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夫人,听说你想私奔 > 第8章 算计

夫人,听说你想私奔 第8章 算计

作者:鬼尧幺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09 00:49:11 来源:文学城

等薛寔胤从各地土司府不紧不慢的巡视一圈回到西南总督府时,又过了三日。

一番车马劳顿,已是深夜,入了府邸,沐浴休整。

回到书房之后,薛寔胤便接到几日来京中侯府管家寄来的多封书信。

他只留下了最近一封书信,而后打开扫了几眼,信中管家言辞恳切,对姜玉淑摔跤以来昏迷不醒又连日高热不退的境况详细说明了一番,请求他做决定。此外,信中也提起了应九求见梁国公被拒之事,管家特向他请罪。

薛寔胤看完,便将信凑到烛火上。

他望着在火苗的吞卷中渐渐粉化为灰烬的纸,出神了良久。

梁国公对女儿见死不救的态度倒是出乎他的预料。梁国公府算起来,是先帝册封当年改革赋税甚有丰功的肱股之臣姜毅,即现任梁国公的先父。 两任梁国公要说最大的特点就是朝堂上出了名的“中流砥柱”,从不参与党争站队,从不管超出社稷民生的事,他们不关心谁得上宠,不关心谁继大统。

按理说这样为官之道应在群臣之中显得孤立不群,久而久之只能被排斥出去,可正是因为这一点,无论是先帝还是皇帝都十分信任两位梁国公,圣眷不断,反而成为了群臣中最得上心的人臣。

即使圣上殊宠加身,梁国公也一如既往独来独往,不结交臣子,不受他人攀附动摇。

而几年前,当梁国公府嫡女与当时还是南平侯世子的薛寔胤定亲,在外人看来简直是破天荒的消息,皇帝面前最得宠眷的文臣武将结为秦晋之好,更令朝堂官场人人侧目艳羡议论纷纷。

而薛寔胤知晓,那是梁国公府老太君定下的亲事,梁国公一向仁孝也不好反驳,便与他的父亲商议,一同向皇上提亲请求赐婚,皇帝颇为意外,也欣然答允。

成亲前,每逢佳节年庆,薛寔胤总会按定亲后两家的礼节送上贺礼或是拜帖,而梁国公一律只收一点,以表授意礼节,其余尽数退还,回帖也都言辞恭敬有礼,以臣子之间的身份相称,从不将薛寔胤当做晚辈或是自己未来的女婿而有所亲近之意。

薛寔胤成婚后虽三年未归京城,也照常理孝敬丈人,旦有节日便让府中管家备礼送去,梁国公也只领其心意,以礼回复,久而久之两家的关系并不像一般姻亲的府邸般亲近,而是客套和疏远。

此次若非周济柏提起,他还不知晓梁国公与其女生分的缘由为何,只以为是梁国公生性孤洁而已。可常言人情往可乱心,虽然父女之情淡薄,薛寔胤总以为梁国公不至于对自己亲生女儿见死不救,所以他故意不回京中消息,也晚几日回总督府,本想试一试梁国公为女会如何选择。

结果倒是让薛寔胤有些落空了。

而次日清晨,离着总督府日常办公还有一刻,京中侯府传来的又一封加急信便到了薛寔胤手中。他接过信拆开看过之后,便转手递给了坐在一旁的周济柏。

“依你看,她病的果真有那么严重?”薛寔胤看向读完信的身边人,问道。

周济柏顿了片刻,开口道:“信中所述我已大致了解,不过确实不轻,若是再拖下去,恐怕这人即使万幸醒来也有痴傻之相。”

听着周济柏说的话,薛寔胤清楚,要是以他的医术见识也如此说法,那十有**即便是太医坐诊,只会得到更糟的论断。

薛寔胤沉默一时,也不再提此事,转而去了总督府机务处。

这几日京中不断往来的书信都远远超过了薛寔胤到此三年来的总和,如此频繁的侯府加急信,总督府人人皆知南平侯夫人在京中病危的消息。一见到听闻昨日深夜才归来的南平侯,下臣都不禁多打量了一番那正端坐堂上,形容丝毫不乱的人,正手持书卷一一翻看近几日来汇集的大小土司连年的税负田款。

薛寔胤三年留在西南,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铲去了那些出尖冒头、试图与朝廷叫板的土司。皇帝特授其便宜行事之权,杀了十几个那些冲锋强流的,以儆效尤,剩下的土司既无实力也无心再集结兵马与薛寔胤抗击。

几月前是他三年来唯一一次归京,目的本是与皇帝商议处理剩下土司“改土归流”的事宜,碰巧管家传信说夫人似与外人来往甚密,经过一番暗查,又顺便解决了姜玉淑的事。

经过前几日的走访和查探,西南土司之乱已经基本接近尾声,而“改土归流”具体的各项诏令还需要经皇帝和大臣在朝堂商议之后再做定夺。而今薛寔胤其实也可离开此地回京述职。

而他故意拖延回京,只为赌一个人,梁国公。

虎毒不食子。只要再等等,他故意装作忙于事务而音讯全无的消息传到京城,梁国公未必真会对自己唯一的女儿见死不救。

又过了五日,西南方面还是没有任何侯爷的消息。应九连日去梁国公府求见,梁国公府大门紧闭,饶是应九如何设法求见,都被拒之门外。

管家一日日看着夫人的情况渐渐心焦。若说前些日子夫人只是昏迷不醒,而今不知怎地突然连日发起热来,郎中也终日守在别苑候诊,而病却变得越发棘手。

王嬷嬷和花灵轮流整日整夜地看守,为姜玉淑不停冷敷散热,擦拭身体,一丝不敢怠慢地伺候。姜玉淑已经犹如活死人一般昏迷了多日,郎中开的药花灵也只能勉强抹进她唇里一些,因此效用并不大。

