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拂水龙吟凤梧扬 > 第八章 飞鸽传书

拂水龙吟凤梧扬 第八章 飞鸽传书

作者:独孤寻影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6-07 01:10:39 来源:转码展示1

这时一阵轰响,翁牧脚下一震,却见那僧人已冲到院中,原来僧人看到翁牧也非易与之辈,料想若是往屋顶上窜,翁牧居高临下,自己必定吃亏,于是运起体罡破墙而出,自是将墙壁撞出一个人形,顿时飞尘四起。

借着冲劲,趁势一式佛家的大力金刚掌拍向楚南风,楚南风一拳迎上,待到那僧人掌外三寸处,一股罡气如巨浪般涌来,瞬间右肩往前一倾,“太初心经”引发的气机骤集,“砰”的一声,拳头冲入罡气碰上那僧人掌心,僧人顿觉一股浑厚的气机带着剑意从掌心传来,心下一惊,暴喊一声,楚南风只觉如雷贯耳,心神一惊,气机略滞,疾身而退,那僧人但恐翁牧袭来,却也是向左侧退去。

“天雷音?”楚南风心头一震,佛家以音波伤人功法当推“天雷音”、“狮子吼”两门神通。“天雷音”音波非止于听觉,即使耳聋之人,亦可从周身体表感受到气机震动,故而楚南风能够区分出来。

此时那青衫老者已提剑向黑衣蒙面人和洛逍遥缠斗的屋顶奔去,翁牧心头大定,待见僧人被楚南风逼退,遂从房顶跃起一掌“劈石开山”向僧人劈下,他本如穆道承一样是个用刀好手,后来年龄大了,不想每天提刀走来走去,加上已步入抱丹境,便将“破山刀法”化为掌法。

那僧人方自退定,只觉头顶一道力量如山压下,立即双肩一拢,周身关节“咔嚓咔嚓”作响,转身立桩双掌一挺,“砰”一声巨响,僧人退了一步,翁牧在半空中连翻了两个跟头方自落下。

若论境界,翁牧的抱丹境小成与僧人的明窍山巅境却是差了一筹,但毕竟翁牧居高临下,又趁僧人刚与楚南风对拼一招,气势未盛之机攻击,终是逼了那僧人退了一步,而自己翻了两个跟斗便稳稳落下。

脚刚着地,又是一招“驱虎归山”拍向僧人,此时僧人唯恐楚南风岀手,只好侧身站在二人中间,见翁牧击来,眉头一皱,左掌击迎,翁牧掌上气机与僧人掌中罡气一碰,犹如两面铜墙相撞,“砰”两道掌风撞出的力量向两边散开,竟在地下划出一道数寸深的裂痕,翁牧连退两步,僧人也退了一步。

翁牧站定后,望向并未趁机岀手的楚南风心中暗叫可惜,他早年行走军中,随着王彦章攻城掠地,王彦章又是个身先士卒的将领,他做为门客,自然要保护王彦章周全,免不了也拔刀砍杀,见惯了战场上兵士间你一刀我两枪的混战场面。早就不讲什么江湖规矩、有种单挑的套路。

而楚南风甚是自负,自然不会趁机袭击。他也看出那僧人与翁牧对招之时未用全力,想是忌惮自己偷袭,若非如此,翁牧当是不止只退两步。

三人都是凭借修为气机硬碰硬的打斗,僧人连续硬接楚南风和翁牧二人三招,楚、翁二人心下暗自佩服,对恃之时,一道响箭声自西边空中响起,翁牧心念一动,跃上房顶,只见洛逍遥与那青衫老者站在三十来丈处的房顶,黑衣蒙面人已然不见,不一会儿城墙上传来号声,却是敌兵又来攻城。

院子中,楚南风对着月色下脸色略白的僧人道:“大师武功卓绝,“天雷音”除魔破障,他日必成**之道,即已岀世又何苦入世,助纣为虐……”

那僧人合什道:“阿弥陀佛,何为出世、何为入世,何为助纣为虐?”

楚南风缓缓言道:“契丹兵凶残成性,所过之处烧杀掳掠,兵士间相互杀伐难言善恶,但累及百姓,即是为虐。大师身披祖衣拳有杀意,视门无槛,蒙慧逆识,随污行气,自是助恶。”

那僧人闻言似有所悟,闭目沉思片刻,眼睛陡然一睁,口中低言“视门无槛?视门无槛……蒙慧逆识……”

旋即又是双目一闭,此时洛逍遥与青衫老者皆已到来,站在屋顶,但见那僧人在众多高手环顾下闭目不动,心感奇怪,而楚南风看着那僧人,脸色却是一片凝重。

约有一盏茶功夫,那僧人衣袍无风自动,哗哗作响,接着周身上下“突、突”一阵闷响,体魄中的罡气骤然从身上诸穴发出,身周一丈内尘土树叶竟缓缓的向外移动,终在一丈外形成了一个圆圈。

