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夫君篡位成功后她跑路了 > 第12章 喜脉

夫君篡位成功后她跑路了 第12章 喜脉

作者:谢朝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7 23:00:22 来源:转码展示1

周妙宛看到了他。

身上还落着些未融化的雪花。

周妙宛抬头问他:“你是来看我笑话的吗?”

她的脸上还有没擦掉的泪痕,迎风一吹,便红了。

对于她的话,李文演耸了耸肩,未置可否。

他满是戏谑地问:“回去吗,端王妃?”

李文演看向她被泪水涤过、分外澄澈的眸子,心里说不上是不忍还是什么:“有些事情,不知道反倒是一种保护,你说呢?”

周妙宛默了默,一时竟无言以对。

李文演说得没错,或许她不逃,就不会发现这残忍的真相,还能自顾自地从怨恨他中得到一星半点的快慰。

被谭家、被外公当作棋子,于她而言,比那杯被他推拒的合卺酒更伤人。

可是,周妙宛心想,她宁可像现在一样死得明白,也不愿永远蒙在鼓里当一颗棋子儿。

清泠泠的风灌进了她的脖子里,激得周妙宛无比清醒地认识到,偌大的天下,她除却端王府,竟无处可回了。

她转身,再回望一眼门墙高耸的将军府。

“走吧。”她没有回答李文演的问题。

昨夜里落了大雪,现在时辰又尚早,天都还没大亮,街上几乎没有人,商铺也都没有开张。

整座城都像没有睡醒一样,静悄悄的。

仿佛这么大的京城,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周妙宛跟在李文演身后,默默向前走。

她其实不喜欢什么为妻者一定要居于夫后的条条框框,她眼下走得慢,纯粹是因为夜里出逃太急没穿鞋。

在谭家时不觉得,周妙宛当时急血攻心,只想快快见到外祖,而外祖因为年纪大了怕冷,居所是设了地热的,是以她仅着罗袜亦未觉行动不便。

但是走在街上就不同了。

砖石铺就的道路早积满了雪,再加之落雪前下了好一阵的雪籽,雪籽堆积凝结,雪下便全是冰。

罗袜抵挡不了这样的严寒,周妙宛一边硬着头皮走,一边悄悄把弯下腰,试图让自己的脚步尽量踩在裙摆上。

已经走得很艰难了,结果李文演这时突然问她:“你何时察觉的?”

没头没尾的几个字,但周妙宛听明白了他想问的是什么。

她分出一分心神来回答他:“是你自己告诉我的。”

闻言,李文演停住了脚步。

这个答案,是他没有想到的。

他略一思索,便回想起洞房花烛的那个夜晚——为了麻痹自己,他喝了许多的酒。

酒后的情态,他已记不清楚了。

“百密一疏,难免有错漏啊……”他兀自感慨。

周妙宛低着头,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裙摆上,没看见李文演停在原地,雪天路滑,她直接一个趔趄撞到了他背上。

冷天穿得都严实,突然间的肢体碰撞也无甚尴尬,周妙宛揉揉脑门,想绕开他继续往前走,却被他强抓住手腕拦了下来。

李文演追问道:“那晚,我还说了什么?”

又来这套?周妙宛立马甩开他的手,她捂着自己的小臂,急急退到几步外。

“你心里想了什么,就说了什么咯。”

此话一出,她便看见李文演狭长的瞳孔微缩,剑锋似的眉梢一挑,唇边的笑忽然危险了起来。

“哦?那你可知我心里在想什么了?”

毛毛的感觉霎时便缠绕在周妙宛的心头,她确信,如果让李文演知道,她已知晓他有心上人,甚至还知道他心上人名字一部分的话……

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事发生。

她早晚要离开他,没有必要给自己添麻烦。

周妙宛深知真假掺半的谎言才最让人信服,于是把心底的不耐写在了脸上:“知道啊,你说不想和我做夫妻,不想和我喝合卺酒,还说我没有个大家闺秀的样,不愧是武将家长大的,粗鄙得很。”

她噼里啪啦地说了一长串,李文演一时间竟有些没反应过来。

“就这些?”

“殿下果然君子,说我这么多尚嫌不够,”周妙宛发自内心地阴阳怪气起来:“那您喝着风好好思索一番,我还有哪些地方不堪吧。我就不奉陪了。”

她光脚的才不怕穿鞋的!

