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五百九十五章 金融收割

苟出一个盛唐 第五百九十五章 金融收割

作者:苍穹之鱼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1-11-28 21:38:21 来源:转码展示1

天佑十四年呼啸而过,这一年的李晔已经四十有八。

不知不觉已经来到这个世界整整二十二年。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四十八并不算年老,历史上很多君主这个年纪才刚刚继位。

大唐虽然一统了,但离李晔心中的盛世还有不少距离。

只是刚刚解决了国内战乱问题,不再有大批冻饿而死的百姓。

人口锐减,所以各种矛盾都被暂时隐藏下来了。

新生的人口正值青年,年轻化的大唐自然充满活力。

所以大唐的上限远远没有到来,未来二十年,将决定大唐能走到什么高度。

其实历代王朝的高度,只在前两代君主能走的多远。

最多三代,国内就会出现种种问题,对君主的考验随之而来。

韦昭度“病逝”之后,僖宗朝的几位遗老相继逝世,就连赵崇凝也老了,很多事情都力不从心,交由弟子江怀昌处理,但江怀昌在清流中并无威信,镇不住场面,新的领袖裴贽被推了出来。

裴贽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早就不是当年的“老实人”,城府就变得深厚,大肆笼络韦、崔、杜、李等关中世家,清流势力为之一振。

赵崇凝虽然有时候顽固,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大唐。

而自裴贞一成为皇后之后,裴家就成了大唐第一门阀。

旗下门人故旧无数,俨然一派新的势力。

李晔权衡再三,调韩延徽、冯道、宋齐丘、崔源照四人还朝。

分别调任吏、礼、户、刑各部侍郎,为了增加他们的话语权,还加了天心阁议事。

原任的六部尚书,也不是说做的不好,只是比较中庸,他们的才智都分散到别的心思上,在日新月异的新大唐面前,已经跟不上节奏。

一个简单的例子,李晔装备设立两川制造局、江南制造局,户部尚书王溥与工部尚书张文蔚便推来推去,既不做论证,又不考察苏州已经出现的金银行,连个具体章程都拿不出来。

只提出一个让李晔嘀笑皆非的构想。

这些人属于旧派文人,写文章惊天地泣鬼神,处理实事,就有些迈不开脚了。

而眼下,钱币改革迫在眉睫,大唐丝茶瓷的贸易吞吐量日益增大,原有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支撑大宗贸易。

铜钱面值太小,又太容易被仿制。

老百姓的小额交易用用还行,大宗贸易就不行了。

长安已经出现大食国的金币,正面文字,反面图案,颇为精美,西北的交易逐渐舍弃大唐的铜钱,采用大食的金银币。

世界上最赚钱的生意是什么?

当然是钱!

货币权是国家的根本,其中的利益难以估量。

后世美帝靠美元收割全世界,老美躺在美元上游手好闲,李晔不是不知道。

还有银行的设立,关系到大唐的钱袋子。

几个传统的士大夫,品着上等茶水,念几句之乎者也,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厉害。

未来几年,灭国大战打不起来,小兵团的惩戒战争配合政治手段是主流,大唐的精力将投入到国家建设之中。

而建设国家,也是要用钱的。

别的不说,草原与辽东的九座城池,就需要大量的投入。

这些年张承业坐镇后方,以稳为主,任何事都趋于保守,一切以前方战事为主。

现在李晔回来了,一切都大刀阔斧。

不修陵寝,不建宫阙,皇室用度能免则免,剩下的钱疏浚运河,抚恤孤残将士,修桥补路,设立驿站,将两京五都连接起来,打通大唐的任督二脉。

上有所好下必从焉。

大唐的官吏们也全都实事求是,以政绩说话。

特别是尚学出来的子弟,大多出身底层,或者烈士遗孤,经过完整的思想体系教育,都被灌注了理想与信念,在他们的引领下,大唐一改晚唐的黑暗作风。

吏治清明,官场与民间的风气都逐渐向好,不再像以前那般,为了吵架而吵架,什么事都办不成。

“圣人,这是新铸造的金币、银币。”刘全礼陪着几枚新钱呈到李晔面前。

自平定辽东、漠北以来,朝堂民间,皆以圣人称呼李晔。

李晔觉得怪别扭的,不过也没制止,总比官家、大家听着像回事儿。

拈起一枚金币,金灿灿的,正中大唐二字,然后开元通宝四字围绕。

背面按照李晔的要求,是骑将持长槊人立而起的图案,威武不凡,异常华美,整个金币都极为漂亮。

银币正面也是一样的,北面却是步将持横刀而立,精美而细致。

两枚钱币上将领的面部表情,以及盔甲都栩栩如生,本身就可以当成艺术品。

李晔不禁赞叹:“巧夺天工!”

刘全礼道:“这是标钱,足金足银,能工巧匠细致打磨雕刻而成。”

说完又递给李晔两枚钱币,“这是将作坊按照压模法制造出来的样钱。”

李晔接过,比刚才的两枚标钱粗糙一些,但也比以前的灌浆法知道的钱币精美太多。

而且,民间根本无法仿制。

“金银比例多少?”李晔感觉成色也差了一些。

“皆是七成金银,三成铁、铜、锡,重一钱。”

一钱相当于后世三克左右,大小适宜,比大食的金币精美一些。

手工锻造,一直是中土的强项。

“五成金就可以了。”

钱币一半是货币本身的价值属性,另一半则是国家信用,钱做的太好,反而不利于发行,会被百姓收藏,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只要提升钱币的精美程度即可。

五成金,等于发型一枚金币,刨去人工和添加金属的成本,李晔至少可以赚回四成!

还有什么比造钱更赚钱的生意?

这个时代又没有通货膨胀,而且金银币是大宗商品交易,百姓还是用的铜币,正好可以用来收割国内权贵、大商人,以及周边国家。

刘全礼混了这么多年,心思和头脑早已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眼珠子一转,便明白李晔的用意,一个热乎乎的马屁甩过来,“圣人真乃天降神人!”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天降神人?

可惜前世的李晔只不过一介**丝,整日奔波劳累,也就刚刚解决温饱。

也正因为李晔从民间而来,才能深知民间疾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