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古代逃荒种田记 > 第11章 灾民

古代逃荒种田记 第11章 灾民

作者:明月端绮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36:43 来源:文学城

驴车沿着土路向前行进,周围的景色逐渐荒凉,往年这时候本该是收玉米的季节。

今年因为干旱,玉米全干枯旱死在了地里面,所以什么收成也没有。

从下河镇离开,起初并未见到多少灾民,路上行走的人也不算多,渐渐地上了大路,灾民也开始越来越多。

鱼娘看到骨瘦如柴的灾民有的趴在玉米地里挖野草,有的在扒路边的榆树皮。

灾民三三两两或在路上,或在地里,沉默地寻找一切能果腹的东西。

而鱼娘这一群人赶着驴车,有老人有孩子,很快就引起了灾民的注意。

“行行好,给点吃的吧?我都两天没吃东西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率先靠近。

刘家人护在外围,乍一见这种情况,都有些不忍。

其中刘大舅的孙子,才十五六岁的刘安,心生恻隐,低声对他身边的哥哥说:“哥,咱们是不是还有些吃的?”

他大哥狠狠打了一下他的头,没想到自己家里出了一个这么天真的,骂他,“你蠢啊,咱们的粮食都不够自己吃的。”

刘大舅回头看他们一眼,吆喝道:“都赶紧走,别耽误事。”

刘安只能不去看老人渴求的眼睛,闷着头往前走。

那老人见讨要不成,大声喊:“他们有粮食!抢了他们的粮食咱们就能活下去了!”

听到有粮食,一个个灾民的眼睛都在冒绿光,也不顾自己虚弱的身体,统统围了上来。

见状,刘大舅默默把自己的杀猪刀提了起来,“我看哪个不长眼的敢过来?”

剩下的人也有样学样,纷纷把手里的镰刀、锄头挡在身前。

灾民们有些犹豫,站住不敢动,他们虽然想吃东西,但是和一群身强力壮有武器的人硬拼显然是一件不明智的事。

一个瘦的皮包骨的妇人突然“扑通”一声跪下。地上有土疙瘩,这样突然跪下来显然疼得很,但是妇人已经顾不得这些了。

她苦苦哀求道:“求求你们给点吃的吧,我的孩子已经两天没吃一点东西了。只要能给点吃的,让我做什么都行。”

鱼娘和她怀里的小孩子对上了眼睛,那个小孩子大概和二丫一样的年纪,但是因为没吃饱饭,显得头大身子轻。

妇人见无人说话,又恳求道:“我把孩子送给你们好不好?让他给你们做牛做马,只要能让他吃口饭。”

鱼娘搂紧二丫,遮上她好奇的眼睛,“不要看,我教你用麦秸杆编小玩意儿好不好?”

二丫看着姐姐,点点头。

刘大舅“呸”地吐了一口唾沫,“都给我滚蛋!一点吃的都没有,再拦路看我不砍了你们。”

他常年杀猪磨砺出的血/腥气势一下子震慑住了灾民,趁这个功夫,驾着驴车的人一挥鞭子,驴子吃痛开始往前跑,走路的大人也赶紧跟上。

离灾民有一段距离后,一行人仍心有余悸。

刘安垂眉丧气不说话。

李大成说道:“以后这样的情况还会很多,逃荒路上最难的是要狠下自己的心,如果再有谁觉得咱们的粮食多,想做个活菩萨,现在就可以离开。你要想想,你发了善心,害得可就是自己。”

柱子娘在鱼娘身边悄悄抹了眼角的泪,“可怜啊,都是可怜人。”

顾氏脸上也有不忍之色,她抚摸着自己的肚子,想到那个奄奄一息的孩子,“若是不离开下河镇就好了,咱们就遇不见这些灾民了。”

鱼娘手把手教二丫编东西,她明白这次灾民拦路只是一个开始。

而接下来,她会看到更多凄惨的景象,鱼娘有些烦躁,一不小心就扯断了手里的麦秸秆。

又走了半天,终于到了一个城镇,李仲海道:“天已经黑了,咱们进去找个地方过夜。”

赶着驴车进了城门,鱼娘看到两边的街道上居然有不少卖吃食的。

灾民围在摊子面前,从破破烂烂的衣服上摸出几个铜板,换来一个黑乎乎的饼,刚拿到手就开始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定睛一看,那卖的都是平日里不能吃的东西。榆皮面、红薯秧、茅草根、花生壳、麸皮、棉籽饼,但凡找到的能入口的东西都被摆在上面了。

以前喂猪牛的食物,现在至少要十文钱一斤,要知道,素日里的鸡蛋也才一文钱一个。

进了一家客栈,鱼娘环顾一圈,轻轻冷冷的,没有什么客人。

李仲海问跑堂的小二,“你们客栈可有大通铺?”

小二道:“自然是有的,大通铺一人三十文。”

“这么贵?”李仲海还没说话,刘大舅就插嘴了,“你们这不是在宰客吗?”

小二露出个为难的笑,“这位大爷,我们哪敢啊,实在是最近什么都在涨价,若不涨价,小店实在经营不下去了。”

李仲海又问:“可包吃食?”

