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复南冠gl > 第48章 第四十七章 恻恻丈夫事 缘来幽暗香(二)

康亲王是主家,排了座位请大家坐下。吴应熊是远客,又是平西王的世子,康亲王推他坐了首席,请小宝坐次席。席上多是将军尚书,都是朝中高官,小宝知道自己虽是皇帝身边的人,但也比不上这些高官显爵,连声推辞。康亲王笑道:“桂兄弟,你是皇上身边之人,大家敬重你,那也是爱戴皇上的一番忠心,你不用再客气了。”说着将她按入椅中。余下诸人依次而坐,推杯换盏好不热闹。

吴应熊带来的十六名随人站在长窗之侧,对席上众人敬酒,挟菜,以及仆役传送酒菜的一举一动,均是目不转睛的注视,好像生怕有人要谋害吴应熊一般。小宝看在眼里,知道这次吴应熊进京平西王府的侍卫自然是严阵以待,不过他们这般作为似乎有些不将康亲王放在眼里。

侍卫总管多隆看着却是十分不快,直言道:“小王爷,你带来的这十几个随从,一定都是千挑万选的武功高手了。”

吴应熊笑道:“他们有什么武功?只不过是父王府里的亲兵,一向跟着兄弟,知道兄弟的脾气,出门之时,贪图个使唤方便而已。”

多隆笑道:“小王爷这可说得太谦了。你瞧这两位太阳穴高高鼓起,内功已到了九成火候。那两位脸上、颈中肌肉结实,一身上佳的横练功夫。还有那几位满脸油光,背上垂的大辫子,多半是假发打的,你如教他们摘下帽子来,定是秃顶无疑。”

见吴应熊微笑不答,索额图笑道:“我只知多总管武功高强,没想到你还有一项会看相的本事。”

多隆笑道:“索大人有所不知,平西王当年驻兵辽东,麾下很多锦州金顶门的武官。金顶门的弟子,头上功夫十分厉害。凡是功夫练夫练到高深之时,满脸油光,头顶却是一根头发也没有的。”这却是羞辱平西王府的侍卫了。

康亲王笑道:“可否请世子吩咐这几位尊驾,将帽子摘下来,让大家瞧瞧多总管的推测到底准不准?”

吴应熊道:“多总管目光如炬,岂有不准的?这几名亲兵,的确练过金顶门的功夫,但功夫没练到家,头上头发还是不少,摘下帽子,免令他们当众出丑,望众位大人包涵。”众人哈哈一阵大笑,既见吴应熊不愿,也就不便勉强。

小宝随众人笑了一阵,心中却想:这吴三桂治军果然有一手,在古代被侮辱师门可算得上是奇耻大辱了,但这十数人却无半点反应。

康亲王招揽的江湖门客却是坐不住了,以神照上人、齐元凯为首的康亲王府高手向吴应熊的侍卫挑战,但是为吴应熊的侍卫拒绝。康亲王可能也是觉得面子挂不住了,命人拿出二十只银光闪闪的五十两大元宝作为比试的奖赏,吴应熊也不想太过得罪康亲王,命侍卫们应战,但吴应熊的侍卫不管对手是恶语相加、还是拳打刀砍,均只是闪避,哪怕是受了伤,也是挺立不动,不还手。最后,康亲王府的武士们恼怒之下,将吴应熊众随从的帽子击落。

小宝坐在椅子上看着,康亲王和吴应熊均是一脸尴尬,康亲王是觉得自己这方失了礼数,毕竟在那时击落人家的帽子比砍人头颅还要有羞辱意味,而吴应熊颇有些自己指挥不动自己的侍卫们被落了面子。面对这僵持的局面,小宝突然想起当初电视剧中的情节,于是,她为吴应熊的侍卫一一将帽子,送到他们手中,让这帮侍卫感激不已,又让康亲王赏了每人两只元宝,这才解了围。

小宝解了满场的尴尬气氛,大家也渐渐放松下来,康亲王请小宝点戏,她哪里知道这些传统剧目,只是小时候还在爷爷家的时候曾在一场赶集上看过一出,于是点了《玉蜻蜓》。康亲王看了一愣,小宝问:“王爷,有什么不妥吗?”

康亲王笑道:“不,不,这出戏好,好。”

等《玉蜻蜓》上演之后,小宝才知道康亲王为什么会有那种表情了,这《玉蜻蜓》讲的是一出才子与尼姑相爱产子的故事,可谓是一出香艳戏,想当初在我大天朝建国初期的时候还是禁演的。

在座的各位尚书将军们朝小宝投来的目光使她很是尴尬。找了个借口走下席去,就看见在边厅中几张桌子旁有人在赌钱,吴应熊手下一个侍卫站在旁边,小宝走过去向他打听杨溢之其人,却没想到那人想小宝一拱手,道:“小人便是杨溢之,不知公公如何识得小人?”

小宝打了个哈哈,只说自己听过杨总兵大名,对英雄很是敬仰。杨溢之听完只是连称不敢当。小宝有心要与他拉近关系,便提议一同合伙赌钱。杨溢之对这位平易近人的桂公公很有好感,,微笑道:“小人不大会赌。”

小宝道:“怕什么?杨兄是平西王手下大将,在战场上大杀四方,这小小赌桌又怎么能拦得住你!”杨溢之便将康亲王所赏的那两只元宝拿了出来。小宝从怀里摸出一张银票与杨溢之的赌注压在一块,算作二人合伙。庄家敬她是炙手可热的新贵,小宝每把必中,她已不是井底之蛙,一眼看那庄家的手法便知他是有意放水,也不点破,待赢了八百两银子后,小宝收了赌本,将八百两银子往杨溢之手中一塞,言明自己分文不要,只当交了杨溢之这个朋友。说完也不待杨溢之回话,径自走了开去。

