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 第16章 刘守光囚爹自立卢龙节度使

富民强国才是王道 第16章 刘守光囚爹自立卢龙节度使

作者:文理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3-17 07:33:08 来源:文学城

将军府/刺史府后院

刘雁郎从外面端了个火炉,又拿了一个铜壶,然后宝贝的从卧房拿了一个盒子,就大刀阔马坐在堂屋烧起茶。

“咦,好香的茶!”冯道从外面走进来,轻轻嗅了嗅,顿时赞道。

“你这家伙倒是鼻子灵,我刚开始煮,你就来了。”刘雁郎看着掐着点回来的冯道,哭笑不得的说。

“什么好东西,值得你巴得这么紧?”冯道伸过头看了看,有些疑惑,“这个好像不是茶饼吧?”

“当然不是茶饼,要是茶饼老子会看那么紧,”刘雁郎看着煮好了,小心的提起铜壶,倒了一盏,递给冯道,然后又给自己倒上。

冯道双手接过茶,先轻轻嗅了一下,然后慢慢品了一口,脱口赞道:“好茶,香气四溢,唇齿留香。”

“就知道你是识货的!”刘雁郎对冯道竖竖大拇指,“这是当初来边关一个生意人送我的,据说是南方那边的一种名茶,我虽然没记住名字,可也知道是好东西,所以闲的时候就拿来解解馋。”

“难怪这茶这么好,”冯道点点头,小口轻撮起来。

刘雁郎喝茶却没冯道这么好性子,他直接把茶吹了吹,等稍微凉了,直接一饮而尽,然后就倒第二杯。

冯道看着刘雁郎牛嚼牡丹似的,又看看旁边的大铜壶,突然有点心疼他盒子里的那点茶了。

不过说不定这么喝对刘将军来说也是一种乐趣,冯道笑了笑,接着蹭刘雁郎的好茶。

刘雁郎看着冯道只是瞥了一眼他的茶盒,却什么都没说,顿时心情大好,他以前喝茶其实也不是小气的人,也常请别人一起,只是别人一看他这喝茶法,就在那一个劲的摇头牛嚼牡丹啦、暴殄天物啊,气的他后来喝茶就再不叫人了,甚至自己偷偷喝。

他就爱大口大口喝茶怎么了!

谁规定喝茶就得一小口一小口品了,他老刘就是个粗人,干嘛非学那帮文人那样一点点品。

刘雁郎心情大好的又给冯道添了一杯,问道:“你不是去前面处理官司了吗?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

冯道喝了一口,“处理完了,自然就回来了。”

自从冯道给平州城定了规矩后,平州城和其他府城越来越像了,不仅城中有做生意的了,甚至连出现纠纷都有跑刺史府来打官司的了。

所以冯道有时还去帮着断断官司。

“你怎么断的,我刚才从外面进来,看着那打官司的两方一看就凶神恶煞的,都是刺头。”刘雁郎喝着茶好奇的问。

冯道吹了吹浮在上面的茶叶,轻描淡写的说:“我什么都没断,我把两方带的人都撵走了,然后就让他们俩在堂下吵,他们俩吵了二个时辰,吵累了,又想起自己的摊子还在卖东西,怕耽搁生意,主动和解,然后回去了。”

“你就在堂上看着他们吵?”刘雁郎听了顿时大笑。

“他们既然有力气没得用,那就让他们吵呗,反正鸡毛蒜皮点事,他们吵累自然就不吵了。”冯道笑着说。

刘雁郎笑了一会,坐直身子,对冯道说:“可道,不是我说你,我觉得你这个人什么都好,有时就是性子有点太软,就说今天这两个人因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居然一路吵到衙门,你直接每人给他们三十大板不就行了,何必和他们耽搁功夫呢!”

冯道给自己又舀了一盏茶,抬头看着刘雁郎,“你觉得我治民太慈?”

刘雁郎点点头,“虽然我读书不多,可也听过乱世用重典,咱这平州城百姓本来就是犯人出身,那就是一群亡命之徒,现在有你威信高压着,若是有一天咱们走了,谁敢接手这平州城?”

冯道放下茶盏,叹了一口气,“我并非心慈,也不是不明白乱世该用重典,只是恰恰明白,才不愿意用重法把他们改成良民。”

“啊?”刘雁郎疑惑的看着冯道。

“如果这是中原任何一个州,甚至一个郡,看到这样的泼皮,我都会毫不犹豫打两人三十大板,让两人再不敢如此惹是生非。可这是平州!这是离契丹最近的平州!”冯道抬头,看着刘雁郎,“刘将军,你觉得当契丹来时,是一群亡命之徒活命的机会大,还是一城良民机会大?”

