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复南冠gl > 第175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 劬劬庙堂高 侠女终正名(三)

卫肖不知道该说什么了,“皇上,臣...臣暂时还没那个心思。您就...”

康熙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今你母亲也到了京城,难道你不想让她享尽天伦之乐?”

卫肖有些无言以对,“曾姑娘待臣的娘亲很好。而且,当初是臣对不起她,如今,我们之间的事还未了,就又...未免太对不起她。”

康熙轻叹一声,他也就是看在自小的情分上才来提点卫肖一句,卫肖不愿意,总不能强压给她。况且这也不是皇帝该插手的事。“好吧,既然你如此坚决,那就算了。”

卫肖见康熙松口,自己也放下了心中大石。“皇上,臣有一事想求皇上的恩典。”

康熙奇道:“是什么事?”

“是关于那个江湖女子。”

“这件事你就不必说了,王屋派的司徒伯雷一直想要反清复明,只是气候未成,朕也懒得与他们计较。你如今要纳他的弟子,朕不与追究已经是开恩,莫要再有奢望。否则,那王屋派也会生出更多的心思。”对于这件事,康熙很是坚决。

卫肖却是心惊,当初王屋派闯营之事已经被她淡化处理,没想到还是漏了出去。“是,皇上说的有理。但还请皇上体谅我一片孝心,母亲初至京城,很不适应京城的繁华,这些时日多亏了有曾姑娘陪伴。母亲也很喜欢曾姑娘,所以...臣斗胆给曾姑娘一个婚礼。”说完卫肖跪了下来,小路上的鹅卵石咯得她膝盖生疼。

康熙看她慎重,一把将卫肖扶了起来,“既然你如此坚持,朕也不好再过问,毕竟这是你的私事。不过...小桂子,你该明白朕对你的期许,还有建宁公主对你的恩义。”

卫肖一听,什么叫建宁公主的恩义,那个疯丫头居然还对自己有什么恩义吗?不过眼下可不是问的时候,康熙肯松口,她已经很高兴了,“是,臣明白,定不会辜负皇上和公主。”

康熙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带着卫肖回了御书房。

才一进门,卫肖就看见康亲王杰书,索额图,还有明珠,兵部满尚书科尔科代、汉尚书朱之弼,户部满尚书米思翰,吏部汉尚书黄机,礼部汉尚书郝惟讷等人都在侯着。

康熙在御座上坐下,看着底下众人道:“数月前,靖南王耿继茂上书给朕,疏以陈疾,请以其长子耿精忠代理藩政。如今也不知靖南王的病情如何了,这耿精忠又将福建治理的如何了?”

卫肖站在下面,一时摸不清康熙是怎么个意思。平日里康熙虽然信任她,但还从未让她参与过这样大的庭议。

康亲王杰书上前奏道:“耿继茂年老病弱,奴才以为皇上应早做好让耿精忠继位靖南王的准备才是。至于福建,从海澄公传来的消息看,这耿精忠还是有几分才能,皇上不必太过担心。”

康亲王这番奏对中规中矩,但康熙显然不满意,又问:“还有人要说吗?”

明珠出班奏道:“我大清入关以来,长江以南多靠汉军四王平定,太宗皇帝,世宗皇帝也对他们多有褒奖。三藩功勋卓著,为我王室屏藩,皇上继位以来也对余下三藩处处安抚。又兼以东南、西南军务冗杂,是以奴才以为皇上应下旨褒扬靖南王,允耿精忠袭爵,以安平南、平西二王之心。”

康熙听完不置可否,再一次问道:“还有人要说吗?”

这话一说,殿中的重臣们都听出不对劲来,要是皇帝真为了福建的事,绝不会连续三次发问。索额图心思最活跃,他想到皇帝之前是与卫肖一起进来的,料想卫肖定是知道皇帝的心意,赶忙给卫肖使了个眼色。

卫肖接收到索额图传来的信号,她哪里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三藩的事她是知道,可撤藩那是康熙十二年的事了,这才康熙十年,远远还没到时候。于是她向索额图回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出来说话。

恰好,这一眼被康熙给看到了,康熙点了卫肖的名,让她说自己的看法。

卫肖无奈出班,道:“回皇上,臣以为皇上要想知道靖南王的病好没好,只需要派一位钦差前去代天子探望靖南王。皇恩浩荡,想来靖南王就算病的再重,但有了皇上的厚恩一定会好起来。再者,钦差有代天巡狩之责,一路上巡视各地政务那也是职责所在。”

卫肖这话可说到康熙心里去了,他早有撤藩之心,无奈朝廷实力不足,无法动手。但三藩的存在时刻让这位少年天子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所以康熙要派人去打探三藩虚实,以备日后撤藩所用。

索额图原以为自己的小动作被皇帝发现,心慌不已,后来看见皇帝听了卫肖的话后表情微妙。多年宦海沉浮让索额图感觉卫肖的话定然是合了皇帝的心意,于是索额图出声附和道:“奴才以为卫大人说的有理,皇上要知道靖南王的病情可派御使钦差前往福建看望,这样正好显示皇上爱臣之心。”

康熙眯了眯眼,“你们两个说的都有理,那么其他人呢?还有人有别的主意吗?”