小宝走到廊下阴暗处想透透气,忽见康亲王手下那个叫齐元凯的武师慌慌张张的往外走。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小宝总想着自己漏了什么事没有记起来,现下跟着齐元凯七拐八拐来到一个小花园中,隔着一个花丛就看到齐元凯与另一人汇合,二人神色慌张地一起走了。小宝好奇就跟了上去,一直跟着二人走进一间小屋,小宝在窗外停了下来,蹑手蹑脚的走近窗台,见雕花的窗格中露出灯光,伸手指蘸了唾液,在窗纸上扎出一个洞来,就一只眼向内望去。

只见里面是座佛堂,供着一尊如来佛像,神座前点着油灯。一个仆役打扮的人低声道:“我花了一年多时光,才查到这件物事的所在,你这一万两银子,可不是好赚的。”

齐元凯问道:“在哪里?”

那仆役道:“拿来!”

齐元凯问道:“拿什么?”

那仆役笑道:“齐师傅明知故问了,自然是那贰千两啦。”

齐元凯道:“你倒厉害得很。”从怀中取一叠银票出来递给那仆役,仆役接过在灯光下一张张的查看。

小宝见此总算是想起被忘了的事是什么了,康亲王府中的《四十二章经》不就是此次被盗走的吗!

那仆役数完了银票,笑道:“不错。”压低了声音,在齐元凯耳边说了几句话,齐元凯连连点头,突然纵起,跃上供桌,回头看了看,便伸手到佛像的左耳中去摸索。他掏了一会,取了一件小小物事出来,跃下地来,举手在烛光下一看,却是一枚钥匙,金光闪闪,似是黄金所铸。但这钥匙不过小指头长短,还不足一两黄金。齐元凯笑容满面,低下头来数砖头,横数了十几块,又直数了十几块,俯下身来,从靴桶中取出一柄短刀,将一块方砖撬起,低低的欢呼了一声。

那仆役道:“货真价实,没骗你罢!”

齐元凯不答,将金钥匙轻轻往下插去,想是方砖之下有个锁孔。喀的一声,锁已打开。齐元凯一呆,说道:“怎么拉不开,恐怕不对。”

那仆人道:“怎么会拉不开?王爷亲自开锁,我在窗外看得清清楚楚的。”说着,俯下身去,拉住了什么东西,向上一提。蓦听得飕的一声,一枝机弩从下面躬了出来,正中那仆人胸口,那仆人“啊”的一声惨叫,向后便倒,手中提着的那块铁盖也脱手飞出。

齐元凯斜身探手,接住铁盖,免得掉在地下,发出巨声。他蹲在那仆人身后,左手按住他嘴,防他呻吟呼叫,惊动旁人,左手握着仆人的左腕,又伸到地洞中掏摸。

齐元凯自己伸手进去,摸出了一包物事,却是个包袱。他右手一甩,将那仆人推在地下,长身站起,右足一抬,已踏在那仆人口上,不让他出声,侧身将包袱放在神座的供桌,打了开来,只见包袱中是一部经书,是书函用红绸子制成,这便是正红旗所属的《四十二章经》了。齐元凯迅速将经书仍用包袱包好,提起左足,在那弩箭尾上用力一,扑的一声轻响,弩箭没入了那仆役胸中。那仆役本已重伤,这一来自然立时毙命,嘴巴又被他右脚踏着,只一声闷哼,身上扭了几下,便不动了。

只见齐元凯俯身到仆役怀中取回银票,放入自己怀里,冷笑道:“你这可发财哪!”微一沉吟,将金钥匙放入那仆役尸首的右掌心,卷起他的手指拿住钥匙。做完这些却往屋顶上一纵,随即传来瓦片搬动之声,片刻后,齐元凯又跃了下来,开门走了。

小宝缩在墙角,待齐元凯走远才进入小屋中。她虽不会轻功,但身手却是矫健,只几下上了屋顶,翻找了一番便寻得那部《四十二章经》。下了房顶,将经书塞到腰后,仍装作无事的样子回了大厅。

她出来时不过午后,又在路上耽误了一会儿,此时天已不早,便起身告辞。康亲王、吴应熊、索额图等人都直送到大门口。小宝刚入轿坐定,杨溢之走上前来,双手托住一个包袱,说道:“我们世子送给公公一点微礼,还望公公不嫌非薄。”

小宝淡笑道:“还请替我多谢世子。”杨溢之答应退下了。那瑜洪贝勒又来送礼,也递了一个包袱给小宝,“公公提携之恩,在下难以报答,这一点心意请公公收下。”

小宝却是将包袱推回,见瑜洪脸色变了,道:“我与贝勒爷是长久的情谊,哪里只这些俗物能领会得的!”

瑜洪这才笑了,却不肯收回包袱,一定要小宝收下。小宝推了两回,知道事不过三,这才收下,瑜洪又千恩万谢的下去了。

小宝就着轿子外漏进的光亮,打开两个包袱,吴应熊送的包袱装着三只锦盒,一只盒中装的是一对翡翠鸡,一公母,雕工极是精细;另一盒装著两串明珠,每一串都是一百粒,第三只锦盒中装的却是金票,每张黄金十两,一共四十张,乃是四百两黄金。瑜洪送的包袱中只有一只锦盒,里面是二十万两银票并两块玉佩。小宝心想:难怪人人都不愿做清官,这么大笔财富,就是神仙见了也不得不动心。

《玉蜻蜓》这出戏大概出现于清中晚期,这里借用,这出戏是我当年在乡下看戏时未曾看完的一出,一直念念至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8章 第四十七章 恻恻丈夫事 缘来幽暗香(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