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蛊惑人心 > 第2章 怪病缠身

蛊惑人心 第2章 怪病缠身

作者:东方星辰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05 00:07:43 来源:文学城

赵宣的手指与黑纱相触的刹那,所有茶客都不禁为之一震。

他们此刻的心情是极度复杂的,既反感赵宣的无赖行径,但又迫切希望他将黑纱取下,他们也很想一睹女子的庐山真颜。

就在众人准备为女子的绝世容颜欢呼喝彩、瞠目结舌之时,怪事发生了。

赵大公子突然间身子摇晃,仰面倒地,人世不醒。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陆羽茶社内的众茶客都看傻了眼,一时之间竟缓不过神来。

跟赵宣一道来的那帮混混更是不知所措,纷纷奔到表演台上,掐人中的掐人中,喷茶水的喷茶水,乱七八糟施救一通后赵大公子还是毫无反应。

“快去请郎中前来诊治!”

说话的竟是陆羽茶社的女主人,看她一副柔柔弱弱之姿,谁也不曾想到突遇变故却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

“姑娘说得有理,赶紧叫郎中,万一赵公子出点什么事那可不得了!”

也不知茶客之中是谁首先附和了一句,接着其他人也都称是,都认为请郎中救治乃是上上之策。

赵宣众友这才恍然大悟,如梦初醒,情急之下竟忘了这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

于是有几人快步下楼,跑出茶社,向州府之上最著名的医馆--金针医馆冲去。

过了不到半炷香的功夫,众人就见一位老者在那几名混混的簇拥下气喘吁吁地跑上楼来。(注:按照古人计算时间的方法,一个时辰为现在的两个小时,半个时辰为一个小时,一炷香则为半小时,半炷香则是十五分钟。)

大伙儿都认得他,此人乃金针医馆主人,姓夏,名朴,素有“金针圣手”之美誉,是平定州中最好的大夫。

虽然夏大夫治病针灸之时用的是银针,但这银针能救人性命,贵重程度自然是可与金子媲美,因此病人们便送了他“金针圣手”的雅号。

老人已七十高龄,一般不随意出诊。

那日也真难为他了,被这帮人生拉硬拽拖过来,以他的体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医馆赶到茶社,实在罕见。

如果再快些,恐怕到时候赵宣没能救醒,他的老命倒先提早交到了黑白无常手中。

夏大夫喘了几口气,确定自己不会因为方才的快速奔跑晕厥过去后,立马着手为赵公子把脉。

他将手指轻放于赵宣手腕之上,过了片刻,面露难色,似有满腹疑虑难以解答,口中还喃喃自语“不该如此,不该如此啊”,众人也不晓得夏大夫说的到底是不该哪样。

接下来,他又从药箱之中取出银针,以针灸之法刺激赵宣的各处要穴,但赵公子还是躺在地上纹丝不动,似乎丝毫不给夏大夫面子,这是活生生要拆“金针圣手”的招牌啊。

夏朴站起身来,无奈地摇摇头,叹道:“老夫行医五十余载,从未见过此等怪病,赵公子脉象与常人无异,未有半点病兆,老夫又以银针施救,公子还是没有半点苏醒之状,如活死人一般。老夫医道微末,有负各位所托,唉,唉!”

年迈的夏朴神情沮丧地向楼下走去,医馆内那块“金针圣手”的匾额他想自己恐怕是不配享有了,回去他便要差人摘了下来,名不副实啊。

“咱们赶紧把赵公子送回赵府去吧,知州大人神通广大,说不定他会有办法。娘的,咱这帮人在这里干着急也没用啊!”

总算赵宣的那帮狐朋狗友中有机灵之人,这时想起了赵宣之父。

他贵为一州长官,所识之人必广,能请到比夏大夫更为高明的神医的可能性自是极大。

于是乎,一人背了赵宣出楼,向赵府走去,其余混混也一并跟了出去。

方才的混乱局面顿消,众茶客虽然还是议论这件怪事,但少了赵宣等人,茶社之中清静了许多。

“多谢众位今日前来捧场,小女本应尽力献艺,但方才出了些意外,现下时辰已不早,表演只能取消,还望大家多多包涵,小女在此赔礼了!如蒙众位不弃,下月十五还请来此观看小女献艺!”

