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功名路(科举) > 第3章 003

功名路(科举) 第3章 003

作者:沈桑榆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21 05:43:00 来源:转码展示1

自从沈陵展示出自己的计算天赋,方氏和沈全时不时就练一练他,实际上方氏自个儿还算不清呢,不过不妨碍她秀儿子,每天早上她卖茶叶蛋和饼子的时候,就让沈陵在旁边算,又快又准。xiashucom

还引得不少人稀奇,到她这儿来买早点,生意都比往日好,周围的街坊邻居也都知道沈陵这个算数小神童,总来逗他算数字,任谁都说以后是个做账房先生的好料子。

沈陵有些郁卒,平白被当成招财猫一般,谁都来逗几下。

这些日子装乖卖巧,成效并不大,沈陵到古代才知读个书有这般难,从市井之言中略知几分,在古代读个书当真是能穷极家财,若是考取了功名,倒也罢了。若是毫无建树,又无以为生,便是穷极一生。

寻常人家大抵是担不起这样的代价,家附近有位老顽固,是个老童生,考了一辈子科举都没有中秀才,因为学费低廉,好些人都会把孩子送他那儿去学几个字。

沈陵不知道自己在科举这条路上是否通畅,亦是给自己设定了时限,若是在二十岁钱中不了秀才,便从商。虽没有士大夫的地位高,但有钱能让家里过上好日子。

且总不能让父母一直供养着自己,这个时候就很后悔上辈子没有学文,可谁知道人生还能有这一遭。

沈陵每天起来就用院子里的晾衣杆,看似在玩,实际在做引体向上,这幅身体太差劲了,一开始只能吊着晃几下,后来可以慢慢上去一点了。

隔壁就是他们家的房东,家里头的儿子去世得早,留了一个孙子,皮实得很,叫大虎,方氏会让沈陵同他一起玩,这一片不少男孩子,这是沈陵唯一可以出去跑一跑的时候。

天气渐暖,沈陵身上活泛了,古往今来中国家长从不会忘记亲身实践那一句“多穿点”,对于小孩子,那就更是了,大人穿三件小孩子得穿四件,实际上小孩子体更热,沈陵在外面跑两圈就出了一身汗。

难受的是,半个月到一个月才能洗一回澡,水要去河边挑,烧水费柴火,沈陵每回提出要洗澡的提议,方氏都会纳闷地说:“这不半个月前刚洗过,天还冷着呢,身上难受娘给你擦擦。”

所以沈陵迫切希望天气热起来,天热的时候洗点冷水澡也没什么。好不容易暖和了,方氏看太阳好,终于愿意给沈陵洗澡了,家里头没有净房,是在墙根处的小棚,把浴桶给拖出来,先把水放阳光下晒,晒得有些热乎了,再放点热水。

沈陵先洗,跳进去好生舒服,正翻滚着,方氏撸起袖子朝他伸手了,沈陵护着身子往后缩,忙道:“娘,我自己来!”

方氏哪会听,一把把他给捉过来,拿起桶旁边的巾,往他身上搓:“你洗不干净,娘给你搓搓。”

沈陵东躲西藏,还是挣不脱方氏的魔掌,最后都麻木了,给她搓了个遍,方氏可不敢让他着凉,挫完就让三妞用大巾子给他裹起来抱屋里头去。

然后再加点热水三妞洗,最后才是方氏洗。虽说过程是痛苦的,但洗完澡身上总觉得轻松了很多,三个人在院子里晒太阳,母女俩头发披散着,沈陵坐在方氏身边晒太阳,靠着她昏昏欲睡。

方氏在教三妞做针线,以后好做些缝补的活,三妞细心又有耐心,很快就掌握了基础的要领,缝得很平整,方氏难得称赞:“别的活不利落,针线活倒是不错,头一回缝成这样可以了。”

三妞脸颊悄然爬上了绯色,面上染上了喜色,她自幼不在母亲身边,内心对方氏孺慕又惶恐,难得收到方氏的称赞,内心的激动无以言语。

方氏望着她这几个月白回来的脸蛋儿,眉眼是她的影子,对这样的温情稍显不适,道:“别晃神,手指头还要不要了。”

沈陵迷迷糊糊地还是有意识的,方氏这人便是如此,刀子嘴豆腐心,说话的情商不高,这夫妻俩也是有意思,沈全便是老好人的外表算盘的心,方氏看着凶悍心里头却是最软不过,倒也互补。

只不过在子女亲缘上,便不那么亲厚,尤其三妞和方氏并不是常年相处,毕竟不是谁都能看得出来她藏在深处的关爱。

正想着,门口传来了几声敲门声,伴随着叫喊:“老三家的,老三家的。”

方氏听出了来人,忙起身问道:“是娘吗?”

