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功名路(科举) > 第6章 006

功名路(科举) 第6章 006

作者:沈桑榆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1 05:43:00 来源:转码展示1

而此时,沈全红光满面地带着沈陵回家了,齐老爷给了他一块大肉,虽然如今天气热了,但应该能吃个两天。mengyuanshucheng

方氏和三妞准备好了晚饭在家里头等侯,见沈全带着一块大肉回来,沈陵还得了大红包,脸上也泛起了笑容,每回沈全去报账,齐老爷都会给他点东西,今天也不例外。

“齐老爷怎么说?”虽然知道齐老爷肯定会同意,但方氏还是问了一句。

沈全抿了口酒,也就这个时候这婆娘才会主动给他备点酒,装腔作势了一会儿道:“齐老爷自然是许肯的,说以后每个月给我放两日假,还说啊……”

方氏盯着他:“还说啥?”

“还说下个月给我涨点月银。”沈全说到这儿自己嘴角扬了上去。

“真的啊?涨多少?”方氏眼睛放光。

沈陵抱着小碗吃他的蛋羹,耳朵也竖起来。

沈全美滋滋:“下个月给我二两银子的月银。”

方氏笑容满面,朝着屋里头的财神拜了拜,嘴里念叨着求神拜佛的词儿,今年风调雨顺,家里也算是事事如意,方氏想着回去得去村里头的庙里烧柱香。

方氏道:“你月银涨了的事儿先别同家里头说,外头也别张扬。”

沈全心里门儿清,不重不轻地嗯了一声,有了自己的小家定然是得为自己的小家考虑,他自认为是给家里的也够多了,家里大部分的进账都是靠他赚来的,怨气是没有的,毕竟如今粮食靠着家里头,也没分家,合该给一份,但更多就没有了。

不同于小说中喜欢的分家情节,古人并不喜欢分家,一来分家之后需要单独交税,二来古人崇尚四世同堂五世同堂,人丁兴旺才不会被外人欺负。古代的生产力有限,人多力量大,的确可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今儿个和齐少爷玩了什么?齐少爷待你好不好?”方氏又问沈陵。

沈陵脑海里浮现小胖子的模样,应道:“好啊,玩了很多游戏。”

他小侄儿也是个混世魔王,不过从未翻出过他的五指山,那小胖子还没他侄儿熊,沈陵在接近齐子俊这件事情使了点小心机,亦是有许些不纯动机,这齐家一看便是会给孩子启蒙的,家中应也有藏书,若能凭窥探几眼也是好的。

就是不知那小胖子会不会惦记着他,且就是看天命了。

第二日一大早,一家人就收拾了东西出城去了,赶上最早一班回乡下的牛车,一家人就占了四个座,早上出城的人少,车里头也没坐满。

都是一个地方的,否管认不认识,一聊绕个圈也是亲戚。

沈家在花神镇,古代的行政划分到县就截止了,建业县就在建康府的下面,花神镇则在建业县的右边,依靠着花神湖。一开始都是乡,富裕的乡形成了集市,后来慢慢发展,乡就变成了镇,但镇上也有那么两三条街,住宅什么的,和乡没有多大区别。

牛车晃晃悠悠地在一个一个地点放下乘客,一家人在花神镇下了车,沈全抱着沈陵,三个人手里都拿了点东西,往沈家走,花神镇这一片都姓沈,沈全一家就住在镇附近。

从镇上走回去的路上,乡里人见到他们纷纷招呼道:“这不是阿全吗?从城里回来了啊?”