刘雁郎顿时沉默了。

良久,刘雁郎叹了口气,“你说的对,在边关,良民是活不久的。”

冯道将盏中的茶水一饮而尽,“既然如此,何不让他们保持本性,我们既然给了他们一座城,那就该多给他们一些生存下去的能力。”

“你这家伙,”刘雁郎笑了,“还是你想的长远。”

冯道摇摇头,“在其位谋其政,既然挑了这个担子,闲来无事时,总要多想想。”

“说到闲着没事,”刘雁郎凑过来对冯小声说,“你说二公子这次回去怎么样了,大半年怎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上次咱们不是打听到二公子已经攻破潞州了么,想必应该很快回撤军回幽州吧。”冯道估计着。

“你说二公子这次既然立了大功,使君会不会原谅二公子把二公子调回幽州?”刘雁郎忙问道。

冯道知道刘雁郎一直想调回幽州,这次更是把宝压在刘守光身上,刚要开口说话,一个亲卫匆匆从外面进来。

“报告掾属,急令!”亲卫将一封信双手呈上。

冯道和刘雁郎一惊,两人忙起身,冯道拿过亲卫手上的信,拆开。

刚看到第一眼,冯道就呆住了。

“怎么了?”刘雁郎忙问道。

冯道一目十行看完信,木然说:

“不用使君原谅二公子了,因为二公子已经废了他爹自立为卢龙节度使了!”

“什么!”刘雁郎一把夺过信看了一遍,然后也呆住了。

原来当初刘守光攻破潞州后,听闻朱温终于退兵了,顿时大喜,忙带着大军回了晋阳,对李克用感谢一番后,就准备回幽州。

李克用看刘守光倒也没看他爹那么不顺眼,也没故意为难,不过倒是看中了和刘守光一起的文人掌书记马郁和太监张居翰,觉得这两人挺能干的。

刘守光本来就不喜文人太监,而且这两人还是他爹的心腹,那更不心疼,二话不说大方送给李克用。

李克用得了人,自然满意了,也不留刘守光,于是刘守光带着三万大军从晋阳启程回幽州。

此时的李克用,还不知道自己无意间帮了刘守光一把,而刘守光也不知道,自己无意间把他爹安在队伍中的心腹和监军都送李克用了。

此时这三万大军,只有一个主人,那就是刘守光。

不过刘守光现在还没注意这些,他正急着回幽州去找他爹讨赏呢,比起上次灰溜溜的被揍跑,他这次可是打了胜仗扬眉吐气的回来。

刘守光带着三万大军一路风风光光的进了幽州地界,结果刚到幽州城,突然发现不对了。

他家的幽州城,怎么被人给围了?

而且围的人还这么眼熟,这不是当年把他大哥揍的逃命的朱温手下大将李思安么?

想当年他爹还年轻力壮,胸怀大志,想要和朱温争河北,结果朱温派来了李思安,当时他爹没大看的起这位年轻将领,就对他大哥刘守文说:“李思安为人懦弱,我儿才能,胜他十倍,可以先擒了他,再去捉拿罗绍威。”

于是他大哥带着五万精兵雄赳赳去了,结果人家李思安先在河道两旁埋了伏兵,然后故意装作落败后退,他大哥毫无察觉去追人家,然后一头栽进陷阱,最后除了自己跑的快逃出来,五万精兵全在河里喂了鱼。

所以刘守光一见李思安,那是分外眼熟!

不过再眼熟,再幸灾乐祸,一看到李思安居然围了幽州,刘守光登时不干了,立马整好队伍,开始攻击李思安。

李思安是猛将,刘守光带着元行钦和李小喜也不弱,两人打了一仗虽然谁都没占便宜,可刘守光却打破了李思安的包围幽州的包围圈,成功冲进了幽州城下。

幽州城里正因为没有做主的人六神无主,一看居然是刘守光回来,立马打开城门接应刘守光,刘守光趁机带着三万精兵进了城,然后立刻接手防御,开始凭借幽州城和李思安对峙。

李思安本来是打算趁着刘仁恭不在来偷袭幽州的,可谁想到刘守光居然回来了,还撑起了幽州城的防御,再打下去只能损兵折将,李思安没办法,只好退兵。

等李思安退了兵后,刘守光才开始查,李思安怎么突然跑幽州来了,而且他爹呢?

说起李思安为什么会出现在幽州,其实还和刘守光有关,刘守光帮李克用攻破了潞州,朱温大怒,就派李思安去抢回潞州,结果现在守潞州的是和刘守光一起攻进潞州城的李嗣昭,李思安打了半个月,半点没有打下来的迹象,朱温一生气,直接撤了李思安,然后派别的将领了。

李思安被撤后,心气难平,就求朱温让他来打刘仁恭,朱温还是比较喜欢李思安的,就点头了。

于是,李思安就带兵来幽州了。

李思安来幽州的第一件事,就是先让偏将去堵了大安山的出口。

大安山是易守难攻,可也难出啊!

所以,刘仁恭现在还被堵在大安山里呢!

弄明白了前因后果的刘守光登时兴奋了,立刻叫来自己的心腹元行钦和李小喜,耳语几句。

元行钦和李小喜立刻带兵去了大安山。

就在众人包括大安山的人都以为刘守光是要来救父时,元行钦和李小喜直接将大安山的将士一锅端了,然后抓住了刘仁恭,把刘仁恭和他一众妻妾带了回来。

刘守光直接把他爹和一众妻妾丢后院锁起来,然后废了他爹的卢龙节度使之位,自立为卢龙节度使。

众人:……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刘守光囚爹自立卢龙节度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