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后,孔雀王朝正殿。
美丽的妇人在给一位女子梳妆,那孩子有六成像这位妇人,而远处一个俊俏的男子走向这边说“母后今天可是讲舅舅的故事给我们吗?姐姐真是太依赖母后了。”
妇人回眸一笑,院内梨花飘落,没错那是妍妤。“啊···十五年了,我的小达沙也长大成了王储了呢。”
“母亲啊~今天说好给我们讲舅舅的事的,正好弟弟在,我们就开始吧。”女孩子柔顺的金色长发还在妇人手中,姣好的面容上都是向往,对那个传说中的‘仙人’舅舅的憧憬。
“我呢是在十六年前一个欢庆节遇到他的,当时我还是个被迫被父亲送到孔雀王朝的少女。那天你们的舅舅出现在人群中时,引起了一阵骚动···”渐渐的妍妤陷入了回忆,两个孩子也乖巧坐在身边倾听。
在长廊口的摩哂陀笑着看着里面的妻儿,并没有出声打扰,反而是靠在长廊圆柱上一起听着妻子的回忆。
‘他走了十五年了啊,母亲在他走后就疯癫了,三年前终于放手离世。父亲身体也越来越差,好在小儿子争气,接下王储位置后是不是他就能自由了?可他又该去哪···’摩哂陀微微出神。
远方的鸿鹄啼叫,立在河岸边的鸠那罗看着落日微笑。
他跨过摩揭陀,看过那个对他爱恋了半生的女子的故土;翻越过东方边境高山峡谷,领略了战争以及痛苦;他也被游牧们驱逐过,也被边境的人奉为神明。
他一路看过太多黄沙漫漫黑云压城,救赎的人也数不胜数,一开始跟随他的侍卫也仅仅剩下三十多人,可是无所谓。
他不是没想过扎根在大秦这个帝国,可惜这里似乎并不欢迎他,除了一些淳朴的乡民。这里的文化几近乎愚昧,统治者以高压束缚人民,根本不需要他的传教。
‘看’着麦地里劳作的村人和身后毫不惧怕他还拉着他衣角要饴糖吃的小孩,他渐渐想起了自己的小侄子侄女们,他似乎该回家了。
他整理出三十多卷自己的著作,轻轻地对肩头从一开始就跟着他的小夜枭说“你想家么?我们回去好不好···”小夜枭用毛茸茸脑袋蹭蹭鸠那罗好像答应了他。
“十年过去了,我确实该回去看看了,妍女肯定也想知道我的道心如何了吧?”他花了十年走到大秦,回去就简单了,原路返回,路上认识的友人们总会帮他,十五年,弹指一挥间。
那是一个月朗风清的菊月,阔别家乡十五年的鸠那罗终于再度踏上了故国土地。在守城侍卫惊异的眼神中,他静静地慢慢的走过集市,走过民居,他在城中心的喷泉边看见了迎接他的哥哥和妍女。
他们仅仅一个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他说“我回来了。”
阿育王的身体日渐孱弱,看着远游归来的记忆中稚嫩的鸠那罗变成了渐有棱角的大男人,看着儿孙在膝下围绕着他关心的看着他,他渐渐闭上了眼睛。
他似乎看到了逝去已久的妻子来接他了,鸠那罗的生母,他的挚爱,可能短暂的才是最刻骨铭心的那个人。
达沙拉沙即位,孔雀王朝有一个新纪元来到。鸠那罗则和哥哥、妍女还有那个女孩一起四处游览,春来赏花秋来烹茶,他再时不时传传教,成了名动一时的大人物。
多年后,妍女仍是坐在她女儿背后为她女儿梳头,她的女儿有了白发但还依赖的靠在自己母亲怀里,好似永久。
鸠那罗坐在旁看喝茶,摩哂陀在前一个夏花落下的日子安心的走了。
抚摸着迷糊睡着的女儿的小脸,妍女说“你的道心好像有所凝结了,感觉到了么?”“嗯,妍女,我最近在想,什么因有什么果,而我若能彻底掌握因果是不是能早点结束我们与天的斗争?”
远方天空突然开始降下小雨,鸠那罗,不,赵公明此刻修得大因果道,第一重神魂回归本位。妍女笑着和他一同在绵绵细雨中渐渐透明到消失,只留下那个女孩子沉沉睡在原地。
1.达沙拉沙:阿育王儿子摩哂陀的三儿子,从小由阿育王带大培养成王储。
2.鸠那罗路线:东部摩揭陀→青藏→西北边陲→丝绸之路→蒙古→秦帝国(干脆就是绕了个圈)
3.秦始皇焚书坑儒重视法家重刑罚,一定程度上让人民害怕犯法归顺强秦,不过几乎没有娱乐,人民幸福指数不怎么高。(但我认为他确实是千古一帝,有如天助,是个自始至终特勤奋的皇帝,只是后来他有点飘了可能惹一些人或上天看不下去了吧。)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