“华大娘,回来看看爹娘。”

“阿全媳妇,还要鸡蛋不?我这回攒了不少呢。”乡里人都知道方氏做茶叶蛋的生意,许多人都把鸡蛋卖给她了,本来大家都要那到城里去卖,这样就省了不少事。

方氏道:“大姐,现在天气热了,鸡蛋不好放,我这生意也不好,暂时卖的就少了,最近收不了太多,等天气冷了,我再多收点,对不住大家了。”

“没得事没得事,你收我们就省事些,不收我们照样卖的。你家陵哥儿这么大了,俊得很。”

此时正是大家都忙完上午农活的时候,如今不是农忙,也就给地里除除草,浇点水,乡下乐乐子少,除了干活,就只能闲聊,沈全一家在城里头“安了家”,在乡里人看来,就是很了不得了,也都好奇得很,东扯一句西说一句。

沈陵便要下来,了然无趣地站在沈全身边,听他们说城里头谁家娶了个媳妇,乡下谁家姑娘嫁进了城,连三妞都碰着了以前相熟的小姑娘,被围着问城里的日子。

大郎二郎闻声而来,帮方氏和沈全先把东西拿回去,沈陵也跟着他们一道先回去了。

不是农忙的时候,家里头的女人便不需做农活,崔氏见着他,迭声问:“怎么着这个时候来了,是不是有什么事儿?”

沈全和方氏时常是找有事情的日子回来的,祭祖、过节或者亲戚家办酒的日子,这不年不节的,也没有捎个信回来,突然间就回来了,也难怪崔氏心慌慌。

沈陵摇摇头,无辜地看着她。

大伯母张氏说道:“铁娃能晓得啥,娘别着急,弟弟弟妹一会儿就来了。”

崔氏也反应过来了,拍自己大腿:“瞧我这,急了四六不分。铁娃,饿不饿?”

沈陵又摇头:“奶,我吃过了,不饿。”

张氏许久没见他,也怪有些稀罕,抱起他道:“铁娃咋感觉大了点,说话这口气,和小大人似的,难不成还真是进了城里头就不一样了?”

沈陵且只想快点长大,便无人可以随便这么抱他了。

崔氏准备茶水,笑眯眯地说:“可不,我们家铁娃子可聪明了,以后就是城里人了。”

便是张氏心再大,也免不了羡慕一下,谁让老三是家里头最能耐的呢。

二伯母李氏摘菜回来了,见着沈陵和方氏问候了两句,就开始闷声洗菜摘菜,默默地听着他们的交谈,张氏和崔氏也习以为常了。

沈陵头一回接触老家的人,细细观察家里的女眷,沈家的家庭结构很稳定,即便沈全和方氏收入不菲,且都进了城也没有分家的心思,一来是正统思想的影响,二来肯定是家中也比较融洽。

崔氏不是强势的性格,甚至有些老好人,李氏是个木讷不多话的人,那张氏应该是比较管事的。

婆媳几个在灶屋里头一边聊天一边准备午饭,不一会儿,大伙儿都回来了,沈家的院子里立马就热闹了起来,沈家是三间大瓦房,门在南边,瓦房在另外三边,中间是厢房、崔氏沈老头的屋子,东边是大房二房的,西边原本是三房和孩子住的地方,三房进城了之后,家里头的孩子都住西边了。

家里头一共四个男孩,大房的大郎,二房的二郎三郎,三个姑娘,大妞已经出嫁了,二房还有个二妞。

三郎比沈陵大三岁,今年八岁,皮肤黝黑,壮实得像头小牛,一看就没少在外头疯玩。沈家这样的人丁不算兴旺,不算多不算少,劳动力够用又没有太多的人地矛盾。

沈陵跑男人里头去探听了,沈老头瞧见他,嘴角也扬了起来,朝他招手,沈陵走近,沈老头把他抱腿上,刺癞刺癞的手这儿摸摸那儿揉揉:“铁娃,你奶奶说你算术很好,算给爷爷看看。”

沈全笑着说:“铁娃,给爷爷算一个。”

崔氏大郎二郎回来之后,把沈陵夸上了天,别说家里头,外头都听崔氏夸耀过。

沈全炫耀似的让沈陵展示了一遍。

沈大道:“铁娃这脑瓜子灵得很,大郎这么大的时候数个数都数不全,还得把脚给搬上来。”

大家哄笑。

大郎闻言,红了脸:“爹,您还好意思说我,您自个儿还不是五加七都算不清。”

沈二笑着说:“大哥算术是我们三个里头最差的,也就老三脑袋灵光,以前去卖东西,全靠他来算。”