“是我,快开门。”

方氏头发长,如今才刚干了个顶,愁得随手一挽,簪子簪在后头,三妞的头发才刚刚及腰,也学着随手挽了一下,然后去开门了。

老太太提着一个篮筐,后头还有两个小子,手里头都大包小包的,方氏和三妞忙上去帮忙。

“娘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昨天刚和铁娃爹说,过几日回去一趟。三妞,帮大郎二郎把东西搬进去。”

可不正是沈家老太太崔氏,老太太从袖子里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喘了口粗气,道:“最近春种了,马上要忙起来了,想你鸡蛋应该用完了,粮食也差不多了,先给你送来再说。”

崔氏说罢,就往沈陵那儿走,老脸笑成了菊花,抱起沈陵:“铁娃,有没有想奶啊,诶呦,让奶奶香香。”

沈陵:……

强颜欢笑:“奶~”

三妞和大郎二郎已经把东西搬到屋里了,方氏说道:“娘进屋里坐坐,喝杯茶。”

老太太同他亲呢完以后也没看他,看了看母女两的头发:“今儿个洗头了?外头光好,就坐外头吧,你们这屋里头,半大小子都动不开。”

便扬声道:“大郎二郎搬几个凳子出来。”

方氏道:“娘,我先把这个月的钱给你,咱先进屋,三妞,泡几杯茶,拿点瓜子花生米和云片糕。”

沈全是茶楼的掌柜,多少是有些油水的,东家每个月也会拿这些做赏,每天总有客人泡个没几次就走了,茶叶扔了也浪费,方氏这才想着做茶叶蛋。

沈陵也想了解一下家里头的经济情况,老太太抱着他进去了,大抵是觉得他一个小孩子也听不懂。

进了屋,方氏拿出了早准备好的布袋子,递给崔氏:“娘,铁娃爹的月银在里头,这个月得得赏银多,我生意也还行,那一吊钱您和爹自个儿买点吃吃。”

沈全的月银每个月都会交回去一半,虽然三房里头是他们赚钱最多,但方氏也不是不知好歹的,家里的地都靠大房二房种,每个月都会给他们送粮食送菜来,原本是交三分之二,如今他们一家都在城里了,便只交二分之一了。

沈陵有些失望,什么都没打探到,他坐在床沿上,就看到一个沉甸甸的小袋子。

崔氏原本要把钱袋子塞进袖袋里,闻言就要打开钱袋子:“我和你爹都不缺,用不着用不着,给铁娃买点细粮,瞧他瘦的。”

方氏按住她手:“铁娃有,家里头孩子都大了,用钱的地方多。”

方氏和崔氏婆媳关系还不错,大概也因为方氏跟着沈全常年在外头,正所谓近臭远香,其次便是崔氏的性子并不强势,两人才能相安。

崔氏心下满意,老三媳妇虽强势了些,但心里头还是明白的,把钱袋子塞回去,叮嘱道:“给铁娃吃点好的,买几贴强身的药喝喝。”

崔氏瞧着沈陵这白净瘦弱的模样颇为忧心,她三儿就这么一个宝贝蛋儿,打出生起就没断过药,每年就求佛祖别把这玉娃收回去。

沈陵可不想吃中药,忙跳下来,抱住崔氏的腿:“ 奶奶,铁娃已经好了,很强壮,不用喝药。”

崔氏摸了摸他头:“ 奶奶想让我们铁娃更强壮,吃点好。”

沈陵仰着头:“没病不能吃药。”

崔氏哄骗他:“好好好,不吃药。”

几个人出来,大郎二郎在吃点心,半大小子容易饿,三妞继续做针线活,方氏把云片糕拿点给崔氏,道:“东家赏的云片糕,娘尝尝。”