小二道:“不包,外面价最贱的榆皮面都十文钱一斤了,若是供应吃食,小店就要倒闭了。”

李仲海叹口气,对李大成说道:“爹,虽然价是贵了些,可外面不安全,我看不如住下吧。”

李大成点点头,“咱们一行人有老有少,若非必要,能花钱换个安心最好不过了。”

李仲海对小二说道:“你去把驴子牵到后院喂些草料,再去给我们备些热水。不知你们客栈都有些什么吃食?”

一连吃了十来天干饼,能换换口味也是好的。

小二道:“我们客栈晚膳有馅饼和蛋花汤,馅饼二十文一个,蛋花汤十文一碗,别的客官您要是想吃,只要有食材,我们都能做。”

李仲海想了想:“来五十个馅饼和三十五碗蛋花汤。”

回头对众人说道:“一人一个馅饼一碗蛋花汤,吃不饱的可以再吃一个馅饼。”

刘大舅说:“这钱不能让你们家都出,我家的我自己出。”

李大成制止了他,“大哥,你说这些不就见外了,咱们几家相互扶持一路往南,钱财怎能分的如此清楚。”

鱼娘在心中默默算了算,住宿一人三十文,三十五人就是一千零五十文钱。

馅饼二十文一个,五十个馅饼一千文钱。

蛋花汤十文一碗,三十五碗蛋花汤就是三百五十文钱。

加起来共两千四百文钱,一千文钱可换一两银子,现在因天下大乱,银子不易换,大约一千二百文钱可换一两银子。

这样算起来,光是今晚的住宿和吃食就要花掉二两银子。

这么大方地花钱,可见自己家还是有些家底的。

客栈小二把饭菜端上来,馅饼里面都是菜,没一丝肉味儿,但好在量足,一个小孩子吃一个馅饼喝一碗蛋花汤是肯定能吃饱的。

鱼娘喝了口热乎乎的蛋花汤,咸香爽口,比起干硬的饼要好吃太多了。

天上的月儿圆,离家十来天,中秋节快到了,而今年的中秋注定要在逃难路上渡过了。

鱼娘有时会惆怅地想,自己这个重生好像也没什么用。

前几年年龄小,陈氏看的紧,连镇子都不让她出去。

后来终于长大了一点,鱼娘借着前世的知识,展露了一点小聪慧,结果也并没有被家人令眼相看,还是依旧喝着红薯稀饭就咸菜吃。

终于到了逃荒路上,自己又有金手指,鱼娘回忆起上辈子大半夜躲在被窝里看的小说,心里稍微有些激动,难道逃荒才是我大女主事业线的开始吗?

可当看到路上的灾民一个个面黄肌瘦,饿的几乎走不动路,到处挖野菜根吃。鱼娘心里难受到了极点,却发现自己什么也做不了。

她没有本事一呼百应领着灾民去造反推翻昏庸的皇帝,也不能大发慈悲之心给灾民喂月光水。

在这个时空,她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切的一切,都只是自己异想天开而已,能护住自己的家人,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用过饭,鱼娘一行人去大通铺,男女分开,所以陈氏领着鱼娘去睡。

小二送的有热水,陈氏在屏风后给鱼娘擦洗。

鱼娘笑着躲开,“娘,你搓的太痒了,我自己搓。”

陈氏没好气地说她:“你自己洗要洗到什么时候,我给你洗还快点,在驴车上睡这么长时间,好不容易能睡在床上,你不赶紧找个好地方躺下。”

晚上,鱼娘靠着陈氏睡,“娘,你说我们什么时候能过兰江啊?”

陈氏这些天走路累的厉害,没有鱼娘这么好的精力,早睡着了。

鱼娘又喊了几声,见陈氏没有理她,打了个哈欠,也躺在不算干净的床上睡过去了。

次日,鱼娘被陈氏叫醒,鱼娘摸着自己乱糟糟的头发,对陈氏说道:“娘,要不你把我的头发都剃了吧?不然十来天不洗头太腻了。”

陈氏拍了一下她的后脑勺,“你脑袋里一整天都在想啥呢?只有寺庙里的小尼姑才会把头发剃光,你是要去当尼姑啊?”

陈氏把鱼娘拽过来,用客栈的梳子给鱼娘的头发狠狠疏通一番,又扎了两个麻花辫,用头绳缠的紧紧的。

“好了,这样不容易散,头发腻了就腻了,逃难路上你看谁和你一样这么穷讲究?”

鱼娘吐吐舌头,跑到客栈楼下看了一圈,大家都是乱糟糟的,不止是头发,衣服鞋子都是一个样。

连她觉得自己家里最好看的大哥李子晏,也没有了平日的风范。

看来逃难路上大家都一个样,鱼娘心里舒坦了。

就在这时,三楼天字一号房的门打开了,一个穿着一身雪白绸缎衣的少年走了出来。

他头发如墨,肤色白皙,鱼娘脑子里那些诗句仿佛一下子都找到了真人。

与乱糟糟的众人比起来,这个少年可谓是逃荒路上的一股“清流”。

鱼娘看了一眼李子晏。

李子晏在啃大饼。

……

哥,你被人比下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