一个银铃般清脆的声音响起,众茶客立时停止了议论,但当听清女子之言后,不免面露失望之色。

失望归失望,但却无一人责怪女子。

他们只是恼恨赵宣,赵大公子突然晕厥,随行之人来回折腾,足足耗去了一个时辰。

表演本来戌时就要开始的,可现在已至亥时。(注: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戌时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相当于现在的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女子取消表演,倒也在情理之中,再说被赵宣一闹,她肯定也受了惊吓,好好休息一番是极为必要的。

对于这仙子一般的人儿,众茶客不由得格外体贴关切。

众人悻悻离去,只期待下月十五早日到来。

陆羽茶社顿时空寂起来,只剩下女子与几个茶博士及跑堂的伙计。女子嘱咐伙计关门打烊,将茶社收拾妥当。

再说赵宣被送至赵府后,赵知州见自己的宝贝儿子昏迷不醒,立时慌了神,倒还是他的夫人颇为镇定,向赵宣的那帮朋友问明了缘由,就打发他们先行回家,言明等赵宣苏醒自会通知他们,心里却想儿子若非跟这些人鬼混胡闹,也不至于飞来横祸,如今生死未卜,若是病愈,一定与夫君严加管教,让他与这些人断绝来往,考取功名,走向正道。

在夫人的提醒下,赵知州立刻召来了平定州中全部有名气的大夫。

但众大夫连夜会诊,却是毫无头绪,他们根本查找不出赵宣的病因,施救之事更是无从谈起。

其实这也在赵知州预料之中,连“金针圣手”夏朴都无药可施之病,州中其余大夫又有何法?

他们的医术固然不错,但与夏朴相比,都只能算是泛泛之辈了。

赵知州此时也是无计可施,请他们来也是姑且一试,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儿子如活死人一般。

“老夫怎么忘了他?真是糊涂,糊涂!如今要救宣儿之命定要仰仗他了!”

赵知州用力一拍自己的脑袋,似如梦初醒,接着脸上的愁云也消散了许多,因为此时他已觅得能救爱子性命之人。

赵知州口中的“他”姓李名仁,乃是赵知州的发小,两人感情甚深,只是李仁移居京畿多年,与赵知州倒是数年未见。

他究竟是何方神圣,能让赵知州对他信心满满?

李仁出生于医药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平定州中声名赫赫的大夫。

他的父亲之所以为他取名“仁”字,自是希望他能传承衣钵,悬壶济世,以一颗仁心去拯救更多病人,造福天下苍生。

李仁幼年所住之处与赵知州家相邻,仅一墙之隔,两人小时候嬉戏打闹,诚如亲兄弟一般。

后来李父将医馆迁至京畿,李仁随父一道前往,与好友分别之时那真是哭天抢地,被他父亲生拉硬拽才拖上马车。

李仁倒是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他聪颖好学,十岁就精通医理,十五岁就能坐堂问诊,到了十八岁上,已在京畿之中小有名气,认识之人都感叹他乃天生学医之材。

在他二十岁那年,行过冠礼,父亲就把医馆交他主持,有这么出色的儿子接手,他父亲当然也是乐得享享清福,赏花观鱼,优哉游哉。

而立之年,李仁已成为京畿之中屈指可数的名医了。

天子脚下,人才济济,能在此地崭露头角,那实力水平早已高出他父亲一大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甚至还有一些达官显贵、皇亲国戚找李仁治病。

初时,他给这些权贵看病战战兢兢,唯恐有所闪失,但等到将他们治愈,这些人倒是千恩万谢,还给李仁送了许多贵重礼品,甚至还有人称赞他的医术比皇宫里的太医更为高明。

给权贵看病的次数多了,李仁也就渐渐习惯了,人吃五谷杂粮,病魔并不会因为身份的尊崇而从他们身上绕开,这些个大人们也不是三头六臂,并无什么可怕之处。

且李仁对自己的医术还是颇有信心的,他从没让来求医的高官和贵胄失望过。

李仁的名声因为这些身份特殊的主顾也更为响亮了。

李仁是个念旧之人,他去了京畿之后,几次回过平定州,与赵知州故友相见,把酒言欢,诉说往事,甚是痛快。

只是这几年,李仁医馆中生意繁忙,只要病者上门,无论是贫民之家,抑或是富豪大户,他都一视同仁,决不会推脱掉哪个,真真切切不愧对他的名字--“仁”。

因此这几年李仁一直未曾得空来平定州探访老友。

按理说,赵知州一早便应想到李仁这位医术过人的好友的,但眼见爱子昏迷不醒、奄奄一息,他也是急晕了头,全然不是平日里在府衙之中处变不惊的那个知州大人。

既然已找到了救星,那就不能有片刻迟缓。

赵知州立时三刻修书李仁,又遣家人去驿站之中借了脚程最快的马匹,让管家带着书信飞奔京城而去。

赵知州为官清廉,克己奉公,要在平时,他是决计不会公器私用,借用驿站马匹,可眼下关系到爱子性命,他也顾不了这许多。

等到将李仁带来,治愈疾病,他必上书向朝廷请罪。

管家马不停蹄,一路之上都不敢住店吃饭。

少爷得病,老爷和夫人焦急不已。

虽说少爷平日里横行无忌,但老爷和夫人向来待他们下人极好,将他们当自家人看待,没有丝毫架子,管家对二老是非常感激的,他决不愿意少爷有事,让老爷夫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他日夜兼程,到了驿站便换马,至于饮食,也就胡乱吃几口干粮填饱肚子,尽快将老爷的书信交到李大夫手中对他而言可比吃饭休息重要许多。

可能迟了片刻少爷就一命呜呼,命丧黄泉,永远不能醒转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怪病缠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