周妙宛踉踉跄跄地走在前面,冻麻了的一双脚早就没了知觉,她咬着牙向前走。

此时,李文演才发现了她的异常。

怪不得走得那么慢,他轻笑,走到她身边,“下次逃跑,王妃可要记得穿鞋。”

——

还好端王府离谭家不远。

周妙宛犟得很,竟这么一路走了回来。

她的小院里,把守的侍卫已然不在,见她归来,堂间里立马爆豆子似奔出来一个小丫头。

“小姐!”凝夏飞扑向周妙宛,眼泪汪汪地看着她。

周妙宛心中酸涩,上下好好打量她一番,见她没有缺胳膊少腿,才安下心来。

凝夏亦是满怀担忧地看着自家小姐,一眼便看到她没有穿鞋,“啊”了一声,赶忙扶周妙宛进屋。

在暖意盎然的屋子里,原本冻僵了的双足开始痒了起来,凝夏到底经历浅,凭着直觉去找热水,被新来的万嬷嬷拦了下来。

凝夏有些急,便道:“嬷嬷,您拦我做什么?王妃的脚冻伤了。”

万嬷嬷解释:“我方才瞧见了。只是凝夏姑娘你有所不知,冻伤是不能马上用热敷的,你若信的过我,便让我去帮娘娘处理,你先去喊府里的大夫来。”

凝夏从小便是当作小姐的丫鬟养的,小时是玩伴,说是丫鬟,其实也算半个小姐。

从前还有大一些的凝风顶事,现在凝风不在,像被冻伤这种事,突然遇上,凝夏便慌了。

得了万嬷嬷提醒,凝夏一溜烟似的跑去找大夫了。

万嬷嬷便进了屋,给周妙宛行了礼,道:“娘娘别见怪,奴婢来帮您处理伤处了。”

算起来,周妙宛第二次见到她。

周妙宛对这个年轻精干的嬷嬷颇有好感,见她端来一盆雪,用手心捧了,去揉她冻得跟萝卜似的脚。

万嬷嬷边揉边说:“冻伤了最怕突然暖和起来呢,奴婢先帮您慢慢回温,一会儿再让小丫鬟给您打温水来泡半个时辰。”

脚底仿佛在被许多细小的针扎一般,实在难受,于是周妙宛试图用闲话别开自己的注意:“嬷嬷看起来经验很足。”

万嬷嬷的动作一滞,继而道:“乡野人家,这些东西自然是会的,先时奴婢的女儿也曾冻过。可得好生养一会,不然生了冻疮可难受。”

周妙宛便问:“嬷嬷的女儿如今多大了?”

“也在十岁上了,”万嬷嬷有些出神,随后笑道:“还未让她来谢过娘娘呢,您吩咐人给她做的衣裳,她可喜欢了。”

“小事,到时候嬷嬷和女儿一道随我去了荆州,有什么缺的只管说。”

擦过了雪,万嬷嬷又端来一盆兑好的温水,试了几遍才把周妙宛的脚放进去。

她说:“眼下世道艰难,京郊都有人饿死,娘娘肯留下我们母子,给口饭吃,奴婢已经很感谢了。”

自打那次从边塞回京,周妙宛便没有出过京城,因此对外头的情形不甚了解,便问万嬷嬷:“京外已经这么乱了?”

“秋日里落了太久的雨,粮食歉收呢,近来又冷得很,很多人怕是过不下去了,卖儿鬻女的到处都有,”这种事从来不稀奇,是以万嬷嬷也没有多伤怀,甚至有心情开自己的玩笑。

“如果您晚一阵才买的奴婢,估计您还能少花些银子。”

周妙宛却有些笑不出来。

她忽然想到了昨夜里外祖说得那些话。

天下……迟早要大乱。

周妙宛摇摇脑袋,把脑子里纷杂的念头甩了出去。

只是在这个时候跋山涉水,前往封地,实在是有些危险。

看来是时候多找些靠谱的护卫了,她不能指望李文演把她的安全放在心上。

凝夏风风火火地带着大夫来了,大夫叫连云帆,是端王府的府医,很是年轻,约莫三十岁的样子。

连云帆给周妙宛开了汤药和冻疮膏,顺便又替她把了把平安脉。

周妙宛没有多言,把手腕搁在了脉枕上。

而为她把脉的连大夫,把着把着,就把眉头蹙起了,像是在思考什么。

凝夏见状,不免担心则乱:“把脉就把脉,大夫您怎么还忧心忡忡的呢?”

周妙宛看着他搭在自己脉上的手指,忽而想到了一件事情。

连云帆支支吾吾地开口:“王妃娘娘,您脉若滚珠,有可能是喜脉。”

是了,那夜……

她不是没有担心过,也一度想过要喝避子汤,只是第二日清早便去向宫里请安,事情又多又密,便把这茬忽略了。

周妙宛和凝夏的脸色都变了。

连云帆见了,有些手足无措起来:“现在日子尚浅,在下也拿不准到底是不是喜脉……”

周妙宛闻言,一阵恍惚,另一只手下意识抚过了自己平坦的小腹。

万嬷嬷不明就里,还安慰道:“娘娘您别担心,肯定是好消息的。”

周妙宛确实希望是好消息。

只是她希望的好消息,和万嚒嚒所想的完全不同。

她松了手,朝连云帆道:“连大夫,眼下还拜托您,不要把这个消息传出去。”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南方人,关于冻伤的处理说根据网上的说法瞎编的,不知道靠不靠谱不要学哦嘤嘤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