场地。

所以按照AI的场景推演,娜仁和阿星各自跑向彼此,站在一起凝视对方面孔的时候,身上都已经溅了半身的泥。

这样的男女主站在一起,宛如两条刚去小猪佩奇快乐坑鬼混过的哈士奇。

系统镇定地答道:“因为电影前面的片段里,水稻田曾经出现过一次。结局的水稻田,是对前面空镜头的呼应。”

“这种为了过场的空镜头,没必要前后呼应吧!”云归发出激烈的抗议声。

“这其实是一个极富美感的镜头。”系统静静地阐述起自己独特的美学观念,“就好似程序语言里,只要前面有‘[’,后面就一定要有‘]’对应。这种强烈的美感,既彰显了严谨的规律准则,又构建了独特的框架质感。唉,你们碳基生命根本不明白……”

云归:“……”

云归:“你说的这种审美,对我们碳基生命来说还是太超前了,吃不下真是不好意思了啊。”

***

水镜播放的电影,就好似一剂特殊的催化剂。

云归想要推广的脚踏式收割机,尚在预备之中。

但在收割机之外,某种微妙而奇异的气氛,却悄悄地在这座胡汉混居的城市中弥散开来。

禹水之侧,魏大骑着自己的马,沿着河岸的方向朝下游走去。

因为展现出了相关的天赋,魏大很幸运地被选为骑兵预备。在通过了这样那样的选拔以后,他被分到了一匹马。

养马千日,用马一时。

像是送信这样的公差,最好就派一个善于骑马的士兵来做。

魏大就被委派到了这个任务。

对他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美差。

因为这封寄出的信件,既不紧急,又不危险。交给他这个任务的上司,为人还很宽宏,只要求信使按照规定,在最后期限前回营就好。

为了能争取到这件差事,魏大额外多花了些力气。

但对他来说,这完全是值得的!

送信时只需稍微绕一点远路,他就能路过生养自己的村庄,回到家里看看。

他可以给已经出嫁的妹妹添上一份迟来的嫁妆,再量量小弟的脑袋,看他长高了没有。临走时揣上一包老母亲烙的干饼子,省下这趟路上的嚼用,便能多匀几个钱出来,留给家里花销。

而且,这趟回家之旅,也包含着魏大一点小小的私心。

虽然从名义上说,他骑着的马儿归属军中,但村子里的人并不知道啊。

他们只会看到,魏大骑着高头大马,风光还乡,定然是在军里谋了个好前程。

族里的叔伯们见了,便不敢欺负家里的孤儿寡母;乡中的小吏听说,下来收税时说话的声音也要轻上一些;妹妹的丈夫得知,第二天就会带着新媳妇回娘家看看……

怀着这样轻快的心情,魏大连驱动马缰的动作都比平时轻柔。

一边驭马,魏大一边在心里盘算:一人一马要想过河,舟子至少要收他五个钱。但在禹水的下游,有一处浅滩,水高只过男子的膝弯,本地人都从这里过。

他再往前走走,赶到浅滩处自己过河,又能省下五个钱……

头顶的日头,由东面渐渐升到了正上空。魏大把马鞭挂回腰间,亲密地抚了抚自己爱马的马鬃。

“这就到了,好伙计。等咱们淌过这条河,就喂你拌了黑豆的草料。”

马儿喷了个响鼻,算作对魏大的回应。

正当魏大准备驾马探入水中时,他注意到一个在河岸边缘徘徊的妇人。

那是个高鼻深目的胡族妇人,怀中正抱着一个啼哭的婴孩。

眼前的河流湍急,河底的石头被冲刷得像卵面一样光滑,妇人抱着孩子,想要挽起罩裙又犹豫地放下,有点焦急地哄着怀里的孩子,像是拿不定主意,究竟要不要踏进河水里。

魏大只淡淡地瞥了一眼,就漠不关心地收回目光。

马儿的前蹄已经入水,踏出一串小小的水花。

妇人这才发觉身边有骑士经过,惊呼一声的同时看清了魏大的打扮,连忙垂头避让。

婴儿的哭声,似乎更凶了些。

就在整个马身都快探入水中的一瞬,魏大猛地一勒马缰。

他控马来到妇人的身边,从马背上翻身跳下,一张脸紧紧地板着,看起来颇为心烦意乱。

“那个谁,对,就你,兀那妇人,你上马吧。”

胡妇讶异地抬起头来,踌躇着不敢上前。

怀中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心情,呀呀地止住哭声,张开一双和母亲一样碧绿的眼睛。

魏大当然知道她在犹豫什么。

心头忽然顶起一股不知从何而来的郁气,魏大仰头看天,注视着那一方明澈的水镜,轻哼一声。

“晴天白日,又在水镜之下……不用担心,你上马吧。”

水镜之下四个字,带着一股极其奇异的力量,抚平了妇人眉间犹豫的细纹。

她悄悄地看了这位骑士一眼,不言不语地行了个礼,单手抱着孩子翻身上马,动作竟然是不亚于魏大的利落。

魏大挽起裤腿,把鞋子脱下来掖在怀里。他光脚踏入冰冷的秋日禹水,牵着马,一步步走向河的对岸。

走到河心时,魏大突然问道:“过河以后,你要去哪儿?”

妇人吐出一个地点,居然是个挺出名的胡人聚居地。

魏大不免又轻哼一声。

除了这一声哼哼之外,他虽然昂着脖子,一只手紧紧地抓着马缰,却也没有吐出什么冒犯的评价。

又过了一阵,魏大忽然回头。

“倘若真有足够的粮食,你们就不会扰犯中原?”

妇人嘴唇翕动,答案被淹没在禹水的波浪声中。

“你大点声,我听不清!”

妇人抱紧自己的孩子,猛地抬起头来!

紧接着,她说出一长串的官话,声音清晰如珠玉。

她的音调里虽然夹杂着些微胡腔,但也同样被边城的口音打磨过一遍,咬字的腔调,听起来竟和士兵们日常说话的语气有八分相似。

“妾家祖于泰启三年,蒙受圣祖旨意,阖族迁往关内,定居边城。”

“妾今三十有余,不曾吃过一粒掠抢的粮米。”

恒朝前期,官方为了补充人口,引进大批胡人内迁。到现在,少说也有四五代人了。

无论前尘如何,这些胡人都已经代代定居于此。他们的身影显现在边城、在云州、在中原大陆上。

汉人交税,他们也交税;汉人征丁,他们也出丁。

不管是生活习性、口音腔调,还是衣食住行……他们确实已经扎根在此,与千千万万人一样,成为这片土地上无贰无别的一部分。

脚下的这片大地敞开怀抱接纳了他们,就像曾经它接纳魏大的先祖那样。

而湍急的禹水,也像千年以前那样冲刷着河滩。

它灌溉庄稼,养育文明,记录着历史的轨迹,也在光阴之中,洗去人心深处纠葛的恩怨。

补4月18、20、22号更新。

之前28和30号因为要参加朋友婚礼请了假,剩余四月的24、26;五月2、4、6、8日,加一起一共六更要补。我尽量在接下来的一周内补齐。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7章 第五十七章 三合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