崔氏撕一片放嘴里,还不忘给沈陵塞几片。

“娘,这回送了多少鸡蛋?我好记一下。”家里头的鸡蛋都是攒起来给方氏做茶叶蛋卖,寻常人家鸡蛋都是舍不得吃的,攒了就拿集市卖,大户人家会来收。

城里人不大养鸡,鸡有味儿,又不像乡下可以找些菜根子虫子可以喂鸡,家里就养了两只老母鸡也不够,沈家周围几户人家的鸡蛋也一块被收过来的,三文钱两个鸡蛋这么收,如今四海安定,大家富足了起来,鸡蛋价格都涨了。

“一百六十八个,马上天要热了,打后边得每回少送点,多送几回。”

方氏自个儿是算不过来的,每回都是沈全算得账,方氏目光落在啃云片糕的小沈陵身上,道:“铁娃啊,给娘算一算,一百六十八个鸡蛋,三文钱两个,多少文钱?”

方氏有心显摆儿子,期盼地看着沈陵,又害怕儿子不懂三文钱两个怎么算。

崔氏好笑:“铁娃能知道啥呀,数都数不过……”

沈陵咽下嘴里的云片糕,道:“二百五十二文!”

崔氏的话戛然而止,大郎二郎含着云片糕面面相觑,心里头不敢相信,可看小堂弟的模样却不似妄言。

崔氏不敢相信地瞪着眼睛问道:“老三家的,别开玩笑,铁娃子这数都认不全呢!”

方氏骄傲地说道:“大郎二郎,你们算算。”

兄弟一块儿挠着头,掰着手指头,过了好一会儿,大郎才犹犹豫豫地说道:“ 奶,铁娃说的好像是对的。”

三妞笑眯眯地看着沈陵,难得插话:“大哥二哥,铁娃的算数比爹爹还好,爹爹还得打算盘呢。”

崔氏猛拍大腿:“我们家铁娃子是个神童?!”

方氏可不敢这般托大,道:“他也就在算术上灵光一些,打小就看他爹在那儿打算盘算来算去。”

崔氏又问了几个简单的算数,沈陵对答如流。

大郎捉起小沈陵,十三岁的少年因为经常做农活,力气大得很,举着沈陵:“铁娃,快告诉大哥,你这脑瓜子咋整的?”

沈陵蹬着小腿儿,他就是块砖,谁都可以搬一下!“大哥,快放我下来!”

大郎单手抱住他,一只手揉了揉他的脑袋,似乎想感受一下有什么不同。

二郎稀奇道:“铁娃,你这咋算的?也教教我们?”

二郎憨,脑子不灵光,特羡慕脑瓜子聪明的。

沈陵道:“三文钱两个鸡蛋,一百六十八个鸡蛋,就当两个一捆,就有八十四捆,一捆三文,就是二百五十二文了。”

大郎二郎脑袋里顿时一堆浆糊,忙摇头,不懂,对小弟又多了几分敬佩。

沈陵叹息,没学过乘除法,乘法还好,有九九口诀,但除法是难了。最主要是他们不经常计算,脑海里没什么计算的概念,更多的是数数。

崔氏可不欢喜,望着沈陵的眼神都能滴水儿:“像我家老三,老三小的时候脑瓜子就灵光得很,以后也和他爹一样有本事。”

方氏心道:我儿可比你儿聪明多了!

崔氏来城里除开送些东西,自然不是来看方氏这个儿媳妇,方氏和三妞头发也干得差不多了,方氏很知趣地主动提出带他们到街上去转一转,买点东西,顺便见一见沈全。

沈全也走不开,让崔氏他们在茶楼里坐一坐,好说上几句话,沈全基本上没什么休息的日子,都是要和东家提前请好假,才能回去个一两天,如今已经近两个月没回去了,本打算最近回去一趟,他们就来了。

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崔氏惦念得很,和沈全说几句话都是好的,走的时候,沈全送他们到集市那儿,那边会有回乡下的马车,人差不多了就会回去。

崔氏抱着沈陵一阵心肝宝贝,沈陵有些无所适从,却能感受到老太太对他的慈爱,只是不知如何回应,看着她上了牛车还时不时撩开连子看。

沈陵心有所动,喊道:“奶,等我回去看你!”

沈全也跟着说道:“娘,过一段时日我们回来看您,您别惦念!”

崔氏拿着帕子朝他们挥手。

作者有话要说:读者“流萤”,灌溉营养液 102019-12-26 10:32:39

读者“开心屋”,灌溉营养液 52019-12-18 00:56:49

谢谢宝宝的营养液,晚上八点还有一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