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 第4章 第四章

古人天天追我直播[古穿今]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暮寒公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11-21 13:00:25 来源:文学城

云归的视线一下子定住了。

然而,那道突然闪过的光影,却像是天幕上划过的流星,转瞬间就破碎成无数萤火般的细细星点。

一秒多钟的时间,并不够云归记下整个光屏上的内容。

她只注意到,在那道光影的最中央,用端正的字体写着:“系统加载中……”

这是什么意思?

除了那五个简体字之外,再往下一排还铭刻着几个奇怪的、弯曲如同线虫的图案。云归仓促间死记硬背,大概是个“loading……”的图样。

……这又是什么东西?

此时的云归,尚且不知道世上存在着“英文“这种语言。

她也没意识到,自己其实很有语言天赋。

能够凭借转瞬之间的仓促一眼,完整记下一个从未见过的单词。这难度大概相当于外国人在做听力测试时,只听一遍就完整地写出了凤凰传奇的男声rap。

忍着身上的疼痛,云归扶着护栏坐起,尝试着用手指在空气拨弄了一下。

眼前并未浮现任何异象,皮肤上也没留下任何奇怪的触感。

莫非是她眼花了吗,云归心中有些怀疑。

但怎么眼花还会花出简体字的?

另一方面,云归又不由想道:或许,这和那些能够播放画面的“水镜”一样,也是此地的某种特产吧。

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系统”还是“加载”,都是早已能够耳熟能详的词汇。

能直接浮现于视网膜的科技水准,肯定和电视液晶屏有着天壤之别。

只是,现在的云归还区分不了这些。

就好似在原始人眼中,会发光的电灯泡与能飞行的无人机,技术含量都是一样复杂——反正都是一生也无法企及的目标。

所以,云归错将“系统”与“电视”的技术含量混于一谈。

出于本性上的谨慎,也出于身份上的顾虑,就像是云归从不与旁人分享观看电视的心得一样,对于眼前浮现的光屏,她和谁都没有说。

暗暗将此事记在心底,云归在病房中巡视一圈,没有再度发现异样,才怀着些微的疑惑沉沉睡去。

此时的云归还不知道,在她入睡的这段时间里,有一个视频被上传到了网络。

标题为——“女侠好身手!今天开眼了,传说中十步杀一人的病弱大佬竟在我身边!”。

点开视频,正是云归将手中拐杖挥舞得飒飒生风,逼得医闹者不敢近身的画面。

拍摄者完全是个外行,镜头抖的要命,让画面看起来都糊成一团。

但正因画面都这么糊了,那个虽然看不清容颜,轮廓却极显秀美的清丽身影,才紧紧攥住了看客们的眼球。

视频下方已经攒了几百条评论,最高的一条已经点赞过万。

“这是什么从小说里走出的病弱人设。医闹的你就庆幸吧,但凡这小姐姐之前多打一分钟点滴,你现在人已经没了。”

“小姐姐看我,小姐姐可以用拐杖打我!”

“楼上,不建议你挨那个拐杖。我家里有人骨折时用过同款,又长又沉,很不方便。这妹子能把拐杖抡得这么举重若轻,绝对是个狠角色。”

“那个,只有我想问……妹妹的头发这么长,之前留了多久吗?”

最后这条关于头发的评论,很快就被一众留言“ 1”、“ 2”、“ 3”地顶到了评论区最上方。

不怪群众的反响如此激烈,实在是云归那一头笔直黑亮的秀发着实吸睛。

按照恒朝习俗,女孩儿十岁开始留头,自此以后,非剃度出家等特殊情况,头发只修不剪。

而在十岁之前,女孩们大多梳着短短的“垂髫”,父母会从小替孩子剪发,让之后长出的头发更加黑亮。

古代计虚岁,现代则计周岁,按照现代的计算方式,云归其实是从九岁开始留头。四年下来,她的发梢养得堪堪过臀。

再加上云归腰细腿长,身材健美,秀发顺着肩头披散满背。挥动长杖时青丝被微风掀起,那种清水芙蓉般的自然美感,就如同一阵山野长风,透过视频扑面而来。

为了打理方便,现代社会很少有人留这么长的头发,一般都是齐肩或者垂腰。爱美的姑娘还会把头发或烫或染,做个造型。

所以说……

“真羡慕啊,头发留这么长,居然还这么黑这么亮。换成我早就分叉了。”

“呜呜呜是梦中的黑长直了。”

“心动了朋友们,有人半夜去组团偷吗?我家里正好缺个拖把……”

倘若云归知道,自己因为没找到发带,厚着脸皮披头发出门的行为,居然会引发这样的讨论,一定会感觉哭笑不得。

这条视频恰好被警队里的小年轻刷到。对方在视频上点了个小红心,转头在群里分享给了他们队长。

“@周队,队长你看,这是不是咱们手上那起拐卖案的当事人?小姑娘看起来恢复的还不错诶。”

