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夫君他又又又重生了 > 第6章 【陵花歇】

夫君他又又又重生了 第6章 【陵花歇】

作者:舴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6-28 18:24:12 来源:文学城

这一回,周氏仍是戴了帷帽入了内间。

屋里也照旧只留了紫棠。

孟芫眼下精神尚好,甚至隔着霓光纱幔主动招呼周氏,“大嫂来了。”

周氏既不上前,也不落座。

她心里躁,懒得多费口舌。

“顾氏祖母二月里入了咱慕家族谱,牌位也供在了祠堂,每日早晚受着香火供奉,四时孝敬不断……我许诺你的早已兑现,不知六弟妹打算何时张罗立继的事?”

孟芫淡淡一句,“牢大嫂费心了,先头我说过,要待春闱后择嗣,如今朝廷发了官榜,四房璿哥儿一朝登科,在众子弟中拔了头筹,我便如约守信,着手请封璿哥承继三房香火和博望侯爵位。”

周氏心下煎熬,面上假作持重,“既有了定数,便早些拟好请封的官文,也好了却老六一桩心事……待我过几日亲自将奏文代你送去宫中,让嗣子顺利得继,侍奉于你膝下,也省得你继续苦撑熬耗心血。”

若不是经过先头周氏命人掌掴慕璿那场闹剧,孟芫几乎都要相信她这位历来争强好胜的长嫂是诚心实意来帮忙的。

“大嫂好意我心领了,只是此事,我已作好安排,大嫂届时只需等着观礼便是。”

周氏所想,是打算趁着替孟芫呈送奏文之时使个“掉包计”,将内里人选由慕璿换作二房嫡子慕玠,若能避着旁的不相干的人行事,说不定真可瞒天过海。

最好那时孟芫已经一命归西,四房一无实凭,二无倚仗,最终不认也得认。

这也是周氏最后能使的手段,虽有些铤而走险,但也不是不能实现。

如今周氏听到孟芫不劳烦她经手,顿时急了起来。

“你这身子骨一阵风就掀倒,难道还想勉力去宫门递书不成?我是慕家宗妇,这请封嗣子的事,还有哪个比我更合适替你奔波?”

孟芫也不瞒她,“前些日子往武兴侯府送节礼的时候,我便把这事托给了姑母,她进宫时,已经替府里把奏书呈送上去,想来不日将有结果。”

“什么?!”周氏顿觉心头一凉。

她万没想到,孟芫竟会找了顾氏已嫁的长女帮忙,须知当初孟芫嫁入慕家,那位是极力反对的。

也正因如此,周氏才认定孟芫想要上书只能经自己之手,毕竟孟芫娘家败落,守寡后连故旧也鲜少往来,寻常再难找到可信的人托书上表。

正此刻,堂帘外头银染来报,“禀夫人,宫里梁大监登门,说让四房的璿少爷到前头接旨,可赶巧璿少爷早间被他座师尚大人召去了府里论学,至今未归,您看是不是派人去阁老府上把人请回来?”

孟芫眉心一挑,知道宫监登门,且指名要找慕璿,便是事情终于落定。

她笑着应允,“让薛四福驾了车立即去接,再将梁大监让到正房花厅用心招待。”

她转而看向周氏,“大嫂既赶上了,我也厚颜烦劳你一回,我带着病气没法起身,就请你代我去花厅招待招待这位天家贵使吧……”

周氏险些一口老血哽在喉口,这真是她端碗旁人吃肉,可碍着身份,只得咬牙切齿应下,“好,那我便替你去应酬一番。”

