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 > 符图记 > 第九章 先天不足

符图记 第九章 先天不足

作者:狄清平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0-12-24 23:29:14 来源:转码展示1

青衣道人面容俊朗,眼角生着几道细纹,油亮的发髻上,乌木簪隐约透着幽光,很有一股高人风范。baoxiaojianduan

只是眼中那股倨傲神色,让陆安平颇不舒服,以至于初见其腾云驾雾时的崇敬,也少了大半。

但他明白,这道人毕竟是修行人,真正懂神通法术的方外修行人;在凡夫俗子眼中,几乎与神仙无异,难免带些傲气。

于是他起身,抬起头,略带怯道:“我叫陆安平,是历山城里的……孤儿!”

那道士盯着打量了会,随手一抛,那柄倚兰剑腾空而起,舞了个剑花,又复归入余霜背上那镌刻兰花纹饰的剑鞘中。

余霜走上前,轻声道:“爹爹,是我将陆安平请来,在山中做向导的......”

青衣道人轻哼了声,似乎有些不悦,转身走向面色苍白、正盘腿打坐的秦冲。

玄冠老道笑了笑,从袖中摸出一个小白瓷瓶,走到余霜身前,道:

“这是聚灵丹,先服一粒,调息三个时辰,再服第二粒。”

随后又转向秦冲,关切道:

“至于秦师侄,所幸没伤到道基,吃了这聚灵丹,再修养月余,境界或能更进一步。”

“还不快谢谢陶师伯!”

青衣道人略显严厉的声音传来,余霜躬身向玄冠道人行了一礼,甚至正在打坐的秦冲也站起来,拱手作揖。

“真是个严师......”

陆安平心中想着,那玄冠老道却摆摆手,黄裙轻摇,来到自己身前,满是皱纹的面孔上堆着笑意,道:

“老道陶崇昼,茅山紫阳观观主,方才那位是桃花教的余长青道长。”

陆安平也学秦冲样,拱手作了一揖,道:“多谢仙长出手相救!”

陶崇昼将拂尘一摆,上下打量了会,笑道:“仙长是万不敢当的......“

略沉吟了下,他轻捻着颌下白须,继续道:“你方才被那独角火蛇咬了,快上前给贫道看看!”

同是化外修行人,这陶老道却是一片仁厚......陆安平满心感激,忙道了声谢,走上前。

陶崇昼先是俯身看了眼陆安平小腿上的赤红疤痕,又让他将手伸开,掌心摊平,仔细端详了许久,这才伸出右手两指,搭在陆安平左手腕上。

一股微弱的气流从陶老道指尖传出,倏忽进入陆安平体内。

那气流从腕间流到小臂,又到肩胛,沿肩胛缓缓直下,到脊椎时,全身有些酥痒发麻。

所幸酥麻感持续不久,那气流便上升到了颈部,又缓缓至眉心,似乎停顿了下,又绕到舌尖,最终经前腹,停在气海。

“怎么样?”

看着陶崇昼脸上高深莫测的表情,陆安平开口问道。

“那股火元没什么大碍!”陶崇昼捋着白须,忽然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吃惊:

“你却是个修道的好材料,资质也算得中品!”

听到这话,余霜眉头一惊,凑近前来;秦冲更是不由一愣,睁开双眼,甚至那倨傲的余长青也停下动作。

“修道,资质?”陆安平顿时眼前一亮。

先前听秦冲的意思,身具资质才可修行。陶老道的意思是自己也可修行?甚至可以像他们一样腾云驾雾?

陶崇昼手捧浮尘,语气超然道: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万物生灵,最适宜修行的是人,只因人身炉鼎暗合天道。无论经脉骨骼、五脏血气,还是三田九窍、周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八万四千毛孔,皆合天道。”

接着他眉头微沉,叹道:“然而,并非人人皆能修行!“

“我道门修行讲究资质,所谓资质,即是先天的禀赋,炉鼎与天地灵气契合的程度。类似佛门说的,群生根器,各有不同。”

”有了资质,便有得窥大道,长生久视的可能。“

陆安平听得神往,不由得问道:

“道长的意思是,我可以修行,甚至可能长生不死?“

“你夜间睡梦,可曾感觉下腹生寒,冰冷难耐?”陶崇昼没有回答,反而没来由地问了句,

陆安平略惊疑,但没有多想,开口道:“半夜时发作一阵,往往持续个把时辰。”

他这寒症自幼便有,多方寻医问药也不见好,后来流落到历山,乔大叔让他每晚喝一葫芦酒,勉强也可抗过去。

陶崇昼略点头道:“夜半子时,水火交泰,正是阴气最重之时,此时发作倒也正常。”

言毕,继续问道:“你是哪一年生辰?”