于是在数日以后,周队长再度来到了医院。

刑警队案子多,事情忙。

作为一个上有老下有小,工作压力还很大的中年人,周队长脸上常年带着满脑门儿官司。

饶是如此,在他找到云归时,说话的语气仍然很耐心。

周队长身边,跟着一个做笔录的女警。

除此之外,为了让云归有安全感,他们还特意请了刘护士来,让这位一直照顾云归的护士在场。

女警一见到云归,就笑得很和气,还用手边的纸张给她叠了一只小船。

没有急着询问案件细节,周队长先跟云归寒暄了两句。

“我听刘护士说,你这几天愿意跟她说话了。最近身体怎么样?今天阳光不错,你精神好的话,可以去窗口晒晒太阳。”

云归缓缓点头,示意自己听懂了。

不动声色地,云归认真打量了一下周队长的脸。

她认得这个男人。

拐子们被抓起来时,这个男人带队走在最前面,脚步急而不乱。

那之后,这男人还来过一趟,亲手在她床头放下一个写着“忘崽牛奶”的箱子,以及一只装满水果的竹篮。

嗯,还有……他带来的樱桃很好吃。

周队长面带笑容,语气十分温和。

“咱们今天只是简单地做个笔录,我们想找你了解下情况。咱们先随便聊聊,你放松,不用紧张……关于那天的事,你还有哪些印象吗?”

周队长带着鼓励的眼神看过去:“想到哪儿就说到哪儿。没事儿的,想起什么都可以跟警察叔叔说啊。”

云归抿紧了嘴唇。

她尚不清楚这里是什么地方,却也能感觉到,自己的来历不太好解释。

操着有点生硬的腔调,云归缓缓道:“我之前昏过去了,再一睁眼,就出现在那里。”

周队长若有所思,在本子上记了几笔。

“能说得再详细一点吗?是你先被关进去,孩子们才被转移进来,还是孩子们先被关进去,你后被关进里面?”

这个描述,就有点绕口了。

以云归目前的口语水平,还没法准确理解这段话。

她只能执拗地强调道:“我一睁眼,就在里面。”

云归凝视着眼前的男人。

在面对面的近距离相处下,那种原来就有的微妙感受,此刻变得更加分明。

——这个穿着蓝色外衣、衣料板正挺括的中年男子,他的气质与整间大楼里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该怎么说呢……?

他身上带着一股非常老辣练达的历尽千帆之气。云归几乎可以肯定,眼前这个武夫,是扎扎实实见过人血的。

如果放在恒朝,此人至少能搏来一个千夫长的前途。她现在所处的世界里,对方似乎也不是籍籍无名之辈。

在云归这几日的接触范围里,这位“周队长”已经是最为见多识广的人物。既然如此,他或许会知道恒朝,知道云归为何会出现在这个地方……

呼吸不自觉地变得急促,云归吞了一下口水。

她决定了。

接下来,她要用恒朝官话,尝试着和这位周队长交流。

如果他能听懂,那云归的许多困惑,或许便能迎刃而解了。

这么做可能会让她处于风险之中,但任何决定都会伴随风险。

考虑到可能有的结果和收益,这个险值得一冒。

主意一经拿定,云归便再无犹豫。

少女抬起眼睛,目光坚毅,平视周队长。她轻启薄唇,说出的却是在场之人从未听过的一种方言。

——这是云归在自陈来历。她此时所用的语言,乃是大恒朝的官话。

饶是周队长见多识广,此时也不由愣了一下。

嗯?这是什么话?

小姑娘说起这门语言时,讲话一下子变得很流利嘛。

一个可能的念头缓缓浮现于他的脑海:“稍等,我听不太明白,你慢点说好吗?”

听不懂官话吗?

云归心中不免有些失望。

周队长是她目前所见的人里,见识最广的一个。

如果连他都没听过恒朝官话,其他人知道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但在开口之前,云归就已经设想过各种可能的结果。现在的情况,已经是几个答案里不好不坏的那一个。

低头思索了一下,云归切口一变,又换成了她家乡云州的方言。

周队长依然没能明白。

但他听出来了,小姑娘前后所说的,是两种不同的方言。

十二三岁的年纪,用普通话交流有困难,却会说两种腔调不同的、非常冷门的方言……

那个此前闪过周队脑海的念头,一下子就闪烁起了警报的红灯。

周队长刻意把说话的速度放得飞快,非常直白地问道:“孩子,我们平时说的普通话,你是不是听不懂?”

这个语速已经超乎了云归的理解能力,云归迷惑地看着他:“你,慢一点,讲?”

周队长想了想,又放缓语气问道:“念过初中吗?进厂打过工吗?去工地搬过砖吗?”

这套前程三连问,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用语。

如果云归是个现代人,无论她的家境是好是差,不管长辈是在认真决定她未来的前途,还是饭桌上随口开个玩笑,都应该提到过这几个问题。

但相对地,医院里会出现这几个问题的频率,非常低。

换而言之,云归如果想在医院里学到这三个问题,可能性不大。

云归微拧眉头,艰难地辨识着几个陌生词语的含义:初中、进厂、工地……这都是什么?也是此地的特产吗?