*

明旨一发,便定了慕璿继任博望侯的身份,于朝里和外间,从此他便是三房的子嗣——侯府的当家人,往后要认孟芫为母,却只能称林氏为伯母。

当然,为表郑重,还须置办典仪,届时改了族谱,再请同宗族的人观礼。

周氏眼下心里再不痛快,也不敢当着宫使的面造次,只黑着脸在一旁看着一切尘埃落定。

一个时辰后,整个西府的人都知道,新科进士慕璿已然成了继任博望侯,不日将要开祠祭祖改过族谱。

消息一出,犹如冷水溅入热油,原本观望着的众人猝不及防,且大骇一回。

又半个时辰,西府里有些牌面的大小主子皆不约而同的来了,顷刻便将东暖阁塞了个水泄不通。

*

慕璿接过旨,亲自送梁大监出门。

因他是半途从尚阁老府上回来,说及皇帝想择了良才修撰国史之事,慕璿禀过孟芫又先往那处去把未尽之事叙完。

他不在的时候,正院东暖阁内已济济一堂,屋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连着贴身伺候的女使们,足有三十余口之多,即便此刻堂帘被拉开,还有些仆从只能站在近门口的地界儿。

长房以忠毅伯慕汯和当家夫人周氏为首,身后簇拥着他们这一支的子女,除了一个嫡子和两个女儿,连着庶出的三少爷慕珝的生母钟姨娘都没有落下;

慕汯的庶弟——同属长房的三老爷慕江则皱着眉头坐了慕汯下首,身后站了其妻梅氏和四个子女,同长房不同的是,七少爷慕玌的生母孙姨娘倒没有到场,慕玌也只怯懦地站了他亲兄长慕珅身后;

二房老太爷慕雄是屋子里辈分最长的男丁,和继夫人楚氏坐在大房对面的头位,他们的独子二老爷慕涛没有来,只有其妻韩氏带着四个孙辈在一旁侍奉;

三房里人丁零落,除了经年卧床的孟芫,正经主子就只剩太夫人符氏一个,她此刻没有落座,而是在四合的床帐外说着什么;

到了四房,除了慕璿之外的六口人皆在,五老爷遗孀林氏和七老爷慕沛只据了离门较近的位置,且都板着脸没有插话,却是连个仆从都没带。

都是方才那道圣旨招来的。

符氏正说到激烈处,“就算我不是你正经婆婆,好歹也是明媒正娶的正头夫人,府中承爵立嗣这么大的事,你居然都不寻我商量一句就自作主张,真当我是个没脾性的摆设不成?我这辈子没有生养过一男半女,却是给先祖辈守过孝,且待你们夫妻也视若己出,你怎么敢如此目中无人?”

帐子里的人只压抑地咳,林氏看不过眼,起身上前几步代孟芫分辨,“三太夫人这是作什么?想仗着你长辈的身份强逼你儿媳不成?莫说凭才学选嗣子是六叔生前立下的规矩,便是没这回事,这立嗣本就是嗣母的事,旁人干涉不得,您老既已颐养天年,何必被旁人作了枪使。”

大夫人周氏冷笑一声,“你们四房占了天大的便宜,也好意思站出来吆五喝六……这真是什么糟的烂的都能沐猴而冠。你不过是因巴结讨好了某人,连长幼尊卑之序都枉顾,就这样人家,还妄想着鸠占鹊巢,抢去了嫡脉的家业,当真好大一张面皮。”

被林氏暗讽的梅氏方才没抢着话,等周氏说完也赶忙搭茬,“大嫂说的不错,这四房的规矩是该好好学学了。”“想我姨母一把年纪,在自己家门教训她儿媳几句,有旁人什么事?某人别以为你儿子中了进士,就能在这屋里耀武扬威。”

五老爷慕沛看亲嫂子被人挤兑,也顾不得站出来,“大嫂、三嫂这是要仗着人多势众欺辱我四房吗?”

梅氏把眼睛一转,想到个野路数,含笑道,“若我没记错,七老爷如今膝下还没有男丁,既你们一家子齐心,索性将璿哥儿过继到亲叔父名下,也别掺和我们嫡脉的事了。”

登时一片认可声。

一直没言语的二老太爷看半晌没人说到正题,先咳咳两声清清嗓儿。

“你们眼里还有没有我这个尊长了?”

