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逃荒种田记 > 第17章 驿站

古代逃荒种田记 第17章 驿站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36:43 来源:文学城

众人跑的累极了,回头往虽然已经见不到灾民,仍然心有余悸。

鱼娘擦掉脸上的泪,又把头发用头绳缠起来。她的骨头匕首还是不经用,在扎人的时候被弄断了。

李仲海检查了一番,除了人受伤之外,粮食一点也没剩下。

李大成长叹一口气,说道:“粮食没了就没了,只要人还在就好,逃荒路上就是这样,打起精神咱们继续赶路。”

李家这边二丫摔断了胳膊,顾氏有流产的征兆。刘家那边受伤的人更多一些,刘大舅的小孙子被踩断了腿,刘大舅母的胳膊摔断了,还有几个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挂彩了。

其中柱子娘伤的最严重,头朝下磕到了石块上,后脑勺破了个洞,一直昏迷不醒。

李大成用随身带的金疮药给他们做了最简单的包扎,鱼娘跟在爷爷身后,拿起水囊给伤者喂水。

怕李大成说她捣乱,鱼娘解释道:“奶奶说多喝水能压惊。”

刘氏确实经常说这些话,李大成也没多想,只以为鱼娘心地纯善,这个时候还不忘照顾人。

因为李伯山赶着的驴子倒下了,所以只剩下一辆驴车可以坐人。

刘大舅身上沾着血,二话不说抽刀把受伤的驴子杀死了。

众人合力把死去的驴子抬上车,一头死驴值不少钱,就算卖不掉,吃掉也能填饱几次肚子。

柱子娘昏迷不醒,只能和死驴一起躺在车上。

李叔河用独轮车推着顾氏,李伯山抱着二丫,幸好断腿的只有刘大舅的小孙子,不然连赶路都是问题。

又往前走了两三里路,天色已晚,剩下的时间无论如何都走不到县里面了。

李仲海提议去驿站看看能不能留宿。

“原先天下安定,驿站是官家人才能住的地方,可现在天下大乱,官府都自顾不暇,哪还有精力管各地的驿站,咱们去碰碰运气,兴许能留宿。”

剩下的人都没有异议,这是目前最有利的选择,若不然只能露宿荒野了。

驿站矗立在官道边,黑色的大门紧闭。

李仲海前去敲门,“请问里面有人吗?”

里面没有人应答。

鱼娘因为月光的缘故,向来耳聪目明,她仔细倾听,里面有细碎的说话声。

“爹,里面有说话声。”

李仲海知道鱼娘在听音上向来比常人敏锐,她这样说,里面必定是有人的。于是又拍了拍门,“请问里面有人吗?我们是来此借宿的。”

鱼娘皱眉,这样敲门驿站的人只要不傻就不会开门。

她想了想,对李仲海说道:“爹,不如我们翻墙进去把门打开。”

李仲海被鱼娘的话惊到了,“这可是朝廷地地方,哪能贸然闯入。”

李大成却赞同鱼娘的话,“驿站里至多不过两三人,咱们人多,进去能制服他们,再说咱们只是借宿一晚,又不是来害人性命,有什么可怕的。”

鱼娘又加了把火,“爹,你想想咱们这么多人受伤,露宿在外多不安全,万一又有灾民来抢劫怎么办?我仔细听了,驿站里只有两个人说话的声音。”

李仲海想到仅剩的一辆驴车和受伤的人,一咬牙,“我去翻,你们在这里等着。”

李仲海走南闯北,身体灵活矫健,翻个墙不算难事,但是驿站的围墙不低,于是他叫来刘家人和柱子,几个人聚在一起商量怎么翻过去。

刘家最强壮的两个人扎马步站在墙角,李仲海和柱子两人踩着刘家人的肩膀,扒着墙,一使劲先翻过去了,李叔河和刘安紧随其后也跟着翻过去了。

剩下的人在外面等着,进去的四人要先打探清楚里面的情况。

过了约一刻钟,驿站的大门打开了。

李叔河招呼道:“快进来,里面安全了。”

留在外面的人才放心走进了驿站里面。

等到人都进来后,李叔河又重新把门关好。

“驿站里只有两个人,我们一进去就把他们都给制服了,现在绑在一起被二哥他们看着呢。”

一进驿站的大堂,李仲海就迎上来了。

“爹,我看了一下,里面有四间屋子,后面还有草料,足够驴子吃了。”

被绑的两个人嘴里塞着布,呜呜咽咽说不出话,看到进来的众人,脸上露出恐惧。

李大成冲刘大舅使了个眼色,刘大舅心领神会,揉揉手腕,大摇大摆走到两人面前,一把把两人嘴里塞的布掏出来。

被绑的两人脸上惊恐之色更甚,“求求你们,别杀我们,这驿站里的东西可以都给你们。”

