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夫君他又又又重生了 > 第11章 【亲事定】

夫君他又又又重生了 第11章 【亲事定】

作者:舴舟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7-03 19:10:06 来源:文学城

孟芫此刻眼中只有那对白澄如雪,艳霞如滴的流云璧。

当初,这对玉璧是混在诸多聘礼之中被抬去孟家的,孟芫后来虽然也知这是御赐之物,但从没听慕淮提它的来历。

她如今才恍然大悟,慕淮如此肱骨重臣,敢公然到个前朝遗臣家中求娶,敢情从一开始就得了天家授意。

若是早知如此,母亲怕是也不敢公然和慕家作对,大张旗鼓替自己择婿……

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天家后来会插手赐婚,恐是怕两家闹得太过不堪,打乱了他苦心布下的局面。

由此及彼,孟芫甚至都不再确定,慕淮那些时日对她的千依百顺,究竟有几分出自真心?

*

小丫头搬来个蒲团,摆正在孟芫跟前。

秦娘子见小主子发愣,借着接礼的时候轻轻触了她手背一下。

孟芫如梦初醒,撇去心中杂念,从容跪在蒲团之上,中规中矩给顾氏行了大礼。

不用顾氏发话,安嬷嬷亲自上前将人扶起。

蒲团被移了位置,孟芫又向符氏作礼。

这场面,孟芫前世经过一回,只差捧茶。

一般而言,除非逢年过节或是长辈做寿,小辈们问安是不须这样郑重的,尤其两家也没有正经亲缘,哪个会认真挑剔。

但倪氏没有阻止,顾氏和符氏也安心受用。

两家心里清楚,不管愿意不愿意,这亲事都是板上钉钉要办了,这新妇茶何时喝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符氏受了这一拜也给了表礼,是个碗底大的白玉兔禁步,质地属上乘、雕工也精细,但说多贵重也没有,不过却应了孟芫的元辰。

孟家连玉璧都收了,一块玉禁步也就没甚好推却的了。

顾氏见场面上没闹出不美,知道倪氏是个明白人,也跟着松了口气,一边招呼倪氏和孟芫入座,一边吩咐上茶。

先头慕淮请安时喝的那一盏自然不会再用,连着茶器都请了新的。

孟芫一声不响站在倪氏身侧,低着头作乖巧样,连先时想见顾氏的热切心情都被这亲事的真相浇熄了。

顾氏还当是倪氏规矩大,孟芫才受了拘束,便主动朝着孟芫招招手,“芫丫头,到我这里来。”随即她又朝着倪氏一笑,“咱们慕家虽有四房,但我这东府却是门庭冷落的很,除了我那整日板着脸的六孙儿,再难得个年轻讨喜的小辈,今日见了芫丫头,我这心里喜爱的不行,恨不能日日带在身边,当做亲孙女一般疼爱……”

这样的客套话倪氏从前没少听人说过,或是真心或是假意,多少带着些讨好或不可告人的目的。

但顾氏今日说的,竟让倪氏有些动容。

慕家是什么样的门第?一门两爵,子孙得力,纵使慕淮名声差了些,但也是御前的红人。

就连顾氏祖太夫人自己,年轻时也是跟着太祖皇帝上过战场的,那时的声望不比执了牙笏登朝的宰辅们低,要不是瞧中了同样行伍出身的初代忠毅伯,怎么肯给人做续弦。

如今她一个身份贵重的祖太夫人,肯放下身份和个亡国降臣家的女眷和颜悦色攀交,甚至明里暗里许诺要善待未过门的孙媳,关键是这门亲还是被人强塞过来的……怎么想都觉得顾氏有情有理。

这话若是真心的,该当是孟家祖坟冒了青烟吧?

倪氏心中千念,面上依旧得体。“祖太夫人青眼,是芫丫头的福气。”回头朝着孟芫吩咐,“快过去吧,祖太夫人这是疼你呢。”

符氏本在一旁作壁上观,见这满堂和顺的景象,有一瞬恍惚,想到了她入慕府后作为新妇奉茶的情形——可受得好一番敲打……

她藏了脸上酸涩,笑着和倪氏攀谈,“说起来,倪夫人也太过见外,家中既有大事,也不叫人来招呼一句,我们也好沾个吉庆。要不是四房小五他媳妇儿前几日提起,我们竟不知您府上大摆筵席、广邀宾朋……今日我这礼薄意迟的,您可别见怪。”

倪氏要是听不出这位话里的暗讽,也就白做了十几年的当家夫人了。

“从前看您府上深居简出,轻易不出门赴宴,我就想着芫丫头一个小辈,太过兴师动众惊动反而不妥,没成想祖太夫人和您如此记挂,都是我先时疏忽了。”

虽有掩饰在里面,但也算变相认了错。

符氏不依不饶,“倪夫人好心没惊动我们,倒是猫街狗巷的地耗子都一个没落下,呵呵呵。”

倪氏都已经委婉道歉了,还被这么皮笑肉不笑地刺了一句,立时便皱了眉。

她心想,顾氏祖太夫人虽好,但这符氏才是女儿未来婆母,看这意思,她对这亲事不满意的很。这还没过礼呢,就往僵了谈,日后还不闹个天翻地覆?