众人这才收声,慕汯乐得不用被周氏逼着冲锋陷阵,立时表态,“还请二叔父主持大局。”

慕雄年近花甲,精气神尚足,只朝着床榻方向问了一句,“老六家的,你若是醒着,便应个声。”

“二伯父但讲。”

“今日难得各房头的人都在,我只问你一句,这请旨立继的事,是你一人的主意,还是受了旁的什么人的唆使?”

孟芫只答,“立继一事,我亡夫慕淮生前早有遗命,人选非进士及第之后辈不择,放眼族内,四房璿哥儿是唯一符了条件之人,所以我私以为,我请旨一事并无丝毫不公,也就谈不到受人鼓动挑唆。”

“六侄媳这话不妥。你夫君曾有凭才择嗣一说不假,但璿哥儿生父曾因言获罪,以至连累全支遭贬离京,就连我们嫡脉都险些受了牵连……虽前些年老五遇国中大赦已得豁免,但声名上终究有亏,所以我们长次两房皆认为,让个罪臣之子继嗣,实难服众。”

孟芫在帐子里轻声笑了出来,“那依着二伯父和诸位亲眷的意思,这嗣子该由哪个来继才不算德行有亏?”

慕雄这话倒不好答了,他亲孙慕玠是孙辈较出息的,但这荐人也得旁人来起头。

符氏最先抢到话头,迫不及待发声,“儿媳既问了,我便头个举荐长房老三家的珅哥儿,那孩子最是孝顺,我这经年寡居,小辈里也只他时常肯过府来探。你值当体恤体恤我这个孤老婆子……”

二太夫人楚氏听不下去了,半路打断,“三弟妹这话糊涂,这嗣子择出来,是要顶起侯府门楣的,岂可只看亲缘?更何况,三老爷只得珅哥儿这一个嫡子,若让他承袭老六衣钵,岂不令他生母膝下空虚?”

梅氏见被拖下水,立即反驳,“珅哥儿承爵后,我还有玌哥儿,二伯娘这话倒像是说我这个嫡母不慈……”

周氏和楚氏早有密议,这个时候自然要帮二房说话,“我倒觉得,众多子侄里,还数二房的玠哥儿最妥帖,人也长进,先不说他是嫡支的嫡子,就凭今岁的考绩,三甲登科的同进士,就应是承爵的不二人选。”

周氏身后站着的钟氏立刻急了,忙给她家老爷慕汯打眼色。

慕汯也觉得,周氏不紧着自己家孩子举荐,反帮着二房,有些不快,“我家珝哥儿也孝顺知礼的很,且也知道上进,那笔行楷还是当年他六叔给寻的碑帖,这不就是注定的机缘……”

周氏立时把眼一竖,“老爷可别被那些谄媚之辞蒙住了眼,您是一宗之主,做事可要凭着公道,若珝哥儿考得比他二哥更强,我也就没有二话……”

她转过头又斥责钟氏,“没见这屋里都是长辈和主子吗,你一个婢妾倒也好意思在堂里站着使鬼,还不滚回西府,别在这给我丢人现眼。”

……

半个时辰过去,外间的争执还在继续,众人也没能达成个共识。

慕雄看这样不是办法,不得不再次让众人收声,“我看不如这样,既大家各执一词,索性便由六侄媳从方才提到的几个人选中择一个可意的……今日把大事议定,我们早些归家安置,也好让病者安歇。”

孟芫隔着床帐似有为难,“家里子弟都是好的,我一时也难以抉择,回头你们议好了再来东府也不耽误……只是诸位怕是忘了,方才圣旨已经交到了璿哥儿手里,这侯位便已经是他的了,你们若想推人继位,也只能从他手里承袭了……”

说了半天,就是认定慕璿是现任博望侯的事实。

周氏最先反应过来,立即从倚子上起身,“好你个孟氏,方才竟是戏耍我们顽呢?我倒要看看,你有本事立继,回头没有各房点头改宗谱,你三房的香火还怎么延续?”