床上的人始终不见醒来,眼看着身形和脸颊都消瘦了不少,发热使得她原本苍白的皮肤变得绯红,唇色泛白。

“大夫,夫人这般高烧不退你快想想法子啊,”王嬷嬷满脸忧愁,有些心急,“再这样烧下去,就是常人也得烧成傻子了。”

“该用的药也都用了,我也实在不知道夫人为何连日高烧不退,是我医术有限,实在是没有法子了。”郎中连连摇头,再无计可施。

……

仿若置身于烈狱之中的炙烤,姜玉淑感觉到自己周围有人在说话,可是却浑身软绵毫无力气,连手指活动一下也无法做到。潜意识里,她似乎早就明白自己得了一种怪病,喊不出唤不响,头疼如百蚁蚀骨,心中埋藏已久的怨怒和愤恨逼得她快要撕裂开来。

她看见自己端坐在镜前的模样。峨眉皓首,肤如凝脂,烈焰红唇,一身红衣披身,青丝素散,就这样枯坐了一夜直至天明,也没等来她的夫君。镜中的少女新婚之夜,泪如红烛,百感孤寂。灯火晃动眨眼之间,她又看见十四岁的自己头戴白巾,一身素衣,一双哭红哭肿的双眼,刚刚失去了与自己相依为命的祖母,恍若惊兔,迷茫恐惧……

姜玉淑突然感到胸腔一阵血气上涌,一股脑直冲唇边喷涌而出。而后,耳边传来一个激动万分的声音,她认出是那个叫花灵的丫鬟,“啊,夫人喷血了”。

“无碍。”一个男声清冷的声音近在一旁,不惊不乍,似在他意料之中。

接着又是这清冷的声音,“夫人体内的郁气会逐渐消散,只要发热一缓,就无性命之忧。”

“多谢周公子为我家夫人诊治。”侯府管家出声道谢,连着周围人也跟着答谢道。

姜玉淑头脑一阵昏昏沉沉,也无法听得再真切些,隐约感觉到脚步声渐行渐远,她也无力阻挡疲劳之意,便无意识昏睡了过去。

翌日清晨,天初擦亮不久,微弱泛白的光线浅浅地从窗前透过,花灵倚在床边正小鸡啄米似的头一点一点,迷迷糊糊间恍惚听到细微的声音——“花灵……”这声音很是微弱,却仿佛就在她的耳边。

花灵睡眼惺忪地抬起头揉了揉眼睛,脑袋循着那声音转去,“花灵……”又一声传来,她才有些清醒一般睁开眼睛。等到她朝着那方向定睛一看,惊讶地“呀”一声,脸上顿时又惊又喜,顿时立起身子,激动道:“夫人!你终于醒了!”

姜玉淑虚弱地对她眨了一下眼,有些口干舌燥,“水……”,声音断续无力也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花灵闻言立刻从桌上到了一杯水端来,又小心翼翼去扶她,将水送至她唇边缓缓喂下。

姜玉淑浑身没劲,只能勉强依靠着花灵,喝完水缓了缓气,问道:“我这是怎么了?”

“夫人半月多前摔了一跤,昏迷了多日,又整日的高热不退,幸好侯爷从西南派回了周公子及时赶到为夫人治病。”花灵说道,“夫人你先歇息,我去请周公子和王嬷嬷他们过来。”

姜玉淑点点头,被花灵搀扶着又躺了回去,想起之前迷迷糊糊间确实听到这个人在自己身边。

那一道清冷的男音,在她当时水生火热的处境中犹如甘冽一般袭来,原来是薛寔胤找来的大夫。

“夫人可好些了?”又是那一道清冷的声音,由远及近清晰地传来。

姜玉淑睁开眼,一抬头便瞧见了一个身穿青色长袍,面容冷俊的男子站在自己床边,一双眉目清明地看着自己。

姜玉淑闪动了一下眼睫,微微点头。

“那我再为夫人诊脉。”周济柏从袖中取出一块整齐的薄帕放在她的手腕,微微俯身,伸出两只搭在脉搏上,垂下眼细细为其切脉。

不一会儿,便提起手收回了薄帕,“夫人再静养几日,调养一番便可。”

说完,他转身对着王嬷嬷开口:“嬷嬷,这几日除了汤药,还有夫人的食饮需要注意,一会儿你随我来。”

“好好,谢谢周公子。”王嬷嬷连声答道。

姜玉淑听着他对王嬷嬷温和平静的话语不由自主投去目光,这男子的面相与他的声音都有一股冷清之感。

他表情冷淡鲜少变色,一双有神明亮的眼睛不说话看着人的时候,仿佛有摄入灵魂力量。与他对视的人目光乍一相接,也许都会下意识担心泄露自己的心事而变得愣神。

她看着他的身影转了回来,目光正好与她相对。

或许是没想到她在看自己,周济柏有一瞬间的愣神,而后眼睛快速地闪了闪,继而开口道:“夫人静心养病,侯爷过几日便会回京。若夫人身体有何不适,可派人唤我。”说完,他点首示礼便转身离去。

王嬷嬷看着夫人笑了笑,行了一礼,“夫人放心,老奴去去就来。”跟随周济柏出去。

屋内只剩下姜玉淑和花灵。

“夫人有些饿了吧,奴婢去传膳。”花灵亲近地对着姜玉淑说道,脸上带着笑意,仿佛看见她醒了十分高兴。

姜玉淑点点头,看着她出了门,脑海里不由回想起刚才那周公子说的话,薛寔胤几日后即将归来。

这话大意应该是他此次回京之后便再也不走了,正好她心中也有话一直想与他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