三息后,那僧人缓缓睁开眼睛,神态平和的向楚南风低首合什道:“阿弥陀佛,小僧明无,多谢居士慧言。”

楚南风似有所感,拱手还礼:“恭喜大师见心明性,参证金身。”

原来这法号明无的僧人浸淫真身不破之道多年,执着肉身修行欲得金刚之躯,一直无法证得。风闻沁州刘府藏有一枚血灵芝,是不可多得的天材地宝,便前往相求,那刘府主人正是受命攻打隰州的刘指挥使,见明无僧人身怀绝学,欲招为军中供奉。

这明无却是不允,只答应刘指挥使跟随一年护其周全,行刺隰州守将之事明无本是不应,那刘指挥言称只要办了此事,明无自可离去,才有今夜刺杀之行。

所谓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待闻得楚南风“视门无槛,蒙慧逆识”之语顿然开悟。肉身之眼、耳、鼻、舌、意、身佛家谓之为六根。眼见好色则喜,耳闻恶语则怒,鼻嗅香气则爱,舌甘美味则思,意有所法则欲,身有所触则惧,是为六门六识。

明无他本具慧根,只是先入之见颇深,着重武学,疏于禅理,诸不知天地万物有形亦有坏,当闻楚南风之言,悟得六门六识之妙谛。便废去自己多年苦修的真身不破的功法,却是入了金身境。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小僧告退了。”明无低首合什,缓步向前院而去。

围在院门口的一众兵士见明无行来,便欲阻拦,便听得一道声音:“不得无礼,退下。”

但见杜佑从楚南风身后的厢房推门而出,对着身边亲兵道:“送大师出城……”话说此处,便觉不妥,忙改口道:“你送大师一程,任何人都不得阻拦。”此下敌兵攻城,城门四闭,自是无门可岀,那亲兵领命随着明无而去。

青衫老者趋步上前,行礼道:“公孙茂谢过先生大恩。”

“公孙先生不必客气。”楚南风淡淡一笑,望了一眼月色,估计丑时刚过,离天亮尚有时辰,转身望向杜佑,“契丹兵又来攻袭,杜将军但请忙去,楚某告辞了。”

杜佑心知军情紧急,但是点了点头,带着公孙茂疾奔而去。

行出府衙,翁牧对着楚南风言道:“楚先生,那僧人可是否入了金身境?”

从与翁牧相识后,楚南风却是发觉他对于元婴、金身的修为甚是向往,闻言微微一笑,“若说金身、元婴之境,此下楚某也是无法窥真,这明无大师消去真身不破功法时,罡气圆满而内敛,血色红润而守华,身遭不滞外物。待他破了以往所苦修的肉身金刚后,全身上下朴实无华,看似毫无武功,又让人感觉深不可测,应是入了金身门槛了。”

翁牧似有所感的点了点头,以楚南风抱丹大成境界,若非元婴、金身之境,很难有人能在他面前隐藏得住修为。

“当年曾听家师提及,当世中修得元婴境的唯武当的扶摇子陈抟道长,修得金身境的仍少林寺的慧空大师,不过已过了近二十年了,穆前辈也踏入元婴,或是还有更多的隐世高人登堂入室。”

到了当日傍晚,杜佑带着公孙茂来到了驿馆,到了厅中落座后,杜佑便是道:“若非楚先生出手,昨晚隰州危矣,楚先生不仅是救了杜某一命,也是救了城中数万百姓性命呀。”

这倒不是杜佑自负,眼下若无杜佑这位足智多谋的将领驻守,这隰州城恐是难保,而昨晚若非楚南风及时赶到,杜佑恐是难逃一死,那时定会军心大乱,汉辽联兵又趁时攻袭,隰州城自是凶险万分。

楚南风微微一笑,也未作答,杜佑顿了一下,叹了一口气,欲言又止之状,楚南风便道:“杜将军若有难事,但说无妨。”

杜佑脸上一喜,“前日杜某命人从西面的抄山路前往慈州求援,今日早上敌军却是将杜某派遣之人首级扔在城下,这五个探马身手也是军中一等一的好手,却未料皆命丧敌手……故杜某斗敢想请先生帮忙。”

楚南风与翁牧对视一眼,“将军欲向慈州求援?”

“敌军一时未能攻下我隰州城,似有围困之意。隰州虽地瘠民贫,粮草尚可坚持月余,但眼下晋州战况不明,若晋州有失,隰州自也难保,杜某想请慈州来援,从后面袭敌与我前后夹击,不敢说全歼敌军,但定能使其溃退,到时驰援晋州,或能合力击败敌军……”

楚南风略一沉思,“将军但先请回府,待楚某与翁前辈商议,半个时辰后到将军府上回复,如何?”