剩下的哪一个不是人精,自然个个赞同索额图、卫肖的话,请康熙派钦使去福建。

康熙道:“靖南王病重,朕理应派人前去看望,只是这人选,你们可有主意?”

明珠道:“奴才愿意去福建。”

索额图也道:“奴才也愿意去福建。”

康亲王,多隆等人也纷纷表示愿意去。这时朝中诸臣虽然知道皇帝对三藩忌惮不已,但都认为不能裁撤三藩,加之三藩年年给这帮京里的大爷上贡,所以对三藩有好感的大臣不在少数。于京官来说,三藩就等于金矿,去一趟福建不知能捞回多少油水。这样又能在皇帝面前露脸,又有钱拿的差事自然人人抢着去。

康熙看了一圈,差不多殿中的大臣们都表示要去,只有卫肖站着。康熙道:“卫大人,你以为该派谁去为好?”

卫肖不欲淌这趟浑水,她还要留在京里成亲呢。乍一被康熙点名,卫肖一惊,不知该如何作答。这殿里多是与她交好的大臣,她说哪一个去都势必会得罪另一帮人。“这事...还是请皇上圣心独断。”

卫肖把皮球踢给康熙,可康熙也不傻,若是随随便便派一个人,只怕那人未出京城就被耿精忠给收买了。

“康亲王,你以为谁去合适?”康熙这是有样学样,把皮球又踢给了康亲王杰书。

康亲王也方才自荐过,听皇帝这么说,知道这件差事肯定没有自己的份了。于是收起了心思,认真答道:“奴才以为朝中只有一人可以担此大任。”

康熙问:“是谁?”

康亲王左手一伸,指向卫肖,“便是卫大人。”

“哦,你也认为卫肖合适?”康熙这话问的有水平,一个也字包含了无数深意。

康亲王哪里还听不出来,坚定道:“卫大人少年英才,智计多谋,定能担比大任。”

卫肖可不想去,连忙道:“王爷过誉了,朝中比我有资历有计谋的大人多了去了,皇上可以任意挑选。”

卫肖是心心念念地想将话题从自己身上引走,可惜她忘了自己是皇帝宠臣,处处有人巴结,同时也低估了索额图、多隆这些猪队友的实力。他们起先还当卫肖谦逊,后来又看见皇帝老神在在地坐在御座上,心里以为这件事皇帝肯定与卫肖商量好了,这一次不过是走过场而已,于是没有一个人反对卫肖前去福建。

康熙这才笑道:“既然诸位爱卿都以为卫大人合适,那么卫大人,就请你辛苦这一趟了。”

卫肖是有苦难言啊,她去了福建,曾柔可怎么办?刚刚说服康熙,这要办婚礼的好消息还没来得及告诉曾柔,就又要出差去。

康熙看出来卫肖不乐意,道:“朕知你辛苦,左右靖南王的病不是一两天的事,你就先留在京中,先办完你的私事。”

卫肖还是不想答应,道:“皇上,臣恐怕会辜负您的期望,不如...”

话还没说完,多隆就打断她,“卫大人,你的才能咱们都知道,不然皇上也不会倚重你,将许多大事交给你办。你就不要再谦让了。”

这话一说,康亲王等人纷纷附和。卫肖原本想好的说辞半点用处都没有了。

康熙摒退众臣,独留下卫肖,道:“小桂子,你不愿意替朕去福建?”

卫肖道:“不,只是...臣答应曾姑娘要...留在京里。毕竟不能让她光明正大的嫁进来已经是臣对不起她。如今这许下的诺言,臣又怎么好去破坏。”

康熙看她一眼,“朕知你重情,但家国大事不比儿女情长,怎可相提并论?”

卫肖恭恭敬敬行礼,“臣受教,只是臣虽然不是君子,但也知一诺千金,所以福建之行还请皇上另派他人。”

康熙叹了口气,“满朝文武中,朕唯一能信的也只有你了。小桂子,你不会让朕失望的,对吗?”

卫肖也知道自己这样推脱太过了,但她已经答应了曾柔,说什么也不能把这件事应下来。“臣以为朝中忠心皇上的大臣比比皆是,皇上只需另择良臣。”

康熙不说话,拿起笔来写了一道敕书,“你重诺是好事,不过这件事朕只信你一个。至于你的失信,朕替你补偿。”说着将敕书递给卫肖,“你如今也是有爵位的人了,即使是纳妾,纳一个江湖女子怎么也说不过去,朕就将那女子抬为汉军旗上三旗中的正红旗,也算朕给你的贺礼。”

卫肖接过敕书,这可是一个烫手山芋,难道她要欢天喜地的回去告诉曾柔,你成了汉军旗的人,咱们可以成亲了。那样,曾姑娘拿剑劈了她还差不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