刘大舅冲两人笑了一下,温声道:“别害怕,我们都是好人,只是借此地住宿一晚,明天就走。今晚就麻烦你们先在这里委屈一晚上了。”

两人身子抖得像筛糠,齐摇头,“不委屈不委屈,我们一点都不委屈。”

刘大舅笑眯眯地把布又给他们塞到嘴里,配合着他身上未干的血迹,怎么看都十分恐怖。

未受伤的女眷去后面的厨房做饭,惊喜地发现里面居然有一些细白面,虽然不多,但足够他们所有人吃上几天了。

刘大舅和刘二舅去院子里把死驴卸下来,用杀猪刀切肉剥皮,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看的鱼娘目瞪口呆。

刘大舅对鱼娘说道:“这驴肉可是好东西,拿去给你奶奶,让她好好炖炖,咱们今晚吃顿好的。”

鱼娘捧着一大块驴肉,这驴肉足有鱼娘半个身子那么大,要不是鱼娘力气大,还真拿不动这么大一块肉。

刘大舅对刘二舅笑道:“看鱼娘这力气,像不像大花,是个杀猪的料。”

鱼娘听到刘大舅对她的夸赞,踉跄了一下,杀猪还是算了吧,她还是跟着爷爷学医比较有前途。

把驴肉送到厨房,鱼娘去找李大成,李大成肯定在给受伤的人看病。

李大成把银针从柱子娘的后脑上拔出,对一旁心急如焚的柱子说道:“你娘伤在了脑子,何时能醒只能看命了。就算醒来后,也很难说能像受伤前一样。”

柱子嘴唇蠕动,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李叔,我信你,你怎么治都行,治不好是我娘的命不好。”

李大成叹口气,难掩脸上的疲惫之色。

他走出屋子,站在院子里背手望天。

鱼娘踢走脚边的小石子,走到李大成身边,学他的样子也抬头望天。“爷爷,天上的月亮又变弯了。”

“是啊,月亮又变弯了。”

“爷爷,我听过一句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咱们逃荒是不是也和月亮一样总会有得有失啊?”

李大成笑了,“这句话是李唐的一位王爷做的词,是谁教你的?”

鱼娘心里嘀咕一句,没想到这位王爷也是个文抄公啊,她拿李子晏当挡箭牌,“是大哥背书的时候我听到的,大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生难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就像月亮总是一段时间是圆的,一段时间又变弯了。”

李大成笑道:“没想到居然有一天要你这个小娃娃来安慰我。”

他抚摸着鱼娘的头发,“鱼娘,我只是在想,若是我们没有因为担忧蝗虫而铤而走险选择官道,也许这一切就不会发生了。”

“可是,就算我们躲过了灾民,也躲不过蝗虫啊,蝗虫来了我们的干粮一样保不住,说不定人也会没命,爷爷,灾民和蝗虫不是一样可怕吗?”

李大成哈哈大笑,“说得对,蝗虫和灾民我们总要碰上一个,事事怎会十全十美。鱼娘啊,我给你取的名字果然没错。”

鱼娘不解,明明是在讨论蝗虫和灾民,怎么又扯上了自己的名字,不过看到爷爷又开怀了,她心里也松了一口气,爷爷可是逃荒路上的定心石和指南针,有他在,大家心里才不会慌。

晚上,女眷们做好饭,鱼娘美滋滋喝了一口驴肉汤,再配上一口烙馍,简直不要太满足。

二丫的胳膊还耷拉着,于是王氏一口一口喂她喝汤吃肉,顾氏喝了鱼娘的水,身下已经不出血了,脸色也好了很多。

除了依旧在昏迷中的柱子娘,每个人的状况都比白天要好很多。

对于柱子娘,鱼娘只知道她不会丧命,却也把握不准她到底何时能醒。

李大成见众人都吃饱喝足放下了碗筷,说道:“驿站不能久留,咱们还是要赶紧进城,今天咱们能翻墙进来,保不准什么时候其他人也能翻墙进来。”

确实有人动了在驿站久留的心,驿站的人都被控制住了,这里有墙有水还有吃的,不比逃荒要舒服多了。

李大成的话点醒了他们,驿站里粮食少还随时会有人翻墙,还是进城比较妥当。

李仲海道:“这里距离县城不过几里路,咱们半天就能走到地方,我看赶早不赶晚,不如明天就动身。”

李大成点点头,“在驿站多留一天就多一天的风险,明天就走。”

可第二天他们注定走不了了,因为蝗虫来了。

铺天盖地的蝗虫飞来,鱼娘透过窗户往外看,黑压压的像是世界末日一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驿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