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公主公主 > 第27章 母后早逝嫡公主27

公主公主 第27章 母后早逝嫡公主27

作者:简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7-28 23:26:34 来源:文学城

红日高悬,宣正殿后殿。

高德正指挥着宫人摆膳,皇帝午睡刚醒,睡眼惺忪坐到位置上,定睛一看,笑了:“你这老狗,又弄什么刁巧?”

只见桌案上摆着一碗粗陋的浇头面,小葱切得也有长有短,给皇帝上这样水平的午膳,御膳房怕是集体想上吊。旁边配的精致小菜才是御膳房该有的水准。即便杯盘碗碟摆了一桌,让皇帝中午就吃一碗面也太寒酸了些。

不过,如高德了解皇帝一样,皇帝也知道高德不会平白发疯,笑问一句。

高德躬身,笑道:“回陛下,这是二公主殿下亲手做的呢。昨日二公主和九皇子殿下在庄子上带回的面粉。”

“景华呢?怎不来?”皇帝想起来甲士报上来的折子,两个孩子居然学农人除草,累得小九现在还在庆云宫躺着。这面粉的来历他也知道,两个儿女总共挣了一碗面粉,还给他带半碗回来。这样的孝心,比什么珍宝都让皇帝开心。

“御膳房烟熏火燎的,二公主回宫换洗后再来觐见。”

“真是她亲手做的?”皇帝惊讶问道。不是皇帝听不懂话,而是宫里高位娘娘、皇子公主们的所谓亲手通常是锦上添花。绣娘把衣裳做好,娘娘们收针就算亲自给陛下做的衣裳。厨子把饭菜做好,公主皇子把菜品盛到盘子里,那就是亲手。皇帝再看看面前这粗陋的面条,心想也只有公主做出这种菜色,下面人才敢送上来。

皇帝也不嫌弃粗陋了,就着小菜吃了这碗面条。滋味不如往常御膳,但皇帝还是吃得干干净净。皇帝幼年也跟着太/祖、太宗上过战场,虽说他上战场的时候,天下局势明朗,趋于大定,可行军艰苦,皇帝也是知道的。

皇帝享受完儿女的孝心,又把甲士递上来的折子重新翻出来看。当初一扫而过没放在心上,原来“亲制”二字并非虚言。

皇帝心中感叹,叫人宣了二公主过来。

拉着女儿的手看,发现上面有细小伤口,皇帝的心如同泡在温水里,半响才长长叹息,“以后不许这样了。”

“朝臣们替儿臣把弘文馆的先生都过了一遍筛,自然不出去了。”景华笑着依偎在皇帝身边。

“古灵精怪~”

………………………………

皇帝欣赏自家儿女的巧思,弘文馆的先生可不赞同。

九皇子第一日到弘文馆上学,胡庸没推给下面讲官,亲自出面应对。

一堂课上,九皇子被叫起来回答问题好几次,程度由浅至深,等到九皇子答不出来的时候,还要继续问。

九皇子并不是胆小懦弱的人,面对师长也敢质疑:“胡师傅,我不知道。我年龄尚幼,还没学到这里。”

胡庸一噎,既然九皇子这么说,他继续问,那就是刁难了。平常孩子面对师长提问战战兢兢,遇到不会的只羞愧难堪,九皇子不是普通孩子,居然就这么坦荡荡说出来。

胡庸放弃刁难人,九皇子可不回避问题,下课之后,七皇子八皇子围在新入学的九皇子身边安慰他,是个人都看得出来胡师傅有意刁难,别欺负他们年纪小。

九皇子不走寻常路,歪头问道:“胡师傅考校我比七弟、八弟多,肯定更喜欢我。”

七皇子和八皇子对视一眼,决定不与傻子九弟计较,七皇子转移话题道:“你的伴读还没来吗?”

“不知父皇给我选了谁。不过没事儿,弘文馆的师父不会乱罚人,我瞧胡师傅就很和气嘛,不用伴读替我挨打。”

七皇子学着大人拍拍他的肩膀,沉重叹息:傻孩子~

胡庸在值房也听闻了七皇子的大论,同房的讲官挤眉弄眼问道:“不才兄对九皇子青眼有加,可喜可贺,可喜可贺。”

胡庸气得吹胡子,不理会同僚调侃,等同僚都去上课了,利用齐家班总师傅的权利,把九皇子单独叫了出来。

九皇子被开小灶也不怕人,仿佛看不见胡庸黑锅底一样的脸色,笑嘻嘻给胡庸倒茶。唬得胡庸连忙站起接过,他们虽担了师父的实职,可毕竟不是正经拜师。再说,天潢贵胄的学生,能以平常人论吗?