沈大被揭了老底子,尴尬地咳了两声。

兄弟三个又追忆起往事,他们小的时候,世道不好,三兄弟感情非常要好,沈三仍记得沈大省着自己的半个馒头给他吃,如今世道好了,兄弟三个都成了家,虽顾着自己的小家,但仍紧紧维系着。

沈老头抱着沈陵,欣慰地看着三个儿子融洽和睦,他这辈子生逢乱世,没什么出息,要说最有脸面见祖宗的,就是把这三个儿子护全拉扯大,如今子孙兴旺,一代比一代好,以后也好见祖宗。

沈全和方氏回来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告诉一声不用再多收鸡蛋了,要腌菜酱菜,崔氏做酱菜很有一套,往上推有祖宗是做厨子的,总会流传下来一些秘法。

中午男人们上桌吃,女人小孩就在灶屋吃,沈陵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旁边的三郎呼啦呼啦地大口刨食,方氏看着眼热不已,道:“铁娃,你看看三郎,吃得多快多乖,你快点吃,看看谁吃得更快。”

沈陵:……

三郎胸膛挺起了一点,吃得更快了。

大人们都觉得吃得多与身体健康一定是有必然联系的,沈陵还是慢吞吞地一口一口细嚼慢咽,科学表明饭不能吃太急。

三郎飞快地吃完了自己的大碗,似乎还不满足,看了看旁边还有一大半的沈陵,舔了舔舌头,小声道:“铁娃,你是不是吃不掉啊?”

沈陵还没来得及说,二伯母李氏就哼哼两声,三郎缩了缩头。

方氏道:“三郎又没吃饱?”

这个又字用得如此精妙,告诉了沈陵是怎么回事。

二伯母瞪了他一眼:“他就跟狗似的,不知饱,不能由得他,他又不干活,就是在外面疯玩。”

三郎可不乐意了:“我咋没干活,我喂鸡了的。”

大伯母见怪不怪,三郎总是吃不饱,隔三差五就会来这么一出。

崔氏都习惯了,对沈陵道:“铁娃快吃,你看你三哥吃得多壮,你多吃点,也能壮实点。”

大伯母一边吃一边道:“铁娃这从城里转一圈回来,不皮了,像是大户人家的小公子,长得就秀气。”

夸儿子比夸她还高兴,方氏笑眯眯地说道:“这一段时间被他爹拘着认字了,乖多了。”

方氏也是知道台阶不能跨太大,先得给搭个台子,且别看她风风火火的性子,心眼子也是有的。

崔氏爱怜地看着沈陵:“他爹也真是,还小呢,认字晚一点也没什么。”

沈陵挺起胸膛,坚定地表示道:“奶奶,我喜欢认字,我已经认得十三个字了!”

大伯母二伯母有些艳羡,铁娃这个架势定是能继承小叔子的衣钵,留在城里,以后就是城里人了,她们心思也简单,就希望以后分家,三家人关系如现在这般好。

三个妯娌之间关系能这么融洽,也是少有,做婆婆的性情温和不爱挑事,二伯母李氏只会闷声做事,有矛盾也闹不起来,方氏随着沈全常年不在家,刀子嘴豆腐心,心肠最是软和,当家的大伯母张氏心眼子大,会做人。

家里头的女眷和谐了,男人们又怎么会主动挑事情。这几个儿媳妇都是沈老头做主给儿子定下的,不得不说,这可真是最优配置。

吃过午饭,他们就准备东西回城里了,家里的大部分腌菜和存下来的鸡蛋都让方氏带回去了,方氏让崔氏再腌一点,多腌几种。

若是以后饼子卖的好,家里也又多一份入账,大伯母二伯母也积极得很,酱菜能值多少钱,家家户户都有,方氏拿一坛酱菜就给家里头二十文,大伯母二伯母恨不得把家传绝学都给掏出来。

回县城的时候,沈全包了一辆牛车,实在是东西太多了,几坛子酱菜就够多了,路上摇摇晃晃的,沈陵靠着方氏睡去了。

而在齐府,却是一阵闹腾。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19-12-26 19:46:35~2019-12-28 22:33:0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流萤 15瓶;水之老年人 9瓶;冬天 7瓶;莺时十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