已经无需云归做出回答,她的表情就是最好的答案。

“……”

对云归做了个稍安勿躁的下按手势,周队长带着女警和刘护士撤出房间。

来到走廊拐角,推开窗子,从怀里掏出香烟点上。周队长叼着烟沉默了一会儿,把目光投向自己带来的女警。

“这么久了一直没人发现吗?这孩子不是有心理障碍不愿沟通,她根本不是北方人啊。”

甚至,她可能都不是……

在普通话普及推广的今天,黄河以北的地域,基本上都把普通话作为日常语言使用。

即使是黄河以南,日常生活用方言,正式场合也会讲普通话的。

而云归的表现……

看看小姑娘的样子吧,她压根就不懂普通话,分明才开始学这门语言没多久!

G市海陆空航运都十分发达,是蓝国北方数一数二的交通枢纽。

在这个地方做刑警队长,周队长天南海北的腔调都见识过,称得上一句见多识广。

但像云归说话的那两种口音,他还是平生头一次遇着。

用拇指和食指捏着烟滤嘴,周队长狠狠地抽了两大口,这才转向刘护士。

“她的体检报告……我记得这孩子身上有很多旧伤,是不是?”

刘护士急忙点头:“对,她身上有很多伤疤,不止是这次留下的。此外从X光片上看,她左臂在几年前骨折过。”

得到了这个答案,男人缓缓地吐出一口长气。

“走,回局里,把那两个家伙重新提出来审,他俩不老实,有隐瞒,没说全部实话。”

女警快走两步,跟上周队长的步伐:“怎么了,周队,有什么新发现吗?”

周队长面沉如水,一字一顿道:“我怀疑,这个孩子被拐卖的日期不在最近,而是更早些时候。”

从身上的旧伤痕迹来看,这个女孩可能一直在遭受虐待。

出现这样的情况,要么女孩亲生父母是一对暴力狂;要么,之前一直养育女孩的“父母”,并非亲生。

结合小姑娘被发现的地点,周队长倾向于后者。

她或许不是第一次被拐卖,极有可能是一位被多次转手的受害人。

而已死的拐卖犯首领“顶针”,也未必只是卖家和拐卖犯,甚至可能是个“回收”这个女孩的中转站。

至于这女孩连普通话都听不懂,说话的口音也十分特殊……

根据周队长的过往经验判断,这孩子没准出身于某一个少数民族。

十几年前,人贩子很爱挑这样的对象下手。因为受害者语言不通,一旦被运往外地,便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女孩当初被拐卖时,多半年纪很小,只会说本族话。

或许一直以来,她都被严密地看管在某个非常偏僻的山村聚居地,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只学会了当地话。

这就是为什么,女孩明明学习能力没有问题,能够流畅地讲出两种不同的方言,却无法用普通话跟人做日常交流。

至于视频里抡拐的娴熟架势……

大约在过去,女孩一直被“家人”喝令抡起的,不是拐杖,而是锄头。

周队长可没有忘记,这女孩的那双手。

她的掌心里布满了老茧,与被娇养着长大的城市小孩们截然不同。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周队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回去联合各支队检索旧案,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线索。还有,重新审‘老瘸子’和‘二把子’,直到把他们藏着不说的东西全给审出来为止。”

女警理解了周队长的意思,顿时悚然而惊。

她三步并作两步追了上去,忽然想起一件事。

“对了周队,那两人一直不承认这个女孩是被拐的,今早好像还跟看守打听,问他们能不能减刑……”

周队长冷笑一声,笑意如刀,寒彻骨髓。

“他们当然不会承认。”

一旦加上这个女孩,被拐人数就达到了十五个。

十五个,这是个很微妙的数字。

从法律上来讲,被拐者数目达到十五人及以上,属于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已触及死刑标准。

这群犯罪分子要是真像他们所说的那样,狡猾地踩着法律底线行事,只拐过十四个孩子,或许还能寄下那条烂命。

然而不论他们如何狡辩,这出现在隐匿窝点的最后一个少女,就是这群犯罪分子无法否认的如山铁证。

——倘若不是被拐,这么一个连普通话都听不懂的姑娘,难道还能是自行穿过半个蓝国,自己把自己搞得遍体鳞伤,然后突然出现在那个窝点里的吗?

是不是还想说这姑娘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啊?

那怎么不干脆说她是穿越过来的得了?!

这话就是拿去哄三岁小孩,三岁小孩也不会相信啊。

“负隅顽抗、拒不认罪、多次隐瞒犯罪情节,拐卖儿童及十四岁周岁以下幼./女……”

恶狠狠地数出一长串罪名,周队长表情冰冷。

“一群渣滓,还白日做梦,想着能减刑?全等着跪下吃枪子吧!”

本文是架空设定,所有刑侦断案相关情节,均服务于剧情,请勿代入现实哦~

.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