九皇子见吓着胡庸,也不坚持,笑嘻嘻给自己倒了一杯热茶端着暖手,弘文馆的茶不如庆云宫,他虽吃的了下田锄草的苦,可也不是自虐狂。

“胡先生瞧我不周正,可是因为外面查证先生们的流言。唉,若是为了这事儿,先生确实误会我了。我只是想出宫见识民风民情,奈何年纪小,父亲姐姐都不让,无奈只能想出这个借口。也是我年纪小想的不够周全,让先生们平白遭殃。胡先生细想,这些日子,我可有查过或者派人查过先生们?都是捕风捉影的谣言,流言猛于虎,古人诚不欺我!”

胡庸看着九皇子摇头晃脑晃脑心里好笑,出去玩就出去玩,什么见识民情,你这五头身的小矮子,见识京城百姓的脚底板吗?

“再说查证这是事儿,往常皇兄们入弘文馆的时候,诸位母妃都是查过的。不能因为他们是暗中查,这回闹到明面上就苛责我啊。同样的事情,怎么能有两样评价呢?先生,您说是不是?”

“看来是下官误会九皇子了?”胡庸假装心悦诚服。

“可不就是!”九皇子摇头晃脑,学着大人的模样叹道:“知我心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为我何求!”

胡庸恭送九皇子回课堂,看他腆着小肚子左右摇摆如鸭子一样度着方步出去。等九皇子走不见了,才忍不住笑出声来,不知九皇子从哪儿学的度方步,老大人们走起来自然沉稳干练,肃肃如玉君子之风,五头身走起来只能是鸭子入水,脑袋、身子和尾巴一起摇,滑稽又可爱。

胡庸心想,这二公主和九皇子多半是用流言逼得言官御史和他们翰林院自查。也罢、也罢,科举多年跻身朝堂,还让两个孩子算计了,技不如人何必怨天尤人。

被这么插科打诨一闹,胡庸淡忘了对九皇子私自查验朝臣的不满,也不觉得这是不尊重的读书人了。小孩子嘛,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和自家儿子一般大小,何必苛责。

九皇子入了弘文馆,于他而言是开启新篇章,后宫之中也要开启新篇章,或者说,恢复就模样。

时过境迁,皇帝消气,凤仪宫宣布皇后病愈。上午刚传出消息,还没用过午膳,宋、赵两位贵妃就把宫权还了回去,半点儿不带耽搁的,足见中宫权威仍在。

“老奴就说圣心仍在娘娘,陛下一时在气头上,过了就好了。”张嬷嬷喜笑颜开,连连恭喜皇后。

“父亲说的是,江海何曾与溪水争先,高山何必与顽石比肩。我是皇后,只要我稳得住,什么都奈何不了我。”皇后被老父亲教导一番,从埋头赶路的状态中清醒过来,抬头看天,更明白方向所在。

“娘娘说的是,娘娘说的是。”

“只可怜了月华。你着人收拾些月华日常用的送去,好生宽慰她,本宫很快就接她回来。。”

“娘娘放心,老奴省的。公主金枝玉叶,那些姑子们不敢欺辱。”张嬷嬷对三公主的心和皇后爱护女儿的心是一样的。可三公主避居佛寺,暂时退出众人视线,没有紧急大事。现在最要紧的是皇后娘娘复出,要让内外命妇、后宫外朝都知道,凤仪宫圣眷尤在。

“宫中腊梅也是一景,不如大办今年的赏梅冬宴。”张嬷嬷提议道。

“可。”皇后颔首,吩咐张嬷嬷自去办理不提。

赏梅宴如同凤仪宫预想的那样,内廷宫妃、外朝命妇齐聚一堂,众人参拜皇后,入目尽皆俯首。即便是宋贵妃、赵贵妃这样圣宠优渥、执掌过宫权的宠妃,在正妻面前也只有低头的份儿。

消息灵通的上层人士自然知道皇后大办赏梅宴的用意,消息不灵通的,她们更不敢有想法,早被皇家威严所震慑。

湘仪长公主有心为皇后长脸,起身祝酒,又对景华道:“皇嫂贤德,天下皆知,听闻在内廷你和小九的供奉是一等一的。皇嫂宁愿委屈三皇子、四皇子,也要厚待你们。景华,还不敬皇嫂一杯。”

湘仪长公主也是宫里出生长大的,明白这次三公主出昏招,有二公主的影子。湘仪长公主更看好凤仪宫一系,二公主做再能干只是女子,九皇子现在才刚入学呢!湘仪长公主有意卖好,自然要踩一踩凤仪宫不乐见的。

景华微微一笑,端着酒杯起身:“湘仪姑妈说的是,父皇母后尊重我和小九原嫡出身尊贵,我们姐弟愧受了。女儿为母后上寿,祝母后千秋长寿、万事如意。”

湘仪长公主几十年养尊处优的脸都经不住变了,原嫡是凤仪宫竭力避免的事实,怎么借着她的话头说出来了。湘仪公主赶忙去看皇后,却见皇后笑容不改,仍旧温和慈爱。

“都是本宫该做的,景华的孝心,本宫受了。”说完仰头干了杯中酒。

皇后和二公主相视一笑,端得是天家气派,威严又和睦、庄重又温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