顾氏本来正拉着孟芫往她的罗汉榻上坐,闻言就是一句呵斥,“平日里没见你话多,今日有亲眷登门,你倒能耐起了,还不去碧阑阁看看,花宴备好了没有?”

竟是当了客人的面直接将人撵了出去,里子面子半分没留。

倪氏说不上什么心情,既觉得有顾氏压着,符氏便翻不出天,女儿的日子也更好过;又觉得这老太太凶悍起来不讲情面,若将来出尔反尔对女儿也如此凶悍怎么办?

谁知符氏一走,顾氏便肃容和如意说了一句,“屋子里憋闷,不好拘着孩子,你带了芫姐儿去园子里逛逛,我同倪夫人说说话。”

孟芫刚坐稳,就稀里糊涂被带出屋,顾氏又将一干闲杂人等遣了干净,只余个安妈妈在身旁伺候。

连秦娘子都没让留。

倪氏不急着询问顾氏这是何意,而是呷了口茶,先是清冽温醇,随即唇齿回甘,比自己带来做表礼的胜雪龙团的余味还绵长着些。

顾氏同样也没有急着解释留她密谈的原因,而是先叹了口气。

“我也是有儿女的人,知道这做娘的心。我那已经去了的大小子和长孙就不提了,倪夫人应当知道武兴侯府的当家夫人吧?那便是我头生的女儿,我眼珠子一样养她到十五岁,本想择个家世清白、姑婆慈和的人家,再多备些陪送,让她风风光光出嫁……”

说到这里,顾氏神色一黯。

现任武兴侯和顾氏长女慕氏也是由今上赐婚的。

慕氏虽然有两个嫡子傍身,但养在府里的庶子却有六个,外宅里的怕是更多,若说日子过得多美满,怕是没人相信。

倪氏是又不是外乡寓客,当然知道旧情,识趣没有继续追问,有些明白顾氏肯善待自家闺女的初衷了。

顾氏既然遣了人,就不打算藏奸,索性把话一次说通透,“我知道我家淮哥儿不得人心,过得又是刀口舔血的日子,寻常人家的姑娘,多半是不愿许嫁的,若不是那位贵人的意思,只怕您这会儿早已经退了东西登车归府了。”

倪氏这个人,向来吃软不吃硬,见老人家掏心挖肺,也不好再贬损人家子孙,“慕侯也是身不由己,白担了恶名儿……”

“我就知道,倪夫人是个明白人。”

和明白人,就不必说糊涂话。

“想来倪夫人还在费解,因何那位会属意将你我两家拴在一处?”

孟家身份尴尬,孟侯也只是个挂职的散官,连朝都不登,自然无处揣摩上意,而倪氏一个后宅夫人,就更乏消息来源了,果被这问题牵住心神,“还请祖太夫人赐教。”

“上个月先太子冥寿那日,天家露出口风,想立皇太孙,朝臣们觉得,天家尚有四子,俱是风华正茂,若天家百年登仙,幼帝继位,届时主弱臣强,不是良兆……”

倪氏瞪大了眼睛,事关国祚的大事,更关乎官场上的动向,“后来呢?”

“天家谁也没立,只说容后再议。”

倪氏没想明白,顾氏和她说这个做什么,“还请您老明示。”

“后来,英王殿下当着天家的面请求赐婚,欲让我家淮哥儿和他家长女华葳郡主缔结良缘……”

倪氏虽是后宅女眷,但倪家历代为官,前朝还出过宰臣,她自小除了琴棋书画、管家理事,也跟着族人旁听过帝王心术、权谋思辨。

稍一理顺关系,倪氏便猜出个大概,“所以英王这是想拉拢朝臣,逼天家立他为继?可是也太露骨了吧?就不怕父子生隙?”

“这只是明面上的动作,其实何止一个英王,哪家不是紧盯着那张椅子呢?同我慕家结亲是假,削去他们老子的左膀右臂才是目的……”

倪氏彻底懂了,只要慕淮和任意一家结亲,皇帝势必要猜疑,慕淮这把出鞘的利刃,便是彻底废了。

“所以,才是我孟家……”

倪氏都想笑了。

孟家好啊,不结党、不营私,一辈子谨小慎微,家中男丁不敢入仕,女眷夹起尾巴做人,生怕脖子上那把刀刃随时落下来。

再没有比孟家更让人放心的门户了……

话说到这份上,倪氏也知道,如今除了将女儿嫁入慕家,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她知道顾氏是个言出必行的,但还是存了顾虑,“可是府上还有一位太夫人,芫丫头她人微言轻,又没经过大事,恐让长辈不喜。”

顾氏摆手,“我是真心喜爱芫丫头柔顺知礼,这才是世家妇该有的体统。待孙媳儿进门,我便即刻将阖府管家大权交到新妇手上,万不会让孩子受了委屈。”

倪氏这才明白,为什么顾氏方才会对符氏翻脸,既是立威,也是再给芫丫头铺路呢。

既然这婚事千丝万绕撇不干净,索性大大方方许嫁,也省得让芫丫头走些个冤枉路。

“您老一片肺腑之言,我们母女无以为报,只能让芫丫头日后承欢您膝下,以尽天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