“多谢楚先生。”杜佑大喜,遂与公孙茂二人告辞回府。

待二人走后,楚南风望向翁牧,笑道:“翁长老,通宝阁慈州可有分阁?”

翁牧自然明白他的意思,是要通宝阁飞鸽传书,却是苦笑,“阁主曾明言规定,不准各分阁插手朝廷之事,况且老朽只是听命行事的长老,并无权力,除非是许大管事……哦,还要与开封府的管事知会。”

楚南风未料如此复杂,“怎生如此复杂?”

“楚先生有所不知,若是有关本阁要事传信,自然是不复杂,当初传信与先生,若无宝字牌,许管事也不会插手,中原境内的事务寻常行事,皆是要听命于开封分阁。”

楚南风听得一时怔住,迟疑片刻,“那速将过程告知许管事,让他去办,关于洛兄那里我自会解释。”

若是三天前,楚南风决计不会有这种想法,置身于千军万马的追杀,激发了他心中潜藏的家国情怀,被易无为与世无争思想影响的意识渐渐改变。

翁牧一听却是大感意外,以他所知太白书院向来是一副与世无争的作为,自未想到楚南风此下如此用心,心知楚南风与洛寒水的交情,何况少阁主也在身边,闻言马上叫人取来笔墨,却是交给程正,笑道:“山村匹夫,胸无点墨,程大人还是你来写吧……”

众人一时大笑,待程正写罢,叫来随行箭卫传信与太原的许广智。

三日后酉时,用过饭后的楚南风众人正在驿厅上喝茶聊天,箭卫疾奔而来将一小竹筒递交与翁牧。

翁牧忙取岀藏在其中的纸卷,打开一看,念道:“慈州援兵行至半路,探得在距隰州四十余里处一个叫柳塘的地方,两边山上伏有敌军恐有两三千人。”

楚南风闻言,迟疑一下,“逍遥,你将杜将军请来。”

随着洛逍遥来到驿站的杜佑,将翁牧递来的信纸看罢,正待说话,却见翁牧又取出一个小竹筒,“这是刚传来,老朽想着杜将军也差不多就来了,故而没打开。”

杜佑挑了一个眉毛,接过竹筒,取出纸卷张开看了一会儿,沉吟道:“敌军已有防备,占了先机,且那山谷地势险要,援军恐难通过。已引兵退回慈州,待谋良策。”

“慈州只有一万守军,能遣岀七千人马已是尽力了。那山谷确是险要,又是慈州过来的必经之道,敌军不说有两三千人,就是一千人马,占据了山上,那七千援兵也难通过。”

但听杜佑所言,翁牧皱了皱眉头,离坐而起,抚着白须缓步来回走动,似想到了什么,复又摇头,坐了下来后,瞄了一眼众人欲言又止之状,杜佑见状急道:“翁前辈可是有了良策?”

翁牧却是摇头苦笑,“嘿嘿,老朽哪有良策。”

杜佑叹息一声,起身拱手作别,“一时半刻敌军是拿不下隰州城的,杜某回去与众将再作商议,就先告辞。”

楚南风也不挽留,待杜佑离去,对着翁牧言道:“翁长老心中有何想法,不妨说来听听……”

“楚先生,这“他心通”功法有这么厉害吗?哈哈……”

“翁长老莫要取笑,我只是见长老神态,似乎是想到什么妙计?”

“老朽确实有个想法,多年前,老朽曾随王将军追击敌军时,发现敌兵潜伏在山上,王将军便下令纵火烧山,敌军乱成一片四处逃窜,几乎被全歼。”他口中的王将军自然是后梁名将王彦章。

“只是不知此法是否可行,况且慈州援兵半路退回,恐无斗志,故而未敢明言。”

楚南风知他言下之意,点了点头:“翁长老所虑极是,不过楚某觉得这放火烧山之策倒是可以效仿。明日翁长老当说与杜将军听,至于用不用此策就由他们自己商议。”

“军心为上,若是老朽领兵,定不会半路返回,”翁牧摇了摇头:“好谋略若是遇上愚才……反是变得无用之策,哎,如先生所言,用不用此策就让他们自己决定。”

次日辰时时分,翁牧到城南墙头上找到了正在指挥兵士布防的杜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的杜佑,杜佑听了却是眼睛熠熠生光,在城墙上来回走动了一会,停在翁牧面前,“此计甚妙,甚妙,但需一位智勇双全的将领才行,需从长计议。”

二人刚下城墙到了城门处,一匹快马从城中方向驰来,马上之人见到杜佑,翁牧二人,跃下马来:“参见长老,将军,有消息到。”

却是通宝阁箭卫传信而来,杜佑接过小竹筒,取出纸卷打开看了一会,喜上眉梢,“天助我也,此计可成,啊哈哈……”