“你们不肯受旨改过三房的宗谱又何妨,他们自此以后新立门户、重铸族谱便是。”

众人听这石破天惊之言,均不约而同望向门口。

一袭二品命妇绸袍、头顶冠梳的武兴侯府太夫人慕晴负手立在庭前,她眉眼间皆是凌厉,“你们丈量着三房无人好欺,莫不是忘了,我这个出了门的老姑婆,可一向不是吃素的!”

*

武兴侯府也是开国便有的老牌勋贵人家,且如今男丁门也在朝中任了要职,比逐渐没落的慕家要强了百套。

所以西府那两房人没有选择硬碰硬,只能灰溜溜走了。

慕晴来到床榻前,紫棠她们帮老人家戴好围帽后自觉退了出去。

孟芫方才靠着口里参片吊着,实在起不来身,只虚弱地道谢,“多谢姑母替我解围。”

慕晴隔着纱幕看不清人,但听孟芫气若游丝的声音,也没挑剔她失礼。

“我这都是为了老六,他临终前曾给我托书,让我于危难时万万照拂着你,我怎么能不管顾他的心意。”“如今我既来了,就不会由着西府那帮鼠辈欺到我三房头上。”

孟芫知道,这是个口硬心软的,也不揭破。

“有姑母在,我再没有不放心的。”

慕晴不置可否,“还有一事,我这些年来一直存疑。老六出事当日,千方百计阻了我家大小子和他同行入围场随扈,他莫不是早就知道会有大事发生,所以才不想连累旁人?”

孟芫甚少听慕淮提起朝堂的事,只得摇头,“侯爷生前并未和我提及此事。”

“也罢,人都作古快十年了,想这些也无用。你且歇着,我去外头看看老五媳妇儿,那也是个可怜见的……”

孟芫隔着床纱见慕晴渐行渐远,眉头不禁蹙了起来。

难道,慕淮竟是料到那日出行将有不测?怪不得,连托孤的遗书都事先备好了。

孟芫越想越觉得不对,周身一阵泛冷,若真是如此,那所谓围猎时坠马并不是意外……

*

是夜,孟芫突发了热症。

林氏听到动静,在她床榻边陪了半宿,又是帮着擦洗又是喂些寻常的退热药。

郎中连夜瞧过,连药方都不肯留便走,只能次日再请御医。

将至天明,孟芫已出气多、进气少。

璿哥儿起早来请安,才知道孟芫病了。

孟芫恍惚间,仿佛看见慕淮朝他走来,直从纱帐里探出只苍白瘦削的手,“六郎,是你来接我了吗?”

璿哥儿见人已烧得糊涂了,赶忙命人拿了侯府的名帖去官医局寻人。

再一回身,孟芫已经昏睡过去。

御医来了两位,也均是摇头,只道“听天命、尽人事……”

到了晚间,孟芫却突地“好”了起来,不仅能半坐起身,甚至还吃了半碗碧涧福圆子。

可惜,不如那年慕淮亲手煮给她的那碗好吃……

慕璿和林氏一直守在房内,孟芫用帕子擦了擦嘴角,朝着一脸焦急的璿哥儿招呼,“去西府请你父亲来。”

一开始,没人反应过来。

甭管是璿哥儿的生父还是如今他名义上的嗣父,都已过世。

璿哥思索一瞬,用力点头,“母亲等我片刻。”竟是在这样的场合改了口。

半个时辰后,璿哥顶着一只乌青的眼睛,捧着慕淮的牌位再次来到孟芫床前,也不知先头在西府经历了什么。

孟芫将牌位拥在身前,越发虚弱,甚至眼前的一切已经看不分明,只觉被沐浴在一片纯白的暖阳里,周遭满是沁人心脾的鄢陵花香。

孟芫隐约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但心里到底不甘。

她一恨天道不公,肱骨重臣遭灭口,二怨情深不寿,连立枝头空折半。

但最恨不过,是慕淮对她回护体贴至此,外间腥风血雨瞒得她风雨不透,让她安然度过了足足十年……

“若有来世,便换我来守你吧。”

*

一场夜雨,浇落了满院的浮金鄢陵。

博望侯府次日一早再次挂了白,自此东西两府正式分道扬镳,再无瓜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