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更宋 >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欲取燕云(二)

更宋 第二百九十五章 欲取燕云(二)

作者:红莲素心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01 10:31:14 来源:转码展示1

易州城,周军成功挡住了辽军,能看的出来,辽军这次很认真。

郭浩站在城头的房间里,李辉和王维站在他旁边,偶尔有箭矢飞进来,都被二人拦了下来。

看来他的死,对周军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最少没有遇到危机时,人们暂时忘记了他。

此时不是露面的时候,郭浩让赵匡胤守好东面战场,一旦契丹有退军的迹象,就追上去缠住他们。

赵匡胤接受了命令,郭浩就带着人暗中离开易州,一路向西,沿途观察一下燕云各关的守卫情况。

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古代地理名词,指华夏北方以幽州和云州为中心的十六个州,即后世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地区。

燕云十六州具体指:幽州、顺州、儒州、檀州、蓟州、涿州、瀛州、鄚州、新州、妫州、武州、蔚州、应州、寰州、朔州、云州。

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中原王朝保护农业区,抵御游牧民族入侵的天然屏障,也是中原王朝在其盛世时经略东北的基地。

对中原王朝而言,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

一方面,在国力昌盛时期,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桥头堡。

隋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作为行宫,大业七年后三次用兵高句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另一方面,燕云十六州也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屏障与前沿,是军事斗争的“战略缓冲带”。

燕云地区北部的长城与五关构成了牢不可催的人工防线。

在古代战争中,骑兵对于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原军队无疑具有绝对的优势,而在军事地理上,长城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南下则能起到防御屏障的作用。

紧挨着长城南侧的燕云十六州,以其坚固的城池、巍峨险峻的山脉及横贯交错的大河构成了战略上又一道防线。

它是长城防线的有力依托,与长城构成唇亡齿寒、互相支持的关系。

对北方游牧民族而言,燕云十六州在战略上意义同样重大。

占据燕云十六州后,彻底改变了他们在与中原王朝军事斗争的被动局面。

北方游牧民族政权,虽然军事力量较强大,但他们没有先进的文化制度,更没有固定的财力收入。

由于自身政权制度的限制,在与强大的中原王朝斗争过程中,要么是取得暂时的军事胜利;要么被强大的中原王朝彻底击垮。

但占据燕云十六州后,这一局面彻底改变,通过燕云十六州这一窗口,他们开始了解中原,逐步接触中原文明,学习中原先进的生产方式。

燕云十六州所辖的地区东西约六百公里,南北约两百公里,面积约为十二万平方公里。

其北部在今河北北部地区,处于广阔而平坦的华北大平原北端,囊括雄伟险峻的燕山山脉;西部在今山西北部地区,该地区多山地,地形复杂。

燕云十六州这一狭长地区形势非常险要,在古代确系一道军事天险。

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交通工具落后,军事技术欠发达的情况下,大山在人们面前就是一道不可战胜的天险。

从地形上看燕云十六州,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就像两座相连的城墙屹立在华北平原北部,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天铸“城角“,以骑兵为优势的北方游牧民族在此被严重阻隔。

巍峨险峻的山脉俨然构筑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

燕云地区中部和南部奔流着桑干河和巨马河,为战略防御中心的河流。

在华夏古代,江河沼泽特别是河流常成为拒敌于外的防御屏障。

事实上,在以刀枪弓箭为主要武器的冷兵器时代,利用江河设防是常用的御敌办法。

此外,江河还可以对军事战略物质进行运输。

拒马河以易水与白沟河为两翼,构成了燕云地区南部的河流防御体系。

横贯交错的河流显然构建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二道防线。

燕云地区严密的防御体系不仅包括天然屏障还包括人为防线,那就是长城及五关。

长城是从秦代开始营建,是华夏古代一项伟大的防御工程,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发挥着巨大的国防功能。

同时,长城也是农耕与游牧两大部类文明形态的分界线,起着护卫先进的农耕文明,使其不致在游牧人无止境的袭击中归于毁灭的历史作用。

特别是燕云地区的长城,在阻挡北方铁骑入侵中原王朝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此外,该地区的“五关”在战略防御中的作用也不可小觑,幽平之间,以五关为形胜。

这五关分别为:金坡关,居庸关,古北口,松亭关及渝关。

雄伟险要的长城和五关构成了燕云地区在战略上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牢不可摧的人工防线。

如此特殊的地形,重要的位置,哪怕辽国的皇帝不重视,想要收回燕云也不是那么容易。

……

代州,郭浩进入城池,发现城里的百姓都很兴奋,因为朝廷的大军就在雁门关前,丢失几十年的失地,终于要收复了。

民心可用,郭浩不由得点点头,走进一家酒馆,听着百姓们的议论,大家对朝廷还是很有信心的。

“哼,一群无知之徒。”

就在这时,一名壮汉引起了郭浩的注意,只见他一个人坐在那里,桌子上只有酒,郭浩对李辉耳语两句,李辉立刻起身去找小二。

功夫不大,小二端上酒菜,却不是给郭浩,而是送给那个壮汉,那壮汉一愣道:“你这是作甚,某只要了一碗酒。”

“这位客官,这是那位也让小的给您的。”

顺着小厮手指的方向,壮汉看到郭浩正冲他笑,壮汉看到郭浩一身玄服,身上偷着威严,一看就不是普通人。

“阁下为何送我酒菜,无功不受禄,这个杨某不能要!”

郭浩闻言微微一笑,道:“刚才听这位仁兄,貌似对我军的安排有些质疑,我恰好也在军中任职,不知仁兄有何高论。”

听到郭浩在军中任职,壮汉知道刚才自己一句讽刺被人家听见了,不过也不觉得尴尬。

“高论不敢当,朝廷趁大军进攻易州之际,出兵攻打朔州,按理说这个想法很好。

但是燕云地区横跨几百里,即便打下来,恐怕也不好守,等辽军反应过来后,一定会全力反扑,到时候我军战线拉的太长,兵力、供给恐怕都成问题。”

壮汉说完,郭浩有些惊讶地看着他,因为他所说的这些,也一直是郭浩在思考的问题。

可是他不敢再等了,来到北境之后,他才知道这次辽军南下,乃是萧思温张罗的,这个萧思温可能不太出名,可他的女儿可不一样,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萧太后!

所以,虽然后续的事情还没想好,此时大军已经到达,属于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至于后续的事情,那就等打完了再说。

“仁兄高见,让在下佩服,不知仁兄可有破戒之法?”

郭浩怀着期待的心情,看着那壮汉,那壮汉倒也实在,摇头说了俩字:“没有!”

郭浩闻言哑然,摇了摇头:“如此也够了,那些酒食就送与仁兄了,我看仁兄也是习武之人,不知可否告知姓名,以后仁兄如果有意参军,也许还能见面。”

“这有什么,在下杨业,参军现在还没想,以后再说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