招手示意亲兵牵马过来,翻身上马,对翁牧拱手道:“翁前辈见谅,杜某去办个军务,待会到驿馆细谈,杜某先走一步。”却是扬鞭催马而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

隰州城东南处汉辽联军的骑兵营统领帐内,耶律宗武一身甲胄坐在营帐中间,左边的绸墩上坐着一位内着交领中衣、外穿青色长袍的男子,面前长桌上横放着一把佩刀,正是卓武。

在他对面坐着一位结式幞头、身着青色襕袍眼睛略小年过四旬的汉子,只听这汉子言道“那少年的招式秦某从未见过,虽只是归真境小成,竟也能接了秦某七招未落下风。最后公孙那厮杀到,秦某只能退回。”

这秦姓汉子正是潜入城中刺杀杜佑的蒙面人,卓武闻听的过程心中却是一阵震惊,自是猜到秦姓汉子讲述中的人,就是楚南风与洛逍遥,当下皱眉问道:“那与你同行的大师今在何处?”

“待秦某从城西潜回后,未曾见过,只是不便到中军帐上打听。”

这时耶律宗武接言道:“前日我到中军帐上,听那刘指挥使口气,想是凶多吉少。”

那秦姓汉子闻言面露惊色,“那大师可是修有真身不破功法,武功远胜秦某,就是不敌,想要脱身亦是不难,怎么会……?”

耶律宗武摇了摇头,对那犹是惊疑的秦姓汉子道:“有劳秦先生了,先生且去休息。”那秦姓汉子闻言便拱手告退出了营帐。

耶律宗武转而对着卓武言道:“卓先生一路辛苦,不若也先去休息?”

卓武摆了摆手,“无妨,耶律将军,这次卓某受萧都统之命来此告知将军几件事,第一,后面的粮草会从汾州运来,想那刘指挥使应该知晓,自会接应。第二,围攻晋州的汉辽联军虽有六万之众,但晋州守兵甚是勇猛,且城池坚固,恐不易拿下。”

“萧都统已知悉这边军情,吩咐卓某转告耶律将军只围不攻。而北汉皇帝也已御驾亲征领兵到了晋州,分兵五千人马来援助攻城,想是一两天便会来到。而萧都统担心慈州的周兵会奔援隰州,袭击你们后方,吩咐耶律将军知会汉军要特别防患。”

耶律宗武闻言点头道:“这刘指挥使也非无能之辈,三天前抓了前去慈州求援的周兵探马,已着派三千兵士伏在慈州过来的路上。”

卓武点了点头,“第三,我大辽皇帝也决定御驾亲征,已着令各部王爷率兵集结,不日将统军南下,将军但能困住此城半月,待我大辽兵马一到,此城必破,萧都统恐刘指挥使破城心切,为敌所算,故要卓某知会将军转告于他……”

耶律宗武聪明之人,自然知道卓武这后半段话是反着说。应是萧都统担心他不受刘指挥使节制,误了军情。当下拱手道:“卓先生放心,本将虽是莽撞,但军国大事……自会与那刘指挥使配合。”

卓武见他直爽,心下甚是好感,哈哈一笑,“卓某听萧都统称赞耶律将军胆大心细,果然不假。”

他口中的萧都统自是萧雁北无疑,那日卓武与穆道承告别后就直奔晋州,萧雁北却未料到他会如此之快来到,听得卓武将迎亲过程乃至穆道承南下之事告知,一向颇为稳重的萧雁北也是直皱眉头。

待听到卓武转告穆道承所言,不准门下弟子伤害楚南风及其身边的人,眉头皱了更甚。穆道承性格古怪,行事多不循常理,门下弟子对其甚是敬畏。

萧雁北心想自己行走军中领兵打仗,应是很难会碰上楚南风,况且以楚南风的身手自己不被他所伤已是万幸,心中暗自苦笑。

萧雁北却未料到楚南风正被困在隰州城中,而此下感到头痛的却是卓武,他跟随萧雁北行走军中,一是因为与萧雁北是师兄弟,第二点当然是为了丰厚的俸禄,待来到耶律宗武与他安排的休息营帐中,一阵思索,若隰州城破,楚南风武功卓绝或可无事,但他身边之人恐是凶多吉少。届时师父穆道承知晓……卓武想到此处不由后背发冷。

当下心中烦恼,隐隐中竟然有了希望汉辽联军大败,楚南风脱困出城念头。又觉得不太现实,心下愈是烦躁,便叫帐外营兵取些酒来,喝了半壶闷酒,想到自己身无军职,只是军中供奉而已,这俸禄不要也罢,况且此事须知会师兄一下,愈想愈对,当下一刻都不想停留,吩咐营兵转告耶律宗武,只说自己有要事离开,竟是连夜朝晋州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