“甘露九年,五月初五。”陆安平有些不解。

“如今也满十七了……”陶崇昼捻了捻胡须,长叹了声,道:

”你这炉鼎先天不足,怕是活不过二十岁!“

“这……这是怎么回事?”陆安平一脸茫然,呆呆地看着陶崇咒。

”你先天阴寒之气太盛,伤了炉鼎,能平安长到今天,已是殊为不易。“陶崇昼抚着浮尘,继续说道:

”若是自幼便有人指点你修行,或许可打通窍穴,延寿个三五载。如今么,便你有天人之资,也活不过三年......“

“这......“陆安平低下头,心底升起一股寒意,深入骨髓。

他没想到宛若神仙般的陶老道会带来这样的噩耗,内心充满巨大的惶恐与不安。

幼年时偶然听到的”五月子,生子不长养“的流言又浮现于脑中。他生来便没了父亲,母亲也在他三岁时病逝,相依为命的伯父也死在逃荒的路上......

如今便轮到我了么......陆安平嘴唇干涩,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依稀瞥见余霜正望着自己。

于是他侧过身,抹了把脸,又抬头道:“道长,您这样神通广大的修行人,也没法子吗?”

“血气已知,荣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这是生下来便注定了。”

“我虽是方外的修行人,可也不是神仙,到了这份上,也无能为力。”

陶崇昼拍了拍他肩膀,缓缓道。

陆安平沉默了会,开口道:”经义上讲生死有命,大概是勉强不来的。“

说完,他弯下腰,恭恭敬敬地向陶崇昼行了一礼,然后提起短矛,转身往山下走。

没走出几步,身后便传来余霜熟悉的声音:”陆安平,你且站住!“

他转过头,只见余霜走上前,脸上浮现出复杂神色,略顿了下,递过三块明晃晃的银锭,轻声道:

“拿着,你应得的。”

陆安平接过银子,而后转身,头也不回地走了。

看着陆安平的身影渐行渐远,余霜回过神,看着一脸沧桑的陶崇昼,问道:

“陶师伯,这陆安平真的没救了么?”

陶崇昼捻了捻须,叹道:“办法是有......却也接近于无......”

他瞥了眼不远处的余长青,缓缓说道:

“若是有改造甚至重塑炉鼎的丹药,或许可救他一命......”

”传说中的不死药,谁也没见过;便是上三品的灵丹妙药,玉液七巡丹、龙虎如意丹、赤龙丹,也只在正一、清微、太白这几家大派才有,而且极其稀少......“

“这少年没有那样的机缘,可惜了一身不错的资质......“

“个人有个人的机缘。”余长青神色睥睨,开口说道:

”这少年命中注定有此一劫,便逃不掉!“

而后他轻挥大袖,望着近处的石屏山,缓缓说道:”是时候做好准备了!“

余霜嗫嚅着,到嘴边的疑问还是没有问出口。

……

……

日近西山,天空似乎被染成黄色,无数道光线从晚霞中迸射出来,映出陆安平长长的影子。

四顾空空,积雪丛林里传来乌鸦凄厉的鸣叫;冷风过处,陆安平觉得彻体生寒。

他提着短矛,走在雪地上,心如死灰,泪水抑制不住地从眼眶中落下。

他希望今天的一切只是个梦,像他晚上做过的无数个梦一样。

什么化外修行人、修行资质、斗法、飞剑、遁地、腾云驾雾、桃花教、紫阳观......等他醒来,还是在寻真观的床榻上,在乔大叔的鼻息中迎来第一缕晨光。

可他明白,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抹去,方外的修行人也没必要欺骗自己。

他长叹一声,抓起团雪球,砸向跟着惊叫的乌鸦,看着它扑棱棱飞走。

天色渐渐暗下来,脚底积雪也逐渐发硬,甚至凝结些冰碴子,踩上去发出阵阵脆响。

陆安平借着雪光,沿条便道走了两个多时辰,才从山上下来。

城中灯火早已熄灭,黑暗中传来几声喧嚣;他走过那条走了无数遍的驿道,听着临近村舍传来的婴孩啼哭,觉得毫无意义。

他抬起头,发现今晚的月亮竟然如此圆、月色也如此美。

月下的历山,一片宁静平和,但他明白余霜他们那些方外修行人还在继续寻找,只是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他只想好好睡一觉。

穿过坡前的小径,隐约看到观中有些火光。陆安平略迟疑了下,迈着沉重的脚步,穿过庭院,抬头望了眼观前黑匾,轻叹了口气。

陆安平推开门,发现那方红泥火炉正熊熊烧着;神像下,乔大叔挺拔地站着,睁着右眼,微笑道:

“今天有什么收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